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都要打扫,不然整个家里都是臭味儿;家里没有井,所以用水要去村东河里挑;园子里的菜地也要照料,捉虫浇水少不了;柴禾虽然有了新收的麦秆,但是那东西又细又特别易燃,不抗烧,看着挺大的几个柴禾垛,很快就能烧完,所以,还需要进山砍柴的。林林总总,看着似乎也没什么活,但是一旦做下来也都没闲着。当然,这些活并不是每个人都干的。柴小米是什么都不做的,每日里最多绣绣花,蒋氏也是,做做小孩子衣服,叶氏吴氏喂鸡做饭照顾菜地。从地里活结束,柴衍泰跟柴熊父子俩就开始天天出去晃荡,柴衍泰是不知道跑去了哪里,柴熊是借口去地头看地出苗情况什么的。柴衍平挑水,收拾猪圈,倒粪倒夜香什么的,而舒锦则是常常上山砍柴,或者是跟柴衍平换着活儿做。叶氏对于每日里柴衍峰跟舒锦都上桌吃饭真是恨到不行,她每日都在想着,怎么能够把舒锦跟柴衍峰赶走。最好是能把们都赶出柴家。可是跟柴熊商量来商量去,柴熊却不同意把他们分出去。理由自然不是舍不得这个儿子,而是怕村里人背后讲究他,戳他脊梁骨。最后,叶氏终于算是想到了法子。这一日,到舒锦从山上打了猪草柴禾回来,叶氏拎着一个半大的麻袋来了后院,直接走到了茅屋里。“这里头是半袋粮食。家里人多,我也顾不过来,从今往后,你们两个的饭食,就你们自己做吧。不过,分食不分家,你们若是日后赚了银钱,还是要按规矩上缴的,听懂了么”说完,拍了拍手,脖子一仰,转身走了。叶氏走了,舒锦跟柴衍峰都看着那小半袋粮食没说话。两人早就猜,叶氏肯定要想法子对付两人。日日吃饭都闹得不愉快,她能一直忍下去才怪。让俩人分出去自己吃也是可以预料到的。“咱们什么都没有,就算想自己开火也不行啊,难道要等他们吃过了在用他们的锅做饭吗”舒锦打开袋子,看了看里头,那是小半袋杂面,也就二十斤。说来真的够少的,这些东西,如果是放开量的让舒锦吃,最多也就撑半个月。按舒锦的想法,恐怕,半个月以后若是想再从叶氏口里要点粮食出来是不可能的了。看来,赚钱的事儿真是迫在眉睫了。“我今儿就去趟镇上吧。买些日用的东西回来。”说是分食,叶氏却除了这点杂面,连双筷子都没给他们。舒锦决定,还是别去她哪里讨骂了,反正也打算去趟镇上,如果药材可以卖了换钱,干脆就直接把缺的东西买回来算了。舒锦不知道物价,又跟柴衍峰打听了一番,然后上了趟山。之前的天麻之类的,舒锦陆陆续续又挖了一些,都让柴衍峰悄悄的晒干了装了在一个麻袋里,她又上山采了些新鲜的覆盆子,记得这个也是可以入药的,不然当水果也可以吃。另外还打了两只肥肥的兔子。为了不让叶氏怀疑,她还摘了些野菜之类的,打了声招呼就出发去了镇上。玉屏镇在山宁村东北,二十多里路,普通人步行一般要花上一个半到两个半时辰。但是舒锦却不同,因为本身拥有风系异能,所以她的速度很快,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已经远远的看见了玉屏镇。玉屏镇不大,但是入镇的街道很宽阔,可以跑八架的马车,正街入镇的道路两旁是不允许摆摊的。所以买东西都得去镇内。走在古老的街道上,擦身而过的是穿着小袖或宽袖短襦紧身长裙的女子,以及穿着圆领袍衫或披着大氅,带着幞头的男子。抬眼看去,宽阔的路面,两边屋舍俨然。舒锦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定了定神,舒锦沿着路向前走着,她在找柴衍峰说的可以摆摊的街道。第27章 第一桶金从柴衍峰那里知道,大演王朝规定,城市中主干道一律不许摆摊,主干道两旁的店铺的店门也不许朝主干道开。能够在主干道开门的,都是衙门之类的执政部门。另外,所有城镇主干道戌时开始都施行宵禁。通过柴衍峰的讲述,舒锦知道自己算是赶上了个不错的时代。此时正是开国盛世,当朝皇帝是太宗皇帝,开国的第二任帝王。