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一品将军之庶女农妇> 分节阅读 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8(1 / 1)

里面开了一家杂货铺子,两个老人就不用下地了。平时甚至是连进货都是不用的,每天来杂货铺子的人不少,老人和蔼,村子的小孩过来还会给麦芽糖吃,所以杂货铺子这里每天都是很热闹的。“姝娘过来了可是要买什么”王富村看着姝娘乐呵呵的问道。“老伯,这里还有多少白糖”姝娘也很喜欢这个乐观的老人。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白糖在农村算是比较精贵的东西了,怕是这里一般是不会有很多的,而姝娘想着那些葡萄,应该需要不少。白糖的价格是二十五文一斤,比猪肉还贵,而红糖只需要十五文一斤,所以人们自然是愿意买红糖的。“哦,昨儿进了十五斤白糖,只卖出了半斤,姝娘准备要多少”王富村仍然是乐呵呵的。“那老伯都给我吧”姝娘笑着说道。“要这么白糖干什么,若是做点心的话用红糖也是一样的。”王富村听说姝娘都要倒是有些惊讶了,就这样说道,村子里面的人都是知道姝娘做的一手好点心。姝娘便说道:“顾大哥从山上带来了一筐子野葡萄,那东西酸酸的,没法子吃,我便想着酿成酒呢”姝娘下意识的隐瞒了那个山谷,只说是野葡萄。王富村听姝娘这样说,果然没有多问,只说道:“葡萄也可以酿酒,姝娘做出来可是要给我这个老头子送过来些尝尝。”就转身拿了白糖出来。其实不只是葡萄,桃子、桑葚等很多水果都是可以酿酒的,姝娘没有说,只是点头:“等着成了就给您送过来。”“还有十四斤半,就按十四斤卖给你吧一共是三百五十文钱。”王富村将白糖给了姝娘。姝娘回到家里后,顾大郎已经是洗了一半的葡萄了,姝娘就马上过来帮忙,果然看着顾大郎很细致的将破了口的葡萄粒子都挑了出来。等着弄好了,姝娘和顾大郎说应该怎么弄这些葡萄,这些关键是就葡萄还白糖的比例,这是控制着酒的度数的,姝娘买的白糖是尽够了。顾大郎听了姝娘的话就开是做了起来,显示将葡萄铺在的缸底一层,然后撒上一层白糖,就这样反复,等着都放好了就用油纸布封起来就可以了,隔绝了空气,等待酵母菌的发酵。姝娘则是进屋将蒸好的糯米拿了出来,搅拌着让晾干,然后又将酒曲取出来,碾碎了和糯米拌在一起,然后放在大缸里面,中间弄成一个锥形。也是用油纸封严实了。现在姝娘有些无奈了,这么两口大缸,要怎么弄进杂物房里面去。顾大郎看着姝娘脸上的表情,淡淡一笑,弯腰抱起了大缸,大步流星的走进了屋子里面。姝娘瞪大了眼睛,这要多大的力气才可以顾大郎脸上的笑意加深,显然是姝娘的表情取悦了她。之后的时间就是静静的等待发酵了,这些都着急不得的,是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那个时候,新屋就盖好了,正好可以拿出来。姝娘看着杂物房里面的瓶瓶罐罐,似乎都是自己的杰作,房间都是放满了,想着新房自己里面的杂物是一定要大一些,要不然还真的装不下她的突发奇想呢到了第二天,村长就送过来了房契和地契,拿着这两张纸,顾大郎又觉得踏实了不少,到了下午韩父的大儿子韩青山过来和顾大郎说盖房子的人明天就可以过来了,一共有十二个人,商量好了每人每天三十个铜板和一顿中午饭。就这样,盖房子提上了议程。顾大郎知道这次是韩青山带头的,就拿出来了图纸和韩青山交代了一下。图纸是姝娘画出来了,中间是五件大瓦房,结构就是中间是一件打底,两边一个是套房,姝娘是准备当做以后和顾大郎的卧室,另一边是单独的两个房子,都是可以和中间的想通,然后为了采光好,中间的那一个屋子前面都是门,用了往两边推的们,一共设计了四扇。还有左边是三间厢房,靠着后面厨房的是准备弄上炕的,姝娘是准备把厨房设计在后面的,因为井是在后面的,这样就会方便一些,所以就在厨房和前面多加了一扇门,而且厨房也是设计的很大,不知是为了多加上一个炉灶,还有就是觉得平常没有人的话可是在厨房吃放的,用木头板子将厨房隔开就是了。