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外戚攻略> 分节阅读 1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2(1 / 1)

尊长,且怨怼朕和贵妃,想必硬留你在这里做出一副其乐融融,共享天伦的模样,也是为难了你。且退下吧。”“皇上”吴皇后不敢置信的看了承启帝一眼,只见承启帝神色冰冷,满眼的不耐烦,遂低下了头,忍气吞声的说道:“臣妾并不敢怨怼陛下,还请陛下明鉴。”只明言说没有怨怼皇上,却将此事当中的孙太后与洪贵妃丢到两旁,也就是说皇后还是心存记恨。承启帝负手看着跪在地上的吴皇后,耳边却听皇后哭诉道:“臣妾知道陛下宠爱洪贵妃,也自知没有福分如洪贵妃一般,自幼便服侍在陛下身旁。然而臣妾贵为皇后,也是陛下明媒正娶昭告天下迎入后宫的。陛下何必为了给洪贵妃长脸,就生生的打了臣妾的脸。陛下若是当真不喜臣妾,臣妾自请下堂,将后位让与贵妃妹妹便是了。陛下又何苦厌恶臣妾至如此。”吴皇后一席话说得情真意切,哀伤入骨,再配着她如泣如诉,泪流满面,呜咽不止的模样,看上去真是凄惨极了。就连殿中静默的孙太后并一干伺候的宫俾都有些于心不忍。更别说此刻还有些偏向皇后的周太后。只见周太后动身向前,刚要开口说话,承启帝已经不耐烦的挥了挥衣袖,开口说道:“早在未迎娶你入宫之前,朕便下了旨意封芫儿为后。是你父亲撺掇着朕的母后,联合朝中一干臣子强烈反对。并说你生性柔顺,德才兼备,且以从龙之功相要挟,非得要朕封你为皇后。朕当时刚刚即位,年少天真,还曾派玉沉与你传话,明言朕只想要封一个人做皇后,也只认这个人是朕的皇后。就算逼不得已迎你入宫,也只能给你皇后之名而无皇后之实。你若聪明,便该极力劝阻你父亲歇了这心思。朕也并不是那等反复之人,必会在其他事上重用功臣。可是你当日是怎么说的”吴皇后一脸震惊的仰头看着承启帝,没有想到承启帝居然会将这些私密之事拿出来说。他不是该藏着掖着,生恐她父亲知道后不能善罢甘休吗而洪芫并两宫太后也是头一次听到这些隐秘之事,不觉瞠目结舌,难以想象。他们想破脑袋都想不出,当日的承启帝怎么会行事如此跳脱,违反常理。而洪芫思及承启帝曾经为她做的努力,也不觉心下微酸,又是哭笑不得,又是感动非常。而洪萱则在一旁敬佩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姐姐,然后死低着头竖着耳朵仔细倾听,这种劲爆的宫中八卦,可不是谁都有机会听到的。承启帝看着满面惊惶的吴皇后,冷冷一笑,开口说道:“你当日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说女子三从四德,未嫁从父,自然是你父亲怎么说,你便怎么做。倘若入宫之后真的不能得朕恩宠,也情愿独守椒房一辈子朕没说错吧”“话是你自己亲口说的,承诺也是你自己亲口应下的,怎么一入了宫,你便反悔了呢”其实承启帝心中也颇为烦闷。在他看来,世人行事说话,自当一言九鼎。既如何答应了,便该如何去做。莫学先帝继宗那般,惯会花言巧语哄的别人上当,只等目的得逞,转头便翻脸不认人,甚至诡计谋害。掀起一片腥风血雨。因前事种种,承启帝生平最讨厌口不应心之人。如今看到自入宫后没消停两日就开始搅风搅雨,闹得整个后宫都不得安宁的皇后,承启帝愈加厌烦。还好,他即位一年,已经默默筹备了开设西厂事宜,如今万事俱备,料想以后权柄在握,也用不着被那些奸猾臣子制衡的万事作不得主。吴皇后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的看着高高在上的承启帝,眼中又是痴缠又是伤心。这个狠心的人,他怎么会知道,当日新帝闹着要封洪芫为后的事情张扬的满城风雨,她顾忌清誉名声,本想要劝说父亲撂下这心思。岂料遇见了承启帝派来问他意愿的玉沉。她一生所见,具是男人左拥右抱,三妻四妾。就连对她母亲那样尊重的父亲,家中也有四个姨娘,她且有五六个庶出弟妹。