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平阳公主传> 分节阅读 3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0(1 / 1)

徐夫人这时也带着众人出来来,婆子连忙禀报了刚才发生的事情。徐夫人连忙道:“先把人抬到厢房里去,这里太冷了。”又吩咐婆子:“用上好的药材医治,不要留下病根。”婆子应声而去。徐夫人抬眼看着齐国侯,轻叹一声:“侯爷,妾身想清静的吃个团圆饭这么难吗”齐国侯本打算开口解释一下,结果话还来不及说出来,就被妻子满含无奈的话堵了回去。徐夫人见他这样,也不再跟他说话。看了一眼缩成一团的段氏,转身吩咐道:“把这讨人厌的东西扔到自己院子去,记住从侯府里扔进去,别从门口走,坏了侯府的名声。”李珏姐妹连忙跪在徐夫人面前求情,徐夫人淡然地看着她们:“你们两个姑娘家家的,天天仗着一张利嘴,攒动这个给你们出头,怂恿那个替你们顶罪,还是给自己积点德吧”她实在提不起劲头来教训他的庶子女了,哀莫大于心死,她这一生与那个男子相伴,大概是前生造孽了吧。徐夫人处置完一切,头也不回地进去了。韩氏拉着德昭和阿宝连忙跟上。李钊慢慢走进齐国侯:“侯爷,回去吧这里太冷了。”齐国侯不敢相信地看着嫡子:“你称我为什么”李钊微笑地看着他,李罘连忙插在父子中间:“开阳,还不送你父亲回去”李钊扬声道:“李钦、李钊送侯爷回去。”齐国侯气地颤声道:“逆子,你”李钊哈哈一笑:“儿子是嫡子,身份地位本就高于他们,既然他们都不念这兄弟情,儿子也没那么犯贱倒贴。”说完,向齐国侯抱拳道:“侯爷,末将先走了。”扬长进了徐夫人院子。李罘默然无语,许久才走到齐国侯面前:“大哥,你好自为之吧。”看着弟弟走远的身影,齐国侯眼中酸涩:“原来,无论是我怎么弥补,都回不到当初了吗”、自讨苦吃作者有话要说:坚持日更唉,上班的人伤不起求点击和收藏啊求点击和收藏啊求点击和收藏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山河笑盼着你们的认可啊年夜饭的风波很快过去了,徐夫人很干脆地将段氏母女三人禁足了,对外说是两位小姐思念祖父,自愿为老夫人六十大寿祈福。正月里,正是城内各个有脸面的人家人情来往的时候,李珏姐妹原本就是这城里的家世最高的小姐,下帖子的人不断。段氏急得团团转,但她又不敢违抗徐夫人的规矩。那天晚上,她可是结结实实地被婆子们扔进了芳华院,好在徐夫人也不打算要她的命,所以给了芳华院的下人们充足地准备,最后她是落在一堆婆子身上,即使这样也吓了个半死。德昭倒是跟母亲建议过,要不就把段氏除掉算了,省得这个女人时不时出来嗝应人。徐氏好笑地看着爽快地奉上一瓶秘药的长女,跟她解释道:“母亲留着她倒不是为别的,你看这世上像你父亲这般身份的人,哪一个不是三妻四妾,美人满院的去了一个段氏,你觉得你父亲不会再纳进一个黄氏,赵氏吗有个会吃醋撒泼的段氏挡在那里,府中少了进新人的隐扰这府里的一草一木,一个铜板一粒米都是母亲给你们留的,养那些人有何用”“更重要的是,”徐氏低语道:“段氏年纪大了,也不会再有孩子了,庶子女嘛,有这些就足够了。”徐氏想到齐国侯还是有两个庶女、两个庶子,已经足够了。德昭看着徐氏恬静的样子,也跟着笑了,有这样一心为子女着想的母亲真好,不过还是很可惜她闲暇时研制出的药没有用武之地。转眼间,元宵节过去了。三公子李钧数次为段氏母女向齐国侯求情,齐国侯都不允,只说内院的事情由徐夫人作主。李钧无法,好不容易等李钊休沐的日子,找到李钊那里,在嫡兄冷冷地目光中,他费心盘算好的话一句也没敢说出来。正月十六那天,王谦和罗无逸又早早找上门来,这次两人学乖了,请求齐国侯一起前往军营。齐国侯倒也不难为他们,让人拿着圣旨,就来到了大营中。趁着点卯的机会,当着众将军的面,齐国侯将圣旨展示了一下。然后,就直接请右将军协理军需粮草。罗无逸千算万算,还没回过神来呢,就被两位所谓的手下偏将簇拥着出了军营。