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嫡门> 分节阅读 48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80(1 / 1)

面来,这也是高三夫人觉得尚有可为,而奋战不榭的原因,其实对高三夫人来说,就算订亲了又怎样订了亲又退亲的人又不是没有只要还未成定局,她女儿还没嫁,一切都还有翻盘的机会。至于旁人会不会因此受到伤害那关她什么事呢只是她低估了高大夫人的决心。送走范安阳她们,高大夫人便转回老祖宗跟前,与老祖宗密商了许久,隔天,便传出老祖宗今年想要去西山避暑。老人家因年事已高,所以每年迁往西山避暑时,就得先看她的身体状况如何,再来决定搬迁与否,如果她的健康情况不允许,高家就要有人留在京里陪她老人家。高明亭未出阁时,都是由她陪伴老人家在京里度过夏天,她嫁人之后,这个差事,便由各房的姑娘,及媳妇们轮流来陪伴。正当大家开始发愁,不知今年是谁倒霉,要留在京里陪伴老祖宗时,她老人家竟然想去西山高尚书夫人大喜,等去了西山的别院,她就安排三房的孙女们住在老祖宗的院子里,让她们日夜伴着老祖宗,时日一长,老人家心肠软,到时让她们哭求,老祖宗岂有不应的理不过她得先把长子夫妻,弄离老祖宗身边才行。拉扒出自己的嫁妆单子,再三思量了两天,高尚书夫人才让人把长媳找来。“今年老祖宗要一道儿去西山避暑,咱们家在西山的别院实在住不下所有的人,所以,我想跟你打个商量。”高尚书夫人斟酌再三,才看着长媳的眼慢慢的说。“您说。”大夫人坐在下首,迎视着婆婆的打量。“这是我在西山的一处宅子,有两进,我在想,你们夫妻和延哥儿住在这里,他们上朝也方便些。”高尚书夫人把地契拿在手里扬了扬。大夫人笑容满面。“成啊长者赐不可辞嘛既是母亲一片爱子之心,媳妇便代相公领受了”她身边的丫鬟上前一步,从高尚书夫人的心腹婆子手里接过地契,大夫人仔细看过之后,心底暗嗤笑。高尚书夫人给的这宅子,她有印象,不大。真的不大。虽说有两进,但一进是倒座房,实际能住人的。也就二进院了,正房三间带两耳房,东厢三间,没有西厢。只有一座亭子,根本不能住人。也没后罩房,后院仅有两间退步,这侍候的人要是带多一点,就挤不下了。给他们这么一座宅子。就算老祖宗想过去住,也没地方可住。大夫人心道,婆母这次真是大出血啊连宅子都拿出来送她了。不收白不收,可没人规定。她收了这宅子,就一定得住进去啊呵高尚书夫人见媳妇不疑有它的收了宅子,以为自己的计划成功了,婆媳两相对笑得很高兴。直到动身去西山别院,她在别院里,迟迟没看到老祖宗到来,才惊觉不对。“老祖宗呢”高尚书夫人质问着,管事们摇摇头,她问三房的孙女们,女孩们答道:“老祖宗的车本来在我们前头,可是半道上车多,老祖宗说她头晕,叫车夫赶到路旁歇息会儿,叫我们先走。”“你们就没等老祖宗,自己走了”高尚书夫人闻言气急败坏的叫着。女孩们委屈极了,“老祖宗叫我们先走的。”曾祖母发话,她们敢不听吗她们不是大堂姐,不是自小养在老祖宗跟前的,谁敢违逆老人家啊高尚书夫人忙叫人去找,管事们连忙出门去找人,其实出了门,就各自寻地方坐下歇息了老祖宗的马车是由大老爷父子亲自护送的,上哪儿去还用得着问吗尚书夫人忘记了,长媳虽然随夫一直在任上,但她娘家在京里又不是没有根基的,不然,尚书夫人怎么会自她进门,就一直瞧她不顺眼,不就是因为人家是地道京里长大的吗京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她一个新进门的媳妇,倒比当家主事的婆婆还清楚,要是会持家的婆婆,便会利用这一点,把媳妇的优势变成自己的,偏偏尚书夫人不是这样的人,她反与媳妇置起气来。人家不搭理她,她便认为媳妇瞧不起自己。