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轴轮,还需要亲自组装外加试验,卷面片和下面条的时候需要换上不同的轴轮,面条刀还需要分为宽面和细面的型号,总之呢,面条机比洗衣机复杂一些这也难不倒有心人啊,小夭曾经亲手体验过的,加上青鸟爹的好手艺,又过了十天后,面条机落成了,首台面条机放到了三环试用,效果相当的好啊,厨房的女人们抽空压出许多的面条,有需要的时候随时抓过面条下锅就好了,方便极了灼华姓高,他的下人们也全部姓高,就像小夭全部的下人都姓柳一样;不同的是,灼华家的下人全部都是家生子,他们几乎世世代代都是灼华家的下人。青鸟也叫高青鸟,是灼华给起的名字,他小时候就非常羡慕天上的青鸟,长着一对翅膀,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所以他给自己的贴身小厮起名青鸟;高青鸟的爹叫高山,名字很简单好记,高山大叔有一手好手艺,小夭形容他简直就是鲁班转世。面条机和洗衣机的问世,让大家又解放出一部分劳动力,各个环节的管理者都已经上手了,大家都只需要按部就班即可,小夭也轻松了一点点,偶尔还有时间和灼华聊聊天,谁知道过去了这么久,这时候的小夭才知道了一个惊喜的小秘密,一个灼华的小秘密第八十六章 灼华的身世灼华不仅仅是奄君的后代,他居然还是兰陵王的后代,当初兰棱王去世之后,当时世道混乱,可信度高的历史记载非常少;兰陵王妃郑氏在夫君去世后忧伤过度,野史书上记载她出家了。但是这里的兰陵王妃郑氏居然是奄君城的后代,郑王妃当初在奄君城出生的时候是龙凤双胞胎,双胞胎的娘非常希望自己的两个孩子,中间能有一个人可以得到自由。这奄君城其实是一座牢笼,没有人喜欢住在牢笼里面,因为自己得不到自由,所以未来王妃的父母就把女孩送给外面的一家普通人家喂养,那户人家姓郑,奄君夫妇希望他们的女儿可以自由生活,平时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她的身世,夫妇二人暗中关注孩子的情况,到了郑氏成人之后,才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后来郑氏嫁给了兰陵王,兰陵王一生传奇故事可歌可泣,最后兰陵王去世之后,当时是历史上最混乱的五胡乱华时期,郑氏发现怀孕了,她对当时的社会心灰意冷,把自己的遗腹儿子又送回了奄君城。那孩子的舅舅身体不好,一生没有子嗣;所以那孩子长大后成了下一任奄君城城主,因为当时社会混乱,外面的世界很危险,所以郑氏让自己的孩子严格遵守祖训,再也不要想着随便从奄君城出来。里面的人不出来,外面的人不能轻易进去,所以这里的人们繁衍成了问题,经过百多年之后,变得一片荒凉。二十年前,这里还没有这么荒凉,因为外面有家财主特别垂涎奄君城,他总认为奄君城里面有宝藏,所以想方设法要进来搜刮;他听说这护城河里有金银财宝,于是他带着儿子趁着一天晚上悄悄划船进入护城河,开始连夜打捞财宝;结果他过于贪婪,父子俩一起被水淹死最后有人在外面刚好看到那一幕,加上晚上这里的气候风形成的鬼哭狼嚎声,让人觉得这里就是一座鬼城从那以后,奄君城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鬼城,附近的居民都先后搬走了,只剩下三家原住民,是不是很传奇因为兰陵王姓高,所以从兰陵王儿子那一代之后,奄君城的城主都姓高,外人根本不知道这一切外面的南晋人对这个小小的奄君城毫不在意,还是因为小夭喜欢听故事,灼华才告诉了小夭一个人,这件事情此刻在小夭这里才真相大白啊。“灼华哥哥,这里好神奇啊,兰陵王啊,千古美男啊”小夭惊讶的合不拢嘴。“这,也没什么,都是家事而已”灼华淡定的说道。“这还没什么太荣幸了啊,要不是我多嘴问了一句,这么好的故事居然埋没了太没有天理了”小夭摇着头说道。