直到上了马,看着后面跟着的一队士兵,他才醒悟问道:“我们这是去哪里啊难道不在军营中办公吗”那两人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位年长的笑道:“右将军,军需供给是在城里,需要将军去筹集,不在营内,这大营里可不会凭空掉下粮草来。”罗无逸这才醒悟过来被摆了一道,他立马打算掉头回去。两名偏将左右拦住了他:“右将军,难不成您不听上峰的命令,不愿意为皇上效力啊侯爷说了,若是将军不肯做事的话,就在家待着即可,他不介意养着将军您。”罗无逸听了这话,气炸了:明明是李罡您不想让我进军营,现在还要给我按目无军纪的罪名。他看着这两人,咬牙道:“胡说八道,本将军誓死效忠皇上。还不头前带路”一行人很快又到了城里,罗无逸转转绕绕被带到了一个大宅子里头。面对着满屋子的账本和前来要军需的人,罗右将军首次目瞪口呆了。再说王谦见表弟被带了出去,就要跟上,齐国侯温声道:“王大人,本侯还有一言相赠。”王谦此人本就有些欺软怕硬。原来罗无逸没来之时,在雁门这里恨不得缩起来做人,只不过自封了副使,表弟又是右将军后才抖了起来。他见齐国侯留人,也不敢不应:“侯爷请说。”齐国侯慢慢踱到他跟前:“这军营之中,闲人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还望王大人谨记。万一王大人像上次一样闯军营的话,有什么闪失,本侯可是无责的。”王谦怒道:“本官也是圣上亲封的山西河东慰抚副使,侯爷怎敢这样侮辱于我”齐国侯挑眉道:“本侯可不敢侮辱郡守大人,只是提醒一下,若有下回,刀箭无眼。”王谦转而一想,奸笑道:“那令公子呢是不是大公子也跟本官一样呢”齐国侯听他提起李钦,怒极反笑:“王大人为文官,这王大人的文官要干涉军中之事,该当何罪呢”王谦一噎,甩袖而去。罗无逸的到来就如同碧波大海中的小浪花,不久之后就彻底湮没了。齐国侯李罡兄弟在这件事情上兄弟齐心,安排了干不完的事情给新来的右将军,并郑重其事地将整个军队的后方供养交给了他。罗无逸初始还打算从账本上入手,找出所谓的把柄来挟住齐国侯,但很快放弃了。一来账本太多,他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哥出身的人根本不晓得看账;二来这账是徐夫人和李罘请来高手做的。一般人根本看不出门道来。罗无逸倒是想请几个人过来帮忙,被齐国侯以不明身份的人不宜涉入军机拒绝了。再往后他就发现想请人就请不到了,后来他曾经将账本偷偷带回住处,又悄悄使人去外地请几个账房先生,但是这派出去的人就像石沉大海,没了消息。罗无逸这才后悔了,但想脱身已经晚了。齐国侯派去的一队士兵,形影不离地跟着他,美其名曰:保护右将军的安全。而他更不清楚的是,李罘设法使人从他带来的人身上打听到了不少京城第一手消息。平静的日子总是过去地很快,等到了三月份的时候,杨柳初初露出新芽,北方的春天也来到了。这天傍晚,待在军营许久未归的李钊兄妹回到侯府,两兄妹径直来到徐夫人院子里,陪着母亲和妹妹吃完晚饭又回了军营。德昭此时以李鑫的化名被兄长以副将的身份在兵部挂了名。齐国侯知晓后倒没有说什么,隔了几天就把自己年轻时惯用的一杆梨花亮银枪送给了德昭。这枪轻便灵活,不仅枪头锐利无比,枪杆还又结实又光滑,正合德昭所用。德昭拿着这杆枪,有些忐忑地问兄长,齐国侯是不是知道他们的打算。李钊默然半响,终是觉得妹妹为了自己才左右为难。又过了半个月,等徐夫人得到消息时,李钊兄妹已经在出征绛州剿灭山贼的路上了。她这才晓得,上次兄妹两人是来告别的。、以身试险作者有话要说:收藏,点击太少了难道要放弃吗给天天码字的山河笑点鼓励吧这天傍晚,有两个面目英俊的青年兄弟俩趁着夜色朦胧进了绛州城。这两人当然是德昭兄妹两个。德昭在军中是负责军情刺探。她早早往绛州派出了几批斥候,据他们回报:此次剿灭的山贼头领姓梅,名不详,人称“梅天王”。据说此人也是出身世家,后来家道没落,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颇有才能。