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年妃进化录> 分节阅读 26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67(1 / 1)

派出去两人,她的消息也就是整个清音小筑最灵通的。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下旬,太后娘娘住进了清音小筑,四月里,杨家姑娘和弘时阿哥在外偷偷会了一面,杨姑娘竟然将三阿哥给打了,李格格哪里肯让儿子吃这亏,竟然做主将聘礼减少了三分之一,以至于聘礼被送往杨家的路上,让京城有些头脸的人家笑话了一路。杨家人哪里想到自己带着女儿去赔罪了还能被这样奚落,当着送聘礼的下人们面儿指桑骂槐地将李氏一通埋汰。婆媳之间算是埋下了深深的仇怨。五月初,杨家来铺床,耿氏是个聪明的,提前一天寻找了个由头去了寺庙,说是为四阿哥还愿,回来路上,没走两步,马车又坏了,索性就留了一天。这一留,经常里又出了个笑话,李氏在杨家铺完床后去抬妆时候,竟然派了人来点妆,点妆就罢了,还可以说是婆婆帮未来媳妇看着点儿刁奴,没成想,李氏竟然还有意无意地损了杨家嫁妆少。这下把杨家人气恼了,杨家人可都是在山寨过惯了的,没那么讲究,来送嫁妆的嬷嬷二话没说,无视了李氏,人家直接要求见福晋,说是福晋才是自己家姑娘未来正经的婆婆,可把李氏气得鼻子都歪了。李氏一气之下,就把话撂下了,直说不认杨家女为儿媳妇,直言杨家攀龙附凤,当初若不是掳了自己儿子,逼迫儿子写了婚书,雍亲王府怎么会娶这么个儿媳两方吵的不可开交,吵到乌拉那拉氏拖着病体出来调解。这几日夜里风大,乌拉那拉氏不小心着了凉,正身子不舒服呢,就听到了这事,气得直接摔了药碗,“李氏她怎么这么糊涂,耿氏呢,不是她管事吗”“耿侧福晋去给四阿哥还愿去了,还没回来。”丫鬟小心回答。乌拉那拉氏冷哼了声,“那就说本福晋病了。起不来。”“可是”“可是什么”,乌拉那拉氏眼一瞪。“你是我的丫鬟还是王府的丫鬟我虽有福晋之称,却没有管家之权,耿氏都避开了,我往前凑什么热闹李氏自己作死,我瞧着就是了。”小丫鬟被她一训,闭嘴不吭声了。那厢等着福晋撑腰的杨家嬷嬷听完丫鬟的话。气得一口气没缓和。差点儿没昏过去,丫鬟们忙拍抚胸口。嬷嬷喘匀了气,噼里啪啦一顿骂,转身离开了。年秋月得知后,一笑置之,等着吧,这才是开头了。果不其然,五月中旬,杨家女进门了。年秋月算着时间,在迎亲队伍出发后才回到王府。老太太不喜欢杨家这姑娘,不高兴去,说是去了没的给这不省心的人长脸。嘱咐年秋月早去早回,就让年秋月去了。皇上赐给杨家的府邸临雍亲王府还是不近的,再加上迎亲的一搬要绕城一周,年秋月就不急不慢的,在院子里坐着等,一边听着在院子里值班的绿桃讲述最近几日发生的事,李氏被四爷罚跪佛堂了。说是要给杨家一个交代,福晋也被四爷训了一顿。绿桃和黄桃提起杨家都说是没规矩的,泼辣得很,都觉得自己主子不在府上真是好事,不用和杨家人打交道。年秋月只是笑,杨家是缺根筋吧姑娘没嫁过来你也不能嚣张啊,不知道婆婆可以正大光明磋磨媳妇吗你想给女儿撑腰可以找出人家对不住你女儿的地方啊,你总不能这样骂骂咧咧,传出去只会让人说,杨家就是土匪出身,做事蛮横。年秋月这一刻很感谢太后,今日一过,她就可以不管这事了,等她回来,到底是李氏压倒杨氏还是杨氏压倒李氏,估计也已经成定局了。在迎亲的人快要到来时候,年秋月才起身向王府的偏厅走去。新人还没有来,年秋月坐在那儿,有些无聊,就打量自己刚涂好丹蔻的手指,耿氏看她这样子,就笑了,“年妹妹这手指甲倒是真好看,颜色亮得很。”屋内的女人闻言都去看,乌拉那拉氏皱了下眉,“本福晋若是没有看错,妹妹,你这染得是大红指甲吧妹妹不怕御史台的人参你个逾矩”“这是皇祖母瞧着我手指甲上素净,将她宫里的丹蔻赏给我的,还是额尔莉姑姑给我涂抹的,说是嫌弃我用不好了丢人。”