战乱之后,百废待兴,皇帝励精图治,正想一展拳脚。据说皇帝正举国选拔人才,不过这个暂时跟落脚在山村的舒锦没什么大关系。倒是农田赋税什么减轻许多,让许多村民得了实惠。舒锦看了看玉屏镇上人们的衣着服饰,不同于山宁村多是粗布短褐衣,讲究上许多。也是,镇上人生活相对富足,且不需要做太多农活,所以也更注重仪表。到了镇上舒锦才发现,这时人的穿衣裳竟有些类似初唐的风格。舒锦一边观察着四周,一边在街道上左转右转,终于来到了一家酒楼附近。抬头看了看招牌:闻香阁。打来的野兔子如今还活着,不过是被捆了四肢扔在了空间里。她走到酒楼跟前,假装在随身带的麻袋里摸了下,就把兔子放了出来。舒锦在门口徘徊了一下,正考虑是不是该直接进去时,里边的小二儿看到了她。小二儿眼神不错,见她有些踌躇,也没因为她穿着土气就出言驱赶,而是走到了她近前,开口问:“这位大嫂,可是要用膳”舒锦梳着妇人髻,所以小二儿就直接称呼大嫂了。“小二哥,叨扰了。我是想问,你们这里,可收野味”“野味”小二儿因为舒锦标准的官话愣了下,但随即反应过来,答道,“收是收的,不过得先请我们掌勺儿看看货色。如果货好,价格绝对实在。”“那,可否劳烦小二哥给引荐”舒锦说话客气,但没有伏小做低的姿态。这年头,会说官话的,多半是有些出身的人,看舒锦皮肤白净,双眼黑白分明,说话态度也不卑不亢,所以小二哥一时也不敢拿她当普通的农妇,丝毫也没敢给她脸色看。小二儿很痛快的说:“那大嫂随我来。”说着就引着舒锦走向了一旁,并没有从正门入闻香阁,而是走了一段,到了闻香阁边上。那里有个不起眼的小门,从小门进去,是一条两米多宽的胡同,再往里就是闻香阁的后院,后院连着灶房,小二让舒锦在院中稍候,就去了灶房喊人。片刻后,跟着小二儿出来的还有一个穿着粗布褐衣四十左右的黑脸男人。男人身材很魁梧,脖子上挂着一条布斤,他先用麻布巾抹了下脸上的汗水,这才看向舒锦。“是你有野味卖”舒锦点头。“什么东西,拿来瞧瞧。”男人走了过来。舒锦拿着装着两只肥兔子的袋子交给他。男人打开袋子口,向里看了一眼。“恩,挺不错的。我们收了。”男人最后几个字是跟小二儿说的。小二闻言答应了一声。“我这里还有些山野菜,你们可收”舒锦又把身后的筐摘下来,给那男人看。男人向筐里看了看,抬手翻了翻。都是些这时节常见的菜色,按理他们这里是不缺的。但是舒锦的菜看着却跟刚摘下来的似的,又因为她的兔子很不错,所以他就冲着小二儿也一点头。小二会意。男人也不再多话,转身就回了灶房。“这位嫂子,你跟我来吧。”小二儿说着当先引路,带舒锦从灶房左手边一个小门进去,边走边跟舒锦解释:“我们这边收野味不同野味不同价格,像你这野兔,是三十五文一斤,你这野菜是常见的,店里价格不会太高,也就是一文一斤的样子。当然,我们这里收东西,绝对不会差了你的分量。你先跟我去把东西过了称,然后我带你去掌柜那里领银子。”“那有劳了。”舒锦听着,点点头,道了句谢。小二儿带着舒锦去称了分量,兔子挺肥,一只四斤半,一只五斤。野菜不多,只有五六斤的样子。东西称好了,小二带着舒锦从后院灶房左手边的小门进去,原来这门也通前边闻香阁大厅。小二就带着她找了掌柜。掌柜穿着褐色长袍,带着幞头,面庞白皙,看着有些文气,对舒锦态度也温和。算了价钱,四舍五入,给了舒锦三百四十文钱。舒锦仔细的数过了铜钱,谢过掌柜后就告辞,掌柜还说若是有好货,还可以再卖给他们,价格定然公道。舒锦答应,从后院过胡同出小门离开了闻香阁。这闻香阁是舒锦跟柴衍峰打听过的地方,据说山宁村里多数人来玉屏镇卖野味也都是送到这里,村中人都说这里掌柜小二儿都和气,价格也公道。舒锦也觉得不错,决定以后有东西,还是可以来这里。到了街上,舒锦找了背人的地方,又从空间把炮制过的药草跟覆盆子都倒腾了出来,然后继续找下一处收购的地方。舒锦边走,就边散着精神力挨个店铺里边搜寻着。不单是找药铺,还是想看看一会儿如果买东西,去哪里比较合适。