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重生之一路有你> 分节阅读 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1 / 1)

喊。江宏景道:“就睡了,就睡了。”一边答着,手中的笔却没有停下来。过了一会江庆亮又在喊:“宏景,怎么还不睡”“爸,你也没有睡”披上外套,江宏景去了外间。“年纪大了就觉少了。”“您还没有四十呢哪能说年纪大呢”三十七的父亲,还没有长白头发,现在的负担还没有太重,他还显得年轻。“您快睡吧。”江宏景又去给弟弟拉下来的被子,弟弟睡的很熟,儿子睡着的时候和小弟都有八分像,恍惚间又是在给儿子盖被子,一时之间竟然怔住“快去睡吧。”江宏景被父亲的声音惊醒,她答了一声赶紧回去睡了。、第8章 争取早上吃饭的时候,江宏景说:“妈,我想去市里学缝纫。”王丽荣放下筷子,惊愕:“什么”“学缝纫啊妈你怎么这么大的反应”江宏景不解。“过了暑假你就去上学,学什么缝纫。”王丽荣拉下脸来。“妈,我觉得还是学门技术好啊。”“学技术有什么好,以前结婚嫁人还找工人呢,你看找工人有什么好处,现在下岗的下岗,没工作的没工作。”“你看隔壁二周家,他妈多好的人,当时就嫁工人,你看现在呢,二周他爹,下岗了在家什么都不干,他家都快揭不开锅了。”“你看你二叔当时就是学习好,考了中专,现在呢,在银行,多稳定。”说的这里她的口气缓和下来:“爸和妈现在送菜一天能挣不少钱,听妈话,过了暑假就去上学,到时考个好大学。让妈脸上也有光。“江宏景哭笑不得,敢情她妈还没有放弃这个想法啊。“妈我脑子不好使你又不是不知道,有宏影和宏志呢,他俩聪明,学习又好,有他俩考大学就行了。”王丽荣把碗一放,怒道:“人家他俩考大学,是人家的事,将来他们过好了,爸和妈都死了,谁管你”说完起身走了。“妈你别生气,你要生气也先得把饭吃完啊。”江宏景在背后大声道。“你都把我气死了,还吃什么。”王丽荣已经出了大门了。江宏景赶紧去追,抓住王丽荣的胳膊:“妈你别生气啊,我知道您是为我好。”王丽荣一甩胳膊,不理她继续往前走。现在天色还早,大街上还没怎么有人,没有人看到拉扯的母女俩,否则村里又得有人说道了。“妈,你别生气,生气对身体不好。”前世王丽荣身体特别不好,就是年轻的时候生气生的。“那就听话,暑假开学后去上学。”江宏景沉默,真的要听母亲的话,再去上学吗要是真去上了学,一年几千的学费凭现在收入还是负担不起,而且很快就得考大学,学费一年一万多,宏影上了高中学费也多了起来,家里估计又要陷入借钱还钱的怪圈里了。她看着前面母亲的背影,头发胡乱的绑在脑后,还带着油,这几天家里忙,她一直没有顾得上洗头。不行,不行,绝对不能这样下去,要是这样下去,她的重生还有什么意义呢家里的菜棚,前面有一条河,江宏景站在桥上顺着河面往前看,三月正好是灌溉的季节,黄河开了闸,土黄色的黄河水,自东向西奔腾,别的地方的河都是从西往东,奔流入海,偏偏她们这的河,逆流而上,自东向西。江宏景忽然自嘲的笑了一下,连河水都能逆流而上,自己为什么不能努力争取一次河的两岸,柳树都发芽了,一片嫩绿。江宏景心里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充满希望。本就打算这一世要强过前世,若是就这么放弃了,那重活一次又有什么意义呢江宏景进了大棚,王丽荣并没有干活,她正坐了凳子上发呆。江宏景松了一口气,说明现在母亲的心情还算平静。“妈。”江宏景叫了一句。王丽荣抬头看了一眼,并没有说话。“妈,我知道您心里面愧疚,觉得我没有上学,但是我并不想上学啊。是不是”王丽荣表情动了动,没有回话。“妈,原来士农工商就属商最低下,可是那是旧社会,现在都已经新社会了。每次过年的时候舅爷爷的大爷叔叔们都先来看奶奶,不去看大姨奶奶。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二叔在银行,婶子在电业局。”