年秋月吹了下自己指甲,笑意盈盈,“我倒要看看哪个御史敢上折子,自己的事儿还管不好就整日盯着旁人家的琐事,这样的人迟早有一天得死在这多事上。”这话从一个娇滴滴的女子口中说出却让人不胜寒意,起码屋子里的几个女人都瞠目结舌了,连一向圆滑的耿氏都愣住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接话,年秋月却浑不在意,“我说笑呢,又不是所有的御史都盯着我的手,人家有的是大事去盯着。”“那是,那些宠妾灭妻啊、贪赃枉法、滥用职权什么的比妹妹你这手重要的多。”乌拉那拉氏慢悠悠说,话里意思却是很明确,年秋月只是一笑,并不接话。旁边的几个女人自然是看着两位斗法,很明智的都不开口。好一阵尴尬,好在有丫鬟及时来禀报,说是新人已经到府门前了,大家的精神都是一震,视线若有若无地都在李格格身上转了一圈,年秋月看向身后梧情,“四爷呢”“爷正在招呼诚亲王和几位阿哥呢。”年秋月点头,“这女眷这边谁负责招待”“先头是耿侧福晋负责的,爷派了苏总管来了一次,说是待会儿让您去,耿侧福晋也是刚过来歇会儿,喝口水。”年秋月就看向耿氏,“听说诚亲王福晋几个都来了姐姐可安置好了”“四位嬷嬷都在伺候着呢,我也是来喊妹妹的,妹妹若是收拾好了,咱们就一起去”“福晋呢”年秋月扫了上头一眼,“这大好的日子,她不去”“福晋不是着凉了吗,今儿就是走个过场,方才已经去过了,年妹妹不用担心,爷都已经吩咐妥当了。”年秋月这才明白,起身,对着福晋乌拉那拉氏一鞠躬,“方才爷给妹妹传了话儿,今儿来的贵人不少,姐姐身子不适,妹妹就斗胆为您分忧了,李格格,今儿可是三阿哥的大喜日子,论理,你可不能躲着,咱们一起去前头女眷那儿瞅瞅”李氏没想到年秋月竟然给她这个面子,一时间有些纠结,想去吧,又有些抹不开面儿,最终还是对儿子的疼爱占了上峰,起身给年秋月行了一礼,“贱妾跟着侧福晋就是了。”年秋月抿嘴一笑,对着耿侧福晋一点头,率先出了偏厅,乌拉那拉氏搅紧了帕子,想说什么,身子却不给力,剧烈咳嗽起来。年秋月听到声音,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没有说什么,只是那笑意又浓了些,只气得乌拉那拉氏更是不舒服起来。李氏不大高兴,“福晋,今儿可是三阿哥的好日子,您若是身子不好,大可以回院子里歇着啊,没有人说您不是的,左右新人请安敬茶也是明日一早的事儿,您不用急的。”乌拉那拉氏瞪她一眼,心道,你儿子娶媳妇我急什么急几人离开,乌拉那拉氏也没有了坐下来等消息的兴致,索性回院子喝药去了,几个格格对视一眼,福晋走了,她们可是不能离开的,只好等着一会儿新娘子进屋了,还要去闹闹洞房,瞧瞧新妇才好离开。再说年秋月和耿氏李氏出门,来到二门处,这男子和女眷自是分开的,年秋月她们负责的是各家来的夫人、阿哥的福晋还有世子福晋之类,倒不是没有不敢给年秋月面子的,只是今日是雍亲王府的好日子,多少都要给些面子,至多就是不多和这几个侧室、妾室说话就是了。因此,年秋月招待这些人还是没有遇到什么难事的,只是有一点倒是让人头疼,那杨家来的,除了杨夫人还算态度良好,其余的多少都是说话带火儿的,年秋月也不气不怒,这么多家夫人都在,你们杨家不给面子,不要脸面,雍亲王府却是要的,好声好气的,客客气气的,若是你们还这么不识抬举哼哼,明日,四九城就又有了新谈资了。未完待续。章节目录 第三百七十七章 弘时大婚二当日晚上,年秋月并没有留在府里住,老太太那边儿她还要去瞧瞧,四爷同她说了会儿话,亲自送她回了清音小筑,附带给老太太请了安,这才骑着马回府。四爷一走,老太太就兴致勃勃将年秋月拉到身边坐下,就问起今日在王府的事儿,年秋月看了眼看似一旁伺候实则两个耳朵都竖起来的额尔莉姑姑,就笑了,她就知道自己府上那点儿事儿瞒得住别人,也是瞒不过老太太的。