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欣雨出生、长大,对段欣雨忠心耿耿。段欣雨更是待田管事如父如兄尹桂兰不是不知道这些。再说,段欣雨掌家,田管事就是云家的大管家。自己若是嫁给了田管事,也是极为体面的一件事。最关键的是,这么久处下来,尹桂兰看得出来,田管事那人是个好男人。尹桂兰却突然黯淡了眼神,“我不能生没得害了人家。”秦氏一拍巴掌,“这个我去问田管事。他同意就抱养两个。养大了,一样亲”云叶也道:“他若是不在乎,你又何必自苦呢”现代社会,多少夫妻自愿不要孩子,当丁克一族呢。尹桂兰咬唇,道:“那就麻烦婶子了。”云叶见尹桂兰同意,又补了一句,“这事儿也是娘突然想到,还没给田管事说。若是”尹桂兰脸有些红,摇摇头,“叶子,人家不同意我也不怪。对婶子你们也只有感恩,断不会有什么怨言。”秦氏松了一口气,拍拍尹桂兰的手,道:“女人嘛,早晚还是要嫁人的。田管事那人脾性我们都摸得清,只要你们成了亲,会过得好。”说完起身,道:“咱们这就去找你爹娘说去。”云叶道:“桂兰姐,你的身价云家出五十两。只怕你哥嫂都在,咱们只写四十两,剩下的你偷偷交给你爹娘便了。”尹桂兰知道这是恐怕都落到那妯娌手中,忙点头应了。秦氏也说这个法子好。在岸上村,富裕的都是跟着云家的。尹家并不富裕。桂兰娘和桂兰爹都是老实巴交的,起初是跟云家一样的人。现在再看云家,便有些自惭形秽。尹家人见了秦氏和云叶,笑得便有些谄媚。忙着招呼,倒茶让座。秦氏和云叶却不喜欢呆在这里,便长话短说,道:“桂兰愿意卖身到云家,你们商量一下看成不成”尹家人万万没想到竟是这么个事儿,一时间都有些愣怔。桂兰的嫂子却眼睛一亮,“多少钱”说完,见自家男人瞪过来,又有些讪讪的。在家里多蛮横的人,到底也要顾及些村人的看法。特别是云家人,现在在村里的话语权重的很,有时候村长都要找云争商量事儿呢。秦氏冷冷地看了一眼桂兰的嫂子,“又不是你闺女,你急什么先说好了,不管多少身价银子,我只交到你公婆手里”桂兰嫂子的嘴张了张,到底不敢再说什么。心中却暗道:“这钱只要进了尹家,我便有一半哼”桂兰的兄弟媳妇也暗暗高兴。身价银子自然比聘礼多多了,自己家到底也要分到一半的桂兰娘和桂兰爹却有些脸色不好看。给人家当长工,到底没有卖身。这若是把闺女卖了,虽说是奔了好去处,到底乡邻们会戳脊梁骨的啊尹家的大哥和二弟却无所谓,反正她也不能在家里呆到老,早走早干净。一家人脸色各异,有高兴的、有心疼的、有无所谓的云叶心中暗自冷笑:“这便是亲情”尹桂兰见众人都不说话,道:“打着灯笼也难找秦婶子这样的好东家,我愿意跟着云家。”便是愿意自卖自身的意思了。见桂兰对家里并无留恋,桂兰娘心里难过,哭了起来。桂兰爹恐怕秦氏和云叶不高兴,忙捣捣桂兰娘,瓮声瓮气地道:“云家自然是好的。桂兰跟着你们家,倒比在家里还好。只是这一去”秦氏看了一眼尹桂兰,道:“爹娘该孝敬还是要孝敬的,是吧,桂兰。”桂兰忙擦擦眼泪,道:“娘,你别哭了。虽说卖身难听了些,倒比在家还强许多,你只当你闺女去享福了。”想到秦氏说的田管事,尹桂兰又补充了一句,“再说,就在一个村子,想见便见了。总比我嫁到看不见的地方还好些。”桂兰娘止住了哭泣,两眼通红,道:“他婶子,我也是心疼我这闺女,怎么就没个好命呢跟着云家,才享了一年福。以后,我这孩子便交给你了”说着,又哽咽起来。见桂兰爹也不说什么,秦氏和云叶便知道尹家这算是应了。两人相互看了一眼,云叶道:“这身价银子,我们也不少给。桂兰姐在我家干了这一年,人踏实、活儿干得也好。我们现在便找村长过来做个中人,把银钱交割了吧。”