今天她恰好有时间闲下来,就随口问灼华家里的情况,灼华就毫无保留的把自家的情况全部告诉小夭了,还带着小夭去了奄君城的库房,小夭在里面见识了许多未传世的珍宝灼华经常弹奏的琴居然是春秋名琴绕梁,灼华随手送给小夭的宝剑是鱼肠剑,两人拜堂穿的喜服居然是冰蚕金丝织成,库房里还有一箱子的玉饰品,都是上好的美玉,居然还有一盒子亮晶晶的石头,非常坚硬,小夭初步怀疑这是金刚石,墙角还有一箱子的宝剑兵器,早就蒙尘无人打理,经历了千年时间,储存的普通丝绸布料也都腐朽了,唯有那冰蚕丝喜服鲜艳如新“灼华哥哥,你可是个低调的土豪啊”从库房出来,小夭拍着自己蹦蹦跳的小心肝说道。灼华有点不明白,“何为土豪”“土豪就是非常有钱的意思,奇怪了,你这库房里随手一件出去都价值连城,为何当初你生病的时候你的小厮青鸟连五十两银都拿不出来”“我们根本不知道这银钱方面的事情,我们从来没有出去买过东西,也没有卖过东西,不知道金银的用途”“哦,怪不得呢,你们都像一张白纸,纯净透明,零污染”“呵呵,你说的话有许多非常新奇,我从未听过也从未读到过”灼华有点纠结小夭时常冒出来的新词,他觉得他和小夭之间有距离感。小夭赶紧转移他的注意力,“原来灼华哥哥有兰陵王的血脉呀,怪不的你长得这么好看,简直倾国倾城呀那你的武功也是兰陵王家传的吗”听到小夭夸赞自家的容貌,灼华非常高兴;他开口道,“应该有兰陵王的自创武功,还有奄君城的传世武功,一个是内家功,一个是外家功,你要不要试试,我也可以教你”小夭听灼华这样无私的打算教自己,不由得随口问道,“你这样轻易就教给我,你们家的武功谁都可以学的吗”“当然不是,家传家传,只有家里人才可以传授,你是我家的人”灼华深情的对小夭说道。小夭傻傻的一笑,嘴里轻轻的嘀咕道,“现在还不是呢,以后的事情千变万化,万事都不一定呢”“夭夭,你说什么”灼华没有听清小夭的嘀咕,他只好问小夭。小夭赶紧摇摇头,“无事,我只是想学弹琴了,灼华哥哥,你教我弹琴吧”说完后犹如小鹿一般睁眼望着灼华。“嗯,好”灼华对小夭是千依百顺,她要天上的月亮,灼华一定去给她做梯子所以小夭从这天开始,每天傍晚时刻和灼华学琴一个时辰,灼华是个严师,小夭是个高徒;他们俩很快就又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奄君城内的人们远远的都能看到,那是一对神仙眷侣依偎在一起弹琴,每天大家都能听到如同天籁一般的琴音;晚风吹得那二人衣袂飘飘,琴音袅绕,百花盛开,芳香自来傍晚千里之外的青城山下,于小山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一只小白鸽,他赶紧吹响随身携带的哨子,那只小白鸽听到于小山的哨子声,赶紧一个俯冲落在于小山的肩头。于小山轻轻从鸽子腿上的取下一个小竹筒,然后从荷包里抓出鸽子的口粮喂给它吃,那鸽子也算是饿坏了,赶紧就着于小山的手掌吃起来,鸽子的小尖嘴戳的于小山的手心有点痒鸽子吃完后于小山摸了摸鸽子的毛毛,然后把它放进鸽舍里面去找同伴喝水去了“柳芽,你好好打扫一遍鸽舍,然后好好奖励奖励小白三号,知道吗,小白三号立了大功了”于小山吩咐了自己的随身小厮柳芽,然后快步会自己房间去看老姐写的信了。于小山正看着入神的时候,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锦袍少年径直进入了他的房间,那少年过来一把抢走他手里的信纸,“小山,你看的是什么,趁早给我瞧瞧,莫不是哪家的小姐写给你的寄情诗词”“东方玉,赶紧把我姐的信还给我”于小山一个不查就被东方玉抢了个措手不及。“哼,你们就知道骗本世子,你姐姐骗我,你也骗我,你怎么从来都不告诉我小夭是你姐姐”东方玉不满的问道;然后展开了信纸打算看。于小山赶紧过来抢,姐姐的信自己还没有看完呢;“我们又没有骗你,是你们自己以为我姐姐是男孩的。”“可是你当时叫她哥哥啊”东方玉躲开小山的攻势,不满的质问道。“我乐意,我喜欢叫哥哥,你想怎样”两人又动手了几招,没有抢到信纸,于小山居然开始拍桌子对世子大吼大叫了;他不敢太用力去抢,怕撕烂了姐姐的家书。