于是,她就将事情一五一十说了个仔细,老太太听了,撇撇嘴,“新媳妇进门了,你明日一早不是要回去吗”“皇祖母英明,虽说我不是正经的婆婆,却也是弘时的侧额娘,明早上按照规矩,新媳妇要敬茶,我若是不到场就是给你难堪了。”老太太不大高兴,“就杨家这姑娘的做派,给她难堪也是活该。”“皇祖母,这话您能说,我却是不能说的。该有的面子不都得给嘛,明儿个喝了她敬的茶,礼数一周全,我就回来陪您,这几日叶子牌做出来了,比您在宫里玩儿的要新鲜,我明儿陪您来两把。”“那敢情好,哀家明儿就等着你了,可莫让哀家久等。”老太太很快就被哄好了。年秋月笑了笑,待到出了太后娘娘的屋子,回了自己房间,就不再端着架子,喊了丫鬟备水沐浴,又让彤情给自己捏捏腿脚,去去乏气,这才舒舒服服睡了。翌日一早,年秋月过问了三小一老的饭菜,自己简单用了些,就看着时间回了王府,进门还担心自己会不会晚了,没成想一问,才知道那新婚的两口儿还没有起呢。她脸色就不大好,谁都不喜欢等人。尤其是这要等的人还是个小辈儿,实在是太没有规矩了黄桃心疼自己主子,“主子,您今早上就该再睡会儿。这眼眶都黑了,米分都遮不住。”绿桃更是撇嘴,“昨儿听说那坤泰园要了两回的水,奴才就猜着三奶奶今早上怕是起不来了,还没使人给您送信儿呢。您就已经回来了,奴才觉得,您不如在这软榻上眯一会儿,待那边儿收拾好了,奴才再喊醒您。”因着弘时是白身,一不袭爵,二无功勋的,三缺正经官职的,杨氏也不能被人称为福晋,雍亲王府又没有分家。上头还有四爷的妻妾,她也不能被人称为夫人或是太太,下人们只好称呼一声奶奶。而坤泰院是为了三阿哥新婚特意重新收拾出来的院子,分为两进,前边是三阿哥弘时的书房和住处,属于前院,稍微小了些,后边是新进门的媳妇杨氏的院子,属于后院范围,面积大些。又分为几个大小不一的院子,自然,不叫院,都是轩、斋之类的。这也是多加考虑后的结果。毕竟古时候讲究男女大防,三阿哥成亲了,自然和以前不一样,除了通房,将来还是要有妾室的,是该单独批出一片区域来让三阿哥和家眷居住。好在雍亲王府地方够大。像这样一套的院子还是有很多的,当初设计府邸的时候,就要考虑进去这些因素。年秋月皱眉,“耿侧福晋那儿呢”“耿侧福晋今儿个起得倒是挺早,听到坤泰院那儿人还没有起,就嘱咐了大家将东西准备好,又派人通知了各院儿,说是等那边儿起了再去。主子爷昨夜里在尹格格那儿,听了消息,也还没有起。”年秋月颔首,“那我也就歇着眯一会儿吧,马车上颠来颠去可把我累着了。”她在小榻上躺了下来,却并没有睡着,心里对杨家这姑娘真是失望到了极点,原先看着是个心直口快的,除了脑子没有那么灵光,容易被人当枪使唤,怎的如今规矩都成了这个样子不是杨夫人又给请了教养嬷嬷吗,怎么不进反退呢她不知道,教养嬷嬷是请进来了,但是杨家女的品行京城已经都有耳闻,好的教养嬷嬷根本不愿意来,你出多少束脩都不同意,左找又找,才找到了个贪财的嬷嬷,还没有成功和人家签成死契,人家只同意教养两个月,束脩还不便宜,杨夫人想了想,为了女儿将来不惹出事,咬牙同意了。嬷嬷进门,杨氏是没少给下马威,这嬷嬷也算是对得住良心,该说的都给交了,只是时间紧迫,她也不一样一样逼着杨秀萍去学,去记住 ,只要形似即可,至于那些御下、管教小妾等手段,那嬷嬷也教了,关键咱们杨姑娘那是左边听一句,右边忘半句的,留在脑子里的已经不多了,故而,这规矩真是学个半吊子,还加上自己的歪曲理解,那真是不知道歪到哪儿了都。两个月时间一到,这嬷嬷就离开了,根本不管杨姑娘将来能怎么样,反正在她看来,也不会怎么样了,银子已经到手了,该说的也说了,再有什么,也只是杨姑娘自己没本事。年秋月眯了好一会儿,从没有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