她同胞哥哥与嫂子在京中且是出了名的“伉俪情深”,可她哥哥房中不还是有两个柔顺美貌的通房红袖添香因此她便觉得,男人都该是这样的。凭什么承启帝贵为帝王,便可以做出这幅长情专一的模样来凭什么洪芫一个罪臣之女出身且比皇帝大了十来岁的宫俾,就能得到承启帝这样的喜欢与维护吴皇后泪眼朦胧的看着面容俊秀却神色冰冷的承启帝。犹记当日她正在家中练习琴艺,门房却接到大长公主府递来的帖子,特请她去参加由安阳大长公主筹办的赏花会。彼时还是吴家大姑娘的吴皇后盛装赴宴,本以为是安阳大长公主想要拉拢她,却没想到她竟在后厢房见到了等候许久的玉沉公公。彼时玉沉奉承启帝的口谕,劝说她放弃入宫为后的想法,并拉拢她去说服她父亲,并许诺如果她父亲真的能够放弃己见转而支持圣上立洪芫为后,那么不论将来她想要嫁谁,承启帝必会下旨赐婚,为她做主。当时她是怎么想的看着玉沉雌雄莫辩的俊美容颜,她只想到刚刚登基的承启帝怎么会这么天真,这么长情。那洪芫究竟有什么好处,明明身份卑贱至此,又比承启帝大了十多岁,却还能迷惑的承启帝心甘情愿只虫她一个人思及此处,吴皇后又是恨又是怨的看了承启帝一眼。也许,如果他当日没有派玉沉见他,没有表现出这么光风霁月,钟情如一的模样,自己也不会自轻自贱到如此。明明知道他不喜欢自己,也执意嫁入宫中,成为皇后。可她真的没有想到,承启帝果然是金口玉言,绝无反悔。大婚当日,承启帝便扔下她独守椒房,竟连一杯合卺酒都没同她喝,径自去了洪贵妃的永宁宫。第二天,承启帝也只派了玉沉来送皇后的金册金宝,明言她既身为皇后,自可管理后宫事宜。平日处理宫中琐事,只需同两宫太后商议妥当即可。可是凭什么她嫁入后宫,可不是冲着这些冷冰冰的金册金宝和永远都处理不完的宫中琐事。凭什么洪芫这个年近三十的妖妇都能得到陛下的万般宠爱,而她却连想见皇帝一面,都得先去周太后宫中,等着皇帝去晨省问安的时候才行她也是女人,她比洪芫年轻,比洪芫漂亮,凭什么争不过一个年近三十的洪芫承启帝自然不知吴皇后心中如何作想,只看着寿康宫内,不拘尊卑全都战战兢兢不敢言语的模样,又想到今日本该是天伦共聚的好日子。何必因为一个人闹得如此不痛快。当下缓和了龙颜,冲着哭得妆都花了的吴皇后道:“你且安心,只要你铭记宫规祖籍,严守皇后之责,朕也不会无故废后。当日朕说的每一句话,自是金口玉言,不会更改。”、第十六章吴皇后最终是哭着离开寿康宫的。不过不同于她来时的那般欲语还休,娇娇怯怯,委委屈屈,吴皇后走的时候,是真的伤心,她脸上的妆也花了,头上的发也乱了,被陪嫁来的侍婢搀扶着,踉踉跄跄的走出寿康宫的正殿,边走边哭,那声声不绝的呜咽,那掩面哽噎的狼狈,那歇斯底里的形容真是要多凄惨有多凄惨。就连一直看她不顺眼的洪贵妃都有些不忍直视。可是事件的另一位当事人却能硬着心肠,冷着颜面就这么看着吴皇后离开,一句话也没有说。只在吴皇后并仪仗全部离开后,沉声吩咐了一句,道:“今日之事,倘或从尔等口中传出去一星半点,朕必严惩不贷。”寿康宫众多内侍闻言,立刻躬身应道:“奴婢遵旨。”承启帝见状,颇有深意的扫了一眼殿中站着的洪家众人。直看的洪萱心惊胆战,就怕承启帝起了灭口的心思,却见承启帝已经换了一副浅笑容颜,向上首坐着的孙太后赔罪道:“今日朕宣洪爱卿一家进宫,本想着要讨母后的高兴,却不料出了这么多岔子。希望没坏了母后的兴致才好。”孙太后微微一笑,看了一眼皇帝身后的洪贵妃,语带双关的笑道:“吴氏虽贵为皇后,然其年岁太轻,哀家也只把她当做小儿女一般看待。自家晚辈犯了错,身为长辈的岂有认真怪罪之理。只是劳累了陛下,国事繁忙,还得为后宫琐事操心。”听得洪贵妃一阵心虚,连忙看向承启帝。却见承启帝微微一笑,只说了句“无妨,既是一家人,操些心思也是应该的。”语毕,并不想就此事深谈,遂转了话题问及宫中赐饭之事。此言一出,洪萱等人才感觉到饥肠辘辘,看了眼时辰,却已是未时三刻了,怪不得大家都饿了。孙太后连忙吩咐寿康宫的小厨房,张罗了一顿丰盛的午膳。周太后见状,刚要起身告退,只见承启帝笑眯眯的看了过来,向周太后说道:“母亲也没吃午膳吧既如此,不若一起吃一点,人多,也热闹。”