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红楼之抱琴> 分节阅读 1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6(1 / 1)

结论的。好吧,当初抱琴自己也说过元春会有大造化的,但是天地良心,她说的是贵妃,跟太子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过好在太子这边没动静。但是抱琴的跳槽生涯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挠。先不说张姑姑,就她从在皇后宫里当差到现在快半年的时间里,没见过一个跳槽成功的,甚至没见过一个流露出跳槽愿望的。这有可能也是因为这些宫女都是内务府统一安排的,但是仔细想想,正因为她不是内务府安排的,所以才没办法跳啊。拿贾府举例,要是平儿有一天说她想跟着李纨,或者周瑞家的打算去伺候邢夫人,大概第一件事儿就是去请和尚道士做法吧。没关系,抱琴安慰自己,这是贾府,说不定宫里没这么多事儿呢。这个自我安慰在看了张姑姑之后被彻彻底底的否决了。随着景阳宫里李贵人的肚子越来越大,张姑姑的精神也越来越紧张。李贵人已经快要八个月了,这会要出事就是一尸两命了,李贵人不够资格养孩子,够资格养孩子的又都看不上这样出身的。什么有了孩子就是个寄托,或者深宫妇人就想养个孩子,抱琴可是一点没在皇帝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里看出来。因为翠竹姑姑的夸奖以及和其他宫女的关系日渐友善,抱琴又得了个在殿内伺候茶水的活儿。这是个听八卦的好机会。比如有一天,皇帝的两个贵妃,四个妃还有六个嫔聚集在皇后宫里商量李贵人肚里的孩子去向。这十二个人,再加上皇后一个,就是能在皇宫里养孩子的所有人选了。这还是抱琴第一次见到所有的后宫主位,当然她人是认不全的,不过是依照座位次序和服侍辨别各人的位分罢了。皇后是肯定不能养的,她要是插手了这来路不怎么正的孩子就是嫡子了,两个贵妃也看不上这样出身的孩子,直接很没气质的翻了个白眼,婉转推辞道:“娘娘,我儿子女儿还照顾不过来呢”。皇后也想翻白眼了,你儿子女儿你孙子都抱上了,你儿子还让你照顾。内廷十二宫,皇帝的主位妃子加起来已经十二位了,还有两位很是憋屈挤在一起的嫔,其中一位笑道:“娘娘明鉴,我们宫里住了我们两个可是够挤的了,可再填不下一个小孩子和他的四个乳母,四个太监和四个宫女了。”皇后一想也是,两人住一个宫就够让人委屈了,这等苦差事先放过她俩吧。这一下就去掉四个人了,还剩下四个妃和四个嫔,皇后眼神一扫,六皇子同样体弱多病的母妃赵氏就开始咳嗽了,这位也不行,剩下的人头都低着,生怕被皇后扫射到。皇后叹了口气,说:“唉,你们回去也好好想想,怎么找都是陛下的孩子,横竖还有两个月,我再慢慢看看吧,而且这孩子至少也得跟亲娘过了百天才能搬出来,不然不好养活。”这话一出口,抱琴都能看见她面前几个嫔妃的肩膀都放松了。将这些嫔妃们送到坤宁宫门口,抱琴才觉得皇后真绝色。要是真如张姑姑所说,这孩子生不下来,那皇后隐藏的可真够深的,这么几次三番的找人来商量李贵人肚里孩子的归属,还装着头疼,可真是唉,得好好跟着学一学。这次跟抱琴搭伙去景阳宫送东西的宫女叫做芳璐,今年才进的坤宁宫,年纪不大,才十四岁。芳璐去侧殿送东西,抱琴则去了张姑姑房里。两个多月下来,张姑姑的脸色又变黄了一些,离李贵人生产的日期最多也就两个半月了,难产跟他俩没关系,要是一不小心着了算计,在生产前出事,这罪名就要栽在她和周全正头上了,一个照顾贵人不周,有害龙子的罪名是跑不掉了,别说出宫,到时候脑袋都不一定能好好待在脖子上。于是张姑姑精神时刻处在紧张之中,跟周全正两个日夜换班操心着,这宫里,也就他俩能相互商量个事了。