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农家女厨神> 分节阅读 34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49(1 / 1)

是急着上路,路途遥远”“这孩子的命,可以说是我们救的,若是就让他这么病怏怏地上路,我可有些舍不得。老夫人也有些皱眉,道:“若是再出了什么事儿,可就前功尽弃了。还有,刚才不是说。他不想走吗”宁寒道:“皇上跟太子都想让他们早日离京,月华跟姨妈不能在京多留。”“咱们若是留着,反而不好。若是太子想做些什么,只怕咱们倒阻了他的路。”云叶脸色一白,“你是说太子会半路杀了他们”宁寒淡淡地道:“谁知道呢总归不会一帆风顺就是了。路上到处都是流民,他们几个女人孩子谁知道会出什么事儿”云叶一听便恼了,道:“我不许这么个孩子,我怎么也不能知道了却不去阻止”老夫人有些嗔怪,“做什么一惊一乍的,也不一定就是这个样子了。哪有那么多说道”“舅家没人、母后薨逝、凌府倒了、西南王府也不成气候,十皇子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一点儿抓挠都没有,碍着太子什么了”宁寒深深地看了老夫人一眼,道:“嗯,我也这么想。”云叶却听出了宁寒语气中的敷衍之意,心里直发冷。却碍着老夫人的面儿,不愿意再多说此事。等离了老夫人的眼,云叶一把拉住宁寒的胳膊,道:“你务必保住十皇子的命你看,我们这几天都是为了十皇子忙活,就连三个孩子都帮忙了。”“我们全家好不容易救回来的一条命,你怎么能忍心看着这么无辜的孩子殒命呢”宁寒哭笑不得,道:“没有你想得这么严重,我也只是猜测。太子做事一贯也是滴水不漏的,若是想趁机斩草除根,我们也不能阻挡。”“留着十皇子到底算是一个祸患。若是几十年后十皇子当真成了气候,到时候天下大乱,我们此时阻挡了,说不定就是罪人。”云叶一听,立即道:“我不管以后,就是现在你一定要保住这孩子的一条命。”“他一个孩子,又没有根基,根本不足为虑。为了这个大位,死的人也有几十个了。皇后不管是怎么死的,这件事也到此结束了。”“若是太子他不荒淫无度、无天灾,又有你在这保着他,太子稳坐龙椅几十年,是毫无疑问的。”“何必再去杀了自己这么小的亲弟弟,做出伤天害理、天理难容之事来”宁寒道:“大位之争,死了几十个人算什么到时候天子一怒、伏尸千里后悔莫及啊。”云叶半晌无语,突然咬着嘴唇,好似下定了决心一般,对宁寒道:“我有办法既可以让太子得一个盛世,又可以让十皇子跟月华熄了觊觎之心”、598天泉饭庄雅室。太子看着眼前脸色淡淡的云叶,有些诧异,“怎么,不是宁寒竟是你在此等着”云叶微微一笑,道:“宁寒一会儿就到,太子稍安勿躁。还记得上次我跟你说,要找个时间好好说说话吗不如就是今天吧。”太子更为诧异,“说什么本次半价收购地主余粮的事儿吗”云叶点点头:“嗯,也可以这么说。不过,我还有其他话要说。所以,不仅是为了这次,还关乎成国几百年税赋制度。”“说起来,我这是有些多管闲事,也算是班门弄斧。不过,都是我的一片心,也是希望成国强盛、百年无虞。”“只是,这事儿还得户部的人参加才好,宁寒便是找户部的官员去了。”“我今天的所作所为,也是为了成国的万年基业,若是有不当之处,只怕还得太子多多包涵。”云叶这头开得好,一下子便把太子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来。果真,太子严肃了脸色,道:“好,我洗耳恭听。”云叶点点头,道:“咱们成国的土地,是如何给老百姓和贵族官员们分配的呢”太子道:“嗯,这个我还算清楚。我朝开国几百年来,成国之大、莫非王土。百姓按人丁分地、死后收回,重新分配给别家。”云叶暗暗点头,也就是土地国有制的意思。太子接着道:“官员、大臣则按赏从朝廷得到良田,是无须缴纳地租的。还有寺庙的土地,也无须缴纳任何赋税。”