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重生之极品再见> 分节阅读 4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5(1 / 1)

检完毕,总共找出来完好的四把椅子一张桌子。“张姨,我是想在这开个食杂店。”李丹也不隐瞒了,直接把自己的计划说了一下,毕竟合同在手,未来的五年谁要想翘她的行都是不容易的。再有,她的食杂店不久以后就会开起来,现在瞒着张淑兰,到时候也瞒不住,还把人得罪了,这事她可不干。“食杂店”这一刻,张淑兰也心动了,不过想着其中的风险,她又冷静了下来,“在这开个食杂店真的能挣钱不是阿姨泼你冷水啊,咱这师大的学生好多家里条件都不太好,花钱仔细着呢,你在这开食杂店别赔了。”“应该不能吧。”那是肯定不能,不过李丹不能这么说,“主要是我现在手里也没啥钱了,食杂店还是比较稳妥的,我先少投点,试试水,要是能行,就一点点做起来,要是不行也赔不了多少。到时候直接兑出去就行。”张淑兰对李丹的话不怎么相信,谁明知道不挣钱还拼命的去干这事啊,那不是傻子吗,不过要是让她说在这开食杂店多挣钱,她也不相信。所以她现在心里很矛盾。李丹可没有时间给她做心里辅导,她还有好多事情等着干呢。“张姨,我这也没什么事了,你都帮我忙活一上午了,这乌烟瘴气的,可不能多待,走我送你回去歇一会儿,正好借个笤帚和抹布啥的。”“哎呀,歇啥歇,你在这忙着,阿姨哪能光看着啊,我帮着你干点,你也能快点打扫完。”张淑兰客气的说着,身子却顺着李丹的话往外面走。李丹哪能看不出来,再说她也真的没指望张淑兰能动手帮忙,赶紧的把人往外拉,顺便拿来了盆子抹布、笤帚和拖布。这个房子虽然很多年都空置了,但是里面只是灰多,仔细擦擦就好。直忙到下午,这不到六十平的房子让她打扫的窗明几净。然后李丹把借来的工具还了,顺便和张淑兰说了一声,匆匆离去。她现在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办呢,这房子要简单的装修一下。最起码要刷刷墙,隔出一个小仓库来。还要去办营业执照。还要联系供货商等等。回了学校,李丹直接以家里有事为理由和魏晋岩请了一个星期的假,魏晋岩不久前才了解到李丹妈妈的极品,所以也没有为难,只是看着李丹的眼光里有丝不忍。确实虽然当初李丹已经当众说过和家里脱离关系了,以后要自己养活自己。但是一个十六七岁还在念书的孩子。没时间没精力没手艺哪就那么容易养活自己啊。所以大多数人都觉得她说的是气话,等气消了,还不得回家去啊。李丹根本就没注意这些。她把假请下来之后,就开始到处忙活起来。她第一个先做的事情,就是去工商局办营业执照。没有人,办手续的时候只能是走正规途径。这可把李丹忙乎蒙了。第一次去工商局的时候,她刚说明来意。就让个办事员给撵了出去,啥话也不说,直接就往墙上一指,把李丹造的蒙圈了。也没个人给个解答。只能耐着性子看完墙上的宣传板,也由此知道,开个超市不是那么容易滴。必须要按照人家规定的一步步来。拿着纸和笔,她认真记录了手续的各个步骤及所要准备的证件。下午再一次来到工商局。这回先去办食品流通许可证。结果程序是对了,证件却出了问题。李丹在外面复印的身份证什么的,人家说不合格,必须在他们那个科室重新复印。李丹当时就保持着怀疑态度,要说照片不合格还有可能,毕竟有些地方对照片的背景颜色有一定的要求,有的要蓝底的,有的要红底的,当时李丹可从来不知道复印文件还有什么花样。虽然心里有疑问,但是她知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自己要是真的跟人家较真,估计她的营业执照办下来还有的等呢。所以在恶势力面前李丹屈服了。看着和自己拿来的复印文件无任何差别的几张纸,她痛快的掏了钱。然后被告知二十个工作日之后来领证吧。李丹站在走廊皱着眉头纠结了一小会儿,最后又毅然决然的走进了刚刚的那个办公室,在钱包瘪了一大截的情况下,终于得到第二天就能拿到证的好消息了。