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夭驾驶着自己的马车从蜀王队伍里走了出来,然后和蜀王侍卫头领蜀一打了招呼,拒绝了侍卫头领蜀一和东方玉的挽留,东方玉邀请失败,有点失落的回去了,诺达的蜀王府他觉得有点孤单;蜀一热心的介绍他们就在附近一家吉祥客栈入住。第四十三章 蜀山书院小夭和小山这次来成都是来上学的,位于成都的书院叫蜀山书院,建在成都郊外的青城山下,是当今世界上的最著名的三大书院之一。另外两个书院分别是位于江南的江南书院,还有就是长安大名鼎鼎的国子监书院,这东云国的开国君主东方云建国之后第一件政事就是开书院,他主张国家的官员从学院里面甄选,他还一直叮嘱他的后人们要重视书院教育,所以这三座大学院从开国之后就成立了,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算是享誉海内外了。小夭和小山就是奔着这蜀山书院来的,蜀王已经主动答应于新龙引荐小山入学了,于新龙以前也在蜀山书院念过书,他有一个恩师顾夫子,这顾夫子是学院的元老夫子,本来小山直接带着于新龙的推荐信交给顾夫子就可以入学了,不过蜀王自己说要处理这件事,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自己的许诺。小夭和小山也没有把希望全部放到蜀王身上,进城之后主动脱离了蜀王的队伍,住到客栈里,先准备看看成都的风土人情,然后买个庄园修个宅子,小山入学,小夭赚钱。蜀一介绍的吉祥客栈还算干净舒适,价格适中,小二和掌柜也很和善,小夭和小山要了两间房,先让小二准备了热水,美美的泡了个澡,古时候没有办法欣赏夜景,只有早点入睡了。这掌柜也姓刘,一听到刘掌柜小夭就会特别亲切,因为小夭的第一桶金就是在桃源县的刘掌柜手上赚来的嘛。这客栈的生意也远远没有现代那么好,每天入住的客人并不多;早饭后小夭就和刘掌柜聊天,聊了几句就和很投缘了,最后刘掌柜介绍了一个实诚的中间人给小夭,通过中间人买了青城山附近的一百亩地,顺便还附带了一座不错的院子,这成都附近的田地都是上好的良田,价格不算贵,因为庄子上有一处热地,什么都种不了,前任地主也很实在,居然把缺点都一一表明,还主动降价,小夭都被古人的淳朴感动了。其实这也是小夭运气好,刘掌柜介绍给她的中间人信誉好,这中间人信誉好也就预示着卖主和买主都很好;要是运气差点,遇到个信誉不好的中间人和卖主,也是要倒霉的。小夭之所以这么幸运,是因为她事事细心,未雨绸缪,办事情的时候抓到重点,才会事半功倍。现在不是播种季节,地里已经都种了谷物庄稼,小夭的规划需要等收获季节之后才能开始呢;姐弟俩买的那庄子距离学院很近,小夭决定买几个死契的下人打扫,小山可以居住在那里读书习武;小夭要赚钱,就只能住在城里,她决定先租赁一个小院子住段时间就好了。小山也仔细的跟着姐姐学习待人接物,学习怎样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落脚生根;三天后,那一百亩地契已经到了小夭手里,名字写的小夭和小山两个人,总共花了一千两整银,小山坚决要用自己的分红出五百两,小夭拗不过他,只有同意了;反正现在姐弟俩还有钱。第四天一早蜀王侍卫蜀一就过来了,原来是蜀王殿下要召见小夭和小山了,小夭带着弟弟小山第一次进入了传说中的蜀王府。门口的石狮子果然很威严,进去之后立马的亭台楼阁华美无比,姐弟二人顾不得看风景,蜀王的书房单独是一座楼,庄严肃穆,里面果然飘着书香和墨香小山有点小紧张,小夭就一直暗中给他做心里建设,小山看着自己的姐姐这么从容,他也深吸一口气,学着姐姐淡定的样子,淡定这个词语是姐姐常说的。小夭以前参观过故宫,这蜀王府和故宫还是有点距离的,所以她脸上一直露出的淡定神采让蜀王侍卫非常的佩服。“小民于小夭、于小山见过蜀王殿下”姐弟二人第一次给蜀王行了一个正式的大礼。“免礼,起身坐下说话。”蜀王放下手里的卷宗,然后喝了一口茶;这茶叶是从桃源县小夭家里打劫的。