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重生之文化巨头> 分节阅读 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1 / 1)

,收入也才能勉强跟支出持平,但也没什么继续,一旦有个什么大病小灾的,连住院费都交不起。“以前总觉得咱家虽然困难,但也总觉得是暂时的,现在才知道情况坏到什么地步了。”林俊手指轻点着桌子,表情凝重的说道:“这还不止,四年以后姐姐初中毕业省高中,而我则要上初中,学费会再翻一番,以后上大学的费用对咱家目前来说更是一个天文数字,怎么能上得起不上的话,辍学参加工作,这个年纪,这个恶化的形式,能找到什么好工作”这可不是林俊杞人忧天,危言耸听,重生前的这些事情都是他亲身经历过的。大学扩招,普及高等教育,大学生却是多了,可是学费也高了。他们家亲戚中,八零后这一代七八个孩子之中,就只有两个上了大学。其他没上的,早早的就找了份工作,每天起早贪黑的给个体私营单位干活,临到月末的时候只能拿到二三百块的实习工资。找老板理论,对方总是能拿出一大堆的理由来证明,这二三百块的工钱都是老板发了善心的结果,不倒扣钱已经是人道的做法了。出路在哪里林家上下都觉得是两眼一抹黑,看不到丝毫光明。这个时候,敲门声响了,外面有个小伙子在喊:“林俊是这家的么有你的挂号信。”稍后还有一章,例行求收藏和推荐、第七章 来自南方的消息更新时间2010518 22:08:40字数:3001这一声吆喝打破了林家凝重的气氛,林俊一骨碌爬起来,飞奔出门,家里的另外三口人也好奇谁会给这小子寄信呢,一路跟了出去。门外,一个二十来岁年纪,身材高大,骑着喷了绿漆的二八自行车的小伙子,正跨坐在车上,一只脚撑地,手里捏着两个信封。“小孩,林俊是你们家的吗”邮递员问道。林俊点点头,说:“我就是林俊。”邮递员一愣,神情有些疑惑,看了看信封上地址,确实没错,心说写收信人的时候寄信人在搞什么鬼,怎么会写林俊先生呢,应该是林俊小朋友。不过他还有很多信要送,没必要在这种事上多耽误时间,把信一递,匆匆而去。林俊拿在手中看了看,上面的一封是上海寄来的,地址写的是小说家报的编辑室,父母姐姐脑袋也凑了过来,好奇的问道:“小俊啊,谁寄来的信啊”林俊也不回答,迫不及待的撕开封口,拿出里面的信笺匆匆扫了几眼,心情由兴奋转而变成了深深的失望。信里面把他寄去的炎黄劫的稿子狠夸了一遍,说了不少的溢美之词,临末了,却说这样的小说不符合他们刊物所面向的读者群体,所以不能刊登。林俊暗骂一声,自己确实有些自信心强的过头了,小说月报虽说是国内小说类刊物的一把手,但是题材都是面向严肃写实的,读者群也都是些文化水平高的知识分子或者官员之类的,毙掉自己的稿子,简直再正常不过了。林俊心里不痛快,但是这事儿也怪不得人家编辑部的人没眼光,说实话,能回个信过来也算仁至义尽了。君不见几年之后各种刊物纷纷冒头,参加征稿的人也多了,被刷下来的稿子无一不是石沉大海,林俊现在的待遇可比那些人强得多了。他把这封信递到父母手里让他们传阅去了,手中的第二封信,却是今古传奇寄来的,摸着差不多的信纸,林俊有些犹豫还要不要看。从一开始的信心满满,到现在的却丧失殆尽,心里盼望着这封信的内容与前一封不同,却又害怕拆开之后失望更大,心里万分纠结啊。这个时候林苗突然一巴掌拍到他的肩膀上,由衷骄傲的说:“小俊啊,你还真了不起,写的小说虽然没发表,但是人家肯回信鼓励你,就是对你的肯定,再说人家还把你推荐给了一家叫什么传奇的杂志呢,别灰心,一家不行,第二家准没问题的。”“啥”林俊刚才只是大略一看,知道人家不肯发表自己的小说就丧气了,后面的内容根本就没仔细看,这么说人家还好心的推荐到了一家题材类似的刊物的编辑部去了这倒是个好消息。不会是今古传奇吧数来数去,全国目前类似的刊物中,也就是俗世传奇的小说,娱乐性最强,未来的新武侠,诸如凤歌,步非烟之类的都是从这里火起来的。