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掩尽风流> 分节阅读 3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3(1 / 1)

更好的办法,可以化解我们之间的恩怨,还能让我们结成义名父子。”木寒问:“什么办法”高处嘿嘿一笑:“你认我做义父,以往的一切过节我们就不再追究了,如何”正文 第六十三3章 王驾千岁被高处如此羞辱,木寒一张板着的死人面孔立刻成了那强盗的脸贼难看。他忽然仰天一阵桀桀怪笑,笑声充满了极度的悲愤,直如巫山猿啼,夜半鬼哭,听得人猛的心神一震。大笑方止,他呛啷一声从身侧拔出了宝剑。高处一看傻了眼,一闪身躲到了独孤鹜身后:“师傅,别再装傻了,现在可不是闹着玩啦,这老小子玩真格的啦。”独孤鹜长叹一声:“唉,你就不能嘴里积点德啊。”他向木寒一拱手,道:“小徒无礼,你就担待一下吧,你和他一般见识,倒显得咱气短了。”木寒听若未闻,暴喊一声像奔雷闪电,剑如匹练劈向高处。高处只觉得劲风扑面全身一阵气血上涌,心下惊骇之极,不敢怠慢,脚下抹油闪出数尺,避开他凌厉的招式,急急叫道:“木老鬼,你不是玩真的吧”木寒怒道:“轻薄小子,口出无状招惹是非,今日不好好教训你一顿,你怎知天高地厚”他纵身一越,似鬼魅般欺身直迫高处身前,一剑递出,骄若惊龙。高处险险避过,口中喊到:“师傅救我。”木寒阴恻恻一笑:“别鬼喊了,就是你爹来了也救不了你。”话音陡落,蓦听哈哈一阵爽朗大笑划空而来:“木老英雄,本王当真无此薄面吗”木寒为这响彻云霄的长笑惊的一愕,侧目望去,木屋中大踏步走进一四十开外中年将领,只见他头戴亮盔,身披金甲,腰挎宝刀,紫色面膛,貌相威武雄猛。他认出来者正是太平王高远,不由得就呆住了。独孤鹜面露激动之色急急走上前去,双膝跪倒叩头:“参见太平王爷,王驾千岁千岁千千岁。”高处一看这紧要关头他爹如天兵降临,欣喜若狂,从来也没看他爹这么可爱过,三步并做两步奔上前去:“爹,您怎么来了”太平王高远先是将高处仔细打量一番,眼神中慈爱之色尽显,然后他喟然长叹一声:“我怎么来了做儿子的不记挂老子,做老子的却不能不记挂儿子啊。你是咱高家传家之宝,我好歹来看看你是否还完整无缺。”高处脸一红,扑通跪下了:“孩儿不孝,非但不能尽孝床前早晚侍侯,反累父亲千里奔波照顾,每思及此,常常终宵难眠。”高远感慨道:“明知道是假话,听了还是这般让人开心。”高处自己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随后问道:“我母亲可好”高远笑道:“你不在府中,每个人都比从前闲适了数倍。”他让儿子站起来,又亲自走上前将独孤鹜扶了起来。侧脸一看,木寒呆呆的伫立一旁一言不发,脸色极难看。他哈哈一笑走上前去,双拳拱立行江湖礼节:“夙闻木老英雄性情冷僻,今日怎的得闲和犬子一同玩耍不管犬子和木老英雄之间有什么过节,还请看在我这做爹的薄面上就此揭过。”木寒气愤未平:“草民怎敢不给王爷面子,只是这小子实在欺人太甚。”高远朗声一笑:“犬子性如劣石,冥顽不化,唉,有时连我这当爹的都难逃其祸,更遑论木老英雄啦。”木寒揶揄道:“王爷有子如此,夫复何求”“哈哈哈哈,木老鬼,你就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啦。”大笑声中,一个全身穿着破烂的五短身材老叫化,双手抱了一个偌大的酒葫芦,踱进屋中。他双目如电,扫了木寒一眼:“所谓阎王好惹,小鬼难缠,连王爷都怵头的人你偏偏要去惹,自找苦吃,又怨的了何人”高远招呼儿子:“去,给丐帮元老洪前辈见礼。”高处依言走上前去施礼:“前辈真是见义勇为的老好汉,往后少不得亲近亲近。”老叫化脸色一变,拿起手中大葫芦拔起塞子,往嘴里嘟噜嘟噜先灌了一气,方才摇头叹道:“不敢当,叫化这身老骨头经不起折腾了,小王爷还是不要亲近的好。”