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十一点钟,菜就卖完了。江父蹬着三轮车,江宏景和王丽荣坐在车厢里,点着毛票。江庆亮还在前面嘱咐:“回家再点,别被风刮跑了。”母女两个哪还能听他的话,除去零钱,一共挣了壹佰叁拾伍块二。“要是天天能挣这么多钱,过了暑假,你再去上学。”王丽荣抓着江宏景的手说,才在家待了几天闺女的手都粗了。“妈咱先还账吧,还完了帐再说。”江宏景道。三轮车快速的前进,周围的景色飞快的往后倒去,两天的小树,冒出嫩绿的新叶,一股风吹来,树尖来回的摇晃,风拂到脸上暖暖。江宏景半倚在母亲的身上,昏昏欲睡,这样的日子也挺好的。、第4章 战争“妈,我奶奶说今天中午都去她家吃饭,大姑来。”昨天卖菜挣的比往常多,王丽荣买了鸡蛋糕来,这不一早江宏景就去奶奶家给她送去了。王丽荣正在给菜打药:“行,去,省的咱娘俩再做饭去了。”江父一大早就乐呵的去给饭店送菜去了。江宏景连着几天把周围的镇给跑了遍,都留了自己做的名片,这叫广撒网多捞鱼,网撒的大了总能逮着鱼。这不才几天就有效果了,打电话来要菜的比去集上卖好的太多了。自家没有的,江庆亮就去别家的棚里找,做买卖这么多年江庆亮这点心思还是有的,他去送菜都会饶个一斤两斤的,现在爸爸基本上都是在收菜、送菜中度过的,她就跟着妈妈在家里收拾大棚里的菜。眼见的家里进账多了,王丽荣心情也开朗起来,她本来就孝顺,家里有钱了,三不五时的买个零嘴给爷爷奶奶送去。要换做是从前,大姑来,她才不去奶奶家吃饭去呢。“妈,你看家里有多少钱了,咱们买个摩托三轮车吧。”江宏景拿了桶去压水,家里没有买电机,给菜浇水,全都要用压水井压。江北是平原地区,家家户户都用压水井,小孩子力气小,压水井压力大的压不下全,经常弹上来,被打了下巴。去小学里看看,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小孩下巴壳子上包着白纱布,遇到这样的情况根本就不用问,一准就是打了下巴壳子。“买这个干嘛”“我爸天天骑着三轮车送菜太累了。要是往后客户多了就跑不过来了,咱得先把客户拢住,要是大家都跟风,那咱们还有得赚吗”王丽荣放下正在打药的桶,想想也是,这些日子她也看出来了,闺女聪明又能干,这几天挣的比他们夫妻两个一个月挣的都多,她也别操心了,孩子念书念得多了,主意也多了。这以后不上学又能怎么样呢,随她去吧,一听孩子说要买摩托车便道:“得有个两千了,打算还账呢,得了,这回还不了了,今天中午去你奶奶家再借点。”“我看行,不行给奶奶长点利息,明天我出去一趟。”“长什么利息啊,”王丽荣卸下药桶,“过年给她买件衣服就行了。你明天出去干嘛”“再给我爸开发几个新客户,妈,咱们村上不是都有代销点么你说把菜放了代销点上卖行不要是你,你能去买吗”王丽荣看了她一眼,“我说闺女你这脑子咋长的呀,你妈是聪明,可你不是还不如你妈聪明的吗,你最近脑子怎么转悠这么快啊”江宏景讪讪笑,她能说这都是后世学习的来的吗“我看行,就是一个村,天天十斤二十斤的销,时间长了,村多了不就有了。闺女,妈给你买身衣服穿吧。”闺女这些日子在家不挑吃也不挑穿,也不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整天见她笑呵呵的为家里挣钱。“买啥我有穿的就行。妈那你中午别忘了提买摩托三轮车的事啊,爷爷肯定有钱,我刚去他家送鸡蛋糕,他还说你家有几个钱,我家有钱都没舍得这么花的。”“你这个熊孩子,还编排你爷爷了。”江宏景一边压水,一边想要是靠种菜、送菜发家致富是可以,但也仅仅是小康而已,要大富肯定不成的,再说这都是下苦力呢。父亲这才几天,眼看着就又黑又瘦了,再说夏天农村里家家户户都种菜,谁还买菜吃啊。前世就是因为家里太穷,没有钱给弟弟找关系进大医院,他才奋发的考博士,虽然后来也很成功,可是却累苦了爸妈。还是送菜是暂时的还得另想办法才可以。