桂兰娘又有些抽噎。桂兰的大哥忙不迭地一路小跑喊村长去了。秦氏更瞧不上,脸色渐渐地沉了。云叶也有些鄙夷。一听可以得钱,卖自家妹子也跑得很快啊心中有气,云叶便打定主意,看着众人道:“桂兰姐是女人,厨房里不如男人能干;年纪又大、只能打杂;再过两年嫁了人,有家有男人,心就不净。这身价银子我不能多给,却也不会少。”尹家的人一下子便安静了,都看过来。云叶道:“四十两银子”桂兰娘和桂兰爹都有些哽咽,两个儿媳妇却眼冒绿光。大嫂还要搞价钱,“这么一个大活人,那么能干,五十两也不多。”云叶冷冷地道:“既然桂兰姐能干,你怎么不留在家里急着往外赶她”桂兰的大嫂噎了一下,忙道:“我这也是为了她终身着想,怎么能说往外赶呢秦婶子,你说句公道话,我”秦氏也懒得理她,对桂兰娘道:“这价你们若是同意,等会儿村长来了,我们就写契书。”、257 好事成双桂兰的嫂子想点头,却又不敢。公婆都不说话,若是自己点了头,好像自己卖了小姑子似的。说起来,这女人倒也不傻。桂兰的兄弟媳妇急不可耐,时不时地伸长脖子往外看,远远地瞅见身影,便高兴地喊道:“村长来了”桂兰的爹娘脸色有些不好看。却也知道事已至此,断没有再反悔的道理。众人让着村长进了屋,村长坐下,看向桂兰爹娘的眼神便有些责备。不过,人家两家两厢情愿的事,桂兰又是往好处奔,村长到底也没说什么,只问:“身价银子说好了”“四十两银子。”桂兰大嫂忙道:“村长,您见多识广,这价”村长有些不耐烦,“别说了,也不怕桂兰伤心。”桂兰的大哥也有些不想让自己老婆多话,“你给我闭嘴当着桂兰的面讨价还价,跟买牲口似的,好看还是怎么着”桂兰猛地低了头。云叶冷冷地道:“家里可有笔墨”桂兰的兄弟媳妇忙道:“我儿子屋里有。”一溜烟地跑过去端了来。村长也不废话,展开纸张,细细写了契书,念了一遍。众人无疑义,秦氏、桂兰爹按了手印,村长也摁了手印。云叶一秒钟也不想多呆,上前拉住尹桂兰的手,道:“桂兰姐,走吧。”桂兰忙道:“爹娘,你们过来拿银子。”桂兰嫂子眼珠一转,推着自己男人道:“你也跟去看看云争家的大院子。”云叶最讨厌这个女人了,道:“家里刚办完喜事儿,院子里乱得很。改天再去吧。”云争婚礼,尹桂兰的爹娘都是来过的,对云家倒也不算陌生。众人进了堂屋,秦氏收好了契约,拿出五个小小的银元宝来。桂兰娘和桂兰爹都有些不自在。“老嫂子,这是五十两银子。”秦氏道:“刚只说了四十两,是怕你家的俩儿媳妇都盘剥了去。这十两银子你们另外收起来。”桂兰爹娘都是一愣,涨红了脸,连连推拒,“不不不这怎么能拿”桂兰把银子用帕子包好,塞到自己爹的怀中。“回家藏好。这十两银子要是让嫂子翻了去,可就白搭了秦婶子的一片心。”两人还在客气,秦氏一摆手,“老嫂子,这事儿别再说了,我这还有好事儿呢。”桂兰便有些羞涩。秦氏笑吟吟地道:“我们家老田,想来你们也都认识。你们说,人怎么样”桂兰爹忙道:“识文断字的,人也实诚。是个好后生。”桂兰娘也点头,“对人也和气。”秦氏跟云叶对视了一眼,秦氏笑道:“跟桂兰配不我可是有心做这个媒人”桂兰娘喜出望外,忙起身谢道:“那感情好”桂兰爹高兴过后便反应过来,“我们家桂兰”秦氏笑,“我们先不说以后,只说你们同意不”桂兰娘看桂兰羞涩,便知道必是愿意的,忙一个劲儿地点头。“天上掉下来的好事,若不同意,我们也太不知好歹了。只要老田不嫌弃我们家桂兰就好。”如此便说定了。桂兰爹娘又细细叮嘱了桂兰一番,说不清是高兴还是伤心,走了。第二日,云争三人从京城回来。