“”东方玉无话了。“说啊你想怎样你又能怎样我把姐姐叫哥哥犯律法了吗”于小山理直气壮的继续拍桌子,他一点儿也不怕这个蜀王世子,只是信纸还是没有抢回来,东方玉包子的武功又长进了,小山有点后悔毫无保留的教他武功了。“我我想我想我想做你姐夫我能做你姐夫”东方玉包子下定了决心,红着脸对小山喊到。“啊”于小山头脑短路了,他感觉自己和东方玉怎么不在一条道上,两人想的事情完全不一样啊。“怎样没话说了吧快、叫声姐夫来听听。”东方玉刚处于变声期,声音有点点鹅公嗓。“你做梦,想做我姐夫的少年英才都排到南晋国去了,你是排不上号了毛都还没有长齐呢”于小山轻蔑的瞥了一眼东方玉,假装深沉的说到;其实他也一样处于变声期,和东方玉差不多。第八十七章 三处繁忙“你”东方玉指着小山,想要发作;但是不知道又想到了什么,他眼珠子一转道,“哼,我告诉你,你姐姐的清白都是我的了,你忘记了,我和你姐姐同睡过了,她早就是我的人了”东方玉指的是几年前在光雾山的别墅里。“切没有证据,谁也不相信;我姐姐最讨厌从小定亲了,我姐说了,她要二十岁才自己选夫婿,你,靠边站吧快把信还给我”于小山伸出手去,骄傲的说道,“反正你也看不懂”“我”东方玉正想反驳,立马低头去看那信的时候发现,他还真的看不懂呢,上面全是弯弯曲曲的鬼画符;最后纠结了片刻钟,还是还给了小山。“哼”小山傲娇的接过去,接着看信,原来姐弟俩是用小夭交给小山的汉子拼音,他们俩不想让别人看懂这信的内容,信鸽其实也不保险,很有可能落到别人的手里。随后东方玉赶紧放下自己的架子,开始猛拍小山的马屁,以期望小山可以教会他认这鬼画符;或者是把信的内容告诉他以后的东方玉不时的会为自己默哀,他被这姐弟俩骗得好惨啊当初于小夭走了之后他才反应过来,因为小夭走了之后,小山偶尔会去小夭的房间打扫,有一次东方玉来找小山,在小山自己的房间没有找到人,东方玉就直接找到了逍遥楼,终于第一次冒然闯入了小夭的房间。小夭的房间和走之前没有什么变化,可是里面却有好些女儿家的家具,看起来和东方玉的姐姐东方悦房间有点像,再配合以前东方玉自己发现的端倪,他终于确定了于小夭是个女孩子。他又记起了当初他在桃源县跟着小夭去了乡下老家,见到了他们的小妹妹梨花,小梨花开口叫了姐姐,当时粗心大意的自己没有注意,想到这里,东方玉还狠狠的拍了自己的脑袋一巴掌他后悔没有早点发现问题,否则他就不会那样出丑了,堂哥们总是笑他关于那个小鸟的问题;自己还没有来得及给小夭表达自己的爱慕呢不知道何时才能再一次见到小夭,他决定跟紧弟弟于小山的步伐,总能等到亲姐姐于小夭的。东方玉在绿柳山庄已经住习惯了,这里距离书院特别的近,所以东方玉时常和小山一起回家住,他们在眷诚斋二区的宿舍经常空着;蜀王对东方玉去小山家里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东方玉的姐姐东方悦也不反对他和小山交往,所以农家小子于小山的死党哥们居然就是王世子东方玉,他们俩算是一起长大吧小山在小夭的启发下,把第二年出产的菜油推荐给了青城山的道观,改善了道观的伙食,让道观的道士们也开始也种油菜花,小山负责收购,免费为道观炸油,张真人非常看好小山,顺便收了小山和东方玉两个俗家弟子,指导他们俩练道家武功和内家功,这种荣幸连东方易和东方然都没有得到呢。三天后小夭收到了小山的回信,信上说今年的春茶也开始采摘了,等把茶叶炒制好了会派人送一部分来江南销售,小夭打算以后成立一个通行无阻的运输队,只是从蜀地运输到江南太艰险了。这个时代还是把内需供应做好,江南也有好茶,这西湖龙井还没有问世呢,等以后有空了就去后世的杭州吧,看看这个世界的余杭郡怎么样。小夭可以肯定的是,此时的西湖一定还没有后世那么闻名,因为这个时代没有白居易,是白居易把余杭的西湖开发起来的,俢闸建堤灌溉农田,经过多年的开发,才让西湖成为千古文明的旅游圣地。小夭没有空闲几天,又要忙开了,春耕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