“”小夭和小山小心的笑了笑,没有轻易开口,小夭打算等蜀王先开口。“嗯,这次本王在外巡视回来有许多公务要处理,一时没有顾上你们兄弟二人,怠慢了;本王在桃源县叨扰你们了,到了成都理应请你们入住府里照应,住在客栈多有不便。”蜀王面色较为和蔼的说道;他原以为这兄弟二人会跟着侍卫进府,自己的世子东方玉待他们又极好,所以他就没有关注,谁知道等他处理完公务之后才发现这两个小的居然没有进府,而是住到了外面客栈,于是为了他自己的福利,赶紧派侍卫去把人请了过来。小夭就知道他会这样讲,住进蜀王府就是寄人篱下啊,自己有条件买房,为何还要寄人篱下呢,于是小夭赶紧弯腰拱手对蜀王说道:“多谢王爷,我们能为王爷做事是我们的福分,这次来成都的路上承蒙王爷多方关照,已经是感激不尽,我们到成都求学乃是小事,不敢劳烦王爷,我们已经找好了住处,明日就可以搬离客栈了。”蜀王虽然有一点点意外,但是也觉得在情理之中,小夭的家里好像不缺钱财,买个宅子还不是小事一桩,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考虑,于是说道:“本王听于县令说你们兄弟二人只有小山入学读书,不知道小夭要做何营生”小夭觉得终于问道正点上了:“回王爷,小民负责弟弟小山入学后的生活照料。”“这样啊,本王看,你们就住到府里来吧,小山就不用你亲自照料了,你可以做些其他的事情”蜀王若有深意的说道。小夭心里估计是蜀王想着桃源县的美食了吧,想压榨小夭的厨艺,小夭可不想把时间都用到厨房上去,于是回蜀王道:“王爷,小民打算在成都试着开一家酒店,专门售卖与桃花大酒店一样的美味佳肴,还有火锅”“喔,这真是极好呀,正好本王名下有一家酒楼打算修整,就拿给你试试吧”于是蜀王殿下出了一家酒店的地契,直接占了小夭桃花大酒店成都分店的一半股份;也不算过分,双方都留有余地。后面洽谈细节方面是与蜀王府的幕僚详谈的,蜀王贵人事多,府里养着许多幕僚,他们负责各个方面的细节,这次商谈酒店建立的细节费了小夭不少的脑细胞,最后还是登上了蜀王这艘巨大的客船,在成都的生意都彻底登上了蜀王这艘船,这样有了蜀王的庇护对以后的经营安全有很大的好处;小夭也不会后悔。好在古人还没有品牌意识,小夭可是打算开全国连锁呢,不知道要不要一直和蜀王绑在一起,暂时还是先管着成都方面吧,全国连锁起码还要等个三五年的;一切等到时候再说。第二天小山就和东方玉三兄弟一起进入了蜀山书院,从蜀王府打马车过去要走近两个时辰呢。小夭记得在现代的时候,和闺蜜一起来过青城山,那时候是坐高铁,一会儿就到了,古代的交通果然是硬伤啊。小山把于新龙的推荐信交给了顾夫子,顾夫子果然很高兴,还有点小激动,听说于新龙做了县令,也摸着白胡子高兴不已,直说于新龙以后会有更大的造化呢。小山也经过了夫子的入学面试,最终小山和东方玉分在一个班,以他们俩的年纪只能呆在人字一号班,东方易在天字一号班,明年就出学也就是毕业了;东方然在地字一号班,晚东方易一年;人字班的同学要三年后才能正常进入地字班,地字班的同学也要两年升级到天字班;小山没有交束脩,因为学校不收,说是记在蜀王府账上。小夭也跟着他们进去学校看了一遍,总占地还没有后世的一所高中大呢,教室和住宿区分开的,还有一个郊外的骑马射箭训练场。小夭随意看了一眼,没有惹事生非,然后给小山整理好宿舍就出来了,东方玉主动要求和小山住一个套间,学校的宿舍也分为两个级别,宿舍区域起名眷诚斋;普通家庭的学子住眷诚斋一区,是普通的四人同房间,饭堂、洗漱间和浴池都是多人公用;官宦富豪家的学子住在眷诚斋二区,虽然也是两个人同住,但是住的是套房,洗漱间和净房是私用的,专门有下人打扫,饭堂也是高价一点,餐食要比一区好上许多。小山就这样顺利的住到了学院里,小夭就回了城里开工了。第四十四章 神奇的造纸术既然要开桃花大酒店的分店,那么就要做个大的;先是找施工队来改建加装修小夭花了三天时间画好草图,这三天蜀王府的幕僚已经把成都最好的工程队和原料找好了,小夭事后感叹道,这就是抱上粗大腿带来的便利呀然后是起地基,建房子,做家具,跑堂伙计与厨子们的培训,蜀王府也派了两个厨娘来学习,小夭忙得整天脚不沾地。