抱琴犹豫了,要不要问呢,好容易见一次面,等下次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张姑姑看出抱琴有话要说,便直接道:“我也就剩这点见识了,你想问就赶紧的,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见不到我了。”抱琴一阵难过,用及其婉转的说法讲述了她有点想换个主子的想法。没等她说完,就被张姑姑打断了,“谁敢用你,你家里人都在荣府手里捏着,谁都怕你背主”于是这是个死循环么,要是家里人还在荣府,她就不能找新主子,要是不能找新主子,荣府放了她家人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张姑姑见抱琴不说话,语气一缓,“我也不问你为什么,你自己仔细想想。你不能自己找出路,你得找个敢要你,能要得起你的主子才行。”张姑姑停顿片刻,又说:“宫里也不是没有先例,我在宫里伺候了这么十几年,换主子的事情有,但是有好下场的没有”抱琴心不在焉跟着芳璐回了坤宁宫。记得将来,宝玉屋里有个叫做小红的小丫头是被凤姐要去了的。那么拿这个成功的案例分析,要想成功跳槽,得满足以下几点。首先得不太得主子的器重,是属于可以替代的。这个短期内没法达到,至少要等到元春被赐婚才可以,而且还得先找好退路之后才能培养一个继承人。第二就是这个退路了,她得有实权,能从元春手上,连人带家属把人都要过来。这天下最后权势的就是皇帝了抱琴一阵心塞,又回到那条老路了。来来回回折腾几天,抱琴无计可施,只能安安静静的等着下一次出头的机会,目标直指现在已有八成把握的,未来的皇太后,现在还是七皇子母妃的陈氏。只有她,才能踩将来的贵妃贾元春一脚,就算皇帝立贾元春做贤德妃只是为了打倒以贾府为代表的老旧势力,但是在贾元春病死之前,她可是该有的体面都有了,所以除了太后和皇帝,再没人能踩的她毫无翻身之力。就算是皇后,也要念着自己的名声而顾虑一二。至于皇帝人选,太子是不可能的,二皇子是宫女生的,六皇子身体太弱,这三个是第一批排除的,第二批排除的就是五皇子了,从来没听说皇帝是个逗比,所以他不可能。三皇子四皇子抱琴只在祭祀的时候见过两次,直觉他俩都不是当皇帝的料。现任皇帝又不可能活到八皇子长大成人,那么七皇子继承大统就有了八成把握。不过陈妃跟七皇子也不是那么好接近的。皇帝虽然对除了太子以外的众皇子一视同仁,但是七皇子平日显现的是温文儒雅,也不与人争执,很是温和的一个人,所以很得人爱戴,陈妃也有点装透明人的感觉,平日低调行事。所以直到现在,抱琴也只给陈妃端过两次茶,给七皇子送过两次点心而已。而且抱琴恪守礼仪,从不肯多说一句话,哪怕没留下印象,也不能留下坏印象,所以到现在都不知道究竟有没有效果。再次见到母亲是九月二十五,距上次已经过了三个月,这次赵氏带了小宝过来。按说小宝已经过了七岁,是不能入宫了,不过他从娘胎生下来就小,这么些年也都没怎么长太高,所以说自己没满七岁倒也有人相信。抱琴抱着小宝亲了好几口,就是不肯撒手。小宝被勒在怀里,也不怎么挣扎,半响来一句:“姐姐,你什么时候回家,早上哥哥还说想你了,我也想你。”抱琴没忍住红了眼圈,赵氏更是掉了眼泪下来。见到两个人都哭了,小宝一扭一扭的挣脱开来,从袖子里掏出个手帕道:“这是爹给我的,妈妈和姐姐擦擦眼泪。”赵氏接过手帕,抱琴借着拿东西的机会悄悄背过身去狠狠抹了两把,将包裹打开,里面又是两个十两的银锞子,还有一盒宫里的小点心。这次就不用再多说什么了,赵氏接了银子,将点心盒子打开一看,全是山药枣泥糕。抱琴道:“这是宫里最好的点心了,给小宝留着,让他多吃点。”、025这次进宫看闺女,赵氏带来了荣府给的两千两银子,还有一个意料之中的消息,隔壁宁府的贾蓉以快的有点不符合身份的速度娶亲了,而且新娘子也已经进门了。“姓秦。”赵氏道,“来给老太太请安的时候我远远的看了一眼,人长的真好看,走路就跟仙女飘似的。不过听说是个小官的女儿,身份差的有些远。”抱琴还想提醒赵氏说离她远点呢,不过立即反应过来,她妈妈是荣府洗衣服的人,跟宁府的大少奶奶是打死都不会有交集的。