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平阳公主传> 分节阅读 5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5(1 / 1)

汉眼中泪花闪闪,连声说道:“好,好,好”忐忑不安中,两个时辰很快过去了,突然,门被推开了,几个大汉冲了进来,为首的一个汉子焦急地拉着一个大夫模样的人来到了南风跟前。有人扔给了邓太监两人一个包袱,低声道:“换上衣服”邓太监识趣地也不问,快速地换好了衣服,就有几个人带着两人走了出去,邓太监有些担心地看了看正被诊脉的南风。那为首的汉子见他这样,温声道:“你放心,他很快就好起来。这几个人会带你们去山西安置,那里是将军治下的地方,没有人能伤害到你们。”邓太监点点头,不再犹豫,拉着老汉走了。南风被接回了府里,几个大夫日夜围着他,不敢有半点松懈。李钊则是以身体不适为由头,谢绝了一切来访,专心致志地布置起回去的计划来。当天,探子回报,城内一件皇家风流逸闻传了出来。得圣旨恩典的丽妃娘娘回家省亲时,非要去娘家别院里接回宝贝女儿,结果发现女儿与贴身太监俱昏迷在房间里。虽然圣上知晓后立即下令封锁消息,但是丽妃娘娘带去的人太多了,不仅有宫女太监,还有不少官眷。这些夫人和小姐们身边的人就更多了。没过多久,整个京城都在谈论永宁公主的壮举。很快,皇太后下了懿旨,令永宁公主即刻入皇觉寺落发清修。丽妃大惊,跪求在慈宁宫一天一夜,体力不支晕倒,太医诊断已怀龙胎三月有余。圣上无法,面对哭地梨花带雨的爱妃,决定在朝中官员子弟中选一良婿,提前赐婚。一时间,京城一片慌然,有适龄男子的人家争相办喜事,做媒之人忙得水都喝不上。半个月后,李钊收到父亲和妹妹的来信,心里更是大定。永宁公主被封为长泰公主,终身不嫁,为大兴祈福。圣上特为其建造了长泰庵,代发修行。又将皇室中的一位郡主封为清平公主,和亲北上。送亲使的人选迟迟没有定下来,李钊也不着急,忙着打探京城的消息,对外声称水土不服,身患有疾。、危机重重作者有话要说:求收藏了,先吆喝上。加班的人伤不起啊还在过几天可以休息一下了,呵呵。有收藏的美女姐妹们勇猛地冲过来吧,不胜感激大家喜爱的情况决定本文的长度喔。这天一早,朝堂上就吵成了一团。当今的大兴皇帝钦宗一脸无奈地看着争得不可开交的臣子,他本就不是有主意的人,不然也轮不到杨安把持朝政这么多年。钦宗习惯看了看一旁不语的杨太师,盼着这事情早点有个定论,想起昨天丽妃宫里那个柔弱无骨的美人,他恨不得立时退朝。杨安余光瞥见钦宗的心神早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心里暗自腹诽,就这样的人,何德何能坐在这九五至尊的高位上见时机差不多了,他轻咳一声:“陛下,臣有本奏。”钦宗连忙收回思绪,欢声道:“太师请讲。”杨安扫了一眼众人,见朝堂的人都殷切地看着他,心里油然生出满足感,他平静说道:“和亲是我朝的一件大事,这送亲使务必要能震慑住对方才是,才不负我大兴的威名,因此臣以为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必定都得是陛下器重得用之人。”钦宗急忙说道:“太师所言极是,不过这人选”杨安道:“臣以为齐国侯之子、当朝抚北将军李钊最为合适,一来这李将军年轻有为,与突厥交战数年,从无败绩;二来老臣听闻这李将军最近因为过不惯这京城得日子,身体很不好,老臣以为皇上一向爱护忠臣,不如就让李将军早日归家,也好继续为皇上戍守边疆。”钦宗听了心里就嘀咕上了:“这太师怎么了当初让朕留下李钊的可是他,不是说他们父子骁勇善战,是我朝的心腹大患吗现在又在朝上进谏要放他回去,朕到底是该听哪一句呢”杨安见钦宗不语,就知道这皇上又拿不定主意了,他微微一笑:“陛下,和亲本是两国大喜事,宜早不宜晚,不如今天就下旨将此事定了,礼部这边也好提前准备。”钦宗见他说得这么肯定,顺势点头道:“就依太师所言。”且不说李钊接了圣旨后就开始做准备,单说杨太师匆匆回了府里,三子杨珂已经候在书房里,见他回来,连忙接过杨安递过来的发冠,忍不住问道:“父亲,陛下同意了吗”杨安瞥了他一眼道:“珂儿,为父不是告诉过你吗遇事要冷静,不要毛躁。”