“宏景来了,快给你大姑烧火去,她给你炸糖糕呢。”奶奶站在院子里洗菜招呼着。“姑,我给你烧火。”大姑人不咋地,但是做饭好吃,尤其是炸糖糕,可好吃了,母亲也会炸,但是比起大姑来还是差了一截,她已经多年没有吃过了,刚靠近厨房,便传来一股扑鼻的香味。江宏景拿了一个炸好的咬了一口,满足的感叹:“真香啊。”其实她对大姑并不亲近,也不想和她亲近,因为大姑多半都是在和妈妈生气。“景,听说你不上学了”大姑问道。“嗯不上了。”“早该不上了,现在女孩子都出去打工,你表弟现在在深圳一个月一千多呢。”“那姑你可就等着享清福吧。”大姑一脸的得意,“可不。”江宏景心里说不上是怜悯还是嘲讽,大姑江庆莉家就表弟高俊一个孩子,只上到初中毕业就不让他上了,出去打工了,后来表弟也没有什么稳定的工作,东一棍子,西一榔头的,混的很不好,家里的长辈都过世之后,她就见过他一次,胡子拉碴,说不出来的落魄凄凉。“宏景,我给你介绍个对象怎么样”江宏景惊愕:“大姑我今年才16啊。”“十六怎么了,先谈两年再订亲,定亲隔两年再结婚不正好么”江宏景吃完了炸糕,淡定的低下头往锅底下塞柴火:“这种事情您还是给我妈说去吧。”江庆莉闭嘴了,她可不敢去说,弟媳妇这人别的都好说,就是护短,全天下就看着自己家的孩子好,不过宏景也是,这孩子几天不见怎么学会拿话堵人了那边王丽荣正在给婆婆借钱:“娘你就借我五百就行,亮子再辛苦送上两天菜就凑够了。”婆婆坐在中堂的椅子上:“家里哪有钱啊。”“娘你看着你儿子整天累成那样你忍心啊。”王丽荣看婆婆不说话又忍不住道:“娘我给你打欠条行不”婆婆半天才说:“一家人说什么借条不借条的,吃完饭你拿着吧。”王丽荣笑:“娘我以后少不了孝顺您,我去厨房做饭,您歇歇吧。”目的达到了王丽荣心情很好。吃饭的时候,江宏景突然说:“奶奶你家的缝纫机给我用用吧。我学会用了,给您裁件衣服。”奶奶还没说话,大姑就说:“你奶奶说给我了”。王丽荣开口:“大姐,你家不是有一个么”江庆莉头也不抬,“家里的那个不好用。”“大姑,我特想学裁衣服你就让给我呗。”江宏景道。“学什么裁衣服啊和高峻一样去深圳打工多好,一个月一千多,到时候买个缝纫机当嫁妆。”“大姑有你这样的长辈真是我福气啊,我谢谢你啊。”大姑在一旁洋洋自得,江宏景懒得理她,扭头对一旁的奶奶说:“奶奶我爸爸回来我就让他来拉缝纫机。”大姑在一旁傻眼了:“谁让你来拉了”。王丽荣:“和一个孩子还争什么”。大姑看向奶奶,奶奶开口:“宏景,你还是个孩子呢会干啥,给你大姑,让你大姑给你做个褂子穿,你看你身上的衣服旧的,都这么大了,穿的破旧了也不好看”。王丽荣刚向婆婆借了五百块钱,现在她明显偏帮自己的闺女,自己能说什么啊,眼看着自己的闺女受气,心里再难受也不好说什么。她不由的示意江宏景别说了,江宏景却像没有收到提示一样,一边吃菜一边说:“奶奶您不是常教育我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在家干活穿的干干净净的就行。再说,我可没有打算去打工啊,大姑不是说缝纫机给我当嫁妆么,我挣不了钱,买不了新的,就拿这用这个旧的当我嫁妆吧。”众人都傻眼了,江宏景心里偷笑,刚不是说我是孩子么,我就胡搅蛮缠给你们看看,今天非得把缝纫机要走。“缝纫机就给宏景,晚上让老大拉回去。你这么大了还嫁妆嫁妆的,说出去都让人笑话,以后这话在家说说就行,别在外面说,让人笑话。”发话的是爷爷,当然后面的话是训斥江宏景的。大姑闭嘴不说话了,爷爷说话向来板上钉钉,江宏景也闭嘴,王丽荣见状挑了个话题,饭桌上又重新开始热闹起来。前世的时候缝纫机一直是母亲的一块伤口,那时候家里穷,姊妹三个穿的衣服多半是别人给的,母亲手巧不合适的就自己改,剪好了都要拿到别人家再用缝纫机缝起来,用一回行,次数多了,谁也不愿意。所以她一直想要一台缝纫机,缝缝补补的也方便。奶奶家的缝纫机质量很好,前世王丽荣一直和奶奶说,要是他们用不着就拉了她们家去,奶奶也是点头的,但最后还是被大姑给拉走了。