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红楼之抱琴> 分节阅读 4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2(1 / 1)

喝了。除了太后,皇后宫里的大皇子病也好了,太医新开的方子很是有效,大皇子不再三天两头发烧了,生病的频率逐渐恢复到了正常孩子的水平。一切都很好,除了因为太后生病而暂停的选秀,瑞诚在后宫女色上并无太大兴趣,前朝又有一个虎视眈眈的义忠亲王,朝政瑞诚处理的也不很得心应手,选秀可以说是草草结束。不过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最后一轮二十个秀女进宫,住在了景阳宫里。就在秀女进宫的第三天,皇帝宣布了一道旨意,大意是说抱琴劳苦功高,伺候太后尽职尽责,贤良淑德等等一系列形容词堆上去,朕心甚慰等等,前面这些都能忽略,元春看到这一段最后一句差点扭断了帕子咬碎了牙,“封为和嫔”。再往下一段就更刺激人了,说为了她伺候太后方便,特恩准其居住于启祥宫。启祥宫的确是离慈宁宫最近的一处地方,但是,它和永寿宫一起,是宫里离养心殿最近的两处地方,宫门出来就是养心殿后殿,皇帝的寝室。不过养心殿没有后门,还是要绕到前门进的。元春看着抱琴换了和她封嫔那天一样的大装,跪在皇后面前接过了册封的圣旨,脸上的表情都要扭曲了。抱琴拿了圣旨就去给皇帝和太后谢恩去了。董青梅使个颜色,元春跟着她去了储秀宫。进了正殿,董青梅拉着元春坐下,几个宫女都守在外面,门虽开着,不过大殿空旷,声音小小的倒也听不清楚。“妹妹生什么气”董青梅进府比元春早,虽然位分一样,还是能叫元春一声姐姐的。元春叹了口气,道:“姐姐这话说的倒叫人不知道怎么回了。那抱琴不过奴才出身,怎好与我二人平起平坐了。陛下竟然还赐了她一个封号”元春也想不管不顾的去骂一顿,不过抱琴势头正盛,虽说论资排辈她也排在后面,但是万一要被她一状告到太后跟前,太后本来就不怎么喜欢她,再失了圣心可怎么是好,倒不如青梅嗤笑一声,“方才我看着妹妹直愣愣的看着她,竟没看见皇后娘娘的脸色吗”“嗯”元春眼睛一亮。“早在府上的时候,她就跟皇后娘娘走的进,这样不声不响的成了一条船上的人皇后娘娘看着她的头顶,脸都绿了。”青梅一边想一边笑,“等哪天抓到她个错处,娘娘必定饶不了她。”元春也笑了,“她不过一个丫鬟,都二十多了,想来不过是给她个恩典罢了,也不是没这样的例,高祖就纳了伺候母亲的宫女做了嫔,不足为惧。”话虽如此,但是元春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上回王夫人进宫说抱琴的爹死在了宁府后面的小河里,突然打了个寒颤。青梅点头,“先看皇后娘娘什么反应吧,按说陛下跟她”青梅眼中闪过一丝厌恶,道:“第二天就要给皇后娘娘请安的,到时候看吧。”“姐姐说的是。”元春附和道:“不如我们去看看刘贵人,她那肚子都四个多月了,怎么也不见她出来走走。不多运动运动,将来生不出来怎么办”两人又站了起来,想着去沾沾喜气也好,说不定下月就能有喜信了。抱琴拿到圣旨除了赞一句世事无常以外再没他话。虽然措手不及,但是总算是来了。太后见了抱琴笑眯眯的,说:“你这样一穿倒也有几分姿态,不错不错,没看走眼。”抱琴微微低头,嘴角上扬,略有点小羞涩,道:“太后娘娘”太后道:“你今儿迁宫,我也就不留你了,宫里的规矩你也熟,宫女你自己去挑。”抱琴给太后磕了头,很是害羞的欲言又止,最后克制不住的嘴角上扬,离开了慈宁宫。晚上,瑞诚一边往启祥宫走,一边想着太后的话,“我身子不好了,抱琴这丫头又是我看重的,这个年纪出宫怕是也找不到什么好人家了,左右一个嫔位,给了她便是。”瑞诚倒是没有多大感觉,太后又说:“你想想,从先帝还在的时候算起。抱琴在御花园里救驾,得了皇帝的赏赐;对先太子冷脸相待,后来先太子废了,再然后她进了你府上太子逼宫,先帝登基,我也是这次生病才想通的,这孩子身上带了气运。”