如此说来,这第二封信里,到是捷报的可能性更大呢林俊觉得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情,真是太没出息了,大不了再写一本,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又有着未来十五年的信息,这就意味着有比别人更多的通往成功的机遇,所以,一定要淡定。拆开信封,依然是薄薄的一张信纸,没有合同书也没有汇款单,不过林俊觉得自己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第一次彻底的失败了。展开信仔细的读了一遍,林俊闭上眼睛,久久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脸上绽放出自信的笑容,这一次他没有失望。“怎么样,儿子,这封信上说啥”父母迫不及待的像知道信里的内容,林俊写小说的事情一直没有正式的跟他们讲过,他们俩也没有去刻意询问,没想到自己儿子写出来的小说,人家大编辑居然回信夸奖了一番,这在他们看来可是无上的荣誉。“宝贝儿子越来越惊人了”林建国两口子喜滋滋的,不过心里也有些担忧,儿子这么小脑袋里想这么多东西,到底是好还是坏呢“我曾经给两家小说类的刊物寄去了样稿,其中小说月报已经明确的驳回了,而另一家是娱乐性较强的今古传奇,现在他们来信说对我的小说兴趣很大,有意在他们的书刊上长篇连载,只不过具体的一些细节,需要再商谈。”全家上下喜出望外,就连老迈的奶奶,听了也开口笑了。林俊初始的患得患失,皆因他把投稿之事想的太过简单了,原以为对方如果看中,自然会将稿费汇过来。这些都是日后那些个故事杂志征文的正常程序,不过那种情况下是因为杂志长期征稿,写明了待遇,而且面向的作品也都是些豆腐块类的文字。假如林俊写的,是短篇或者中篇小说,自然会如此,可是动辄几十上百万的小说,光算稿费就是一笔不小的不小,断不可能这么儿戏。双方条件必须得说清楚,不然一旦闹出什么分歧,那时可就不好看了。再说对方也要关注小说完成的进度,作者写作的速度,是否跟得上连载的进度,别连载到一半,作者写不出来了,那乐子可就大了。“好了,这可算得上是件喜事,能冲淡一下最近家里的晦气,但是爸妈你们两个必须得考虑出路问题了。现在我跟姐姐年纪还小,花钱的方面也少,正式压力最轻的时候。等以后年龄大了,花钱多了,到时候可就没这么悠闲了。我建议你们,趁现在到城区各处看看,四处转转,做个调查,看看街上都有做什么买卖的,人家是怎么做的。先别急着决定,我呢就先不跟你们掺和了,先把信回了。”林俊摆摆手回了屋,留下父母二人大眼瞪小眼。上辈子林俊一直觉得家里穷神附体,干什么都出不了头,现在冷静下来,才知道当时万般磨难,皆因做事太草率。不过有些事情,是教不来的,何况现在他一介儿童之身虽然他明知道自己的父母两个人都不是做买卖的料,而且也做不来工厂里的勾心斗角,以至于日后半生坎坷,一事无成,却也不能直接说破,只能从旁点播。别的人家,都是父母管教子女,而林俊,却突发奇想,决定调教父母,趁着父母现在还年轻,多经历一些,多感悟一些,也许能改变也说不定。既然工厂里面也没什么活干,去上班也只是浪费大好的光阴,张爱华和林建国觉得与其坐等,不如听儿子的出去转转,没准能找到什么赚钱的好门路也说不定。林家主事的两口子请了假,全家就剩下林苗一个得天天按时出门的人了,这个时候林俊还在家呆着,那就有些惹眼了。出水痘现在已经好了,是不是该去上学了张爱华跟林俊说起这件事,林俊感到十分的抵触,在心里面他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只是身体没长开而已,要他去学校里陪一群小屁孩胡闹,真是要命的待遇。“反正我现在肯定不能去上学,妈,您儿子这样的天才,跑到小学里面跟一群小屁孩在一块儿,那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我跟普通人家的孩子又不一样,去了学校反而受了限制,不如在家干点正事呢。”林俊大言不惭的自夸,咬死了不松口,就是不去上课。“那你现在好的差不多了,不去学校也不是个事啊,叫人家说我们家穷的都供不起孩子上学了。