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嫡门> 分节阅读 7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6(1 / 1)

动作很快追了出去。范安柏等人已进二门,看到他站在厢房前,笑着与他招手,范安岳上前与众人见礼,眼睛微瞟,只见杜云寻和杜云启两兄弟,站在不远处说话。“可都安排好了“范安柏问小弟。“嗯。”范安岳将今日的安排一一细诉,范安柏赞许的拍拍他的头,“长进了”其他人也附和着,虽然明知这样的大户人家,请客待客的细节都由人专负处理,但范安岳一个不足十岁的小主子,能说得头头是道,足见其有心,而且看范安岳眉宇间流露出平和的气息,可是他在书院时,完全没有的表现。难道是因为与双生姐姐离得近所致大伙儿进了园子,一路奇花异草小桥流水,景色十分雅致,来到池塘旁,范总管早安排好舟子、钓具等,有兴趣钓鱼的,就上船亲自体验去,池塘边的亭子备了笔墨,想抒发情怀诗兴大发的,大可一展诗才,不想写诗想画画的,也有长案让人作画,若是不想写诗也不想作画的,还有棋盘供人解闷。有杜云启在,自然不可能放过他,棋院的几位师兄拉着他,让他说棋会上发生的事,也有人听厌了棋会的事,选择上船去钓鱼,一群人写诗的写诗,作画的作画,各安其位。其中几个不甘寂寞的,拉着小厮问:“你家的六姑娘呢怎么不见人影”小厮闻言微愣,随即笑咧了嘴,“回这位贵客的话,咱们六姑娘不适,大少爷让她在屋里静养,多谢您几位关心啦”“呵呵。”发问的那个人干笑两声,还是那小厮机灵,把话题岔到今儿的重头戏野炊上头,才让这几人的脸色缓了下来。今日客人多,范安柏一个人照应不来,托了杜云启兄弟帮忙照应,杜云启也忙,他得了棋会状元正是最火热的时候,方才从书院到范宅一路上,已有几个人频频朝他示意,意图与他攀亲。亏得领他去梅州的几位先生事先给他说过了,一旦在棋会出了名,会有不少上赶着巴结的人,攀亲的、交好的,什么样的人都有,因此他心里早有准备,只不过再多的准备,真正遇上了这样百般讨好的,还是让杜云启有些反应不及。园子里热热闹闹,昭然院里安安静静,范安阳拿厨子烤得香喷喷的鹿肉喂给红红和白白吃,贺璋家的坐在她身边,低声道:“砚月姑姑在绣庄里做的好,大少爷才会特别允许她回府来探砚月。”“嗯。”范安阳专心的喂着宠物,不过耳朵还是自动将外间砚月姑姑和砚月的对话全听了个饱。“砚月真不打算顺她姑姑的意思”范安阳听到砚月姑姑声音拔高了,忍不住问道。贺璋家的摇头,“不好说,砚月自小是她姑姑一手带大的,可是您也知道,之前她姑姑说的千好万好的亲事,究竟是如何,砚月要真聪明,就会回绝她姑姑的提议。”砚月姑姑是有能力,不过她颇恃才傲物,完全没把她这个主子放在眼里也就算了而且她一直想撬她的墙角,把砚月带走。这个人的忠诚度不够,让她在绣庄里做事,要是让她当上主事,那天有人向她提出更好的条件,说不定她反手就把旧主给卖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人皆有小算盘2“那您打算如何”贺璋家的问,范安阳笑眯眯的反问她:“砚月若真不愿随她姑姑去,你觉得如何”“砚月手艺好,生得好性情也好,她要是留在您身边尽心侍候,咱们当然乐意留她下来。。”至于她姑姑,也不是一定会卖主嘛范安阳点点头,她也不愿把人往坏去想,不过明知富阳侯杨家在绣娘里动手脚,不防着点不成啊“她们几个都要随我去丁家长住,砚月姑姑事忙,她们姑侄日后见面的机会只怕是不多了。”贺璋家的想了下,问:“您的意思是让砚月今儿随她姑姑去绣庄玩”“嗯。”范安阳拿了帕子净手,趿上鞋,带着红红两到院子里玩去了,贺璋家的则去传话,砚月姑姑得知能带侄女去绣庄,欣喜若狂,看得出她的喜悦之情,砚月有些困惑不解,瑞芳几个好生艳羡,砚月趁她们围着姑姑说话时,拉了贺璋家的到一旁询问。“贺嫂子,六姑娘不是不要我吧”“傻丫头说什么傻话哪姑娘爱漂亮的衣服,哪能放你走啊是要你去绣庄偷师呢”贺璋家的安抚着,又低声交代:“绣庄里人多嘴杂,若有人问起姑娘的事,你”“我知道怎么应付的。”