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六十章 折腾的人来了随嫁名单其实早早就送去内府备案了,但大公主又不是第一次更改名单了,内府的掌事太监问了来送新名单的小太监,“大公主这是确定定下不改了”“这,着实,呃,不好说,咳咳,不好说,不好说。”负责跑腿的小太监小脸通红,觉得不好意思极了。跟着侍候这位主子,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啊义父从前教他,什么叫朝令夕改,他愣是没搞懂,把他义父气得吐血,觉得他笨,没想到报应来得这么快,大公主亲自示范让他一天跑内府七、八回,确确实实的让他真实体会朝令夕改是什么意思。掌事太监也知道问小太监也做不得数的,接下新名单,并不准备腾抄,而是揣在怀里,去找他师父了。内府掌事太监的师父年事已高,就住在内府附近的一座小院子里,接过徒弟手里的名单,老太监轻笑了下,“倒是没想到,大公主竟然把杨女官给剔除掉了”不得不说这位大公主真是个胆大的,杨女官可是太后带进宫,准备献给皇上的,皇上没收用,皇子们也不要她,这丫头倒机灵,攀上了大公主,就想随公主下降,拿捏着公主,倒是没想到临了,竟被剔除在外真是出人意料啊掌事太监笑着点点头,“看来,咱们送过去的那个丫头还算得用,总算没有误了娘娘的事。”“娘娘一向宽厚,可也没有让人踩着上位的理,大公主啊真是太浅薄了,三言两语就被人挑得晕头转向的,没点脑子。不过也是,当年她亲娘也是这样子眼皮浅的,才会被太后的人给说动了”大公主出生那会儿,掌事太监才初进宫,哪会知道这些事,老太监也没打算往下说,只让他把名单腾抄上去。掌事太监面有难色的问。“万一大公主又要来改”“她改她的,咱们照规矩办事,有何为难的傻小子啊你还太嫩了点了”看掌事太监仍一幅纠结为难的模样。老太监指点他:“大公主是贵人,贵人多忘事,待她出了宫成了亲,事儿多着呢你说她还会记得她这改来改去的名单清册上头。少了谁还是少了什么东西吗”掌事太监恍悟,“是徒儿胡涂了。”“大公主是陛下的长女。她出降是本朝的大事,你且尽心去做,娘娘不会亏了你的。”掌事太监颌首,殷殷问了老太监生活上的琐事。老太监心里受用,却是摆出一幅受不了的态度来,等掌事太监走了。老太监才使身边侍候的小内侍给皇后送消息去。皇后早从安排在大公主身边的人那里,得知大公主的动静。接到老太监命人送来的消息时,眸光微闪,满意的微点了头。心腹女官悄声道,“娘娘总算可以放心了。”“放心什么”皇后轻笑,“跟祝老说一声,驸马府里的管事太监、嬷嬷都要给我细细的挑,大公主是陛下的掌上明珠,断不可让大公主婚后得为当家理事这等琐碎事伤神、烦心。”“是。”皇后这是要直接让大公主在自己的家里也做不得主“记得交代他们,要好好侍候大公主,要是让本宫知道,他们胆敢欺主,就仔细他们的皮。”心腹女官点头告退,自去内府不提。天空开始飘起了细雪,兰妃带着二公主姐妹进来,皇后看到她们就笑了,“早说了会下雪,你们偏生不听,还赶着去御花园玩儿。”二公主娇笑着偎在兰妃怀里,“我们才走到半道上,发现不对,就赶紧转回头了,三妹妹还想快快去折枝梅回来供瓶,幸好母妃拦着,没让她去。”“你啊”皇后闻言忍不住嗔女儿一眼。三公主见二公主把她底给掀了,恼道:“二姐姐不也想去折梅的吗还说我。”二公主便朝三公主扮了个鬼脸,两姐妹闹成一团,兰妃笑着摇头,“你们姐妹两去换身衣服吧要过年了,若是患了风寒可不好。”皇后点头,忙让宫女们簇拥着她们姐妹去更衣,“你要不要也去换一身”兰妃低头瞧了自己,摇摇头,“不碍,娘娘上回送我的那件斗篷可真是好,披在外头,里头的衣服都没事。”不过也是才刚飘雪的缘故,要是雪再大一些,那件斗篷再好,里头穿的衣服也难免要受潮。皇后便把杨女官被剔除出随嫁名单的事跟兰妃提了一下,兰妃闻言就笑了,“哎呀这下子慈和宫里可要不得安宁了”“其实她要是聪明,等大丫头出宫后,她便请太后开恩,放她出宫归嫁,由她父母做主,寻个殷实的人家嫁了,还能安稳的过下半辈子。”