杂物房也是设在了后面,还准备挖上一个大大的地窖,姝娘想尝试着藏冰,夏天还做冰饮来吃。右边没有盖屋子,而是准备弄上一个小花坛,加上一个秋千架。最有特色的是左边的厢房是和中间的五间房子连着的,中间的房子做的很大,出来上梁的地方还多出来了一块,要不然姝娘也是不可以在中间的两边设计出来套房和两个竖着并排的房子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晒粮食,因为厢房和中间房子的一部分都是平着的,这样就是可一弄上一个楼梯道屋顶,秋收的时候晒粮食再好不过了。姝娘这是受现代农村的平房启发而设计出来的。这样的设计顾大郎看了也是满意的,对于那个在房顶晒粮食最为满意,来年地就多了,秋收的时候到场那里难免就是占不道足够的地方了。韩青山看了这样的设计也是惊叹,拿着图纸再三研究,保证会好好的盖房子。韩青山然是敦厚老实的,这一低昂顾大郎并不担心。而且自己之所以出价比平常的多一些,就是希望那些人能够用心一些的。盖房子的事情定下来了,姝娘和顾大郎都忙碌了起来顾大郎去了镇上准备找王永清一起去看看砖瓦。虽然是和王家有些矛盾,但是顾大郎和王永清关系却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的。姝娘则是去找了陈氏和风母,如果是要管中午饭的话,自己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那么就要请人帮忙了。两个人都是很麻利的应承了下来,姝娘准备去一下于家村,买上一些小黄鱼做辣黄鱼,这个味道不错而且便宜。现在小黄鱼在村长家,风家都是收到了欢迎的。姝娘还是去了于连胜那里,和他说好了这半个月每三天就给她留上五斤小黄鱼和两条鲅鱼或者胖头鱼。想了想,又和邻村吕家村的屠夫说每天留上一副猪下水和三斤五花肉。那屠夫很是痛快的答应了下来,并且说每天让自己的儿子给送过来。他每天都是要杀一头猪的。这样也就算是解决的吃饭的问题,姝娘松了一口气,开始准备晚饭,网上顾大郎回来姝娘想着王永清可能也过来,准备多做一些东西。晚上,姝娘和顾大郎躺在自己的房间里面久久不能够入睡,或许,明天就是一个新的开始了。------题外话------抱歉,有些晚了,珞珞在想新房的样子╭╰╮第二十五章 盖房到了第二天一早,韩青山果然带着人来了,手里面拿着各种工具,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韩父也过来了。要知道这几年韩父开始只给人家刷墙而把其他的事情都是交给了自己的大儿子了,然后只在屋子建好了之后过来刷墙。韩青山作为包工队的头目也是干的有模有样的了。这次韩父过来纯粹是因为被那张图纸吸引了,韩父盖了那么多年的房子,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设计,所以想亲自领着众人盖房。韩父过来照顾大郎商量了,顾大郎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只是韩父问顾大郎那个图纸是谁设计的时候,顾大郎只是嘿嘿一笑,没有说话的。韩父也不强求,心里面想着应该是顾大郎的小媳妇弄出来的,暗暗叹了一口气,自家女儿虽然好,可是到底比不上的。可是青梅就是不撞南墙不死心了。不再想这些了,韩父开始和一个人一起丈量地方,而是韩青山则是带着人将顾大郎从山上带来的木头移到宽阔的地方开始处理了。村子里面很少有这么热闹过来,很多人都围着看,等着看到韩父丈量的地方很大的时候,都咋舌。“这大郎是要盖一个多么大的房子来娶媳妇”“没看到上次大郎从山上是砍了二十八九根木头吗”其实没有那么夸张,还有一些是做家具用的。