账本,“既然是返修这件房子,这些账本又是何意”吴非挠挠头,笑道:“返修书屋需要多少银两,世子说让少夫人看着办。这些账本是这几年的,少夫人看一看,心中有数也是好的。”俞钰晚看他,似笑非笑:“不过是返修罢了,为何要看这些账本”“过去如何花的,何处采买更好一些,这些不过是账本记录的一些经验而已。少夫人看看想来也不会有坏处的。”吴非笑道。“我看不看,都要你命令”俞钰晚却并非那么好忽悠的人,这些账本若是重要,还能看看,但是以裴瑾渝身边的人对她的感官,你不问,人家肯定不说。更何况主动将账本这样重要的东西给你吴非年轻,至今未婚配,见俞钰晚一双大眼盯着自己,虽不觉什么,但不知为何,还是生出了几分尴尬,只得道:“少夫人多了解一二,对装修也也没坏处不是”“既然如此,你就把你家世子的全部账本,这墨兰阁的全部支出都给我拿来。我多了解一些,且不是更好”俞钰晚笑道。吴非心中微微一楞,这国公府,人人都对世子身边的人害怕。他们说出去的话,其他人大多不会拒绝。而很显然,俞钰晚不是这些人。“少夫人,这”吴非有些为难了。俞钰晚温声:“不过是几家摆放书的屋子罢了。想来账本也不过是些采购书,采购桌椅,字画的费用。不看也罢。”吴非低头,他今日搬来的账本确实只有这些。之所以要搬来这些账本,也不过是给俞钰晚一点下马威。毕竟这么多年,世子如何,他陪在身边看了,也颇有几分难受。花了那么多心思娶进来的世子夫人,对世子却不闻不问。他是有几分不平的,寻常人家娶的媳妇都不会如此呢。当然,如果让他知道其实现在他家世子和世子夫人早已不是夫妻,估计得更郁闷。俞钰晚并不理他,看了看那一排排陈旧的书,摇了摇头:“这些书摆在此处也是浪费了。”“世子大部分都看过。”吴非皱眉,什么叫浪费啊,世子也会看的,好吧这些书,少说也有三四千本,一个人将大部分看完,确实不易。自己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俞钰晚心中倒是收起了先前的几分不屑。“除了这几间,世子还有其他书屋吗,需要一并翻修吗我进去看看吧。”俞钰晚随口问道。吴非一愣,才缓缓回答:“熙晚阁。”俞钰晚微微点头,看向吴非。吴非并未挪动脚步。俞钰晚自然明白了他的意思。也不再多言,只自顾看了看那一排排的书,如果这些书拿到外面去,想来应会有很多读者。晋国的读书人很多,而能买得起这么多书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如果开一间书屋,想来会有很多人来借阅,每借阅一次,收取点费用,想来读书人也不会在意。这样既不浪费这些书,也会有更多人读到这些书,虽说赚不了几个钱,但总比这些书都埋没在灰层中等待裴瑾渝来翻要好一些吧不过此事恐还得裴瑾渝同意。俞钰晚微微有些遗憾。俞钰晚一笑,“既然如此,你就把这些账本收起来,告诉世子,我要支一万两。”一万两实在不是个小数目。这几间书屋且不说目前应有全有,不过就是陈旧了一些。即便全部家具摆设全部换新,也用不了这么多。跟在俞钰晚身后的书桂和吴嬷嬷都不由微微咂舌。然而吴非的眉头都未皱一下,“好的。一会儿我会着人将银子送到世子夫人处。少夫人是否需要我这边派人帮忙采买”一个妇人,想来也不过是买点东西罢了。既然世子吩咐了,银子随便少夫人折腾,吴非自然也不会多言。俞钰晚笑:“这些家具颜色太过陈旧。你让人卖了。”仰头看了看天色,碧空万里,倒是个好天气。说罢,也不管吴非如何,带着人回了自己院子。吴非皱眉。这样就完了不过吴非很快就将银子送到了俞钰晚面前。俞钰晚转首将银子送到了自家铺子的林掌柜那儿。对此,吴非自然是知晓的,不过世子既然都没说话,他也不好说什么。作者有话要说:、议亲“我看这姓吴的就是在怕我们乱花银子呢。