李丹走出办公楼的时候看了看手表,才下午三点左右,时间还够,她又快速的跑到了庆虹桥下,找了两个刷大白的工人,和人谈好价钱和工期,当时就把人领到了师大,让人家认认门能尽早开工,顺便和张淑兰打声招呼,让她有空的时候就溜达过去看看。晚上她直接就在张淑兰这住下了,学校那边已经请了一星期的假,晚上回去住不太好。好在这是特殊时期,李丹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了,晚上顺便在寝室收发室这打电话联系供货商。因为王金枝在家里开食杂店,所以在耳濡目染下,李丹早就知道其中的一系列流程了,特别的供货这部分。由于条件不允许,李丹也没有往远了找,直接就打电话找到了几个在火车站批发市场搞食品零售的商家。几句话的功夫,对方就知道李丹是内行,话语里就少了废话,商品名和价格一报,就等着李丹说提货数量。李丹衡量了一下自己手里现有的存款,斟酌的选了些比较好卖的小食品,最后和人确定完商品种类、数量、总价格及提货时间后,已经是两个小时以后了。第二天,李丹接着办手续,拿到食品流通许可证后,接着交钱办理营业执照。这回李丹学聪明了,人家让她怎么做她就怎么做,只负责往出掏钱,最后还是走了个人情,被通知三天后来取营业执照。就这样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忙碌了五天,她的小店也基本准备齐全了,只等着选个黄道吉日就可以开张营业了。平房刚刷完白墙,墙面还不算太干,在最里侧简单的用板子隔出了一个七八平方米的小仓库。小屋里靠边还摆着一张单人床,作为临时休息的地方。外面李丹直接按照后世的小型超市来摆放的,货架什么的都是从二手市场淘换来的,重新粉刷了一遍油漆之后,除了还有点味儿之外,别的看起来都还不错。由于屋子的宽度有限,李丹在屋子当中只摆了四个货架,靠两边墙个一排,中间两排背对背,留出两条还算宽敞的道。在门口放着一个玻璃柜台,后面还有一个椅子,这是留给收银员的,玻璃柜台里满满的放着一下子香烟。李丹办营业执照的时候看到有办理烟草零售经营许可证的,她咬咬牙,也跑去又花了比人情费给办了下来。再有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人员问题。李丹还有学要上,不可能天天都盯在这,所以在签下合同的时候,她就让张淑兰帮着找合适的店员了。李丹主要是把目标放在师大学生身上,大学生时间比较充裕,找两个人看店的话,应该能倒开班。三天后,张淑兰就给她把人找好了,经过初步的面试,两个女孩子都不错,都是农村孩子,看起来挺老实本分的。李丹也就留了下来。五天后,李丹没等着急,就自己给自己算了一个良辰吉时,下午四点五十八分,在寝室门口放了一挂一千响的鞭炮,这店就算是正式开业了。九五年的时候,超市还没有广泛的传播,老百姓见的最多的还是食杂店,所以李丹这个小超市已开业就因为了一帮大学生的围观。李丹对这一情况也早有准备,直接买了个大喇叭,录好了店里打特价的产品和价格,就放到了门口一遍遍的播放着。还别说,可能是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对新事物总保持着一中探索精神,接受能力也较强。也可能是门口的大喇叭确实起到了宣传的作用,让广大学生都知道了这里的商品价格比平时买的稍微便宜点。还有可能是李丹选的开业时间好,正赶上学生晚上放学,好多人刚从教学楼回到宿舍。所以进小超市的学生还是蛮多的,不管买不买,都挤进来看个新鲜。直到晚上八点多,小超市里才算清静些,看着货架上被翻得乱七八糟的样子,李丹忙着支使店员干活。“梅子姐,你去看看方便面那,好像缺货了。”方便面是今天学生们买的最多的食品,所以这一晚上摆方便面的货架已经补了好几次货了。“思柔姐,趁没人的时候,你查查今天卖的烟和账上能不能对上。”为了让两个店员尽快进入角色,今天一晚上李丹都是负责跑腿了,收银的工作是让两个雇员轮流来的。韩梅和李思柔就是李丹的两个雇员,韩梅是大一学生,李思柔已经是大四学生了。通过这一晚上的观察,李丹觉得这两个人干活还不错,韩梅稍微泼辣了点,但是眼里有活,有些活不用李丹说,她就能自己干了。李思柔性子很好,不是很主动,但是也是让干啥就干啥。直到晚上九点半,再过一个小时寝室就要熄灯了,小超市这才关门歇业。