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锦玉良田> 分节阅读 7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4(1 / 1)

。几个人一下午的赶工,终于在掌灯前按照舒锦的要求大致搭建好了新灶台跟烟道,足够第二天使用了,剩下的慢慢完善就好。舒锦还要求瓦匠们在后灶房砌了一个烤炉,这样日后舒锦便可以做出更多种类多吃食来。一切就绪后,命人在新灶台里填上火让新灶台更快干燥,一品阁的众人便也在用过晚饭就各自休息去了。静待明天。第160章 文思福黎与跃龙门新鲜白嫩的豆腐被削去老皮,舒锦利落的一次次手起刀落,刀快速的切过豆腐,到切完一整块,这块豆腐从在外表看,还依旧四四方方。舒锦动作不停,手轻轻的在切过的豆腐上抹过,原本的豆腐块便变了个样子,成了倒伏在案板上。舒锦继续跟方才一样切过一遍,然后把豆腐用刀铲起,放到了一旁盛着煮沸过的水的大碗中。接下来,冬笋切片,然后切丝,用水焯熟;香菇去蒂,切丝,倒入少许鸡汤上锅蒸制;熟鸡胸肉切丝;新摘下洗干净的生菜,嫩绿还带着水珠,切丝备用。舒锦把所有用料都切成细细的丝,而不论是哪种材料,她切弄时的节奏都是又稳又快。食客们看着她,只道她动作利落,只有大师傅们才知道,这看似轻松简单的动作背后,要有十分娴熟的刀功做基础。一切准备就绪,舒锦拿了个小瓷锅放到火上,倒入鸡汤。接着依次放入香菇丝,鸡胸肉丝,笋丝,生菜丝,汤开后撒入盐,盛放在白瓷汤碗里。另起一个小锅,倒入鸡汤。到汤沸捞出烫过的豆腐丝放入。接着,当豆腐丝浮起在汤的表面上时,把豆腐丝捞起放入先前的大汤碗中。第一道汤羹完成。舒锦用大碗配套的盖子盖好汤碗。接着着手弄下一道菜。另一道菜舒锦打算做鱼,这个时代,鱼的做法还大多停留在煮或者蒸,有时候是煮成汤喝。有时是跟其他菜一起煮,或者整条蒸来吃。而舒锦所掌握的鱼的做法要丰富的多。在考虑各种的做法之后。舒锦最后决定做一道糖醋鱼。新杀的活鱼去腮去内脏,洗净血水,用刀在鱼身上每隔大约3厘米便向鱼头方向斜切一刀;之后擦净鱼身的水,在鱼身上及腹腔均匀地抹上黄酒、胡椒粉和适量盐。加上葱丝姜片,腌制一刻钟。期间舒锦拿出自制的玉米淀粉加水调成淀粉糊,待鱼腌制好后用手抹在鱼身上。并细心的把切开的地方也抹上淀粉糊。锅内烧热油,约到七成热的时候。舒锦拿起腌制好的鱼,一手拎着鱼尾巴,另一手用勺子将锅中的热油舀起,浇在切花刀的地方一直到鱼肉外翻定型。热油淋在鱼肉上,发出滋滋的声响,在众人都屏息看舒锦做菜的一品阁大厅清晰可闻。接着,舒锦将鱼放入锅中,让鱼身弯曲做好造型便开始小火炸制,期间还不停用勺子将热油浇在鱼身上。到鱼完全定型,捞出鱼转大火,当油温够高,将鱼再次放入锅中大火炸一下,把鱼外皮炸酥后放入盘中放好。接下来是浇汁。先炒汁:锅内留少许油,把事先切好的蔬菜丁下入翻炒一下,然后倒入适量开水,加入糖、醋和适量盐,汁烧开后加入适量的淀粉水勾芡烧至浓稠,最后淋些熟油使汤汁油亮。油亮的糖醋汁均匀地浇在鱼身上那一刻,滋滋声再次响起,刺激着所有人耳膜;鱼身被舒锦弯曲着侧腹朝下放置盘中,红亮的汤汁淋上去,配着鱼身的弧度和飞扬的鱼肉,仿佛下一刻那鱼会从盘中越出一般。舒锦完成最后的浇汁,便示意伙计上菜。大厅中人一见两菜完成,都不由得嗡嗡的讨论了起来。两个伙计一人端着一道的走出来,厅里的众人无不引颈期盼的看着伙计们的手上。头道汤因为盖着,所以人们都把目光落在了鱼上。这样做鱼的法子真是众人闻所未闻的,鱼的造型也十分漂亮。当伙计走过身边,人们还能闻到一股酸酸甜甜的味道。那味道刺激鼻腔,引动味蕾,让人不自觉就咽了几下口水。两道菜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下,送到了客人桌上。“这两道菜是什么名堂”客人问道。其他的人们也纷纷竖着耳朵等舒锦的回答。这时舒锦也已经从厢房走了出来,听到人问,舒锦便上前,答:“汤是文思福黎,另一道是跃龙门。”古时豆腐又称“福黎”,所以文思豆腐被舒锦叫做了文思福黎。