“难。”兰妃铁口直断。“那丫头眼里有太多的野望,见识过宫里的富贵荣华,让她再回头去过小门小户的生活,难。”她不知杨女官未进宫前,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但从她刚进宫时,那言行举止看来,定是生活的不怎么富裕的。“随她去吧大丫头不带她走,让她再回太后身边去吧”对皇后来说,杨女官不重要。“等大公主出门子后,她们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兰妃喝了碗热姜汤,鼻头微微冒汗,她抽了帕子边擦边道。“嗯,是该提上日程了。”皇帝最近派了几个皇子去施粥,皇后瞧着时辰,应该快回宫了,忙唤人备姜汤和热水。“妾身也该回去了。”“你忙。二丫头就押我这儿了。”“娘娘不嫌她吵就好。”皇后嗔她一眼,“她们姐妹处得好,再过些日子都要出门子了,能像现在玩在一块的机会不多了,就让她们多聚聚。”兰妃笑着福身告退离去。才出椒房殿。就看到几位奉命去施粥的皇子回来了,见到兰妃时,几位皇子纷纷躬身施礼,兰妃温和的道:“快去跟皇后娘娘请安,然后快些回去,晚些只怕雪会越下越大。”“是。”几位皇子恭敬的施礼应道。双方在椒房殿前分道,兰妃捧着手炉。慢慢的走回去。一旁侍候的大宫女低声道:“娘娘,方才,跟在十一皇子身边的人中。有一个好像不是宫里的人。”不是宫里的人“兴许是梅妃新拨给十一皇子的人呢”“那人施礼的动作不对。”大宫女摇头,能到皇子身边侍候的宫人,至少都得要在掖庭宫学过宫规及礼仪,可方才那人的动作很显然是没有学过的。而且那双眼,竟然敢直视兰妃娘娘。兰妃忽地想到。安王出事后,令十一皇子迟滞不归的崔氏女,“派人去查查,我记得十一皇子回京后。崔氏女也追到京里来了。”梅妃和方相对安王寄以重望,没想到安王竟英年早逝,方相经此事打击后。一改昔日作风,低调了不少。梅妃一夕之间老了不少,脾气不小,皇上去她那里,她除了哭诉安王死的冤,就没别的话说,把皇上惹恼了,已经许久不往她那儿去了。听说崔氏女住到了崔郎中府上,只是才几日,就让人接走了。十一皇子为了个女人,耽误皇差不说,还不顾亲兄长过世,也不赶着回京,让朝臣们为此弹劾过一阵子,皇帝不置可否,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兰妃轻叹一声,拉紧了斗篷,快步往景福殿去。杜府常苑,小念念坐在桌边吃着甜点,小宝则在暖呼呼的炕上,靠着小小红歪歪斜斜的坐着,奶娘守在一旁不敢轻离,范安阳坐在小念念旁边,正和墨香等人对帐。小念念吃完甜点,转头逗弄她弟,小宝看到她就笑开长了四颗糯米牙的小嘴,啪答,口水就顺势滑了下来,正好滴在他胸前的大红鲤鱼兜兜上。“哎呀,你怎么又流口水了啦把进苑姨姨做的兜兜都弄脏了”小念念好生心疼的样子,让屋里众人看了直笑。“那兜兜本来就是用来接口水的,弄脏也没什么嘛洗过就是了。”范安阳边拨算盘边道。“可是这兜兜好漂亮啊”小念念喜欢漂亮的东西,入冬后,范安阳让砚月开始教她女红,只是拿笔画画很顺溜的小念念,拿起针线却是极不顺当,学了一个多月,连条直线都缝不直,所以她觉得这么漂亮的兜兜来,弄脏实在太可惜了。“你要喜欢,我让你进苑姨姨绣条鲤鱼的帕子给你”“好啊好啊”小念念很高兴,叽叽咕咕的跟范安阳商量,要一条什么样的帕子,说到最后,范安阳干脆让她去画出来,然后把画稿给王进苑送去,让她照着绣条帕子给她。“这不会给进苑姨姨添麻烦吧”“不麻烦,正好让她有事可以做。”王进苑的祖父母进京了,老人家一到京城就受不住寒,病倒了,王进苑最近都不出门,在家侍候二老。跟着进京的,还有王进苑的叔父们,他们想着大哥在京里任京官,他们把生意做到京里来,也好互相照应。