“妈妈你可别掺和到这里面,指不定有什么腌臜事儿呢。”抱琴还是交待了一句,不过连她妈妈都能看出来这婚事不合适,贾家的人真当别人是傻子吗想想贾府后来的婚事,老太太的宝贝疙瘩娶了自己姨妈的女儿,迎春被贾赦几千两银子贱卖了,这说明什么问题,他们已经找不到更好的人联姻了。尤其是迎春,连找一个能出得起五千两银子彩礼的人都找不到了。比比现在,这才半年,元春带进宫的银子就四千两了,他们是怎么用这么快的速度将家产败光的呢“咳,我能搀和什么”赵氏反问道:“我都够不着。”就这两句话间,小宝已经掀了盖子吃了三块糕点了,宫里的糕点做的比荣府的还小,山药枣泥糕不到一寸见方,换算过来也就是两三厘米的样子。小宝今年十二岁了,饭量几乎是成年人的两倍,要不是抱琴出息了,说不定还真得偶尔饿个一两顿。荣府的下人饭菜管饱是不错,但也是素食偏多,一个正长身体的孩子如何受得了。看着小宝吃的香,赵氏摸摸他的头,说:“你哥哥的婚事已经有人来问了。”看了看抱琴的脸色,赵氏又道:“别担心,我已经推了。”“哥哥年纪已经到了,推个一两次还行”抱琴越说越慢,“妈妈,只要能拖过这半年就行。”宫里见亲人的时间不上,不过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总算是从从容容将该说的话说完了,剩下赵氏又说了说在宫门口等着的大福,“这次没让你爹来,换你哥哥过来的,让他也见识见识。”抱琴本以为这次她哭不出来了,谁知见到赵氏拉着小宝的背影,眼泪刷的又下来了。揉揉红彤彤的眼睛,又是四个人一起回了坤宁宫。到了十月,临近年底,祭祀越发的频繁起来,出来初一十五的日常小祭祀,还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今年冬天得有瑞雪,但又不能到雪灾的地步,还有祈求皇家成员身体健康的。皇宫里的西北角楼底下,有个城隍庙,宫里的大型祭祀多在那里举行。因为祭祀有时候会请专门的法师进宫,虽然他们不住宫内,但是每天天不亮就得进来,所以宫里巡逻的侍卫也增多了。临近年底,朝廷大事繁忙,皇帝好多事情都交给了太子去管,比如祭祀的法师,来往的侍卫等等。太子忙的脚不沾地,虽然都在宫内行走,但是每次来坤宁宫请安连一盅茶的功夫都坐不到。也许是因为事务众多,太子性情越发的急躁起来,头天在坤宁宫摔了一个杯子,砸在奉茶的宫女头上,血流满面。这事还没过去,毓庆宫又穿出来消息,太子打死一个小太监。这下宫里都坐不住了。先出面的是皇帝,给他儿子擦屁股来着,说是因为那太监有不臣之心,言语间有所冒犯,为了看起来像那么回事,连带内务府负责训练小太监的相关官员和管事的大太监都撤了两个。表面是偃旗息鼓了,不过私下却是暗语声声不断。内务府怎么会犯这种错误,还是派到太子殿下身边的人,分分钟掉脑袋啊。好在太监不像宫女,后面或多或少还有个家族,总是有人记得的,那小太监被扣了罪名,连好好安葬都不能够,一张破席子卷了,扔到乱葬岗了事。下来出面的是皇后,原本太子来坤宁宫的时候大家都抢着上工,现在可好,又是抢着躲开了。太子是个香饽饽不错,可也得有命才能吃啊。上回被砸了的那个宫女,虽然承蒙皇后娘娘开恩,从太医院请了个太医给瞧病,性命无忧,又得了快一个月的假,但是额头上两寸多的疤是怎么也消不掉了。就算坤宁宫的宫女再抢手,但是也仅仅限于没破相的,这种头上有疤的,估计只能给人当嬷嬷了。而那些大户人家更因为不体面,吓着孩子等等原因,专门避开这样的宫女。坤宁宫的宫女又开始调班避开太子了,这下可麻烦了。够资格在翠竹姑姑面前排班的,都是老人了。换句话说,她们躲开了,剩下的就是些进宫没两年,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小宫女了,别说太子了,见到平常的皇子都战战兢兢的。所以两三次后,太子来坤宁宫只能是翠竹姑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