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的一点不见着急,可是找好退路了”“哪有什么退路不退路,不过是全家共进退罢了,再者若真有法子,又岂能轻易同你说。”何铮也不去分辨此种真假,只步到榻前俯视夏瑾道:“不说退路也罢,好歹让我知晓你到底还能不能活,今后到底还有无机会见面。”何铮说完此句便不再多言,夏瑾仍旧没个正经地翘着二郎腿乱无形象地抓东西吃,一时房中气氛凝涩,安静下来便有离别情绪滋生。如今前途生死未卜,到底做了这么久的朋友,无论生死两人都得分开了,人非草木,哪里就能这般容易割舍下。“生死由天,到底能否逃出去我也作不得准,若你还认我这个朋友,来年遍插茱萸之时记得登高遥祝,也算得你我兄弟团聚在这天地之间了。”京中风云变幻,今天败的是夏家,明日却又不知是谁,只恐到了最后身边的人少了一个又一个,最终连自己也不曾剩下,徒留那洒在尘埃之中的一倾别离酒,以及这座从来就不乏新贵进驻的皇城。圣旨下来的那一天夏家上下皆跪在园中接旨,皇帝到底还是全了永宁侯府的颜面,下令肃清街道没有让闲杂人看了这出闹剧。永宁侯府世袭两代,到这一辈因着牵扯佛粮一事被认定为罪同谋逆,论罪本当诛三族,今上体恤夏家劳苦,功过相抵最终夺爵发配,举家流放河西。夏家本就是自河西发迹,昔年离乡之时何等的风光,此时返乡却是沦落为戴罪之人。饶是如此,能破布还乡也罢好歹能落叶归根,只可惜有的人见不得夏家忤逆威严,又恐夏家余威在河中再掀风浪,待夏家举家搬迁之时,辅一出京城便遭遇了山贼抢杀,这辉煌了数十年的大家族,最终只剩下一滩滩未干涸的血,以及那些曾经华美,现下却卑贱到尘埃里的绫罗绸缎。第二卷 河中、第一章 柳暗 花明夏瑾坐在马车之中拉着李氏的手不放,车内空间并不比往日上学时用的大多少,却是装着李氏母子并老夫人和王氏四人。没有人会问王氏夏瑜和夏环两人去了何处,不过个谋生路彼此心知肚明,时至今日,已经没有谁还能守住立场去骂王氏自私了。初时刚出皇城没多远,正走到皇帝与定远王势力界限暧昧不明的地段,一路行来的太平不过是为着离皇城太近怕伤了天家颜面,再往前走便祸福难料了。老侯爷硬派了大半辈子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匆忙之中却也为着全家上下的性命事先安排了一出好戏,输了,不过仍旧是个死,赢了,却是能挽回夏家上下百十口人的性命。所以老侯爷决定自己“杀了”自己。现今情势是,不仅夏家人不知道前路埋伏着的刽子手到底是宫里那位派来的还是定远王派来的,就连那两人自己都分不清楚,如此两路人马同三路人马又有何区别与其等着别人来血洗夏家不若自己借着着暧昧不明的时机来招金蝉脱壳。山贼是一早便准备好了的,只等着马车一到便冲过来“劫掠”,无非是打着谋财害命的幌子暗中救人,地上的痕迹为着掩饰面孔皆用火烧了干净,不过留下些断辕焦炭绫罗碎帛来昭示这场祸事罢。夏家举家迁移,人口多目标自然大,为着掩人耳目老侯爷大手一挥,夏家化整为零四处逃散,各房姨娘同未来得及送走的庶子庶女皆拿着金银细软各奔前程,夏大爷身有残疾本不想拖累父母亲弟,奈何王氏以死相逼老侯爷老夫人也绝不肯丢下他一人自生自灭,是以大房二房剩下的人便挤在两辆马车之中同向而行。除开夏瑾这一辆,还有一辆乘着老侯爷并夏大爷兄弟二人。至于护卫人心难测,皆早早遣散出去,他们这些人老的老小的小,唯一两个壮年男子还残了一个,怎么看都像是一块儿油灿灿的肥肉,能够守着忠心不动歪脑筋的人又能有几个李氏掌心全是汗,夏瑾拿袖子替她擦了擦,他们这些人皆换下了绫罗绸缎改着粗布麻衣,粗楞楞的料子咯得手心生疼,李氏却是冷静了几分。“马车跑了一夜是该歇歇了,我去叫祖父他们歇息片刻,好歹让马儿吃吃草缓缓。”他们现在可只有这四匹马,累死了哪有地方换去。夏瑾掀开帘子,朗顺正坐在外头打瞌睡,夏瑾不去吵他,只同车夫谈论能否停下来歇息片刻。“哥儿快些进去罢,都跑了一夜也不差这会儿,这地界林子密,哪里能停下来歇息。