你觉得小学的内容学的差不多了,不愿意在哪儿浪费时间,要不我给你找找关系,看看能不能办个跳级,直接上初中”张爱华总觉得儿子该上学的年龄,却在家里呆着会影响成长,于是冒出了这么个异想天开的想法让儿子跳级。林俊翻白眼了,这主意更馊:“妈,你看我这小身板,扔到初中里太显眼了吧,您就不怕那些大孩子欺负您的宝贝儿子”“那你说怎么办”张爱华不耐烦了,拿出家长的威风,训到:“你这臭小子觉得自己个儿聪明,会写小说了,又自学了点小学的课程,就真觉得自己了不得了是吧告诉你,你就是能飞上天,也是我儿子,别以为我管不了你。”硬话说出来,又辅以软的,张爱华苦口婆心的劝到:“儿子啊,小孩接受义务教育,那是写进法律的,你看你那些哥哥姐姐们,就是成绩再差也得念下初中来才行。这是国家规定的,你不去上学,像眼睁睁看着法院的人把你爸妈带走,按个虐待儿童,不让孩子上学的罪名吗”林俊大为吃惊,老妈如今连这种软话都说得出来,实在是太意外了,说不得就得称赞一句:“老妈你这招软硬兼施,用的够老练的啊,好手段。不过呀,您儿子我软硬都不吃,说这些都没用。”第八章 有关林俊同志上学的若干问题更新时间2010519 21:18:15字数:3054“你,你这小兔崽子,想翻了天了啊”张爱华被林俊呛了一句,心头火大,气的呼呼直喘。林俊知道惹急了老妈没好果子吃,他现在到底还是个小孩子,不是重生前那个成年人了,像凭最近的表现就让父母对他的改观,将他放在一个与父母平等的地位来对待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只好耐着性子,给父母解释了一番。“妈,你别着急啊,耐下心来听我说啊,你们说上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普及教育,普及教育是为了让下一代人识文解字,更是为了培养人才。不是为了上学而上学,而是为了将来学到知识,成为一个有能力,有作为的人,您说我说的对吗”张爱华点头。“所以说上学是手段,成才才是目的。如果能成才的话,是不是通过上学的方式来进行这并不重要。我也懒得举那些自学成才的例子,只是想让你们明白,上学是普及教育,针对的是大部分人,而对于特殊的人,需要特殊的对待。对于我来说,学校里那种僵化的教育模式,不但不会有助于我的成长,反而会造成一定的危害。现阶段的社会,学历比知识更重要,所以我并不是彻底放弃学业,只是在有把握不受僵化的教育制度影响之前,不去学校而已。”张爱华敲了林俊的脑袋一下,对于自己说一句,这小子能顶十句的大不敬行为,感到十分的气氛:“你说的道好听,万一你在家里呆野了,学坏了怎么办有老师管着,至少能督促着你,我可不相信你的自制力再说了,你这套说辞,能说服你们老师我看你这套抨击教育现状的理论说出来,非得要你们老师揍你不可。”林俊摸着脑袋,耸耸肩膀,说:“这还不简单,让小舅开张病例证明,写个什么先天心脏病啊,骨髓造血功能坏死啊,呼吸系统衰竭之类的,随便什么都行,总之写的严重一点,要在家里修养,办个休学手续,保留学籍不就行了。只要到升学的时候考一下试,不会耽误整个学业进程的,只要成绩跟得上。”“呸呸”张爱华没等林俊说完,赶紧念叨说:“童言无忌,童言无忌,你这臭小子,哪有这么咒自己的给我老实交代,是不是早就计划好了连理由你都想好了,还要让我和你小舅舅一起撒谎糊弄老师,你从那儿学来的这些鬼心眼儿”最终张爱华还是在林俊的种种理由之下妥协了,答应晚上一起去小舅张爱民家做客。张爱华在娘家排名老末,是最小的妹妹,上面还有一个大姐,三个哥哥,张爱民是张爱华的三哥,参军之后在部队上被军医大挑中,目前是解放军第120部队医院的外科医生,是林俊他们家父母双方亲戚中,唯一一个拿得出手的人物。在94年的时候,家庭电话还没有高度普及,至少在梅园村,目前还没有几家家里安装有电话。不过部队军属的待遇要好的多,林俊的小舅家里倒是安装有电话,但这年头,没有电话的普通家庭是不会有打电话的习惯的。所以每次去小舅家的时候,林俊全家上下都是直接上门,运气不好遇到小舅出门了,那就只能打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