舒锦话落便引来了人们的议论:“跃龙门嘿看这鱼的样子,真像是要跃龙门的样子啊”“是啊真是好看”“这味道也很诱人啊”说这话的人说着,还吸了吸鼻子。一时间,人们对那客人真是羡慕不已。舒锦见众人把目光都聚集在鱼身上,便示意伙计拿去汤碗的盖子。人们看到这一动作,这才想起还有道汤他们没看到。顺着汤碗望进去,一丝一缕,白的,黑的,青色的,漂浮在莹白的瓷碗中,煞是好看。最难得的是,不论哪种颜色的丝都如线般精细众人这是才明白,这道汤不是随随便便就做的出来的,单是这切丝的刀法就十分讲究了。一时间,赞叹声此起彼伏。不提那位客人是如何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下用了这顿餐饭,总之这一菜一汤又让舒锦厨艺高超的名头更上一层楼,一品阁这个很有特色的开放式厨房也让人们新奇不已。当天消费银两最高的人也获赠了一张会员卡。到柴衍峰说日后一品阁将不定期从宾客中抽取幸运食客,并赠送优惠笺纸时,食客们都摩拳擦掌,都道日后要常来用饭才行。同时,这一次因为新菜推出,人们还尝到了一种新的饮品。它不像白水淡而无味,亦不像酒般或浓或烈,而是带着一股幽香,品后唇齿留香又带有回甘。它的名字,叫茶。听三七堂的大夫说,这茶还是一种可以提神醒脑,排毒解油腻的佳品呢当然,同样是茶,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一品阁的茶水种类可不少,像什么雨前,毛尖,银豪,名字新鲜好听外,价格也各不相同。若是客人你说,不知道哪种好喝,那你就不用担心啦头回来的客人若是有意买茶水喝,是可以免费品尝一下各种茶水的,相信客人总会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茶水的。第161章 糖舒锦一直想要想法子弄出合适做菜用的糖,于是当一品阁的生意柴衍峰可以单独照看后,她便跑遍了整个江兴县的制糖作坊。这时候制糖的原料主要就是用甘蔗,制糖的法子还停留在“曝晒之法”,简单的说,就是甘蔗汁加热加上日晒,得到浓稠的胶状糖浆。可惜,因为制作工艺的问题,制糖会有挺大的浪费,而且成本也相对较高,以至于糖的价格也高。糖毕竟不同于盐,不是每日必须的东西,所以大演朝并不限制民间制作。舒锦琢磨,既然要做糖自己用,索性找一家规模合适的中小型作坊先试验一下,如果真的可以做出自己需要的糖,日后也可以制糖卖钱。于是,跑了不少的制糖作坊之后,舒锦终于选中了一个小作坊,同作坊主人商谈了许久,终于把这个作坊买了下来。作坊还是原来的作坊,不过改了个名字,又按照舒锦的意思改造一下,并且舒锦言明,以后怎样经营舒锦说了算。作坊主姓关,名三德,今年不足四十岁,他得了舒锦的银子,最后同意帮着舒锦继续管理这个作坊。舒锦的意思,原来作坊里的帮工只要想就全部都可以留下,依旧发给他们原来一样的月例。于是,虽然作坊主换了,可里边忙碌的人基本没变。作坊稍微进行了一下改造后,就再次开工了。舒锦在超级电脑查到了一种制作“白饴”的土法:用收干的白色嫩小麦芽熬糖,然后利用干麦芽糖化白米,高粱米或者小米制糖。大概五升麦芽可以糖化一石米。这样,当其他作坊都因为没有甘蔗而歇业时,舒锦的作坊无疑一年四季都可以制糖了。老法甘蔗制糖其实不是什么秘密。有人自己在家都能熬出糖浆来。关三德听说要用大米制糖,一是不信,二就是大呼浪费。不过,舒锦现在才是老板,他尽管不信,也由得舒锦折腾。用米的制糖法也很简单,只要准备蒸米饭用的锅具。还有一个底部留孔有塞子的瓮。舒锦跟关三德还有作坊的工人研究了几天。试验了几次终于成功了,出来的糖是块状,白如冰晶。当所有人拿起一块过去从未见过的白饴糖放到嘴里咬下点尝时。惊讶的发现,真的很甜,甚至超过糖浆。而且,不同于糖胶。这样的糖块更方便食用,盛放以及携带。时人制糖用的主要是甘蔗。若是有了用粮食的制糖法就弃甘蔗不用那便是本末倒置。所以,舒锦的制糖作坊也依旧主要用甘蔗做糖。可是,她却不打算跟他人一样,制造黏黏的糖胶。她要做的。是时下没有的“砂糖”。