杨珂悻悻道:“父亲,儿子这不是着急吗”又奉承道:“儿子不才,及不得父亲十之一。父亲还得多多教导儿子才是。“杨安听着心里舒服,一边在下人的服侍下梳洗,一边道:“陛下同意了,为父估计这圣旨已经到了齐国侯的宅子了。珂儿,为父可得告诉你,机会只有一次,若是此次不能除去李钊,等他去了雁门,咱们可是很难再动手了。”杨珂急忙道:“父亲放心,儿子都布置妥当了,送亲的队伍里儿子安排了不少人,都是咱们这些年养得死士。另外,儿子还在路上安排了两处下手的地方,绝不会让李钊活着回去。”杨安点点头,不放心道:“为父会派人将路上的官府那里打点好,你切记,不要殃及百姓,否则容易引起民愤。”杨珂兴冲冲地走了。杨安喝了口浓茶,问身边的心腹道:“白辰,二公子他们那里有消息传来吗”那名叫白辰心腹恭声道:“属下无能,小主子年前回过江南,不过前段时日又走了,属下查不到小主子去了哪里。”“夫人那里呢”“夫人一切安好,大公子和大少夫人陪伺在侧,小小姐已经上了族谱了,今天收到消息说,大少夫人已经怀胎三月。恭喜主子又要添丁了。”杨安却高兴不起来,自己的夫人又有理由不回这太师府了。妻儿似乎都恨不得离得他远远的,甚至连家都不愿意回了。他有些烦躁,吩咐道:“让青巳去珂儿那里看着点,老夫担心珂儿年少气盛、思虑不周。”白辰小声道:“要是小主子在就好了。”杨安叹息道:“谁说不是呢。”这时,一个小厮在外面禀报道:“老爷,韦夫人来问老爷何时用膳”杨安觉得有些不对,冷声道:“韦夫人谁让你们如此称呼的”那小厮惶恐道:“是,是,是三公子吩咐小人们如此的。三公子说了,现在韦夫人是太师府里的唯一的女主子,要小人们以后恭敬些。”杨安看了看他,吩咐道:“将人拉下去,打三十板子,换个地方做事去。”又看了看白辰,你今天也听到了这逆子的傻话了”白辰苦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告诉他,杨珂说的可不仅仅这些。杨安脸声神色不变:“你回去休息吧对了,老夫记得你娶得是夫人身边的人吧夫人不在的这些日子里,内宅的事情让她多操持些。”白辰听了这话,心里大定,心说这三公子的一番心思怕是白费了。杨安带着两个小厮,慢慢地来到了韦氏的院子里,韦氏带着一干丫鬟婆子欢天喜地地迎了出来,娇声道:“老爷,累了吧赶快用膳吧。妾身今天让厨子做了几道您最爱吃的菜,您尝尝味道如何。”杨安嗯了一声,韦氏亲自捧水给他净了手,膳食非常丰盛,杨安在她的侍奉下也吃了不少。不多时,两人都吃完了饭,一个丫鬟端了茶水过来,韦氏使了个眼色。那丫鬟走到两人面前,先端起一杯茶对杨安媚声道:“老爷,喝茶。”又来到韦氏面前:“夫人,喝茶。”韦氏偷眼见杨安自顾自地饮茶,并没有说什么,心里暗喜,高高兴兴地端起了茶杯,还没送沾唇呢,就听到杨安吩咐道:“来人,将此人送到总管那里,配给家里的小厮们。规矩都没学好,就不要来姨娘面前伺候,说起来姨娘也是半个主子,不能用这样的奴才。”韦氏脸上的一阵红一阵白,仗着杨安宠爱她,转过身去不理他了。杨安也不在意,站起来就走了,临走的时候还吩咐道:“这院子里的人都该好好学学规矩,尊卑不分,当真可恶。”韦氏“哇”地哭了出来,杨安这话犹如一个耳光重重地打到她脸上,泪眼朦胧中,就见对方充耳不闻地出了她的院子走了。待听得自家夫君进去了新进府里的两个美人那里安歇后,韦氏一晚上都没睡着。第二天,太师府里就多了两个新姨娘,韦氏心里大恨,又发现府里严苛起来,连出门都不行,门子一边赔笑一边坚决拦着马车,说是总管吩咐了,出门都要主子允许才行,姨娘出门也要夫人同意。徐夫人远在江南,这不是变相地禁足嘛。她急忙去找儿子帮忙,却发现杨珂早就不在府里了,两个人女儿劝她不要惹父亲生气,韦氏只好愤愤不平地窝在了院子里。再说李钊虽然不知情杨太师在朝堂上主动举荐自己为送亲使的缘由,但是他也明白对方不会轻易放过自己,遂借着礼部在大肆操办清平公主和亲的事宜,将要走的路线反复同属下斟酌。不久,德昭派人送来了一封信,信中建议他不妨在随行的商队和对方的使节团上想些办法。