“大郎这是有钱了要不我也让我家的小子去学着打猎”“这打猎多么危险啊你忘记了大郎那次猎了一只老虎回来身上的伤了”“这盖房子的钱可是不一定是大郎出的呢大郎的媳妇家里可是开着铺子呢听说在全国各地都有呢这可不是好的的一笔钱”一个人这样吹嘘道。这个人在村子里面也是善于吹嘘的。“可不是这样,那大郎的媳妇儿天天做糕点吃呢”这样一说,村子里面的男子对于顾大郎都是羡慕嫉妒恨了。“我看不一定吧大郎的媳妇若是想你说的这般家里面店铺开到了全国各地,那么就算是落魄了也是不至于这样吧”说话的这个人这个人头上戴着儒巾,穿着直缀,倒是与周围的人不同,是一个读书人的样子。“原来是韩家二小子,我就说嘛,若是大郎家里真的这样干嘛还在,早就去县里面了。”“对啊,对啊,”旁边有不少人在随声附和这,这个时代读书然可不就是占了很多便宜。这个人就是韩父的二儿子韩青民,在县里面读书,是一个童生。姝娘今天是第一次见到这个被村子里面推崇的读书人的,身上的儒雅气质倒是真的和村子里面的人是不同的。只是他又为什么说出来这样一番话呢姝娘觉得有些奇怪。似乎是察觉到姝娘在打量他,韩青民对着姝娘一笑,然后转身离开了,过几天他就要回到县里了,快要府试了,虽然是第一次,可是也要考个秀才回来的。姝娘没有怎么在意,和陈氏一起在择着小白菜,今天翠儿从渔村那里拿来的是钩鱼,姝娘准备用小白菜炒着吃。还有一副猪下水,风母正在处理,过会儿卤出来,油水也是尽够了的。“听说那韩家的二小子考了秀才之后就要娶他们学院院长的小女儿了呢这读书人就是不一样,我也得我家的小子读书去”陈氏和姝娘说道。姝娘点点头,这倒是头一次听说,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么久说明这韩青民是才学不错而且又会做人了。那么刚才韩青民那样说话就不奇怪了,是卖给顾大郎一个好呢但凡是有一点气性的男子都是不愿意被人说成吃软饭的。不过数你爱并不是很喜欢这种人,总觉得是太过于钻研了。不过这种人在官场上应该不错的。“姝娘,你会写字吗”陈氏又问道。“会一点,在家里总是要学上女戒和女训的。”姝娘点点头,说道,这些东西瞒不了别人的,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下来。陈氏听了满脸羡慕:“恐怕,这十里八村的也是你一个女子识字了。”姝娘淡淡一笑,是啊,在这里谁会出闲钱让女子上学堂呢“哎,明天我把我家的小子带过来,你教几个字给他认识吧我也不要求多了,只要在上私塾前能够会一点,以后也不至于跟不上。”这倒是没有什么麻烦的,姝娘点头同意了,陈氏的儿子壮壮才四岁,到了六岁才能够上私塾。到了中午收工的时候那些木头都是已经处理好了,而且还已经挖好了一部分地基了。倒是真的不慢。至于姝娘做的中午饭也是不含糊的,一大盆卤过的猪下水和一大盆钩鱼炒小白菜,里面的油水足足的,不过馒头是黑面的。就算是这样,风母还是说浪费了,给别人家盖房可是不会做这些的,姝娘笑着不说话,风母是节俭了一辈子的,只是要姝娘糊弄还真的做不出来,人家可是干了一中午呢当然两样菜姝娘都是留了一些让风母和陈氏带回去的,毕竟人家是过来帮了一上午的忙,姝娘给钱的话他们也是不会要的,所以姝娘就干脆多做一些才让他们带回去就是了。两个人也不和姝娘矫情,各自拿了一些回去。下午的时候因为姝娘中午的招待倒是那些人干活更加卖力的起来,地基挖的很是深,这样房子就能够坚固了,姝娘觉得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晚上姝娘是泡上了黄豆,准备明天做豆花。因为去的次数多了,于联民也就认识了,觉得经常照顾他的生意,就在翠儿过去买鱼的时候就松了一斤虾皮。姝娘看见虾皮才想着做豆花的,用虾皮、香菜、葱花和辣椒隔了酱油拌了当做浇头,再上一盆辣黄鱼就以一顿午饭。泡好了黄豆,姝娘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