尚书夫人拿出一座宅子,想把长媳弄离身边越远越好,但其实,管事们都知道,大夫人在西山,不仅有宅子,而且比现在一家子人住的别院还要大,还要好,最重要的是,离皇上的离宫近啊他们都知道的事,尚书夫人不晓得,还洋洋得意,觉得只给长媳一座小宅子,就把人打发得远远的,实在是太划算了“严管事,咱们真不用去找老祖宗啊”“找啥啊大老爷把人接到他那儿去享福了咱们还找去干么”严管事朝伙计招手,让他续茶。伙计提着长嘴壸动作轻灵的给座上所有人的茶碗都续上茶,转身离开后,严管事才道,“回去之后,都给我机灵点,可别给我漏馅啊”“严管事,那咱们日后,就靠向大老爷了”“不然你们还想靠上三老爷”高三老爷眼高手低,身上挂着闲差,一个月里去衙门的时间,一支手掌就数完了,现在是靠着高尚书,一旦高尚书退下来,他还能有什么前途,二老爷和四老爷都比他好多了。尚书夫人就是因为如此,才会一心为他打算。几个小厮还有些犹豫,严管事索性直接撕开来说,“哪你们看看,咱们老太爷这尚书的位置还能坐几年老太爷年岁有了吧他老人家已经是尚书之职,再上去便是宰相之位,但就算言首辅退下来,也还有其他几位尚书,比咱们老太爷资历更深。”换句话说,他们家老太爷可能就坐在尚书这位置上,直到致仕了。以他们老太爷目前的权势,都没能让三老爷补上个有实权的实缺,三老爷日后的前途便可想而知了外人不晓得,他们这些管事最是清楚,这些年高府的花销日益庞大,收入远远不及支出,这么大的缺口都是大老爷补上的,一旦大老爷抽手,高府这花花架子就撑不住了白痴才会靠向三老爷去。第一卷 第六百八十八章 弹劾高尚书夫人等了又等,等到天色暗下来,丫鬟们窸窸窣窣的,将屋里的灯都点上了,二门上的婆子来报,尚书大人去了杜府,让夫人不用等他用饭。“老太爷这是”尚书夫人疑惑不解,“可派人告诉老太爷,老祖宗”“老太爷知道了,说老祖宗是去大老爷那儿了,让您别管。”说到最后,婆子头垂得低低的,几乎不敢抬头看尚书夫人了。丈夫知道几时知道的是早就知道,还是,敢情他们父子就瞒着她一个呢就不怕她会担心老祖宗的安危吗尚书夫人气得眼前一片发黑,几个媳妇、孙媳妇急忙围上来相劝,三房的几个姑娘靠在角落里,“老祖宗去大伯父那儿住,那咱们是不是就不用跟老祖宗一起住了啊”说话的,是年纪最小的,她总觉得老祖宗身上有怪味儿,她不喜欢靠近老祖宗,可是母亲和祖母却老要她们去讨好老祖宗。原本每年到西山别院来避暑,是小姑娘们最期待的事,因为老祖宗年高体弱,并不到西山来,她们便不用像在京里时,天天要往老祖宗跟前去晨昏定省。相熟的友人亲戚家相约外出踏青、端午赛舟、赏荷等各式各样的聚会,只要跟母亲打声招呼,就算母亲不同意,祖母还会帮着做主,不像在京里时,要出门,不止要跟母亲、祖母说,最重要的是,还得老祖宗首肯,天知道老祖宗有多守旧,十次里有九次不应允的。得知今年老祖宗竟然破天荒的要到西山来避暑。祖母还要她们陪着老人家一起住,小姑娘们满心不愿,却只能乖巧应诺。这下子好啦老祖宗去大伯父家住了,她们便不用去老祖宗的院子住了吧几个姐姐却没那么乐观,年纪最大的忧心不己,“可别把咱们送到大伯母那里去,我听娘说。祖母送大伯母的那宅子可小了。老祖宗真要住下,怕是没地方呢而且那宅子年久失修,这个时节又多雨”山区多虫蛇。再遇雨,光想就觉得难受,被姐姐这么一说,几个小姑娘都开始烦恼起来。偏偏。怕什么就来什么三夫人提议道,“今儿天晚了。待明儿,咱们就过去探望下老祖宗吧要是住得不舒服,还是得劝老祖宗搬回来住才好。”四夫人没什么精神的附和着,三夫人又道。“大嫂那处宅子才新得的,什么都还没收拾好,就这样贸然把老祖宗接过去。岂不是委屈了老祖宗”“三嫂说的是,老祖宗最喜欢热闹了。在咱们家别院,还有明芳、明美她们相陪,大嫂那里,就只有大嫂一个人作伴,也太委屈老祖宗了。”三房的几个小姑娘被点名,一个个偷偷瞪了四夫人好几眼,四夫人没发现,倒是四房的姑娘们看到了。三夫人半含酸的应道:“弟妹说的是,大嫂再能干,也不能分身有术,又要打理家里,又要陪伴老祖宗。”