到了有人家的地方再停罢,快些进去,外头风大,仔细割了脸”夏瑾也不勉强,他本来就不通这些,车夫长年在外行走懂得自然比他多些,只是要他再进去坐着却是不肯了,索性低头全钻了出来在那车夫的另一边坐下,车夫劝了几次他不理便也由着夏瑾自个儿折腾。“哥儿好歹再穿厚实些,这路上缺医少药的,染了冷热病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夏瑾听话地又裹了一层,这才得了会儿清净。天色刚蒙蒙亮,因着林子遮挡还瞧不出光线来,这一路走来极静,除了车轮子碾压的声音便只剩下枯枝在风中晃动的稀疏声响,再有几下不知名的叫声,旁的,再听不见了。“这是去哪儿的路”“按侯爷吩咐,正往济州赶呢。”“可不就是往河中方向”夏瑾面露惊色,济州同河西挨得极近,而河中同河西不过隔着一条大河,他们兜兜转转,到最后竟又是往封地去了。“老侯爷的吩咐小的只有听命的理,不过哥儿放心,侯爷精明了一辈子断不会在这种大事上出错的。”夏瑾闻言不再质疑,一边同车夫讨教如何驾车一边看这天色。夏家人逃向了四面八方,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加大了敌人搜寻的难度。可如今为着河中,定远王与皇帝都有理由追杀他们,不过是为了不要让夏家利用在河中数十年的经营煽动是非为对方效力罢了。两人皆势力不小,那点程度的分散说实话作用并不会很明显,夏家人现在仍旧立在刀尖儿上。如何脱困夏瑾的脑袋还没有聪明到立刻想出退路来,就在此时异变陡生,夏瑾还未反应过来时坐在他身边的车夫便被飞来的一支羽箭穿胸而过,紧接着数支羽箭袭来皆射在了马车上,车中女眷压低声音相互提醒着不要惊叫,夏瑾迅速查看一番,好在除去后头又伤了一个车夫外并无人伤亡。“来者何人”夏瑾现学现卖将马匹稳住,如今的他们没了车夫便是给再多的马车也跑不远了,显然后面那辆也是同样的情况。夏二爷费力稳住马车,此时来者不明,他们又失了逃跑的可能,端看在那些人只伤车夫不杀旁人的份上事情应当还未到最坏的地步。“哈哈哈,老侯爷一家这般打扮又行色匆忙,是要去往何处”前方策马奔过来一人,夏瑾不认识,可听语气倒似是同老侯爷相熟。夏二爷不知何时扶着老侯爷下了马车,夏瑾这边多是女眷不便露面,是以他留下朗顺看顾李氏等人自己则跑到老侯爷身边同夏二爷一同搀扶着迎上来人。只见那人身着玄衣铠甲,所骑马匹也不似京中寻常马儿,夏瑾瞧了瞧,竟与当日在城外大营之中见着林航骑的那匹极为相似。西北大营特有的战马。此人是定远王的人。“老夫年纪大了,看不真切,不知这位如何称呼”未及那人回答便听着身后便传来一串马蹄声,夏瑾伸出脖子瞧了一瞧,竟是十几个玄衣骑兵,身下所骑马匹皆是寻常,足以显得面前此人身份非同一般。“在下黄青,奉王爷之命请侯爷一家回营。”黄青面上笑眯眯的瞧不出半丝煞气来,可立在他身后的铁骑却是隔着老远便散发着寒光,让人瞧着不由腿软。中箭的车夫现下已是出气多进气少,老侯爷瞧了一眼,并不正面回黄青的话,却是事先提及了这两人。“先前不知何处飞来的箭矢伤了他二人,我等出门仓促并未备下伤药,黄大人可否搭把手”黄青对身后的人做了个手势,即刻便有人将那两个中箭的车夫抬到他们那边紧急处理伤口,黄青也不提将人送回来一事,只翻身下马极为恭敬地对老侯爷说到:“侯爷心怀仁义体恤下属,也难怪身在京中却仍为河中百姓念念不忘。”“黄大人过誉了,不过是年纪大了心狠不起来,总想着为儿孙积些福分罢。”两人在那边不慌不忙地打哑谜,夏瑾听得背上冷汗直流。他不是不知险恶的七岁孩童,他清楚地知晓眼前之人掌控了这边十来号人的生死;他也不是力能以一敌十的高手,他的胳膊腿儿短得连夏环都打不过。能隔着这么远射伤两名车夫却半分未伤到夏家人,很明显定远王此次派人来是打着招降的主意。