离开闻香阁所在的这条街,她又选择左转了一下,走入下一条街,突然一间铺子里摆放的东西让她心里一动,快走了两步走了进去。铺子不大,二十多平米的样子。屋内摆满了货架,靠门口一张柜台,一个三十岁左右留着小胡子的男子坐在柜台后,正翻着一本线装书。吸引了舒锦的当然不是这个小山羊胡掌柜,而是这间店铺中的商品。这应该算是一间杂货铺。再这样的一个小镇,这家店铺东西齐全的让人惊讶:左边摆着各种粮食,种子;中间是各种工具,用具,大到木盆扁担,小到针头线脑儿,这些东西占了大部分的空间;而最右边,十分醒目的位置,一个货架上摆着是一筐筐的水果第28章 购物杨梅,龙眼,杏子,新鲜的荔枝,甚至,还有几颗大西瓜这些东西,如果放在上一世的和平年代一点都不稀奇,但是,在这个古代的大演国就相当稀罕了。荔枝杨梅都不耐久放,尤其荔枝。白居易就在中讲“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日五日色香味尽去矣”。玉屏镇这样的小地方,尽管人们生活相对于附近的几个村落富足,但水果还是属于奢侈品的。何况还是荔枝这种精贵的水果。这个店铺竟然可以把荔枝拿出来卖,那要么是有人卖,要么,就是店主人财力雄厚,赔得起,不差钱。不过,看这荔枝这么新鲜,难道是产自附近的“这位夫人,有何需要”舒锦打量着店里的时候,掌柜已经注意到了她,看到她一直把眼光集中在水果那里,虽然她衣着并不考究,但掌柜也没有流露出什么歧视的意思,而是正常的招呼。舒锦脑子一转就回答:“我这里有些果子,想问你们店里可收”“恩”掌柜闻言,起身从柜台后转了出来,“拿来我看。”舒锦一听,摘了身后的大筐,露出里边的覆盆子。整整半筐。这里有今天摘的,当然,还有许多是每次舒锦上山时看到了,摘下来的,然后放到空间里的保鲜楼里的。这时想卖,就一并拿了出来。掌柜一看,半筐果子,都是紫红的颜色,舒锦摘的时候,还特地留了几片新鲜的覆盆子叶子,如今,连叶子都是绿莹莹的。衬着果子十分好看。是十分新鲜的覆盆子。掌柜当下就心中挺满意,拿了一颗放进嘴里,汁水满溢,清香甘甜。“恩,这个不错,我都收了,留下吧。”掌柜示意舒锦把东西过称,竟然有十多斤掌柜的有些诧异,他仔细检查了,所有的覆盆子除了个别的放在筐中有点小磕碰,其他都一样新鲜,看着全是新摘的。这覆盆子附近几个村的山上会有,但是因为是野生的,成熟时间也不太相同,就同一座山上,也不见得能一次采来这么多。也不知道这个妇人是怎么一次找到这么多的。掌柜的奇怪归奇怪,但是也没说什么,按四十文一斤全都收了。直接给了舒锦五百文钱。舒锦仔细的点过钱的数目,然后仔细收好,转身离开,走了两步,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又看向货架。像油,盐,这些东西都是日常要用的东西,既然分食了,就不得不买。这里东西很齐全,舒锦想着,干脆在这把东西买买得了。舒锦就又在店里转了一圈,要掌柜帮忙称了二十斤的粳米,算五十文;二斤盐三十文;最便宜的菜籽油二斤,二十文;三大三小六个陶罐,五十五文,大的是舒锦打算留着腌菜吃,小的放油盐。舒锦本来想着,两个大碗就够了,后来掌柜的给拿了一套六个的粗瓷大碗,只要四十文钱,还可以多送两个碟子,索性就买了一套。舒锦仔细的数出一百九十五文钱给了掌柜。掌柜收了钱,又顺手拿了四双筷子送给舒锦。筷子是竹子的,毫无花样,只是稍微打磨了下,相对粗糙。但是舒锦也不嫌弃,谢过了老板,又跟那杂货铺的掌柜打听了下药铺和铁匠铺的情况后才出了店铺。这一趟出来,舒锦要买的东西挺多,不过这家杂货铺解决了大半。她跟柴衍峰了解过物价,觉得这家给的价格还算公道,所以就没为了几文钱跑好几个地方对比。要知道,天黑了可就要宵禁的,她还是抓紧时间的好。根据掌柜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