想到大夫人从婆婆手里拿到的宅子,三夫人就来气,虽然知道那宅子不大,还很陈旧,但总好过没有啊二夫人静坐一旁,不掺和此事,见她们说得差不多了,便请示要不要摆饭,待侍候婆婆用过饭了,她便借口要去安排明天出门的车马,溜了。四夫人跟着走人,她虽有心把女儿嫁去杜家,但婆婆一心要扶持三房,她和丈夫思量再三,最后决定放弃了。二老爷原本也是看不开,凭什么大哥的女儿能嫁杜相的孙子,他的女儿就不行一样是尚书的孙女啊但后来他跟大舅子吃酒解闷,被大舅子一言道破玄机,“你以为人家杜相看的是你爹,可照我说,杜相看重的是你大哥,你可知你大哥这些年在任上立了多少功吗日后势必能得皇上重用,杜相年纪不小啦你们想着人家提携你们,可人家却在考虑有朝一日自己退下来,孙子的岳家能提携他孙子咧”其实大家考虑的都是一样的,他们希望女儿进杜家后,杜相能看在孙媳的份上提携他们,杜相却看好他大哥,希望日后他大哥能照应女婿。这么说起来,杜相是觉得他大哥前途看好,比他爹更有前途因为一直待在京里,平日往来的,也多是冲着他有个尚书父亲而来,所以高二老爷身在局中看不清,那回被大舅子这么一点拨,他倒是看出些门道来了,大哥回京后,往来的友人们,言词间提到他大哥的次数,要比说到他爹的次数要多上好几倍。高二老爷冷静了几天,才想通,与其巴望着女婿的祖父提携自己,还不如和兄嫂打好关系,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高字来不是他们是同父同母的嫡亲兄弟,不依靠亲兄弟,反舍近求远的想靠姻亲拉抬自家,弄得兄弟不和,岂不是徒惹人看笑话二老爷是想明白了,三老爷却是摇摆不定,一会儿觉得母亲说的对,一下子又觉得杜相看不上他女儿,妻子朝他吼一嗓子,他就又改变主意。四老爷比二老爷更早看明白,这世上又不只杜家有好儿郎能嫁,为什么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呢二夫人和四夫人因为丈夫的态度,在婆婆跟前虽不能表现得太过,但总能找理由避开去,尚书夫人正愁不能打发走她们两房,她偏心太过,又怕儿媳们说她偏心三房,因此她们避开,正中她的下怀。当晚,高尚书回来时,面色沉沉,并未回正房,而是直接进了书房歇息,天没亮就上朝去了,因此高尚书夫人虽然很想知道丈夫到底和杜相说了什么,却也只能暂时按下。用过早饭,她便带着三夫人及三房的孙女们去见老祖宗。车夫们有些为难,他们都知道,大老爷一家不住在尚书夫人给的宅子那里,但要怎么跟尚书夫人解释,为何他们知道呢严管事过去逐一拍了他们的头,“尚书夫人让你们送她去哪,就去哪儿,其余的事,都由主子做主。”了解。高家的马车就往高尚书夫人给长媳的宅子去,晨光灿灿,微风徐徐,坐在车里凉风透过竹帘穿进车中,一个丫鬟执扇搧凉,一个丫鬟手执美人棰为尚书夫人揰腿,尚书夫人倚着迎枕昏昏欲睡。车行不远,就来到宅子前头,丫鬟们率先下车,打量了下四周,心下存疑,这么荒凉门前的落叶都没扫,不像有人住的样子啊“快去通传,尚书夫人来了,怎么没人前来相迎”大丫鬟不悦的指挥人去敲门,车夫们暗撇了嘴,尚书夫人要来之前,又没派人通知,宅子里的人又不知尚书夫人会来,又怎么可能有人出来相迎哦,对,大夫人他们不是住在这儿,就算提前派人通知,也应该不是通知这里吧擂门声在山间传得很远,附近几户人家纷纷派家人出来查看,不巧,其中一家的主人正好在御史台供职,因前两天被上司训斥,罚他在家反省,心情正不好着,昨儿刚搬到西山别院,择席,一个晚上没合眼,好不容易睡过去,却又被人吵醒。披着衣服趿上鞋就往外去,吓得他老婆赶紧拉住他,“老爷,你这个样子要去哪儿”“去外头瞧瞧,吵什么呢都”御史夫人早就派人去打听了,听丈夫问,连忙一五一十的说了,御史一听,好嘛又是高尚书这家“高家又不住咱们这附近,她大清早的跑来扰人清梦做啥”御史夫人嘴角直抽,“说是来探望婆母,想请婆母回去住的。”“高家老祖宗住在咱们家隔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