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依云面色冰冷。看了简莹派人给她送的信,她就猜到乐林公主是因为什么盯上她了。她跟楚非言虽有那么一点子惺惺相惜之意,却无半分男女之情,她不愿因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被人欺压。然她一个未出阁的女儿,总不能贸贸然去找乐林公主说“我跟楚公子没有私情”,说了乐林公主也不会相信,只会当她做贼心虚,不打自招,一味避让更不是办法。她父亲是从一个小小的县丞一步一步升迁到今天这个位置上的,官场上的人情冷暖、勾心斗角她看得多了。她母亲曾经为了她父亲的政绩考核,百般讨好一位大官夫人,为其打扇捏腿,做着奴仆一样的活计;她的哥哥曾经被上官的公子打得遍体鳞伤,卧床数月不起。她也曾经因为衣着上的一点小失误,被一位自命不凡的郡主处处刁难,直到她父亲擢升离开那个鬼地方才得以解脱。那些所谓的“贵人”,向来以欺辱他人为乐,你越是退缩,越是忍让,越是小心翼翼,他们就越是兴致勃勃。“所以你就打算跟她一次性做个了断”简莹借口道。“是。”方依云点了点头,“我故意惹怒乐林公主,一方面是想逼她亲口说出为何刁难于我,再说出我与楚公子之间没什么,作出名节受辱、以死明志的样子,一举打消她的疑心。也想震慑一下她,让她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随意欺辱的。另一方面,是想给自个儿免去伴驾的差事。圣驾在济南府停留一日,我们就少不得陪伴一日。我不擅应酬。对我来说,坐在亭榭之中喝茶闲聊,白白浪费时光,远不如在梨花苑教孩子们识几个字来得有意义。虽与我设想的有些出入。不过经此一事,想必别人都能猜到乐林公主刁难的我是为了什么,碍于名声,乐林公主不会再找我的麻烦,我也有理由推掉伴驾的差事。回梨花苑安安心心地做事了。”其实她这么做还有一个不好言明的原因,那就是她想借这一回的事给方夫人醒醒脑,别再见了什么青年才俊都想拉来当女婿,谁知道那“女婿”是不是被某个大人物看中的或者即将看中的周沁长吁了一口气,感觉总算不是那么憋闷了,又心有余悸地道:“表妹你胆子也太大了,说跳水就跳水,万一救晚了,岂不是连命都搭上了”“那只能怪我命不好。”方依云淡淡地笑道。她知道乐林公主不会让她死,而且朱笺是会水的。就算别人不救,朱笺也会及时来救她的。简莹没有言语,总觉得方依云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她这一跳,也许能震住乐林公主,可震不住何皇后。何皇后是公认的小心眼儿,眼瞧着乐林公主在她手上吃了这么大的一个暗亏,既损了闺誉,又折了皇家的脸面,岂会坐视不理人家是国母,动动小手指。就够她喝一壶的了。方依云见简莹面色凝重,若有所思,心下隐有不安了,“二少夫人。你是不知觉得我此事做得不够妥当”“也不是。”简莹回神一笑,“不管怎么样,那两位都是皇家的人,你已经惹了她们的眼,还是小心一些为好。左右她们在济南府也待不了几天,能低调就尽量低调一些吧。”“我明白。多谢二少夫人提点。”方依云微微笑道。又闲聊了几句,眼见就到晌午,该是安排中饭的时候了,简莹便起身准备回西苑去。周沁却说什么都不肯回去,“我不去,一瞧见乐林公主那副颐指气使的嘴脸我就忍不住作呕。”“三妹妹,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简莹好言相劝,“四妹妹年纪小,说话做事难免不周到,你是我们王府唯一一个能够妥善招待乐林公主和诸位小姐的人。你是主人,哪有主人撇下客人不管的道理莫再说那些孩子气的话,赶快跟我走吧。”周沁犹自不情愿,“可是表妹”“表姐就跟二少夫人去吧。”