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嫡门> 分节阅读 63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637(1 / 1)

范安阳觉得很无语,王进苑却道,“难得有件事,能让祖父、父亲和他们三兄弟一起伤脑筋。随他们去吧”也只能这样啦不然还能怎样呢于是丁老夫人问起小曾外孙名字时。没人能回答她这个问题。丁老夫人扫了兄长,大侄儿和杜云寻兄弟三个一眼,把小曾外孙抱在怀里。小煦靠过来,“曾外祖母,我要看弟弟。”“小煦啊你说弟弟叫什么小名好啊”小煦歪着小脑袋,看看丁老夫人。又看看大红襁褓里的小小孩,再转头看看曾祖父、祖父和父亲。忽地露出大大的笑容,“小迪,好听不”小迪“嗯,他是最小的弟弟啊所以叫小迪。”怕大人们听不懂。还特地用手指在他爹手心里写了一遍。“好,就叫小迪。”丁老夫人笑眯眯的摸摸他的头,夸赞他能干。小煦高兴的嘴角翘得高高的,可得意了。转头就跑回房去跟他娘说去。杜相捋着胡须念了几遍,小迪就小迪吧杜云寻没想到最后会是长子为次子取了名,觉得有点小闷,杜大老爷倒是想得开,长子、次子都成亲生子,等出了孝,三子也能娶妻啦就等着老三媳妇生孩子,他再来给孙子命名吧嗯,指不定到时候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也要再生孩子呢想想就觉得开心。杜云方和杜云启完全不知父亲已经想到那么远,他们两都有点扼腕,没能抢到小侄儿的命名权。范安阳这厢,听到小煦给弟弟起了小名,不禁愣了下,丁筱安姐妹三个则笑个不停,她们方才也问了孩子的名字,王进苑才说因为大家太过慎重,到现在还没有结果,不想小煦就给他弟起名了。“对了,可查出来,那天你为何突然提早发动”丁筱安问。范安阳摇摇头,“本来就快要生了,也无所谓提不提早。”其实当时她有闻到范丹梅身上那股香气,不过她不确定自己是因为本来就快要生了,还是因为闻了那香味才发动的,所以大家问起这事,她都是这么回答的。丁筱安姐妹几个互相交换了个眼神,摆明了不相信,不过细想想,范安阳不是气性大的,就算是孕妇较容易多想,也不太可能因为范丹梅那些话,而气到早产。那么不是刚好时辰到了,就是另有原由,不过范安阳不说,她们也无从猜测起。送走了客人之后,杜相把儿子、孙子找到书房,待他们坐下后,他才沉着脸问:“可查到了”“查清楚了。”杜云寻点头道,“是范丹梅身上带的香囊惹的祸,里头装了大量的麝香。”麝香有很多功用,但孕妇不能用,会导致流产、早产,范安阳那时腹痛,幸好有范夫人等人在场,及时处理得宜,母子方能均安。杜相一听怒道,“这才多大年纪的丫头,怎么心眼这么坏”“祖父,那孩子也是遭人算计的。”杜云寻虽恼范丹梅母女的算计,不过范安阳的早产,她们也是受害者,因为她们母女原本是打算造成既定的事实,好逼范安阳帮范丹梅进严氏闺学。但范安阳提前生产,没能让她们母女得定准话,目的没能达成,而且还因此惹恼了杜家和范夫人,她拉拢小念念,又用儿子去接近小宝,积极为儿女前途铺路,不想后方失火,夫妻失和不说,还彻底得罪了嫡母婆婆,不可谓损失不大“你说她们也是被人算计的谁谁算计她们,是算计她们来害阿昭,还是计她们,阿昭是无辜被牵连的算计人的是谁”杜相问得仔细,杜云启和杜云方愣了下,也转头看杜云寻。杜云寻苦笑,将他查到的事情与祖父他们说。范三少奶奶未出阁时,性情软和懦弱,没有主见,耳根子软,是个独善其身的人,随夫回京时,难得做了件善事,在路上救了一对母女。却没想到,那个母亲包藏祸心。那个母亲何氏不到三十岁,生得极美,娇娇弱弱的犹如莬丝花一般,令人望之生怜,女儿十岁出头,承袭其母容貌。也是个小美人儿。