李钊思虑了良久,在一次钦宗召见中,先是大大颂扬了一番此次和亲的意义,又提出为了两国友好往来,肯请陛下派驻使节出使厥。钦宗龙颜大悦,立即下旨着礼部办理此事。杨安不想李钊提出此着,为避免两人的冲突,钦宗召见李钊时候,杨安并没有在场,等知道此事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阻止了,他急忙下暂缓。杨珂已在路上聚集了几千流亡之徒,打算袭击送亲队伍,清平公主的安危根本不在杨家人的考虑之中,本就是宗室女,出个意外的话大不了换一个罢了。不过现在大兴、厥两国的使节一同北上,若是行动的话,必然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杨安没这个胆量,他虽然一手遮天,铲除了不少反对他的人,但是他这太师之位,可是首先能保住大兴朝才有的。最重要的是,女儿膝下的小太子年龄还小,自己手中又无兵权。虽说钦宗子嗣不多,但是后宫美人无数,难保还有皇子出生。而且这使节团的人员现在也达到了几千人,这还不包括跟随过去的各地商队,这样的袭击除非是一击即中,否则李钊逃生的机会很大,若是李钊不死的话,那有危险的就是他们父子了。杨家父子连夜召集门客、幕僚商议,最后计划定为尽可能的在送亲队伍中安插自己的人,近身刺杀李钊。很快出发的日子就到了,杨珂不顾父亲的劝阻,扮作了小吏,混进了队伍中,杨安无法,将近身侍卫青巳派了过去,叮嘱若有危险,先保住儿子的性命为上。上万人的队伍在京城百姓的欢送下缓缓启程,钦宗也亲自到了十里长亭送别,不少百姓跟出了数十里路才回返。待送行的人远去,李钊立即召见此次的副使,这副使并不是杨安这边的人,李钊出发前将此人底细打探地非常清楚。杨安怕真的刺杀李钊成了后牵连到自己身上,遂找了个一直看不顺眼的人为副使,这人是吏部侍郎,姓于。于侍郎本就心中忐忑,明知道这里面有猫腻,也不敢抗旨不尊。李钊找到了他坦白地告诉了这一路上会很危险,他已经牵涉其中了,若是一切商议着办的话,还有机会活着回京城见到一家老小,若是打算助纣为虐的话,李钊话没有说下去,于侍郎就先打了寒颤。、李代桃僵作者有话要说:求收藏了十个收藏加更了请大家多多支持山河笑吧杨珂潜在队伍里过了几天,伺机寻找靠近李钊的机会。整个队伍如同一条长龙般蜿蜒在管路上,人员众多,但他很快就发现李钊周围的防卫是外送内紧。特别是出了京城地界后,有不少商队慕名而来加入到送亲队伍中,加上两国的使节团,李钊整天忙碌地处置事务,很少落单。青巳在杨安身边多年,见李钊经常在商队中休息,特别是有两个大的商队似乎与李钊格外熟悉,他试着派人去打听商队的来历,没想到对方人数虽多,口风却很紧,什么都问不出来,反而引得几个兵士到他们这里巡视了几遍。杨珂不知道的这个商队是张仲坚和李家子弟的人组建起来的,主要就是为了保护李钊安然返回雁门。长长的送亲队伍中,一辆豪华的马车里此时却紧张万分,和亲的清平公主的父亲被封为静王,是钦宗的同父异母弟弟,然弱冠之年就去世了,只留下侧妃生下的一个女儿。她本就是宗室里可有可无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到现在还没有定亲出嫁,对她本人而言无论是嫁在京城还是北上和亲都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换个地方继续小心地过日子。所以圣旨下来的时候,清平公主痛痛快快地接了,反而是她母亲静王侧妃有些不甘心,但是也没办法。母女两个都是很有决断的人,见和亲之事已定,不但立即私下处理了京城内所有的家私,还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静王侧妃委身扮作了一个老婆子,设法成了女儿的陪嫁下人,由忠仆在他们走后瞒过众人,就说静王侧妃思念女儿抱病成疾身亡。现在母女两个前面站着一个凌厉的女子,赫然是前段时间被津津乐道的永宁公主,现在应该称为长泰公主了。她一身侍女的装扮,身边还有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