“那就好。你姑姑也不容易,一个女人要带大你,想把你留在身边看着,也是人之常情,只是你姑姑往日都在府里做事,生性纯良,难免容易被人哄骗,你自个儿要睁亮眼睛,别随便应下她的要求。”砚月嘴角露出笑意,她姑姑是容易被人哄,想想上回她想给自己订的那门亲事。贺璋家的看砚月明白了,又交代了几句。便道:“行啦你们几个吵什么,砚月姑姑那儿还在忙呢难道让你们几个去添乱啊砚月姑姑,我把砚月交给你,你们姑侄两好生聚聚,明儿我让管事去接砚月回来。大少爷回来了。。这两日就要送六姑娘去东陵城,你们可不好耽误了大少爷的事。”砚月姑姑讪讪的应了,带着砚月出府去。瑞芳托着腮羡慕的说:“真好。咱们来了广陵这么久,都没机会出去逛逛呢”“知道你们几个野惯了快去吃饭吧一会儿姑娘要歇午了。”贺璋家的让她们赶紧去吃饭,免得几个人吃饭时吱吱喳喳的,闹得姑娘不得安宁。池塘上的小船停在岸边随波晃悠,炙烤的香气勾得人食指大动,厨子们使出浑身解数,不仅是烤鱼,尚有各色京城小吃,崔牧与几个纪州来的学子围在长案前,其他书友正在看:。品尝讨论着这些菜色地道与否,“这道菜我没吃过,不知道菜名,不如我们把范长青请来问问吧”站在崔牧左边的男子以扇柄点着自己的下巴提议道。“长青兄忙着呢”站在崔牧对面的男子则朝画案的方向呶呶嘴,“杜复常那一手丹青倒是出乎我的意料,原以为是夫子们碍于杜相。才拍捧他的,没想到,他真有几分才华。”崔牧看那人一眼,满脸的尖酸,眼睛里尽丑恶的妒意。身边另两个人也附和着,三人说得起劲,没注意到崔牧悄悄的退开去。“崔公子您有事”崔牧踱到角落,看到有扇月洞门,便想要从那里离开园子,不想才进月洞门,立时就有小厮笑着迎上堵住他的去路。“我想更衣。”崔牧一进月洞门,就发现这应是内宅和园子相通的门,正想退出去,小厮就来堵人,反让他不悦,觉得被人当贼看了。“啊请随小的来。”不过那个小厮却像是看不出他的不喜,朝他笑了笑,朝月洞门那儿把他请了出去。范安阳再小再傻,对范家兄弟来说,都是嫡嫡亲的姐妹,杜家兄弟多少还算是亲戚,崔牧可是完完全全的外男,怎容得他混进内院去,也不用禀大少爷了,范总管直接下令,让看门的婆子从内院把月洞门给锁了园子里闹腾到暮色四起,才渐渐散去。。范安柏与杜云启站在大门前送走客人,才双双拖着脚步回屋,“咦复常和小路那儿去了”“他们两早溜到阿昭那儿去吃晚饭了”范安柏打了个呵欠,“招呼客人比去狩猎还累人。”太学的课程多样,狩猎也是课程之一,他们两在太学修习多年,对这门课自是熟悉,太学不止讲究文课,武科同样讲究,每个太学生弓马虽非娴熟,但至少骑射都要通,不要求他们都能猎熊打虎,不过兔、狐、獐子能打几只算几只。“书院文风虽自由,但投机的人不少。”“嗯,不过江南书院间往来密切,在这点,太学可及不上。”太学是大燕第一学府,讲学的先生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家,只是太学在天子脚下,有许多议题是太学师生不会去碰的,但书院却不然,他们评议朝政、政令,有不少出人意表的见地。“皇上有心广纳良才建言,可那几个各书院派上京城的代表,却只会溜须拍马。”而且话里话外,尽拍捧着五皇子。也难怪皇帝气闷,觉得在宫里被杨家人挤得束手束脚,宫外头也竟都是拍捧杨家的人都多疑,当皇帝的尤其多疑,杨太后无子,奉她为太后,予皇帝来说,不过给个面子情,杨太后予他,无生恩无养育之情,更无扶持之功,杨家女进宫为妃,生育有功,给个妃子名位足矣偏偏杨太后不甘心。皇帝非她所出,皇后又不是她杨家人,杨妃虽有子,但皇后也有儿子,宫里生了皇子的女人,可不止她侄女一个,只不过杨妃的大儿子侥幸占了个长,他前头四个哥哥都夭折了他是皇帝现存的儿子中最年长的。有太后撑腰的杨妃风华正盛,五皇子年少有为,皇后就算有儿子又怎样九皇子身体弱得很,眼看着就要十五岁的少年,连马都不会骑哪叫太后一派的人怎不多想。“你祖父那一招,把富阳侯真正看重的儿子,。摆到了台面上,富阳侯和太后只怕恨死你家了。”