孙太后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笑向周太后寒暄道:“是啊,周妹妹也留下一起吧。宫中许久没有这样热闹的事情了。”周太后见状,顾念着儿子的颜面,也只得留了下来。嘴里却有些不甘不愿的说道:“既知道后宫清冷,就该多纳些贤良淑德之女子入宫侍奉,也是为皇家开枝散叶,绵延子嗣。哀家九泉之下,也好对仁宗交代。”说的洪贵妃越发低头不语。洪氏众人也有些坐立不安。承启帝见状,微微皱了皱眉,端着茶盏,不咸不淡的说道:“后宫清冷吗朕怎么不觉得,朕只感觉自皇后入宫以来,这后宫是越发热闹了。”一句话堵住了周太后的嘴。周太后讪讪地看了承启帝一眼,想了又想,最终还是没开口说什么。孙太后见状,连忙向周太后说道:“这道醋腌小萝卜是芫儿的手艺。虽然食材粗糙,但吃起来香脆爽口,很是开胃,周妹妹也尝尝。”洪芫当年侍奉承启帝于顺王府,一应吃穿恨不得全都自己准备,因此也养成了事必躬亲的性子。现如今虽已是贵妃之尊,然则洪芫闲来无事,还是喜欢鼓捣些酱菜小吃一类。只不过这些小菜用料粗糙,若是送给旁人也拿不出手。便转而送给自己的姨母孙太后,一来聊表晚辈孺慕之情,二则也是期盼自己能与孙太后在宫中守望相助。周太后因承启帝谈及吴皇后不能安分随时,恪守妇德,不觉又想起了自己与皇后前来寿康宫问罪反而被扫了颜面一事,心中便大不自在。此刻又见孙太后请她吃醋腌小萝卜,知道孙太后是想转移话题,免得大家尴尬。心中略平整了些。遂示意身后服侍的宫俾夹了一筷子放进面前骨碟中,周太后略尝了一口,只觉果然是酸甜可口,爽脆得很。不觉点了点头,看了洪贵妃一眼,开口说道:“果真不错。一转眼风风雨雨二十来年,现如今咱们年岁都也大了,反不爱吃些大鱼大肉,海味山珍,只觉油腻的很。并不比这些个清粥小菜爽口。还是姐姐有福气,能得贵妃亲手腌制之物。哀家就没有这个福分了。”此话一出,洪贵妃连忙站起身来,诚惶诚恐的赔罪道:“并不是臣妾怠慢太后娘娘。实在是这些东西粗鄙得很,且不值什么,倘或正经送给太后娘娘,也实在拿不出手,且无礼了些。”周太后眼角扫过承启帝,发觉他根本没什么反应,只一味就着碧梗粥吃腌萝卜,吃的很是香甜。周太后微微一叹,便笑向洪贵妃道:“你既博闻多识,岂不知古人有云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的道理。何况哀家也并不是那等嫌贫爱富之人。你若有心,不拘送什么,只要是花了心思的,哀家自然喜欢。倘若你并无心思,哪管是送了什么奇珍异宝,认真说来,也不过是黄白之物,哀家就很稀罕不成”洪贵妃自承启帝登基以来,一直便受着周太后冷言冷语,横眉怒目,哪里体会过今日的和风细雨。不觉也是又惊又喜,连忙躬身说道:“太后娘娘既如此说,臣妾便明白了臣妾宫中还有些亲自酿制的腌黄瓜,腌豆角,太后娘娘若不嫌弃,等会子臣妾回宫了,即刻叫人送往寿宁宫。”周太后暖暖点头,冲着洪贵妃道:“你有心了。”承启帝闻言,撂下筷子,向洪贵妃笑道:“朕记得你包的豆皮包子也很好吃。不如也做些给母亲尝尝。早起的时候,吃两个豆皮包子,一碗菜粥,再吃些醋腌的小黄瓜,比大鱼大肉香甜多了。”洪贵妃得了承启帝的提点,连忙向周太后道:“既如此,臣妾明儿一早便包了包子,熬了菜粥使人送到寿宁宫,还望太后娘娘不要嫌弃。”“怎么会。只是要劳累你早起做饭,哀家倒是有些过意不去。”“能为太后娘娘做些事情,是臣妾的福分。”周太后原也不过是客气一句,见洪贵妃这么说,只微微一笑,也不再多言。一时间席上气氛倒是缓和了许多。众人边是吃饭,边是闲聊,倒也有了些其乐融融的意思。欣然饭毕,又上了茶水。众人还未来得及饮用,只见承启帝的心腹内臣玉沉公公便匆匆走了进来,躬身秉道:“启禀圣上,椒房殿有人来报,皇后娘娘自缢了。”此言一出,四下皆惊。周太后更是吓得一个哆嗦,手里的茶盏“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