方依云接起话茬,“我又不是外人,身子也没有大碍,我在这里稍微休息一会儿就回去了,你不必惦念我,好生待客就是。”周沁再无理由可找,只能整理了一下妆容,乖乖跟简莹去了。方夫人重新回到水阁,就感觉自己被何皇后无视了。何皇后几乎跟每一位女眷都直接对过话,有的是一两句,有的是十几句,甚至几十句,唯独对她,连正眼都没有一个。在座的人也都敏感地觉察到了,唯恐被何皇后“恨屋及乌”,不敢与她交谈。一个朝廷四品大员的夫人孤零零地坐在那里,别提有多尴尬。她个人受点儿冷遇还在其次,她担心何皇后会因为今日的事,连她丈夫和儿子也一并记恨上了。虽说当今圣上是贤明君王,不会因为何皇后吹两口枕头风就去责难下头的官员,可保不准何皇后不会动用朝中的势力下绊子使坏。为了丈夫和儿子的前程,她必须跟何皇后化解矛盾,搞好关系。何皇后不搭理她,她就主动搭理何皇后。心下打定了主意,便瞅准众人歇口喝茶的空当,迎难而上地开了口,“如果臣妇没有记错,乐林公主已到及笄之年了吧公主美貌出众,聪慧剔透,又有皇后娘娘悉心教养,不知哪家有那个好福气,能娶到公主这样的好姑娘”此言一出,水阁里静得吓人。夫人太太们各个震惊不已,心说知府夫人平日里是个挺聪明圆滑的人,今日怎会拍这样露骨又蹩脚的马屁方小姐刚刚被乐林公主逼得跳了水,她说这话摆明是嘲讽嘛。一面嘀咕一面偷眼去往上首瞄去,果然瞧见何皇后的脸色有些发黑。方氏只当方夫人因为方才的事情心有不忿,忙笑着打圆场,“是啊,乐林公主真是长大了。我记得上一次有幸见到她的时候,还是个六七岁的小女孩,一转眼就出落得如此水灵,变成大姑娘了。我一见就喜欢,皇后娘娘,要不您忍痛割爱,把乐林公主嫁到我们府里给我当儿媳吧。”未完待续。s:感谢“喵咪小姐”的月票,鞠躬、第392章 是福是祸济安王府跟萧乐林年纪相当的,只有三少爷周沅。虽说这两年他的个头个抽条一样长起来,已经不似先前那么胖了,可跟“翩翩佳公子”的形象还差得远。继室生的嫡子,承爵无望,还只是个秀才,前途无亮,何皇后断然不会将自己的掌上明珠嫁给这样的人。任谁都听得出来,方氏说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客套话。一家有女百家求,便是个乞丐上门求亲,对女儿家来说也是面子。何皇后心下承了方氏的这份情,脸色便好看了一些,“我也想把那闹人的丫头早日嫁出去,只是圣上答应过她,她那未来的夫婿,需得是她自家看中的。”方氏面上做出惋惜的表情,暗地里却忍不住腹诽,本来也没想娶,至于拿圣上当挡箭牌吗方夫人见有人接茬,心下一喜,忙又厚着脸皮开了口,“听说这一届科举出了许多少年有为之人,那可都是我们大梁国的天之骄子,将来的股肱栋梁,只要公主肯屈尊,必能从中得一良配。”方氏听出来了,她这拐弯抹角的,是想打消何皇后的疑虑。左右方才已经卖过一个人情了,索性好人做到底吧。“是啊,这一届科举当真人才济济。昨日见到我那二哥,还听他喜不自胜地念叨了许久,说贤君如凤,人才如百鸟,只有盛世才会出现百鸟朝凤的壮景。我们这一辈人能诞于大梁,生在盛世,效忠明君,何其有幸。我虽然没见过其他人,新科状元却是见过几次的。那位楚公子着实惊才绝艳,俊朗不凡。”方夫人知道方氏是为了给她解围,暗暗记下这份恩情。人家给她创造了机会,她自是不能辜负这份心意,忙不迭地接起话茬,“楚公子确是个少年英才。不瞒皇后娘娘和诸位说,大考之前,我曾想过将小女许配给他。可惜楚公子对小女无意,说大丈夫尚未立业。何以成家小女也说,自个儿才疏福薄,不敢相配。回头想想,确是我妄想奢求了。”这段话说出来,中间虽然弯了几弯。意思却直白得很:楚公子没瞧上小女,小女也有自知之明,不敢高攀。之前的事情,都是我这当娘的剃头挑子一头热罢了。乐林公主逼得方依云跳水是为了什么,在座的女眷心里都大抵有数。此时听一向长袖善舞的方夫人几乎是自说自话,这般生硬地作出解释,诧异同情之余,心下都有些不是滋味。