她们投亲不遇,在客船上与范家人相遇,范三少奶奶是听仆妇们说起。知她们母女要回京城,因仆妇们说项,范三少奶奶为了表现自己的仁善,便大方的邀她们同行。进京后。她们母女便同范家人分道扬镳,没两天。她们就又找上门,说是老家被族人强占,她们母女无处可去,就想到了仁慈的范三少奶奶。何氏很会说话。三言两语就捧得范三少奶奶晕头转向,她却不知何氏背着她,勾引范安松好几回。只不过都没让她得手,范安松喜欢的不是像菟丝花一样柔弱无助的女人。而是喜欢像冬青那样自信有主张的女子。何氏在范安松那里没得手,想要对范安柏出手,可惜的是,范安柏是什么人啊他老婆也不是省油的灯,压根就没给她机会,后来何氏就按下心思,让女儿与范丹梅姐妹交好。范三少奶奶想让女儿高嫁杜家,何氏则想搭着范丹梅,让女儿有个好归宿,她想得很明白,她女儿没有娘家可靠,没有家世,没有嫁妆,能嫁什么好人家若是做范丹梅的陪嫁丫鬟,凭她女儿的相貌,必能得姑爷怜惜,将来生得一儿半女的,下半辈子就有靠了她也能跟着享女儿福。只是,范丹梅就不能生孩子,否则正室有子,那个男人还会看重庶子就像她丈夫,她生不出儿子,那男人就狠心把她赶出府,连同她生的女儿,他也不要了就因为给他生了儿子的吴姨娘说,不想再看到她们母女两。下了决心之后,何氏便向范三少奶奶献策,当日在杜府,范三少奶奶母女跟范安阳说的那些话,全是何氏教的,只不过她不知道,范安阳怀孕,而且就快到产期了,否则她不会那么早就把香囊给范丹梅戴上。“你岳母可知何氏一事”杜相沉着脸问孙子,杜云寻点头,“适才送岳母上车时,孙儿就同她说了。”杜相冷哼一声,“你怎么不早说”“小迪才出生,总要给他积点福。”再说,太早揭开,让范三少奶奶有了防备,姜姨娘和那个叫冬蓝的还能得手吗当然不能太早说嘛不过杜云寻没说出口,只以给小儿子积福给搪塞过去。杜相看着他良久,他是知道这个孙子的,这小子才不是什么仁善之辈,想到今日听到的那些闲话,两厢联想到一块后,杜相忽然有点明白了。这小子他瞪杜云寻一眼后,才问起杜云启曾孙们的课业来,见祖父转移话题了,杜云寻才松了口气。范夫人回府之后,便让丁嬷嬷去见范三少奶奶,范三少奶奶受伤后,便一直躲在屋里不出来,美其名是养伤,其实是羞于见人,平日除了自己的陪房及陪嫁丫鬟相伴,就数何氏来的最勤,范三少奶奶及其身边的人,都觉得范三少奶奶这善事做得值府里的下人全是捧高踩低的,见她们三少奶奶被老太爷和大老爷厌弃,就避之如蛇蝎,只有这何氏,不畏不惧的靠过来。她们却不曾去想,何氏是范三少奶奶带进门的人,她不巴结着三少奶奶,还能去靠着谁啊丁嬷嬷过来时,范三少奶奶正在和何氏哭诉丈夫的薄情无义,姜姨娘的歹心算计,嫡母和长嫂的冷漠等等。范三少奶奶的丫鬟们一脸尴尬的站在丁嬷嬷身边,心里狂吼着,三少奶奶您别再说别再说啦只是范三少奶奶与她们心灵没有相通,完全感应不到她们心中的嘶吼。丁嬷嬷等屋里的话告一段落,哭声响起,才示意小丫鬟掀帘,她一进屋,范三少奶奶就僵住了,面色黑黑看着丁嬷嬷,这老虔婆几时来的来很久了吗可听到她方才的抱怨了丁嬷嬷上前一福,看了何氏一眼,便将何氏做的事,一五一十的跟范三少奶奶全说了。范三少奶奶听完立刻冲口而出,“你胡说”“老奴有没有胡说,您问问身边的人就知道,何氏手中的麝香从何而来,必有人帮她从外头买来,再说了,老奴没必要骗您,若非丹梅小姐的香囊害六姑奶奶早产,您觉得六姑爷会费心去查这件事吗”不会,范安松虽是范安阳的庶兄,但他的生母曾意图谋害范安阳,范丹梅日后生不生得出孩子,杜云寻才不在乎,所以,何氏,何氏当真做了范三少奶奶反手朝何氏甩了一巴掌,然后把何氏方才送给她的香囊、荷包全打落地。未完待续。s:谢谢一五八二二七八三三五一童鞋宝贵的月票、谢谢风铃草花艺童鞋宝贵的两张月票、谢谢小菊灯童鞋宝贵的月票好冷啊手指头都是僵的、第八百九十九章 白眼狼春风送暖,枝头上的鸟儿欢快的蹦跳着,严氏闺学正式开课,小念念穿戴一新,牵着小煦的手,后头跟着小四和三姑娘,四个小朋友一起往二门去。