、第七十五章 贷款小超市关门后,李丹带着两个店员一起开始理货,把明天要搞特价的东西都摆放好,然后又简单的合了一下账目,这才算彻底的完事。韩梅和李思柔走后,李丹自己躺到了小隔间的单人床上,枕头下压着今天收回来的七百多现金,脑子里算计着靠着手里这些钱还能做点什么。就这么稀里糊涂的睡了过去。从那天起,李丹开的“鸿运”超市算是在师大寝室楼下扎根了。平时的时候都是韩梅和李思柔早晚班的倒班,李丹也申请了不上晚自习,每天放学之后就来师大,在超市里坐镇。为了增加营业额,李丹也算是绞尽脑汁了,没几天就在超市的门口增加了关东煮,反正已经雇人了,那就把利益最大化好了。小小的关东煮在李丹意料之中的火了,每天都有学生出去回来的进来拎几串关东煮边走边吃,销售额相当可观。一个月后,李丹算了一下账,超市里销售出去的东西,刨除进货成本,一个月的净利润大概在三千块左右。关东煮一块的利润就在一千五百元左右。所以说一个月下来,李丹一共挣了四千五百元。要是在算上雇人的工资,租房的租金,还有水电气等等的费用,一个月李丹能挣到手里的有三千五左右,照这样下去,超市开四个月,她的投入就全能赚回来。这一个月三千五百元的收入说多不算多,说少也不少了。要是和普通老百姓的工资比起来,李丹这收入绝对算是白领的收入了,但是要是和李丹暑假那一个月比起来,那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当然这之间也实在是没法比。毕竟超市里的东西都是有本钱的,书摊上的书本钱基本上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不过到了第二个月,李丹就把书摊的生意又捡了起来,直接就在超市的外面露天摆起了书摊,这次大多都是言情、武侠小说,所以不卖就租。还有第二个月开始,李丹的小店里又多雇佣了一个人。专门负责送货。这也是李丹一不小心开发出来的。有一次有个男生在寝室窗户直接就对着楼下喊。问李丹店里有没有红塔山,李丹直接就颠颠颠的给人送到了寝室门口,算是服务到家了。从此以后。经常能听到寝室院里有人对着楼下吼,都是些懒人,有人给送货上门,到是刺激了这帮懒人们消费了。只是原本店里白天就一个人看店。加上门口的书摊,就紧着忙活了。到了晚上李丹能来帮忙,到是能稍微轻松一点,但是超市里最热闹人最多的时间段也是在晚上,所以加上李丹在也就将将的能忙活开。根本就抽不出人手跑去送货。李丹观察了几天,每天从窗口往楼下喊的人真不少,于是没有任何犹豫立马决定专门雇一个人负责送货。这两项的加入。让李丹的小店在第二个月收入又上升了一个档次。超市开的顺利,肯定要惹人眼红的。就不说别人了,就张淑兰现在和李丹说话那也是夹枪带棒的,他们这还不知道李丹一个月的具体收入呢,就知道肯定是赚钱了,就开始眼红,要是知道具体数字,估计都得成兔子眼。在超市正常营业到了第三个月的时候,也就是快到元旦的时候,李丹开始实行她的第三步计划。筹措资金进入股市。原本的她想着和郑建军那小子套套近乎,好能从他爸那里借点高利贷出来,结果暑假闹得那出后,李丹这心思也渐渐的熄灭了,毕竟不是一路人,而且人家还有那种心思,她更不想和郑建军有任何的联系了。毕竟这辈子她虽然缺钱,想赚钱,但是还没有达到为了钱把自己卖掉的程度。而且她这学期开学后就听有几个同学谈论,四中的小霸王郑建军考上了北京的某大学,已经离开w市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了。没有了指望,李丹也就不惦记这些个旁门走道了,直接走正规途径。现在她也算有了实业,完全可以以“鸿运”超市为抵押,和银行贷款。当然这事她自己肯定是办不了,所以她找了师大后勤部主任刘大江帮忙。就是那个和她当初签订租房合同的那个。说起来,也是凑巧,和张淑兰偶尔的闲聊中,知道了这个后勤主任的媳妇是农业银行的。按张淑兰的说法,在银行工作那是相当好的铁饭碗了,待遇高活轻松,只是刘大江的媳妇命不太好,今年调岗给安排到了信贷部门,原来的清闲没有了,现在见天发愁,具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