晚上饭罢,秦氏把云争和段欣雨叫到堂屋,说了桂兰的事,“欣雨,你看可好”段欣雨喜上眉梢,“田管事自然欢喜,岂会有不应的”云争笑:“我去跟他说”云叶看着云争的背影,笑道:“该不是自己尝到了成亲的甜头,他这么着急给人做媒”段欣雨羞红了脸,忙转移话题,“他们成了亲,住在哪里好呢”秦氏道:“你安排吧。反正,不是东跨院就是西跨院。”段欣雨略一思索,道:“娘、大姐,咱们馆子后院也有两间住处,不如让他们住在后院。省得来回跑路,有个看门的也好。”云叶点头:“欣雨说的有道理。夏天热,东跨院女孩子多,田管事住着不方便。西跨院住着那几个小厮,桂兰姐年轻,也不方便。”秦氏笑,“到底你们长大了,虑事儿比我还周到。我把他们都当自己的孩子,便如你们一般,竟忘了这些事”段欣雨赞道:“是娘宅心仁厚。”这话倒是诚心诚意。几人正说着,云争跟田管事过来了。田管事来到堂屋,话还没说,撩起衣袍便跪下磕头:“谢主子们的恩。”唬得秦氏忙道:“哎呀,云争,赶紧把他拉起来。”段欣雨也道:“你可不能跟他们几个一样。都是一家人,就不讲这些虚礼了。”云叶看田管事脸色有些红,笑着问道:“田管事,桂兰是因为不能生育被休回娘家的,这事儿你可嫌弃”田管事忙摆手,“不会不会。人说孩子跟父母也是缘分。若是有缘,自然会来的。若是无缘,我也不强求。桂兰是个好女人,我不嫌弃。”云叶点头,道:“你能这么想也好。”让小贤喊了桂兰过来,当面给两人把事儿说开。小翠和金娥也知道了,忙过来看热闹。听两人都同意,一片皆大欢喜。云叶有些好笑,看起来田管事比尹桂兰还不自在的样子。秦氏乐呵呵地道:“既然两人都同意,这婚事便定了。忙过这一阵子,伏天之前,便给你们办”自从便算说开了,知道了两人的喜事,众人都开心。田管事和尹桂兰两人,在家里、馆子里碰见了,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云争的婚事一过,新馆子便开业了。招牌早就挂上了,“云氏大盘鸡”大盘鸡也是上次竞赛中出名的一道菜,这次专门开了馆子,也是想借着上次厨神大赛的余威造个声势。之所以没有在酸菜鱼馆子里上过,便是留着开分店的意思。自然,新馆子由云叶主厨。云争留在了酸菜鱼馆,云叶把小翠带了过来。小翠跟着云叶和云争学了这么久,手艺大有长进。农家鸡子易得,大盆鸡这道菜,云家没少吃。小翠做得味道跟云叶比,自然差些,但是也很不错了。云家已经商量了,小翠和金娥名下的铺子,便是她们以后的陪嫁。这个馆子由两家铺子打通,当时宁寒派人买时,都放在了小翠的名下。云叶让小翠过来负责这个馆子,也是为以后生意积累回头客,有个长久营生。云叶有意识培养小翠。不仅悉心传授了大盘鸡的地道做法,还包括黄焖鸡、熬炒鸡等几种以鸡为主料的菜。这几道菜在现代也受欢迎,每一道拿出来,都可以支撑一个馆子小翠的性子不如金娥活泼,倒正是钻研技术的优势。小翠也想像云叶一样,一个人撑起一个家但是,也得自己长脸才行小翠自然知道这些,学得十分用心。馆子依然以中低端客户为主,跟第一楼和福祥居不形成竞争,大家都很喜欢。开业那日,七里大街上热闹得很。鞭炮响、锣鼓敲,等着尝新菜的人挤满了馆子。丁陌文、梁有福几个人又聚到了一起。尝着美味的大盘鸡,丁陌文十分喜欢,道:“说实话,张大厨做过这菜。不过,味道怎么也出不来。”丁陌武也点头,“那个张大厨,我看倒该来拜拜师。自打我记事儿起,便是那几道菜。一点儿新意都没有。”梁有福倒说了句公道话,“厨师越老,越不易出新菜。我看张大厨也尽力了。”等菜上齐了,云叶领着小翠过来道谢。众人都夸。听这菜竟是小翠做的,丁陌武有些不敢置信,看着小翠的眼神都变了,“当真是她做的”一看就是不爱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