天天着人向我打探消息。”书彩郁闷。俞钰晚笑道:“钱是他主子的,他当然在乎了。”“什么银子呢说来我也听听。”这日是大舅母黄氏的生辰,俞钰晚早早就来了郑家。只是才下了车,被人引了进来还未见到舅母,郑五郎就窜了出来。俞钰晚笑道:“你耳朵倒是很尖呀。”郑旭郁闷:“我耳朵再尖,都被你们卖了才知道呢。”皇后有意让三公主嫁五郎,而再俞钰晚给郑老太公婉转表达后,镇老太公转首就替五郎求娶三公主。这婚事,圣上也是应了的。“你若是不愿意,外祖父想必”俞钰晚看向这个俊逸的表弟,说到底这还是一门政治婚姻。郑旭哈哈一笑:“我骗姐姐的呢。再说,反正都是娶,娶公主和娶别人家的女子,都是一样的过日子。”他少年失父,在祖父的教导下,早早就明白了自己的路。所幸他并无喜欢的女子,所以娶谁,都只是过日子。并无再多区别。俞钰晚微微有些酸,不由道:“我见过三公主几面。聪明而又懂礼。你敬她,想必她也会敬你。”和公主过日子,其实还是有压力的。俞钰晚虽然知道这个弟弟的婚姻已经无可更改,但是还是希望他和三公主能和睦。郑旭嘻嘻一笑:“公主长得如何”他可没见过公主,只听闻大公主之美。但是对三公主却了解不多了。不过他也不希望娶一个不合眼缘的。俞钰晚忍不住笑道:“反正我很喜欢。”说起美貌,三公主比不上大公主。但是三公主也不差,她身上的那种青春之美,总是散发出一种很温暖的色调。郑旭长长呼了一口气,到底是少年人,他还是很在乎未来妻子的外貌的。“对了,姐姐前几日送来的消息,祖父已经着人前去洛城了。祖父的意思,可能需要姐姐稳一稳。”郑旭想到今日俞钰晚来的目的,又轻声道。俞钰晚点头:“如此最好。”“只要大表兄还活着,无论裴瑾渝是何种打算,我们是不会怕的。”郑旭又安慰道。俞钰晚微微垂下目光。裴瑾渝说俞梓渊还活着,但是能不能活着回到京城却是未知数。和离书裴瑾渝已经签了。可是她却不知道裴瑾渝为何要让她留在裴家一段日子,如果是以俞梓渊的命来要挟她,或者说他不想放俞钰晚走,那么他大可不必签那和离书。且他让她做的事,只是娶得皇后的信任,可是这事,看起来对她和郑家都是有益的。更何况,他明知俞钰晚不会老实呆着。所以俞钰晚想了百余次,都无法了解裴瑾渝的打算。郑旭郑家五郎被选为三公主驸马的事,很快就定了下来。这日俞钰晚方打发人送了礼到郑家。裴家小姑妈便到了京城。裴家小姑妈裴梦宁吴氏的到来很是让裴老太太欣喜。吴氏虽不是老太太亲生,但是老太太对她也不差,虽比不上嫡女,可毕竟是老国公的女儿。老太太为她找了户好人家,虽不是什么公侯之家,可是这么多年,过得并不差,夫家对她甚好。俞钰晚并没有见过吴氏,乍然一见,发现这小姑妈和老太太居然有几分相似。真是奇怪。“这便是大郎媳妇了”吴氏见到俞钰晚,笑了起来,她笑起来眉间舒朗,颇为喜人。即便是在老太太和几位嫂子面前,也丝毫不见怯。俞钰晚笑着福了福礼,“姑妈远道而来,路上可还顺利”吴氏笑了起来:“顺利。就是这一路颠簸的呀,我呀一把老骨头了,差点被颠傻了。”她的话音一落,坐在身边的一堆人都笑了起来。老太太摇了摇手,“你要是老了,我这且不是要去坟里了。唉,也对,如今,只怕有人都盼着呢。”吴氏走到她身边,笑道:“母亲说的哪里话,如今兄嫂们都和睦友爱,你看几个丫头都还没嫁人呢,你的福都还没享完,你呀即便是想走,我们都得把你拉回来呢。”她虽不是老太太所出,但向来和嫡母亲近,是以话说起来,并不忌讳。果然,老太太拍了拍她手,“这么多年,你也很少来京城,这次,可要陪我这老人家多一些。”“那是当然了。只怕到时母亲想撵我走呢。”吴氏笑道。老太太一招手,对吴氏身边的姑娘笑道:“来,上来,玉姐儿,让祖母好好看看你。都这么高了”那位叫吴玉的小姑娘便走了上前,规规矩矩地给老太太磕头,“玉儿给外祖母请安。”老太太见她长得秀丽可爱,便笑道:“好孩子,这是给你的,拿去玩吧。”