高远含笑道:“处儿,木老前辈已经原谅您了,还不过去请罪。”高处百般无奈,走过去冲木寒得意一笑:“晚辈诸多失礼,全然无心之过,尚请前辈见谅。蒙前辈多次出手援助,浩海深恩,不知何日得报万一。”木寒瞪他一眼,心说先打人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吃,这父子一样的坏人德行。高处往门外看了看,有些惊讶地问道:“爹,你一个人来得吗”高远苦笑道:“我就是想一个人走走,别人也不肯啊。你龙二叔和铁十三叔在外面。”高处哦了一声,又问:“怎么不见生死双剑左右相随”“哦,那生死双剑”太平王高远面色转为黯然,“他们,他们已经死了。”高处猛听噩耗,如遭雷击,眼睛唰得就红了,怔了好一会儿才缓声发问:“那生死双剑,他们他们何时死的”高远道:“就是我来小重山的当天死的。”高处握紧拳头,咬牙切齿:“他们怎么死的”高远幽幽道:“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啊。我前来小重山的时候,生死双剑死活要跟我一起来,我呢就死活不肯。出门的时候,就听得那生死双剑恨恨道哎呀,可真是活活气死了。呶,死了吧。如此算来,他们已经死了有十几天了,你就节哀顺便吧。”高处反应过来,登时气乐了:“爹,你怎么捉弄儿子”高远瞪他一眼:“许你捉弄了爹这么多年,爹回报一次不应该吗”正文 第六十四章 运筹帷幄太平王高远此时方得闲回头注目独孤鹜。独孤鹜恭立一旁,一脸的激动之色久久未平。高远微微一笑:“多年不见,老英雄豪情不减,风采尤胜当年,可喜可贺。”独孤鹜慌忙答道:“托王爷洪福,老朽残躯尚健,常思为国为民竭尽绵薄之力。”高处插嘴道:“师傅如今功力通玄,多亏木老前辈不计前嫌,大义襄助。”木寒吃了哑巴亏,此时也不好说什么,暗暗叹气。独孤鹜问道:“王爷屈驾小重山,不知所为何事,老朽不才,愿替王爷分忧。”高远一向知他为人,也不避讳,道:“当今圣上胞弟靖伦王爷不轨之心日显,暗中勾结朝中权党和武林败类,意图谋反,我身在京畿无法分身旁顾,此番前来乃有重任相托。”独孤鹜面色沉重:“王爷对小重山施恩深厚,虽粉身碎骨难以报答,但有驱谴,定当全力以赴。”高远道:“当今武林,魔焰日涨,正道中落,已成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有朝一日那靖伦逆党振臂一呼,只怕就要引起血雨腥风,生灵涂炭。为防患于未然,我要你重振山门,中兴白道,在泰山论剑大会上夺得剑主之尊,一举号令武林,助我平叛奸逆。”独孤鹜惊得满头大汗:“老朽碌碌庸才,恐难担当大任。”高远讶然道:“十年不见,你得锐气哪去了”独孤鹜分辨道:“少林武当泰山北斗,南北称尊,足可号令武林。老朽更听说襄阳白家当代家主白长风盖世英才,德艺双馨,隐然已成白道领袖。剑主之尊如何轮的到弟子凋零的落霞门”高远听到他提及白长风,晒笑道:“名利所熏之下,几人能不为所动。那白长风沽名钓誉,侠义或缺,保家之力有余,卫国之心不坚,难当大任。少林武当一向韬光养晦,以仁义为本,信奉无为,更不足论。若独孤英雄也失了忠烈之心,那便是天下武林的劫数到了。”独孤鹜面红耳赤,又觉重任千钧,一时说不出话来。高远道:“独孤英雄目前功力通玄,足可晋阶当世十大高手,又有我儿在一边出谋划策充做狗头军师,剑主之尊当如探囊取物。”独孤鹜咬牙道:“王爷运筹帷幄,心中已有计较,老朽尽此残躯,拼死报效就是。”高远点头:“你们的力量暂嫌薄弱,好在有木英雄溢气大还丹,可谓天助人事。尽管放手一搏就是了。数日之内另有异人前来襄助,且放宽心。”独孤鹜心下大定:“如此说来,老夫更无后顾之忧。山野粗陋,老朽吩咐下去,略备薄酒为王爷接风。”高远道:“不忙。”他转身问高处:“听说你结交了一批气味相投的朋友,俱都是坏人里的精品,可否介绍给爹认识一下”高处道:“这些人都很无良,不过偶尔还算仁义。更有几块璞玉,将来或可助爹爹一臂之力。”