夏瑾对此并不奇怪,因为河中那块地一直是夏家在经营,数十年来当地民众也习惯了夏家掌控,陡然一换,不管是皇帝那边派来的人还是定远王这边硬塞进去的人都会觉着不适应,磨合期肯定是有的,最终想必也会顺从,只是有了夏家帮忙定远王掌控河中岂不更容易夏三也算是夏家人,更是定远王的心腹,可他到底离家太久与河中当地风土接触不多,河中百姓只知永宁侯并其大小两个儿子,至于夏三能记者个排号就不错了。夏瑾一边打量着那些人一边在心中琢磨,单就夏三而言是定不会让夏家这几个人认降的,抛开旧时恩怨不谈,有谁能心甘情愿地将一把手的位子交予本就没有多深厚感情的父兄手中的永宁侯这个位子夏三不可能没想过,尤其是在他也有了为之一搏的能力之时。从龙之臣功劳再高也不过封王拜相,而定远王自己便是异姓王,哪里还能再封一个出来夺自己的位子是以夏三最多也不过就是一个候,河中位置极好且甚是富饶,他不早作打算难道还能眼巴巴地便宜了旁人夏瑾一时想不明白,老侯爷心中却是清楚的,怕是夏三在营中的对头撺掇着定远王要来招降,军中之事从来就说不清楚的,定远王家大业大,营帐之中又哪里会只有夏三一人人多了自然会有派系,生了派系纷争便不可能避免,如此定远王才能平衡各系关系以免手下势力过于庞大压过自己去。老侯爷捋了捋胡须,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单是这般年岁摆出去便值得人敬仰了。这大半生的起起伏伏岁月沉积,已足以让一个不着调的毛头小伙成长为一个德高望重的智者。在这世间挣扎六十多年,那是夏瑾活了三辈子都没达到的高度。“侯爷可曾想好了这深秋露重,挨久了恐染上风寒,还是快些同在下一道启程,早些到下一处城镇也好喝碗热姜汤去去寒。”“黄大人有心了,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折腾,只怕路途遥远,人还没到便散了架。”这是担心下面的人不稳妥了,连夏瑾都听出老侯爷言语之中的松动黄青自然也听出来了,当下面露喜色道:“马车已经备好,用料做工以及防护都再稳妥不过,任是火烧水侵也动不得分毫,哪里能让侯爷不自在再者侯爷并家中亲眷俱是王爷贵客,我等定会誓死护送。”“黄大人这十数人要来照料我这一家老小,可嫌拖累”你就带了这点儿人,如何能让人放心“我等先行过来迎接侯爷,更有百余人在前方城镇之中候着呢,但凭侯爷差遣,我等敢有不从。”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来了双方态度再明了不过,事实上这对夏家而言根本没得选,要么死,要么降,既然皇帝那边已经不分青红皂白地舍弃他们,那还有什么好表忠心的老侯爷年轻时便不是个按常理出牌的主,不然也干不出正室未过门儿便先立了侧室的事儿来,现今为着保全夏家上下,不过是将忠之一字抛到一边罢了,哪里有什么好忌讳的。这边夏瑾并夏二爷心中大石落定,那边马车内却是传来了王氏的一声惨叫。、第二章 人质“个人有个人的缘法,瑜儿同环儿两个不跟着我们去西北大营未必不算一件好事。”原来当时王氏在车中听闻老侯爷欲归降定远王时后悔不迭,心中挂念被她提早送走的夏瑜两兄弟,一时悲难自抑失声痛哭,老妇人瞧着王氏这般模样也不好多问,到底是自己的亲侄女儿,哪里有不明白的,遂只出声安慰再不提别的。李氏在一旁冷眼瞧着却也有几分可怜王氏,两人虽不对付了这许多年,可同为人母哪里有不知心疼孩子的道理。当初夏家人命悬一线,王氏定也是下了死劲才将夏瑜夏环两人送走,谁曾想现如今夏家人转危为安,而早一步被送出去的夏瑜二人却生死未卜。“孽债,孽债”王氏不管不顾地哭嚎,声音即便是隔着帘子也能传出很远。太阳刚升起来雾气仍旧很重,远瞧着根本看不见人影,只听得一撕心裂肺的妇啼,划破浓雾,直透心肺。夏瑾在外头听着一时也有些眼酸。夏瑜与夏环两人同他关系不错,虽说夏环心眼儿多有时爱给人使小绊子,可到底兄弟之间没有深仇大恨的,平日里在一处玩耍学习的时间也多,他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