“您想想他们哪回来的时候说银行的工作好了,还是电业局的工作好了,都是在说,二叔一个月多少钱,婶子一个月能挣多少钱。”“那些大爷叔叔们愿意来看奶奶,哪次走的时候不是拿回去的比带回来的还多”“还有大姑,明明爸爸是哥哥,为什么她从来不来看爸爸,反而是都去县城里看二叔,因为每次她去了,二叔家用不着的东西,穿不着的衣服她都能带回去。这不是为了钱,是为了什么”王丽荣脸色渐渐缓和下来,江宏景却仍在继续。“咱们都是农村人,不在乎什么单位,只要能挣到钱的就是好工作。”“还有村里的人,原来咱们家都是借钱,谁给我们过好脸色,您看现在,咱们买了三轮车,爸爸天天去送菜,这才多长时间,谁对您和爸爸不是笑脸相迎。您和爸爸的身份地位变了吗”“没有,您和爸爸没有去银行上班,也没有在政府工作,仅仅是因为咱们家最近收入好了,买了辆三轮车,他们就改变了态度。”“那您说,这是在农村,他们没有文化,什么都不懂。但是我要告诉您的是,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面子生活,是要让自己想买衣服的时候就去买衣服,想下馆子的时候就去下馆子,甚至是谁家有困难,咱们想帮的时候就有能伸出手去帮。”江宏景一直在看母亲的表情变化,由最开始的不快到后来的思考,再到现在的释然。她的口气不由得软下来:“妈,我是您生养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您还不知道么。我虽然脑子不是很聪明,但是我肯干,能干,能吃苦。”前世的时候她的高考成绩并不好,仅仅上了一个大专,学费要六千。那时家里的没有什么存钱。刚过了麦收,卖了三千斤麦子。那时候的麦子才八毛钱一斤,三千斤的麦子全部卖了都不够学费,剩下的钱都是借的。那会给人借钱,谁上来都是硬邦邦的一句,女孩子上什么学,考的又不好。就连平时常帮着他们的二叔都说,要不别上了。当时父亲都动摇了,也说要不别上了吧。那时自己倔强的不行,说什么都要去上这个大专。当时母亲毫无条件的支持,所有的亲戚朋友借了个遍,尝遍了所有的嘲讽。后来江宏景很后悔,很多个艰难的夜晚她都在想,若是当初自己没有这么坚持的去上这个大专,是不是现在的人生会不会不一样、第9章 琐碎“妈,学缝纫又不丢人,用自己的双手挣钱,多么高尚的事情啊。毛主席还说过呢,劳动人民最光荣。是吧,再说我学了也就是有一技之长了,到哪儿都不愁没有饭吃。”“是吧”王丽荣不答话。江宏景立刻表示:“我希望您能相信我,我一定让您不会对今天所做决定后悔。”王丽荣叹息了一声,“我真不知道我那个闷葫芦嘴一样的女儿,什么时候口才这么好了。”江宏景笑道:“那这么说您是同意了”“得,我再不同意,你嘴皮子都要磨破了。既然你都打算好了,那妈妈也不能再说什么了。爸妈都没有文化,也不懂这些,你去打听打听要学多长时间,要多少钱”“哎。”家里是王丽荣在当家,既然她同意了,父亲肯定不会反对的。王丽荣看着十六岁的女儿,真的像不认识了一样,什么时候女儿开始悄悄变化的江宏景对于母亲的同意很是高兴,整天乐呵呵的。村里很多地方都有贴学习缝纫、厨师之类的广告,有的在省城,有的就在市里,还有的在县里。按照父母的意思要,去就去省城一家专门学习技工的学校正儿八经的学两年。提到这个学校的时候,江宏景直接笑了,她想起这家学校后来被曝光了光收费不教学习,甚至有的说,学生都被赶到河滩里去放驴,放驴这件事情的真假是不知道的,但是出来的学生徒有虚名却是真的。县城里的江宏景以前也没有接触过,反倒是市里的那家芳草缝纫学校,后世几十年都很有名,这是一家专门教缝纫的学校。她很认真的给学校打电话,一直到六月份才有招生计划。一般学校会七月多放暑假,这个期间就有很多学生选择别的意向,要么去打工,要么去学技术。很多技工学校都是这个时候招生的。可是听到学费她就皱眉了,要四千块钱,比一辆三轮摩托车都贵,而且还要准备壹仟块钱的练习费,说平时裁剪衣服练习用。