杨元贵是原世子,却是才大志疏的一个人,行事草率鲁莽。他儿子在北地失踪生死未卜,他不思前往救援。反倒领人追杀他们兄妹。轻重不分啊还是说,杨十一郎的失踪,他早知不会有事“杨十一郎可有消息”“没有。说来也奇怪,杨家派了不少人去北地,可一直没有好消息传回来,杨元贵的妻子听说那双眼都快哭瞎了。”杜云启说道,范安柏觉得有点怪,却说上来是什么地方怪,不过连他都觉得有不对的地方,祖父他们定然早察觉了。“对了,你不是要开绣庄。怎样,筹办的如何了”“正让那些绣娘赶些成品,一开店就现成的货摆着,否则口说无凭,说得再好,都不如让人亲眼为见。”杜云启点头。“今日来的那几个,你注意到没”“那几个不是问你我婚事定了没,就是问阿昭、小路的家伙”听他这么反问,自然是注意到了,杜云启笑咧了嘴。“我家是因祖父还没对那两女人动怒,所以我的婚事还卡着,你呢太傅一直把你的亲事压着,又是为了什么”范安柏耸肩,“我怎么晓得,祖父不想说的事,谁去问他都不回答,问了也白问,倒是范安松的亲事有眉目了。”“咦”杜云启大吃一惊,“你那庶弟不是去乐州老家了,他的亲事”杜云启眉头微皱,“怎么会让他的事抢在你前头”“不知道,京里捎来的消息没说得很仔细,只说有眉目了,但要订那家的姑娘为妻,都没交代,倒是我那族弟,你记得他吧”“记得,他怎样”他们说的是与范安柏一同在太学读书的族弟,“他祖母给他订了她娘家侄孙女。”跟他家的老夫人打的算盘一样“他肯”“他家又不似你家,那是他亲祖母,他那表妹也是自小相熟的,他在京里读书几年,人家那位每年四季不间断的给送衣送鞋的,与你家的可不同。”范安柏笑,杜云启却苦笑道:“那几位只知索要不知付出的表姑娘,这两天跟崔家的小娘子斗得可欢了范安柏比他知道的更清楚,闻言只笑不语,外头一阵脚步声,原来是杜云寻和小路回来了。“你们两回得倒早。”“贺嫂子赶我们回来的,说是要打点行李,怕我们碍着她们了”范安岳忿忿的道,杜云寻却平和笑道:“阿昭虽还小,总是女孩儿家,我们在那儿总是不便。”“有什么不便”范安岳哼哼两声,伸手摸了杜云寻怀中的狐狸一把,“它也要跟着阿昭去东陵”“嗯。”杜云寻点头,“它除了我,就只吃阿昭喂的。”跟范安阳去东陵,至少有红红这个同类作伴,若是跟他去书院,就算师长们不说话,只怕那些嘴碎的也要说没完。“那你就不能常常看到它了以后它还认你这主人吗”范安岳把疑问直接问出来,范安柏暗自呻吟,这熊孩子杜云启也忧心这问题,自打云瑶过世后,复常就甚少对什么起心思,费了一番心血才养得狐狸,若因此不认主,复常肯定要难过了“怕什么你外祖母可是我姑祖母,难道她会不许我上门”杜云寻完全不在意,东陵与广陵相距不远,两地奔波又不算什么。“再说阿昭不是还要跟我学画吗”哦对,范安柏都忘了有了这个理由,他们便可往来更频繁些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人皆有小算盘3范安柏对外祖母没意见,对那位二舅母意见多多,只是他身为晚辈,不能明白露出来,但一直借故推辞送妹妹到东陵城来,丁老夫人就心知肚明,三夫人得那小丫鬟偷听之故,也知道了些许。。当得知范家人总算要来了,她便与心腹丫鬟道:“可算是要来了,我都快等不及了”等不及想要瞧瞧范安柏给二夫人甩脸了心腹丫鬟扯了三夫人的袖子提醒着:“您小心点,别让二夫人揪着了小辫子才好。”二夫人在范家少爷那儿吃了亏,会往那儿撒气不用猜也知道。三夫人吃吃笑:“放心,我没那么傻。又不是傻子。”想到家里人都说范家表小姐生得好,眉目如画眸深似水会勾人,笑起来眉眼弯弯像细碎的阳光落到了湖心里灿亮耀眼。她知道小姑生得好,姑爷也长得好,他们两个生的孩子会丑到那儿去可生得再好,也没用不是夫妻两个因个姨娘闹得人尽皆知,她还记得,那桩事闹得最不可开交时,她娘挽着她的手,庆幸着丁家不许纳妾,范家没有这条家规,所以小姑爷闹着要纳妾,丁家再怎么护着自家闺女儿,也不能拦着那个周氏女入范家门为妾。范老夫人是疼媳妇了却架不住她那小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