小四和小煦要去外院上课,三姑娘也好想跟去上学,可是她年纪太小,被严筠给婉拒了,不过大嫂跟二嫂跟她说了,只要她乖乖学习,等她年纪大些,就送她去严先生那里读书。二门前已经停了辆马车,是等着送小念念去上学的,三姑娘看着她上车,难掩艳羡之色,小念念坐在车里,便笑着跟她挥手,小四拉着姐姐和侄儿,也朝大侄女挥手,等马车走了,才对三姑娘道,“好啦小念念出门了,我们也要去上课,三姐姐你呢要回去还是”“我去找大嫂和二嫂,你们快去上课吧”三姑娘笑眯眯的朝叔侄两挥挥手,转身就跑了,小四挠挠头,白担心她了,刚刚还怕她哭咧没事就好。三姑娘在丫鬟的簇拥下,来到常苑,常苑看门的婆子看到她来,忙上前相迎。“大嫂和二嫂都在吗”“在,都在。”三姑娘点点头,提脚往里走,丫鬟仆妇见了她,纷纷曲膝福礼,她笑着朝大家颌首,脚步不停的往里走。原本大嫂和二嫂要送大侄女去上学的,不过被大哥说什么,慈母多败儿,不许她们送,就连送她去二门上车,也不成,最后就由她和小四、小煦送她上车去,大哥好小气,连大侄儿去送大侄女也不行。正房前的小丫鬟看到她来。忙笑嘻嘻的打帘通报。“你大侄女去上学了”坐在桌边盘账的王进苑问。“嗯。”三姑娘笑着点头,走到炕边,问抱着小儿子的范安阳,“二嫂,我以后真的可以进严氏闺学读书吗”范安阳把儿子交给奶娘,让她把孩子抱去暖阁,才问。“三妹妹喜欢读书”“嗯。喜欢。”三姑娘郑重点头,“二嫂,还要多久。我才能进闺学去读书啊”摸摸小姑娘的头,范安阳道,“总要先把字练好,还有多认点字。不然先生说些什么,你听了想记下来。却不会写怎么办”嗯,有道理。三姑娘点头记下,范安阳派了功课给她,三姑娘就乖乖的拿了描红本到暖阁写大字去了。王进苑看她走了。才若有所思的对范安阳说,“我们之前不就跟她说过了吗她记性一向很好,怎么今儿又提起来”而且看那样子。似乎不怎么相信她们的话。范安阳想了下转头看贺璋家的,贺璋家的笑着摇头。“这奴婢可不晓得,要不把侍候三姑娘的人喊进来问问”“也许是今儿看念念去上学了,才想起来多问一句。”范安阳起身下炕,趿上荷色软鞋走到桌边。王进苑则道,“还是仔细点的好,我看祖父对小四和三妹妹都蛮上心的。”大概是怕小姑娘会被教歪了,所以杜相对这唯一的孙女很上心。“那就叫来问问,反正人都在这儿了。”这一问才晓得,原来是方姨娘的继妹搞的鬼,方姨娘是个胆小怕事的,但她继妹不是,方家因方姨娘被大老爷收房,一家子的日子才好过起来。只是贪心不足蛇吞象,方太太见方姨娘在杜府穿金戴银吃香喝辣,日子过得舒坦,就想把她亲生女儿也嫁进杜府来享福,所以方姨娘的继妹方蕊珠曾意图给杜云启下药,可惜失败。现在看方姨娘生了个女儿,又有个便宜儿子记在名下,日子越过越好,方蕊珠却因当年之事,被方父草草发嫁,匆促间找的对象哪有好的,方蕊珠再不甘愿也得嫁,不然她的一条小命就没了方父差点被继室和小女儿给气死,这两个没脑子的,方姨娘是老子的妾,做儿子的若跟庶母的妹妹搞在一起,那算什么要是当初方蕊珠成了事,杜府为保杜云启的名声,方蕊珠就是死路一条。自找死路,犹不知,方父气极,在给小女儿挑女婿时只求快,只有赶紧把她嫁出去,才能保她的小命。没想到小女婿脾气大不说,还嗜酒如命,而且黄汤一下肚就六亲不认,方蕊珠头一胎就是被他打没的,怀第二胎时,婆家上下都很小心,才堪堪保住生了下来,只是孩子一生下来没几天就去了,方蕊珠心伤差点跟着去,方母心疼女儿,背着丈夫把女儿接回来。方父知道后就要把女儿送回去,不想,却传来小女婿酒后与人在街上起了冲突,被人打死了,方母一听,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