因为小夭太忙了,所以她从蜀王手里借来了一个人,就是蜀二,小夭拜托他临时去自己买的庄子上当管事,先监督自家的佃户把辣椒、番茄等种子种下去,然后再抽空搭个大棚,小夭计划今年在冬季就要在成都看到反季节蔬菜,许多细节都是小夭书写下来,蜀二严格按照书写的方法监督佃户们去操作。庄子上的佃户虽然有点不乐意,但是东家都给了他们丰厚的补贴,他们现在的日子已经比以往好多了,于是也都没有逆反,还是老老实实的把东家吩咐的事情做好了。小夭很高兴的是成都有一条蛮夷街道,里面都是异族人卖的奇奇怪怪的东西,其中饰品和药材居多,这是东云的开国君东方云批准国家建立的,长安就有一条著名的蛮夷街道,第一代蜀王也在自己的封地建立了一条蛮夷街道,只是蜀王这里的规模没有长安城那么大,长安的蛮夷街道有许多关外的异族人,还有白肤色卷头发的波斯舞娘,一个个风情万种;成都这条蛮夷街道里面有大部分蜀地土著部落的商人,关外人或者波斯人很少。很少不代表没有,小夭在第二次去的时候就遇到了几个波斯人,他们讲着僵硬的官话,小夭拜托他们回去之后搜罗一些东云国没有的种子或者物品,最好是那边的土豆洋葱之类的,因为番外传过来的土豆含的淀粉量更高,吃起来的口感松软中带着粉,完全和小夭找到的野生土豆不一样;还有许多不同品总的辣椒、孜然、黑胡椒等等,这些可都是后世人们的最爱。小夭这次从桃源县带来的调料干货不多,好在她在蛮夷街道上面也搜罗了不少的替代品,她几乎是把人家的存货都包圆了,那些蛮夷商人简直被馅儿饼砸中了头,一个个收好银子赶紧回去再多拿些货物过来酒店的装修在继续厨子们也都各自在实践,最近蜀王府的众人都有口福了,五花八门食物种类,翻、炒、煎、炸、蒸、煮、溜的烹饪方法层出不穷,主子们吃的开心,下人们也吃的舒心。在成都郊外一处庄子里,一大排宽敞的大棚,有十几个做工的汉子们忙碌的收着发黄的稻草和粗麻,这些稻草和麻料有许多是别人家去年不用的,棚子旁边还有几间库房干活的工人们偶尔聊几句,“哎,你说咱东家让咱弄这些干草和麻料做啥这样的干草可是连牛都不爱吃的。”“嗨,我咋晓得呢,你和我是一个村的人,从小一起长大,你都没见识过,我难道还能比你多见识。”另一个工人随口回道。“倒也是,咱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还是别瞎想了,赶紧去弄木头和竹子吧省的管事的以为咱偷懒,这工钱可是不少了”于是讲话的两个人收起了话头埋头去干活了。“姐,哦,哥哥,你今天带我到这里来看啥”小山习惯性的叫姐姐,突然看到姐姐身上的男装,赶紧改了口;他今天休沐日,小夭带着他来到一个庄子上。“你到了成都,感觉如何,与在桃源县的生活有何不同就简单说说衣食住行。”小夭边驾马车边问小山。“啊,我原以为成都啥都会比桃源县好,可是进了蜀王府和书院之后才发现,在桃源县的日子才舒服呢衣食住行样样都好,在这里我老觉得不方便,尤其是,尤其是那个,如厕之后,用的那个厕筹不好用,咱桃源县从几年前都有软纸用了,这成都居然还没有”小山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这种事情说出来有点难为情,自己好像被姐姐养得娇气了。“呵呵,我就知道,今天带你来看看软纸是怎样出来的啦”姐弟俩继续天南海北的聊着天,小夭同时催动马车快速的向前,很快就到了目的地。十二周岁的小夭因为身体好,所以个头不矮,加上女孩子天生发育比男孩早两年,所以小夭现在有某些十三四岁的男孩那么高呢,已经有一米五几了;最主要的是,这古代的营养太少了,人们的个头普遍都不太高;小夭想着,自己怎么也能长到一米六五吧,一米七她不敢想,因为于大郎和杨氏个头也不高,按照遗传基因的惯例,小夭个头也许能超过一米六,绝对超不过一米六五。这东云国的女性不用缠脚,没有经历唐朝的唐后主李煜那厮的变态爱小脚,所以女性不用缠脚,但是女性普遍结婚早,只要女孩子来了月事之后就可以嫁人了,所以她们个头一般都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