牵扯到气运,那就不用多想了,绝对要牢牢抓在手里。说完这个,太后又加码了,“她宫务管的也不错,条例清楚,可见是个聪明人。”母子俩齐齐沉默了,又想起董青梅得的那条鞭子。瑞诚立刻就下旨封了抱琴一个嫔位,今天晚上,就是传说中的大喜之日了。不过似乎不怎么顺利,因为启祥宫里弥散着一股山药枣泥糕的味道,闻着这个味道,皇帝兴起的是另一种冲动。抱琴本来也没这么打算,不过下午皇后娘娘宫里的慧妍来了。恭恭敬敬请了安之后道:“娘娘的意思,慧婷的亲事要另作打算了。梁大福父亲新丧,按理是要守三年孝的,那个时候慧婷年纪就太大了。慧婷伺候娘娘多年,娘娘是不会让她受委屈的。”见到抱琴脸色一变,慧妍又正色道:“小主是皇家的人了,自然是不用守孝的,不过梁家的长子,守孝这三年,是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了。”等到慧妍走了,抱琴心有点抽抽着疼,亲事什么的好说,慧妍的言下之意:她大哥在军队里的差事怕是保不住了。一上来就这么大一个下马威,以后的日子还指不定怎么痛苦呢。但是抱琴心里又觉得不对,早先还在七皇子府里的时候,淑兰就对两个侧妃不冷不淡,确切的说,她对皇帝都是不冷不淡的。谁受宠谁侍寝,淑兰都不在乎,哪怕刘贵人又有了孩子,她也是淡然一笑就过去了,这次她封了嫔,淑兰的反应如何这么大梁大福去了军队,又在皇后哥哥手下做事,太后跟皇帝就算现在不知道,将来也是瞒不住的,至于皇后的贴身侍女出宫嫁人,这又是一个大问题。皇后跟宫里一个嫔紧紧绑在一起莫不是怕太后和皇帝起了疑心还是要给她提个醒于是晚上皇帝来的时候,大殿弥散着一股山药枣泥糕的清香气息,等到梳洗完毕,抱琴已经在内殿等着了。见到皇帝进来,抱琴盈盈一笑,“陛下要吃点糕点么”等到每人三块糕点下肚,气氛变的无比和谐,一人躺在大床的一边,回味着糕点的余韵,瑞诚没过多久就睡着了。这个也能理解,前面太后生病,他守了两夜没怎么睡觉,身心俱疲,现在气氛这么好,又吃饱了肚子,疲惫感上来,可不就得睡觉么。不过第二天早上,宫里炸开锅了,皇帝没和新进的和嫔圆房,这个可是明晃晃的扇脸了,元春和青梅在坤宁宫还没开门的时候就等在门口,等着笑话抱琴了。抱琴还没到,坤宁宫倒是先开门了。元春和青梅进来一看,皇后脸上笑盈盈的,心情好的不得了。没过多久,抱琴到了,不过她眼睛也没肿,气色也是荣光焕发,完全看不出沮丧么。给皇后行了个礼就坐在下首不说话了。青梅拿手帕掩着嘴笑了一声,对抱琴道:“妹妹第一次伺候陛下,看着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啊。”元春陪着笑了一声,道:“你可总算成了我妹妹了,只不过有点言过其实。”听到两人把话说完,抱琴也笑了,道:“两位小主,当初的圣旨只说了封嫔,可没说要撤了我正二品内司的职位。”尼玛淑兰笑了一笑,总结性发言道:“都说完了该去见太后了。”、第052章当上嫔的第一天早上跟以往没什么不同,太阳照常升起,照在紫禁城大大小小的宫殿上,璀璨而且温暖。以上略文艺了一点,抱琴跟在淑兰身后,元春和青梅两个几乎是手挽手并排走在最后,出了坤宁宫一路往慈宁宫走来。关于昨晚皇帝和抱琴并没滚床单的消息,早已经传到了太后耳里,因为昨晚上派去收喜帕的嬷嬷无功而返,还是皇帝出门扭捏着道:“朕昨晚总之并没有”问题出在皇帝身上了太后有点忧愁,她儿子才多大啊,先帝好像是过了四十才要么叫御医来看看因此当淑兰带着人过来之后,太后不免有点愧疚和同情。这种情况下,抱琴的大礼还没行完,就被良雪良倩两个搀起来也不足为奇了。不过剩下两个嫔的脸色可稍微有点酸:身体又没事,磕头怎么了太后拉着抱琴的手,直接将她拉到了身边,小手滑滑的,要是能把气运过到她儿子身上就好了。抱琴适时的低头羞涩,又憋了口气让自己脸红起来,看到元春瞠目结舌,你会害羞你方才呛我们两个的时候可没一点不好意思。慈宁宫里有点沉默,太后不开口谁也不敢先说话,但是太后也在想说什么好。