五年前他聚集了几千人在绛州城外不远处的一座山上落草为寇,以劫富济贫为生。梅天王制定了严格的规矩:只劫心肠歹毒的富人之财,穷人一律放行,甚至会奉送柴米油盐。此举为他赢得了不少苦难人家的拥护。绛州原本就有山贼出没。梅天王到了绛州后在所盘踞的荒山修筑了城楼工事,慢慢地将周围一些小股的山贼吸纳了进去,又加上这几年绛州一带的收成不好,一些人为生活所迫,也投靠了他,致使队伍越来越壮大,到现在估计有了四五万人。绛州城内现只有朝廷派驻的一名刺史,并无其他官员。前任知州在绛州时荒淫无度,为了满足私欲,不断增加捐税,引得百姓怨声载道。三年前,在一个大雨磅礴的夜晚,被人发现死在了家里新纳小妾的床上。据说此人死时面带笑容,但周身筋骨俱碎,唯一知情的小妾却不知所踪。后来百姓纷纷传言,知州大人是得罪了梅天王才被杀。从此之后,这绛州的父母官就空了下来,谁都不愿意来这里为官,虽然也是一方大员,但好不容易十年寒窗苦读后出人头地了,要是一不小心在这里丢了小命,那岂不是亏死了。因此朝廷就下了一道旨意,让这刺史代行知州之责。这知州一来是本地人,为人也比较老实;二来也吓怕了,旁边有个能随时取性命的人,谁敢滋生事端;三来他也没有办法调迁到别处去,只好认了命。好在这事一出也震慑了绛州的宵小们,那些不学无术的人人人自危,生怕下一个送命就是自己。绛州城这几年端地是风清气正,百废待兴。不过此时,绛州城内刺史府内,头发花白的刺史大人正愁眉苦脸地跟老妻诉苦,怎么朝廷突然就派兵来剿匪了呢。。刺史夫人一边就着烛光做着针线活一边道:“老爷不必担心,左右咱们刺史府内也没兵没卒的,又不会要老爷带兵去。”这刺史姓石,与自家夫人是青梅竹马长大,夫妻二人相伴了半生,有事也都是商量着来。石刺史听了妻子的话,叹了口气说道:“夫人,为夫不是忧心要带兵。为夫现在担心的是你和孩子们。你想啊,这梅天王万一以为是为夫向朝廷请旨派兵来的呢他肯定要把气撒在咱们身上啊为夫老了,这条性命在所不惜,可是你和孩子们呢夫人陪着我操劳了这些年,为夫只愿能与夫人相伴终老,可现在连你的性命都保不住啊孩子们虽说是生在官家,但为夫没用,也就是不缺他们吃喝,没享受多少,好不容易两个儿子都成家了,我们老两口都要做祖父、祖母了,现在若是梅天王寻仇过来,该如何是好”刺史夫人听了他这一席话,双目含泪,放下手中的针线:“老爷,妾身自打跟了你,从来都不觉得苦,妾身幼年就父母双亡,是婆婆和公公不嫌弃妾身的家世,亲手抚育妾身长大成人。老爷也一直对妾身关怀备至,高中之后八抬大轿迎娶了妾身。自打咱们成婚后,也都是礼让于妾身。妾身这辈子过得不悔。”石刺史动情地看着老妻,抓住妻子粗糙的手,仿若是人间至宝:“夫人,不如我们设法把孩子们送走吧”刺史夫人擦了擦眼泪道:“老爷,孩子们也一直尊重您。且不说他们情愿不情愿,若是送出去了,梅天王会放过他们吗依妾身看来,老爷不动更好,显得老爷问心无愧。”石刺史细细一想,不得不承认夫人的话有道理。刺史夫人见丈夫听进去了,又拿起针线道:“再说了,那梅天王这几年在绛州这里一直也没惹什么事情。老爷自代行知州起,不也是恪尽职守,除了朝廷下派下来的税,可没有自行加税,这大兴哪个地方的税有咱们这里少。”石刺史此时也平静下来,凑近老妻小声道:“其实为夫还不愿意派兵灭了梅天王。你想啊,这绛州这几年现在平平安安,百姓也安居乐业,这要是真没了梅天王,说不得又来个知州,谁知道是什么人呢说不定又要回到民不聊生的日子。”德昭两人进了绛州城时候正是华灯初上,虽然这城不大,但干净整洁。城内人来人往,各种店铺也都是生意兴隆,丝毫没有被山贼糟蹋的灰败样。李钊原本对斥候的话还有一丝怀疑,但看到眼前这景象也不由得不信了。兄妹两人找了一家客栈,正是晚膳时,里面人声鼎沸,着青衣小帽的小厮利落地接过了众人的马匹,牵到后院。李钊选了张靠边的桌子坐下来,侍卫们也就近坐在旁边的两桌上。德昭随口点了几样小菜,很有兴致地听起周围人的谈话。不外乎家长里短。鸡毛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