高远半信半疑道:“说的好听,我不信你有如此高瞻远瞩之心,我瞧瞧先。”高处走出门去,唤了众人进屋,众人不知何事,懵然跟着高处鱼贯而入。往屋子里看去,只见唯一的一张木椅之上,端坐一紫色面膛金甲将军,望之气度超凡,威猛绝伦。而他们的师傅独孤鹜肃手侍立一侧,状极卑恭。连那死鬼木寒也杵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大家都有些不知所措,心说这位是谁啊,好大的气派,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道头脑,唯独那易苍生眼明心亮,当先上前撩衣服跪倒在地:“草民易苍生见过太平王,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大家呆了呆,明白过来之后慌不迭跪倒一片,三呼千岁。诸葛风一边跪着,一边心里吃惊:娘的娘我的姥姥,居然是太平王驾临,莫非那不着调的大师兄,竟是小王爷高远阅人颇多,目光一扫暗中称道,果然都不是凡品。他一眼先看到了诸葛风,饶有兴趣地问:“这个大个儿,你就是诸葛风吧,站起来回话。”诸葛风自小听闻太平王事迹,知道他一生戎马,内平叛乱,外攘倭贼,是天下人的福祉,大吴王朝的倾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心中敬仰已久,此时一听呼唤,立刻站起身来,昂首挺胸,大眼睛热切的望向太平王高远。太平王注目一瞧,只见他生得身高顶丈膀阔腰圆,浓眉怒目阔口隆鼻,往那里一站,百步威风,万丈煞气,直如张飞在世,敬德重生,好一条铁铮铮的黑大汉。他暗赞一声,不由起了爱才之心,温和问道:“你平生可有什么抱负”高处道:“这个转世的饭桶,他平生最大的抱负就是白吃白喝。”高远威严的瞪他一眼,谁知高处不吃他这一套,自管冲诸葛风挤眉弄眼。诸葛风脸色赤红:“草民生有几分憨力,曾梦想有朝一日驰骋沙场,精忠报国。”高远赞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你有此豪气,当得是一位好汉。只是不知道你说得憨力恩,有多憨”诸葛风听闻王爷要考较他本领,立刻双目圆睁来了精神,四顾木屋内却不知拿什么来显示他的神力,一眼瞥见高处在他身旁,低喝一声,大蒲扇一样的手就把高处抱住了,稍微一用力,竟是将高处高高举了起来。高处没料到他大玩活人,吓了一跳,在空中叫道:“三师弟,你拿稳了,我这身体比较脆弱,你可要小心轻放啊。”诸葛风猛然想起高处可是小王爷,一张脸霎时白了,立刻恭敬地将他放了下来,扑通跪倒在地。高远微微含笑,无丝毫怒气:“勇猛过人,不错。若本王给你一个机会,可愿军前效力啊”诸葛风一听太平王非但不计较自己地无礼,反而居然要将自己收在帐下,激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好,直往地上咚咚地磕头。高远笑道:“你可是觉得这地板不甚美观,刻意要将它磕个窟窿不成”诸葛风涨红这脸,讷讷地退到一边。高远又注目凝视易苍生,道:“易先生满腹锦绣,一身才华,不知可有投效国家造福百姓之念。”易苍生不卑不亢回道:“投效国家却未必就有能力造福百姓,草民进退两难。”高远抚须微笑,点头道:“说的好。你起名苍生,当有忧国忧民之心。若有本王一力扶持,你可愿抛弃自身荣辱进身官场,造福一方百姓”易苍生意气飞扬:“固所愿也,不敢请耳。草民谢王爷栽培。”高远哈哈大笑,顿了一下,说道:“很好。襄阳知府三个月后暴毙身亡,你去补他的缺。”易苍生听得奇怪,问道:“王爷如何未卜先知”高处在一边诡秘一笑:“我爹要他发烧死,他就绝对不会得天花,你自管等着就是了。”高远道:“不错,那襄阳知府作孽甚多,也该消停了。”高处将其他诸人介绍给太平王,高远一一点头,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