昨天晚上睡得好不好想也知道不好么,洞房花烛夜,一人独坐到天亮。所以关于睡觉的话题一个都不能提。关于皇帝的更加不能提了太后看了看坐在右边第一的皇后,面无表情,坐在左边的董青梅和贾元春,脸上表情稍微丰富了一些。“淑兰赏了些什么好东西”淑兰笑笑道:“一会就送她宫里。和嫔的两个宫女好好扶着她就行了,手上再拿了东西,走着也怪累的。”总算打开话匣子了,“还是淑兰想的周到。”太后笑道:“一会我也差人给你送去。”抱琴抬头又低头,将对赏赐有所好奇,又害羞的不敢说话的心情演绎的淋漓尽致。青梅抢先开口道:“我也准备了好东西,姐姐一会回去就看见了。”抱琴道了谢。元春瞪了青梅一眼,方才还妹妹来妹妹去呢,现在就变成姐姐了。但是现在开口已经落了下成,不开口又显得小心眼,便强颜欢笑道:“我也准备了。”好吧,对在太后宫里说话次数有限额的嫔妃来说,这句话完全没有帮助刷分的用途。太后有心想留抱琴问话,不过想想还是先找自己儿子问明白再说,便道:“行了,你们一个个的宫里事情都多,不用陪着我了。”淑兰带着三人告辞,又是一路无话。从太后宫里出来一直往北,右边就是养心殿的围墙,到了第一个岔路口,再往左拐,就是启祥宫了,抱琴跟淑兰行礼,道:“皇后娘娘,我先告退了。”淑兰高冷的嗯了一声,慧妍和慧婷扶着她缓缓前行。剩下三个人,元春不说了,能不理就不理,青梅吧,至少表现出表面上的和平,抱琴冲她一笑道:“我先回去了。”“姐姐年纪大就能当姐姐。”元春愤恨道:“叫姑姑还差不多吧。”抱琴才走两步,自然是听的一一清二楚,她转头道:“要是小主愿意,也可在太后娘娘面前叫两声。”元春不说话了,青梅拉着她往前快走了两步。“你得罪她做什么”青梅小声道:“风头正盛。”元春如何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哪里是那么容易控制住的,早先是自己的丫鬟,这才不过两年多的时间,不仅仅是平起平坐了,还隐隐压了自己一头。“我知道。”元春道:“可是她年纪多大了,相貌也没好到哪里去,封了嫔还有封号。不像你我二人,一个董嫔一个贾嫔。”说到这个董青梅也有点沮丧,两人沉默着往前走了几步。“有封号又怎么样,陛下昨天晚上又没有”这个可是大杀器,元春一下兴高采烈了,陛下不跟她,那她就生不出来孩子,没孩子,就算陛下拿年号给她当了封号,将来她也是大佛堂念经的命就跟当初跟她一个房间秀眀一样,现在就在慈宁宫后面的大佛堂里念经,还得茹素,除了头发还在,跟姑子也没什么差别了。慈宁宫里,太后也在问皇帝这个问题,“瑞诚,你昨晚上”瑞诚喜欢山药枣泥糕是连太后也不知道的,而且把这种事情推到食物身上有点违背皇帝顶天立地的男儿本色。于是瑞诚严肃正色道:“母后,这我也是昨晚上去了启祥宫才想起来的,抱琴她要是真的如母后所说,得将她护起来才行。如果荣宠太过,她耗费心力在后宫如何是好万一损了她的气运又怎么办”儿子说的很有道理,太后笑道:“还是我儿想的周全。”不过话音刚落,太后眉头一皱,“可是万一别人以为你看不上她,言语间行动里排挤该如何是好”瑞诚脸色一僵,随机辩解:“我时不时去坐坐便是,总不会叫她受了冷落。”“你心里有数就行。”太后笑,“这孩子也不是会让自己受委屈的”太后将早上那番关于二品内侍的话讲给了皇帝听,母子俩笑了许久,太后又道:“她还差人吩咐了御膳房,每隔两三天就给她上一盘山药枣泥糕去。”太后疑惑:“这糕点有这么好吃么,每次看她一块块的将一盘点心吃完,我也好奇尝了尝,外面的山药泥淡淡的,还有点腥,里面的枣泥又太甜”瑞诚已经听不进去了,每三天一次,好幸福抱琴回到启祥宫里,宫女安婕上前道:“小主,方才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差人送了赏赐,还有两位小主的贺礼。”抱琴点了点头,在正殿正中的椅子上坐下,道:“先把皇后送的拿来看看。”不多时,安婕拿着个木头盒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