易地而处,若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她们未必有方夫人这样的“厚脸皮”。方夫人并非乱了分寸。失去了往日的玲珑,她是故意要给何皇后留下一个“笨拙”的印象。何皇后尚在闺中的时候,就有心胸狭窄的名声。这样一个人能够成为当今圣上的发妻,而且在后位上一坐就是近二十年,除了傲人的家世,本人自然也具备了相当出众的头脑和心机。但凡聪明人都不喜欢聪明人,像何皇后这样高高在上的人尤其不喜别人在自己面前耍小聪明,当然,也不会喜欢太笨的人。既然这件事她非解释不可,而在座的都是耳聪目明之人。不管她是委婉圆滑地解释,还是笨拙生硬地解释,大家都听得懂。她又何必去卖弄自己的聪明,让何皇后更加不喜呢事实上。她的“笨拙”也的确让何皇后对她们母女的不喜稍微减少了那么一点儿,从而多了几许轻视。这步棋她是走对了,可终究还是低估了何皇后小心眼儿的程度。“方夫人这话却是过谦了,本宫常听陛下夸赞令千金,说她收养遗弃女童,仁心善举。乃我大梁国女儿之表率。这样的好女儿,何愁良配济南府本宫不熟悉,不过京城之中像楚大人那样的少年英才,本宫还是知道不少的,皇室宗亲之中亦有不少未曾婚配的儿郎。方夫人若是为女儿的婚事犯愁,本宫回京之后倒是可以帮你物色一二。”皇后帮忙物色,不就是“赐婚”吗何皇后对她女儿印象不加,若是随便指一个不成器的,岂不毁了她女儿的终身方夫人被何皇后一番话骇得心肝乱跳,好在她是个沉稳隐忍之人,面上却没有表露出多少,起身福了一福,“多谢皇后娘娘美意,怕只怕小女年纪大了,又整日在外抛头露面,配不上您口中的贵人们。而且臣妇那不孝女”似乎难以启齿,她顿了一顿,又语调艰涩地道,“那不孝女整日将毋宁缺不强求之类的话挂在嘴上,心无旁骛,只想着将那些被遗弃的女童抚养长大呢。”何皇后嘴角几不可见地翘了一下,“听方夫人这样一说,本宫倒是愈发好奇了,忍不住想去瞧一瞧那些让令千金宁愿放弃终身来抚养的女童。”说着便吩咐立在身后的宦官,“裕安,你去打听一下,圣上明日有什么安排,若不需我等伴驾,本宫便去方小姐收养女童的地方转转,顺便看一看这济南府的风土人情。”裕安应了声“是”,便捧着拂尘躬着腰身退了下去。方夫人猜不透何皇后要去梨花苑是福还是祸,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面上却不得不作出受宠若惊的模样儿,感恩戴德地跪下磕头。简莹听说何皇后要去梨花苑巡访参观,眸色沉了又沉,立时派人给方依云送了信,叫她早作准备。方依云接到消息心情颇为复杂,一面渴望着得到一国之母的肯定,一面又忐忑不安,总觉何皇后目的不单纯。其他人也心思各异,各有打算。其中最兴奋最高兴的,当属简兰。“太好了。”她一拍巴掌,两眼放光,“我正愁找不到机会面圣,真是天助我也。仔细想想,在事情闹大之前,圣上未必耐烦管这档子事。先跟皇后娘娘陈情,再通过皇后娘娘闹到圣上跟前去,最合适不过了。快,去叫了曲嫂来。”她大声吩咐着朵儿,又一指莲衣,“待会儿你尾随曲嫂过去,把那几个人给我盯紧了看住了,在皇后娘娘出王府之前,绝对不能叫他们逃了。”“是。”莲衣答应一声,自去办事。未完待续。s:感谢以下两位童靴的月票:hotutter2张,只为种菜2张,鞠躬、第393章 帝后同游经调查,埋伏于泰山山谷精兵绝大多数都是朝廷裁减下来的归田兵,唐怀山率粮运兵杀进山谷的时候,一两千人因顽强抵抗而伤亡,俘虏了近七千人,还有一部分通过山中的暗道潜逃,至今扔在搜索之中。粗略估计了一下,总数约莫在一万人左右。据被俘虏的一名“将领”交代,领兵的一对姓尚的兄弟。他们手里有一道谕令,以“组建一支直属圣上的亲军”为名义将他们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