云叶道:“这个说起来倒是十分公平,老百姓平均分地、官员们论功行赏。大家各得其所、相安无事。”“成国跟元国连年征战、死伤无数,壮劳力短缺,撂荒的良田十分可观。”“各村各地无人开垦、闲置撂荒的土地也不少,所以,是大有土地可分的。”“有钱人也可以大笔出钱购买,在元国大败期间,宁府便出钱在淇城买了三千多亩土地。”太子挑眉,“嗯,听说了。”云叶估计他应该知道,果然。云叶也不诧异,接着道:“这次成国从北到南,都是大旱。不少庄子十室九空,都出来逃荒要饭了。”“各村镇闲置的土地更多,地主富户们趁机也入手了不少田地,我娘家便是如此做了。”“我们村里的土地,还有邻村的土地,我们云家一口气买了上千亩。”这些都是听梁氏给永安城送货的小厮们说的,云争倒没有来信说这些。太子挑眉,“倒要恭喜了。”云叶淡淡一笑,正要说话,便听门外脚步声响,是宁寒带着人进来了。云叶一看,认识,来人正是胡氏的爹太子点头:“胡副使,坐吧。”户部是管着钱粮、赋税、户籍、征召诸事的部门,胡副使倒是个专业人士。从官职上讲,也是个行家里手了。云叶接着道:“成国吞并元国日久,人口繁衍迅速。我相信,不过十年八年,官府想要给老百姓平均分地,只怕便不好办了。”“这次大旱,被地主富户们侵占、购买的土地不少。若是土地大量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官府不能控制的话,便不能足量收取赋税。”“便如这次一般。朝廷无权让官员们和各地的地主富户们缴纳地税,便只能购买。”“国库银子匮乏,便要给他们空口许诺,惹得百姓和地主们都是怨声载道。若是长此以往,只怕没有一人乐意听从朝廷。”“大旱若持续一年,成国或许便有灭国之祸。”胡副使吓白了脸,看看太子、看看云叶、再看看宁寒,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云叶也实在太大胆了些,竟然敢在储君面前说什么“灭国之祸”宁寒老神在在地喝茶,并不插嘴。说实话,宁寒对于打仗自然是个行家,这里说什么土地、税赋的,宁寒根本不感冒。不过是陪着自己老婆罢了,至于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好了。本来,把太子跟老胡喊来,不就是等着听她说话的吗见宁寒根本眼皮都不抬,胡副使偷偷擦擦头上的汗。以前听京城传言宁寒宠妻,亲眼一见还真是,果然让人无话好说太子脸色有些不快,“成国建国几百年,再纵观前朝历史,不过就是这种法子。”“不过一场结束了的战争、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怎么就说到灭国上头去了”“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弟妹,你这话就是在我面前说说,若是父皇听了,还不知道给宁府带来什么灾祸。”宁寒把茶杯“砰”地往桌子一放,抬眼看着太子道:“让你过来听听。她还没有说完呢,这意思是不让说了”太子皱着眉头,看着云叶道:“弟妹,接着说吧。只是,国之赋税,弟妹还有什么更好的法子”胡副使立即坐直了身子,一脸期待地看着云叶。知道云叶点子多,若是有些好法子,自己这个户部的官员也少挨多少骂。这几个月,因为国库空虚、百姓流亡,自己跟户部尚书,不知道被皇上跟太子狗血淋头骂了多少回了云叶道:“我有法子。”三个男人见云叶如此,都暗暗诧异,就连宁寒也对云叶挑眉。这女人,信心百倍的样子,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好法子。云叶道:“此时,农民都舍弃了土地去流亡,不过是为了一口吃的。”“成国大军数量十分可观,再加上以前元国的士兵,每年军饷、口粮实在是个极大的开销。”“此时国家统一,战备减少已经势在必行。若是还一直养着这么多将士,当真国家也有些吃不消。“更何况,没有战争,没有了军功,不少将士也没了心思。”