为什么蔗汁熬来熬去出来的都是胶状的糖浆那是因为蔗汁中本来就有一种阻碍蔗糖结晶的有机酸类。只有去了这样的酸,才能让蔗糖结晶。再有就是去色问题。蔗糖熬制出来时是有颜色的,如何让他们变成白净的白砂糖那就是要经过去色这一环节了。上一世的现代化工业生产自然有机器和专门制剂解决这些。可如今只能用土法。于是舒锦搜索到了目前最容易达到的土法:用草木灰去酸,黄泥盖浆法去色。为此。舒锦特地去订制了一种形似漏斗的“瓦钵”。此时是农历九月,正是甘蔗糖分最高的几个月份之一,于是,舒锦便带着关三德等人不停的做着制造白砂糖的试验。蔗汁加热蒸发至浓稠,倒入事先用稻草堵住下口的“瓦钵”里。这样放置两三天,把瓦钵架在缸上,然后用黄泥饼压住糖浆。黄泥泥浆会慢慢渗入糖浆,把其中的有色物质跟阻碍凝结的糖蜜都吸附住慢慢下沉到瓦钵底部。过一段时间后,拔出瓦钵塞的稻草,揭开已经干燥的黄泥土坯,瓦钵上层便是结晶而出的上等白糖。舒锦也已经查了些制冰糖的法子。冰糖制法相对难一些,而且目前也只有用甘蔗制造,不过,因为土法制造冰糖需要的温度比较低,舒锦打算到正月里再试验。这些制糖的法子很新鲜,关三德大为惊讶,连带的,制糖热情也高涨,小作坊产量竟然日日飙升。但是,同样,原料消耗的也不少。冬季即将到来,正是存储粮食的时节,像舒锦他们这样还用粮食制糖的真是怎么看都有些浪费。于是舒锦想了想,还是调整了下,目前作坊还是以生产白砂糖为主。舒锦写了一份字据,并且已经在县里备了案。字据大意就是制糖的方法系舒锦家传秘法,作坊中每个人都要守口如瓶,不得外传,如果一旦查出有人泄露,就要送交官府治罪。大演律里,有窃取他人祖传手艺违法的条款,惩罚至少要打板子后流放或是永久囚禁。所以,舒锦这张字据是告到哪里都有理的。作坊所有的人都在这张字据上画了押,舒锦便不用担心制糖法子泄露出去了。一品阁自从舒锦订下每月推出新菜的规矩后,生意就更加红火,县里当然不只一家酒楼,可是没有舒锦的新菜,他们就算平时里也宾客盈门,依旧比照一品阁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而模仿舒锦的菜的酒楼不是没有,却始终达不到那种味道。三杯鸡是不用一滴水的,另外这菜用到的九层塔只有舒锦有,缺一味它,三杯鸡的味道自然大大不对。所以一品阁的生意他们自然也抢不走。舒锦的“开放式厨房”也成了一品阁的一大景观,导致许多洽谈生意之人也都选了一品阁用饭,就为了观看这别样的灶房。这一日,舒锦从“尔甘坊”研究制糖完毕,动身回一品阁。马上又到了一品阁推出新菜的日子,路上,舒锦就边走边思考着,这一次,推出什么菜为好呢推出的菜一定要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并且,因为是酒楼,传菜速度太慢也会被客人给差评的,所以不能太费工夫。卤肉饭跟三杯鸡之所以被当做新菜推出,就是看中了它们的大众口味。综合这些原因,就是太复杂的菜不行,太名贵的不行,味道太独特的也不行。第162章 再遇双胞胎姐妹想到这些,即便是脑中有一大本厚厚的中西菜谱的舒锦也是有些难以取舍的。舒锦向一品阁的方向走着,因为脑中想着事情,并没有分神散着精神力观察周围,所以,当她被人猛然撞了一下腰部的时候,才惊觉被人接近。撞击力量不大,可是凭着舒锦的敏感,依旧感觉到了腰间轻微拉扯的力度。小偷几乎是立即的,舒锦就反映了过来。那撞了舒锦的娇小身影本是偷了东西就跑,却没成想,刚跑了两步,就有一只手按住了自己肩膀,那力道让她完全不能动弹。小贼无法,害怕的回头看向手的主人,接着,惊讶的睁大了眼睛。“柴,柴夫人”小贼惊叫道,一双又黑又大的眼睛因为惊讶睁得更大,一张巴掌大的小脸黑黑黄黄,更显得眼睛格外的突出。舒锦看到小贼的脸,皱了下眉毛,很快的认出了她的身份。虽然这个小贼如今穿着身旧褐衣,盘着小男孩的发髻,可是舒锦一下便认出她是个小女孩。而且,还是第一次她来江兴县就见过的那个耍杂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