王老太爷想离长子长孙近一些,尤其长孙媳近来又生了个曾孙,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老太太又怎舍得离长孙太远,只是这老太太一来,就是折腾人,丁文芙要忙过年,又要忙侍候两位老人家,还要帮着安排小叔子们,能搭把手帮忙的媳妇在坐月子,直把她累得快翻过去。王进苑舍不得娘亲,帮着分摊家事,谁知老太太拿捏不住长媳,就改折腾这个孙女,所以王进苑近来日子很不好过。第一卷 第六百六十一章 婚事昏事 一因着王进修和他姨娘,王老太爷对老妻极度不满,要不是老妻纵着,区区一个姨娘,哪来的胆子背着夫主在任上捞钱要不是老妻扣着长媳,一个丫鬟抬举上来的妾室敢这么放肆亏得亲家不跟他们王家计较,不然光是王进修做下的事,就够他们王家喝一壸的了一个庶子,养在嫡母跟前,他哪来那么多钱找人为难范安阳还不是他姨娘给的,他姨娘打小就是在老妻跟前侍候,家里要是有钱财,会卖女给人当丫鬟吗那曲姨娘这些钱都是哪来的后来他才隐约得知,曲姨娘的财路不正,背着夫主对外揽事,要是背后没有靠山,一个妾室何来胆子做下这种事她从何来得底气还不就是仗着是妻子赐给儿子的,正室不在,她这猴子就称大王了曲姨娘母子三人去了后,老妻总算是消停了些,不想没几年又来了这回一进京,虽是水土不服赡养了几日,可是谁知这老太婆想插手管家务,没能得手,就装起病来,真是老狗玩不出新把式。王大老爷是长子,侍奉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弟弟们一大家子也要住进来,宅子就捉襟见肘,挤不下这么多人。幸好妻子请小姨子帮忙,在京里觅了两处宅子租下,暂时先让弟弟们搬过去住,二弟和四弟都是经商的能手,身上也有举人的身份,他们两也曾去考过进士,可惜都名落孙山。从两个弟弟住处回来,王大老爷问家里的大管事,“老太爷在哪儿”“老太爷在您书房,老太太今儿又和老太爷吵了一架。老太太嚷着要回老家去,老太爷只说请便,就避到您书房去了。”陈大管事是他奶兄,自小跟他一起长大,是他的心腹之一,自是最清楚王家这对老夫妻的脾性。王大老爷长叹一声,“夫人呢”“今儿铺子和庄子都来送年礼。夫人安排他们住下。明儿要跟他们对帐。”“知道了,派人跟夫人说一声,我先去见老太爷。”陈大管事点点头。又提醒他,“老太太把进苑姑娘扣在跟前,夫人派人去,也没能把人捞出来。”王大老爷苦笑。这肯定是妻子交代的,让他去救女儿。“我知道了。一会儿见过老太爷,我就去见老太太。”陈大管事笑着离去,雪花飘得更加密实,不一会儿陈大管事的身影。就让漫天飞舞的雪片给掩去了。王大老爷顺着回廊慢慢走向书房,有时候,他真是不懂母亲在想什么他都一把年纪了。她还老想着往他房里塞通房和小妾,难道他和父亲跟她说的话。她全当耳边风,听了就忘不成他是作官的人,之前因曲姨娘的事,已然让人记上一笔,内闱不修,虽然几位舅兄帮忙,把事情给抹得差不多了,但谁知那天会不会应景又被人翻出来呢揉着额角走进书房,屋里头老太爷正在看棋谱,听到动静便抬起头来。“回来了你弟他们怎么样”大老爷坐到父亲面前,和父亲一起把棋盘上的棋子收好,然后开了棋局。直到分出胜负,大老爷才含笑喝茶,“他们都好,就是几个孩子不适应天候,哭闹着想回南边去。”“那几个没出息的。”老太爷嘴上数落着,却是极疼孙辈的,命人去他屋里取他在路上买的小玩意儿,给他们送去。父子边下棋边聊起家事,说到王进苑,父子两一起头疼不已。“父亲可知道,母亲为何一进京,就处处针对着阿苑”“嗐还不是她娘家那个侄孙作夭吗”原来,老太太临进京前,娘家人来送行,一个侄孙不知给她灌了什么迷汤,竟让她打定了主意,就是要把王进苑许给这个侄孙做继室。也不晓得这老太太是怎么想的,觉得孙女既然要给她娘家侄孙做妻,她这做姑祖母的当然要先替侄孙把王进苑给彻底压下去,不然怕她嫁进门后,会对侄孙亡妻留下的孩子不好。大老爷彻底无语了。望着他爹要求给个解释,为何他娘会亲疏不分的,想要打落亲孙女的气焰,好让她嫁去她娘家做继室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