以前,好多穷人当兵,是为了一口饭、一点儿军饷。现在成国统一,天下安顿、西南也安稳,是该到了裁军的时候了。若是借着这个机会裁掉些军队,也给国库省下一笔可观的开支。宁寒哭笑不得。这个女人,说是什么土地田赋,怎么说着说着,拿自己的将士们开刀了呢胡副使却是眼睛一亮,道:“宁夫人所言极是。每年国库收入的银钱,倒有三成要用于将士们的口粮跟军饷,负担十分沉重。”“今年以来,国库银子拿去买粮济贫,许多士兵的口粮跟军饷有些跟不上了。”宁寒皱眉,“这个事儿呢,可以这么说。将士们战争时期保家卫国,和平时期倒是可以垦田种地。”“只是,军营驻扎之处,并不是都有良田可供开垦。成国安稳,多年内不会打仗,此时把三成将士们解甲归田也不是不可。”便是可以裁军三分之一的意思了,其实云叶想说裁军一半的。这个事儿是摸索着来的,步子也不可迈得太大了。太子皱眉,“只是,此时天下大乱,若是突然提出削减兵士”云叶笑着摇头,道:“官府可以颁布法令,农民受田后,家有成年男子的便算为国家当兵。”“只是无须去军营常驻。农忙种地、农闲操练,却要自备粮资,便减少了国家的养兵费用。”“若有战事,集合起来开赴战场,此时倒要官府出粮草、发军饷。”“你可以把他们叫做民兵。平时藏兵于民,减少了国家开支,但是战争时又有兵士可用。”“若是敌人打到家门口,平日种地的村民,组织起来就是一支能打仗的军队全民皆兵嘛”太子几个都是一个激灵。胡副使看太子跟宁寒都面露赞许,更是忍不住击掌赞道:“果真是个好法子”见两人沉思不语,云叶道:“国富民强也不是一句空话。此时天下大旱,各地民怨四起。官府若不做好善后和安抚,只怕要出大乱子。”“虽说各地都有了抗旱的举措,看来成效并不是太大。所以,太子若是能狠下心来,命各地的官员跟有钱人都拿出钱粮来,才是救国之道。”三人相互看了一眼,太子道:“第一次,便让生意人多交了一成的市税;这一次又半价购买地主们的粮食”云叶笑道:“成国各地的官员才有几个各地的地主跟富户一听半价购粮,只怕都有藏匿的。”“这些地主富户遍及城乡,财富不可估量。只是,多有目不识丁的,出仕无门。”“若是他们家里子孙能得个一官半职,便能光宗耀祖。你让他拿多少地出来、多少钱出来、多少粮出来,只怕他们都会乐呵呵地了。”太子一听,便皱起了眉头,问:“你这是让朝廷卖官”胡副使也惊呆了,不可置信地看着云叶,“宁夫人,这这个不大好吧”宁寒一贯支持自己老婆,看着一脸不快的太子跟胡副使,也阴沉了脸。云叶点点头,“是的,非常时期用非常之法。这个官职卖给他们,却不让他们上任。若以后考中了,才能授以实职,走马上任。”“一纸文书却无实际位置,让他们担个虚名,朝廷却得了真金白银,何乐而不为呢”、600 相安无事捐官,自古有之,有些可以上任,也就是有实职,而绝大部分是没有实职的。本来是一介白身,不过花几个钱儿,就能被人恭恭敬敬地称呼一声“老爷”,连带着老婆孩子,甚至整个家族都是无限荣光的事儿云叶见两人思考,道:“可以出钱、可以出地、可以出粮。明码标价,一个县几个官可卖、一个郡多少官可卖”“若是一个官职买的人多,便可以参考拍卖的方式,层层加价。谁最后出的钱最高,便把那官职卖给谁。”胡副使点点头,“价高者得,或许便有翻倍的银钱收上来。只是,宁夫人,他们得了这虚名,有没有什么可以看见的好处呢”云叶道:“自然。比如朝廷圣旨或者官牒任命;优先当选里正村长、行会社老;县郡重要事项可允许他们出席。”“还有,县郡的重大事件让他们参与评判;上官巡访可出面陪同等等,不一而足。”总之,都是虚的。不过是个名誉奖励,或者面子上很好看的事儿,让他们出席、露面,极大地满足他们的虚荣心罢了。“只是,既然是为了丰盈国库而设置的,即便他们买了官职,自然不能给他们免土地赋税和徭役。”“成国几百年来,按照田亩生意收税、官宦减免税赋的做法要改。以后,若想国库一直充盈,便要改变以往的做法。”“以后不按人头儿,只按照家中资材收税。一亩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