说不定自己这一去学习,家里又要回到解放前了。本来乐呵呵的心情又不好了。父亲和母亲看她神情不快,反倒过来劝她,让她安心去学。现在自己家的棚里面都没有怎么有能摘的菜了,大部分的都是小苗苗或者是正在成长的苗苗。四月份的菜苗都很热了,塑料布上面还没有上遮阴网。那天自从她从县城回来,陆陆续续的有县城的饭店打电话过来要菜,生意又好了几分,父亲骑着三轮摩托车去远的地方,母亲蹬着脚蹬三轮车送近的地方,菜也要收,要不没得送啊。江宏景穿着短袖,给菜打药。前世的时候她从来没有背着药桶打过药,父母心疼孩子,当孩子的却理所当然的享受着父母的疼爱。想想从前的自己还真是不够孝顺啊。王丽荣看着几十斤的药桶背在闺女的身后,越发显得闺女瘦弱,不由得一阵阵心疼。但是没有办法,她要去送菜了。江宏景力争让背着药桶的自己看起来轻松,母亲一走,她就撑不住了,把药桶靠在墙上,狠狠喘了两口气。她暗暗的想,看来一定要多吃饭,让身体强壮起来,才能更有劲。看着一棚的小苗苗,她咬咬牙,不坚持,今天一天也打不完。正打着药,有人上棚里来,是奶奶。“怎么你打药你妈呢”奶奶问。“奶奶,您怎么来了。你自己倒水喝,我手上有药,还有一点就打完了。”她抬头看看日头,约摸着也有十一点了,快着快着也打了两个小时。汗哗哗的顺着脸往下淌,身上也出了汗,一出汗两个肩膀更加火辣辣的疼。“你二叔让人捎回来的羊肉,今天中午我穿肉丸子,你中午家去吃饭吧。”江宏景把药桶卸下来,“奶奶,我一身药味,我得洗洗再去。不知道我爸我妈啥时候才能回来呢。”现在爸妈送菜忙,他们多半在外面吃,江宏景一般中午也是凑合。奶奶来叫吃饭,当然要去吃啊。“我爷爷呢”江宏景边洗手边问。“去赶集了。”“嘿嘿,我爷爷不会又买半布袋烂西红柿来吧。”江宏景笑。“臭孩子,还笑话你爷爷。”奶奶也笑,并不生气。其实奶奶很多时候还是很疼他们的,但是她更疼大姑。爷爷买半布袋烂西红柿也是有典故的。其实大家本来是把爷爷买西红柿的事情给忘了的。三叔去当兵已经有三年了,他去当兵的头一年,特别能写信,三天两头的写,后来写的没得写了他在信上就说,爸你再赶集别再图便宜买烂西红柿了,这件事又被提起来了。那时候家里比现在更穷,买菜都舍不得买贵的,有一次爷爷去赶集,遇上卖西红柿的,说是五毛钱包圆。爷爷估摸了一下得有个十来斤,装了足足有半袋子。那时候都是走着赶集,回去的路上,一边走,西红柿一边滴水,扔了吧,舍不得,最终还是坚持着背回家去了。回到家,爷爷白色的棉布褂子都成红色的了,打开袋子看,一个好的西红柿都没有,只好倒进猪圈喂猪,结果猪都不吃。白瞎了五毛钱,还糟蹋了一个棉布褂子,爷爷都后悔的不行了,唉声叹气了很长一段时间。“奶奶,棚里也热了,您先走吧,我洗洗澡就去。”这个时候的奶奶才六十多岁,不过头发已经白了三分之二了,她是少白头,很年轻的时候头发就半白了,三叔就是遗传的奶奶的头发,很年轻头发就全白了,他回家大家都很惊讶,哎吆小三怎么这么老了奶奶还没有走,就来了一个人,是村里的人,江庆杰,和父亲是一个辈分的,进来就问,“红景,你爸爸哪”江宏景:“叔,我爸去送菜了,啥事啊。”“给你说了你也不能做主,还是等你爸回来再说吧。”“叔,要是进菜送菜的事,您和我说也行。”江庆杰略一寻思:“我一个亲戚,今年种了十亩地的洋葱,他想往咱们这销,我来问问你爸要不要,要是要的话我就给他打电话,让他送过来。”江宏景笑笑:“叔,您亲戚种的是红皮的、黄皮的还是白皮的”江庆杰一愣:“洋葱还分什么皮”“当然啊,不一样的品种不一样的价钱,要不麻烦您再给您亲戚回个电话问问是什么品种,多少钱一斤,要多少斤可以送过来,等我爸来了我让他上您家一趟。”江庆杰不禁对着奶奶道:“婶子,我说你这孙女,真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怪不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