说罢,便将身上的玉佩解了下来,递给吴玉。那玉佩,价值不菲。“母亲,这如此贵重,她一个小姑娘家,怎使得”一旁的吴氏赶紧推辞。老太太笑道:“在贵重,又怎比得上我们的丫头。”吴氏无法。只得应了。“妹妹别管了。玉姐儿,过来,舅母给你介绍。”一旁的王氏拉着吴玉,对裴家的几位姑娘道,“这是你们的表妹,小时候你们也见过。以后你们可要好好相处。”六姑娘几位自然一一应下。“你呀,过两日也带上玉姐儿去给五丫头烧柱香。”待姑娘们都离了去,自去玩耍后。老太太才对吴氏道。吴氏点头,“五丫头也是个命苦的。”王氏轻声,“谁说不是呢。五丫头性格向来温婉,可是自小这身体就比别人差一些。我原想,待她身体好一些,就找人说婆家,也不要什么大富大贵的,只要能让她安安稳稳过完这一生便是。”老太太罢了罢手,“好了,不要说了。她是个没福气的孩子。”五丫头毕竟只是二房的一个庶女,平日里也不见得多得人喜欢,对五姑娘,众人的伤心也是有限的。所以众人也就随口感叹了两句,并未真有人要扫了老太太的兴致。“我看玉姐儿也大了,姐姐可有看好的人家”四房的杨氏问道。一句话正勾动了众人的心事。如今府里的姑娘,六七十几位姑娘都还未说人家,虽说国公府的姑娘不愁嫁,可是他们家姑娘的婚事要考量的因素却很多。吴氏摇头:“平城毕竟是小地方,我们老爷也看了,但总不大中意。丫头的事,我还要劳烦老太太帮我参谋一二呢。”老太太点头:“玉姐儿是国公府的外孙女,平城那地方,委屈她了。我看还是京城好。”听了老太太这么一说,吴氏的一颗心便稍微定了下来。“谁说不是呢。嫁到京城,离府里也近,也有个照应,我看这极好。”三房的周氏笑道。王氏看了周氏一样,打趣道:“三弟妹最近频繁的看人,不知九姑娘,可有人选了”周氏笑道:“我不过是看看罢了。还要老太太做主呢。”“我倒是有个人选,清河崔家的小子就不错。”老太太笑道。清河崔家吴氏心里一跳,三房是庶出,虽说九姑娘是三房嫡出姑娘,可是三房并未有任何出色之处,能嫁到崔家,九姑娘的婚事自然是很不错的。周氏一笑:“老太太说的是崔御史“老太太笑道:“正是,我看他品貌都是一流,崔家又是大族,应是错不了。“唯一的问题就是,崔湛在御史台为官,名声并不大好。可以说几乎整个晋国上下就没有他没骂过的人,惹的祸也多。崔家几位主母对他也颇有微词。且崔湛早就随父亲搬出了崔家主族,这几年过得也一般。崔湛多年来,一直未娶上妻子,与此自然有比较大的关系。“崔御史虽说这几年有些名声不太好听,可是,他年纪轻,再历练几年,想来也是极有前途的。再说,难道崔家还不管他不成”一旁的王氏道。崔湛固然不是嫁女儿的人家的人选。可是毕竟有功名在身,又是背靠崔家。王氏的话还是说得比较客观。“老太太看中的人自然错不了,可是他年纪和阳丫头实在不太相配。阳丫头才十六岁,可崔御史如今恐都有了二十七了,和世子一般大啊。”周氏心中对王氏微微生出几分不满,若是真好,你何不将八姑娘嫁过去二十七岁还未娶妻,周氏觉着恐怕仅非名声太坏所致。若是这人有隐疾也未可知。再说,我如花似玉的姑娘要去配个老男人。周氏心里真是生出几分不甘。“我知道三嫂的顾虑。过些日子,便是我们老爷的生辰,不如以我们老爷的名义去邀崔家公子来府里。三嫂看一看也是好心里有个数”杨氏抿嘴笑道。老太太点头笑道:“我看极好。我和崔家老太太也是有些渊源的。老四媳妇,你就以我的名义给崔家老太太下帖子。过几日邀崔家女眷来府里赏桂,透露些意思也是好的。老三媳妇,你到时候就看一看崔家人的行事。”周氏无法,只得应了。作者有话要说:、第 36 章镇国公府的桂花开得比别处要早一些。如今天气也不如炎夏燥热。自吴玉来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