母亲生气的不是大姑拉走,而是大姑家里明明有一台,她还要,奶奶也太偏向大姑。后来虽然自己家里也买了缝纫机,但是因为便宜,总是坏掉。她记得她生孩子的时候,母亲带了很多孩子的东西去她家,有小被子,小衣裳,那时候她还在讲奶奶家缝纫机被大姑拉走,她很生气的事情。这个缝纫机的事一直就被母亲念叨了几十年,现在江宏景要过来也是为了弥补王丽荣的缺憾。虽然只是一场小小的战争,最终还是江宏景赢了,别管光彩不光彩的,最终还是赢了。看吧,有争取就有改变,回家的路上她挽着母亲的手,越发的自信起来。这一世一定不会再让前世的生活轮回。、第5章 开拓“宏景,你想的这个法子还真行。你看今天挣了多少。”江庆亮一回来就把钱袋子递给江宏景。江宏景淡定的把钱一一展开,放好:“爸,这都是小钱。”江庆亮笑的合不拢嘴对王丽荣道:“我看咱这闺女行,有志气。”王丽荣就笑:“你闺女说了怕你累要给你买个三轮摩托车去。”江庆亮憨厚一笑:“买这干啥,我骑三轮车就行,不累。”江宏景顿时心疼不已,前世父母因为姊妹三个奔波,不到五十岁就都长了白头发,今生一定不会再让他们如此受累。她又把对王丽荣说的那一套说了一遍。江庆亮并不是那种拘泥一成不变的人,他略一寻思便道:“好,那就买一辆。”接下来的几天江宏景一直在各个村跑代销点,去做了才知道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难。周围十里地大大小小的村子约有三十个,同意试卖的代销点也不过五六家,要的量少不说而且要第二天才能给卖出去的菜钱。江宏景天天回家累的躺在床上,不想动弹。江父江母心疼的劝她不如就算了吧,江宏景暂时想不出挣钱的法子来,咬咬呀继续在各村跑,这次她改变了策略。前三天的菜钱先由他们自己家代垫,三天后再结账,往后都是两天一结账。村子里的代销点多半是小本买卖,进菜来卖本来就有风险,江宏景这么一说,大家还是可以接受的,反正不需要自己出本钱,多卖一点就能多挣点,何乐而不为呢条件一宽,代销点都同意试卖。江宏景把江庆亮送往各村的菜一笔笔的记下来,三十个村,一个村的菜本金预计有二十块钱的成本,三天下来,三十个村就出了六百块钱,买三轮车的计划还是往后推吧。王丽荣倒是很想的开,反过来劝大女儿,做买卖就这样,谁还不往里搭点钱。不过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就有不少的代销点,纷纷打电话来要菜,真是令他们三人又惊又喜。三天后江宏景一算账,光代销点的菜,这三天竟然净赚了二百六十块钱。再加上每天给饭馆送菜的,现在每天平均挣一百五十块钱,想起之前赶集一次最多只能挣三四十块钱来说,现在的境况真是好的太多了。于是,在江宏影、江宏志过星期的这天,江家又添了一辆红色的三轮摩托车。江宏景的字虽然现在写的还有点稚嫩,但是写正楷还是不错的。于是她用毛笔蘸着金粉在三轮车上写下亮子送菜四个大字。又在下面留了家里的电话。这个亮子送菜是和父母商议过的,父亲叫江庆亮,取一个好记的名字是有必要的,不过很遗憾这个时候的手机还不多,小灵通倒是有了,但是对于自己家里来说也是贵了点,暂时还是留固定电话吧。“宏影过来,宏志也过来。“一吃完晚饭,江宏景就把弟弟妹妹们叫到房间里。“干嘛呀姐。”“宏影、宏志,明天姐带你们去县里玩一天,怎么样”“真的”江宏影惊喜。弟弟还小对外面的世界还不是很好奇,但妹妹就不一样了,虽然在县里上学,但是学校都是封闭的,平时不让出来,都没有怎么玩过。这些天父亲忙,没有时间收菜,都是母亲去收菜,她自己看棚,偶尔会有人去棚里买菜,这部分钱她都没有上交,一个月下来,也攒了有七八十块钱了。“但是你们得陪着我先去谈业务,等姐谈完了就带你们玩。”江宏景道。江宏影和江宏志年龄还小,哪知道谈业务是什么呀。江父江母得知江宏景要带妹妹和弟弟去县城里玩,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