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重生之童养媳> 分节阅读 24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46(1 / 1)

们离开,一转头,阿玲也抱着小冬瓜在旁边呢。沈寄便道:“回去睡了吧。”说完抱着小芝麻就往里走。“爹爹去做什么”“山垮下来把路堵了,今晚要把路挖通,不然吃的喝的什么都送不进去。里头受伤严重的人也送不出来。爹爹去看看。等路挖通了,再到受灾最严重的地域去。”小芝麻似懂非懂的哦了一声,把头靠在母亲肩头。她方才就困得很了,是勉强打起精神来的。等沈寄抱着她走进隔间,就已经睡着了。采蓝正在两个并拢来的衣服箱子上铺子自己的床,见状便要过来抱小芝麻,她也住这里帮着沈寄看孩子。白日把被褥枕头放进箱子里,那箱子就可以坐人或者沈寄处理事情的时候当桌案用。两个箱子,一箱子是沈寄和小芝麻的东西,一箱是小包子的,反而他个小人儿东西最多最杂。沈寄摆摆手示意不用,把小芝麻放到小床内侧去,然后帮她把鞋袜外衣给脱了。采蓝便出去端了水进来,让沈寄洗脸洗脚,自己拿了热毛巾爬到小床上给小芝麻擦了擦。小姑娘今天玩儿累了,所以虽然雨声落在帐篷上很大还是睡得很熟。倒是小包子朦朦胧胧的睁了眼,沈寄轻声哄了几句,又吹熄了烛火,他便又睡了。沈寄叹口气,爬上小床抱着小芝麻睡,一边和采蓝道:“你也赶紧睡吧,都忙了一天了。”“是。”小芝麻的身体往沈寄怀里钻了钻,贴着她睡,沈寄不敢翻身怕惊了她,却是睡不安枕。雨越下越大了,这可是雪上加霜的事。安置灾民,挖通道路都不方便。可是也只有冒雨进行了。一大清早,沈寄是在姜汤醇厚的味道里醒来的。方妈妈带着人煮了一大锅姜汤给众人御寒。沈寄便哄着小芝麻一起喝了,只是小包子死活闭着嘴就是不肯喝。“回头给他穿暖和些吧。”今天下雨,小芝麻不能出帐篷,更不能到花园里和小朋友捉迷藏,便拽着沈寄的衣摆要跟她出门。沈寄无奈,着急了丫鬟和小姑娘们围坐一处,十来个人玩击鼓传花,趁着小芝麻玩得投入的时候溜了出去。一场秋雨一场寒,沈寄穿了靴子,旁边季白给撑了伞上了马车。到了慈心会,也闻到一阵浓浓的姜汤的味道。安置灾民的场所,除了衙门安排的地方,慈心会也辟出了地方,还有济慈方丈领头各大庙宇庵堂也都准备了空地收容人,总算没让那些人流离失所。各处都有朝廷拨的米粮和银子,方才下车的时候老赵头告诉沈寄米铺外都有衙役守着,不敢乱涨价。沈寄便点点头,问了管事的一些事。一会儿,徐方背着医箱来了。他是轮着个儿到各处收容灾民的地方给有头疼脑热的人瞧病,随身也带了些大锅药的药草,沈寄便让人支了灶熬煮起来。“路堵了,灾区的人给堵着出不来。等他们朝各州县来了,估计各处都要挤。先准备着,把帐篷支起来,还有铺笼罩被等物也都准备上”沈寄把一些事情交代了,让人去支银子。自己便去看徐方那里的情况。她碍着规矩,出门都是轻纱覆面。徐方见了便打个招呼,“魏夫人”。“徐大夫”旁边有灾民听说她就是知府夫人,忙过来要给她磕头。沈寄即便来了十四年,依然无法习惯接受别人磕头,尤其还是上了年纪的人,赶紧让人扶住了。“我与众位夫人,都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帮衬一下大家。你们就安心住下,不要太客气。等地动过去,朝廷指挥帮着大家重建家园的。”徐方已经把事情都料理得差不多了,留了一个学徒下来处理后续,自己背了药箱和沈寄一起往外走,“魏大人得妻如此,真是夫复何求啊”长得好,又能干,里里外外一把手。如今扬州府的人说起知府夫人,可都是难怪知府大人能肯得罪皇上太后也不纳妾了。“徐大夫不要取笑。”“听说魏大人往塌方的地方去了”“是啊,刚让人捎了口信回来,路就要挖通了。他要往里头再去看看。”“贤伉俪倒是夫唱妇随。”徐方不是外人,大家已经是几年的老熟人了。而且又一直对魏家帮衬甚多,沈寄说话便也不拐弯抹角,“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了。就怕处置得不好,招了罪过。可是有人不乐见魏大哥在这个位置上的。”“尽人事就好,这一方百姓心里清楚。我走了,还有别处要去呢。”“好,路上当心点。”因为下着雨,中午沈寄便没有回去吃饭。慈心会的厨子自然是准备给她另外做饭,跑来问季白做些什么合适。季白想了想,“夫人的性子,之前不留下吃饭就是为了不让厨房格外忙活。今日定然是和灾民一起吃的,你就别格外做了。”“那怎么行呢。”“没事,按我说的做就是了。”沈寄听了季白的回报挺满意,“行,你就和我一起去吃大锅饭吧。”自然不是和那群灾民一起排队等着,那也作秀太过了。不过一处吃饭的一些妇女闻说那边凳子上坐着和她们一样吃窝头喝稀粥的是知府夫人,还是都忍不住打量她。小声的议论着,“长得真好,像观音”沈寄便笑着和人说起她小时候也是饿过肚子的,那时候能有这样的窝头吃也是种幸福。这么一说,距离很快就拉近了。众人看她平和,而且吃窝头就咸菜也的确是不嫌弃,便也和她说起话来。“没想到夫人也是苦出身啊。”“是啊,小时候挺穷的,好在我们家大人科举的路挺顺。不然现在,我也比你们好不到哪去的。哎,你们昨儿前儿,喝的粥也是这么稠么”众人互相看看,便有人小声说道:“今儿要好些。”沈寄笑笑,“那我隔三差五的就来和你们一起吃一顿,他们就不敢煮稀了。”“哈哈”过了两日,沈寄从慈心会回去,路上见到几个急急赶回的衙役,便让老赵头停车去问问。那些人认得老赵头,便告诉他,他们是护送汪同知回来的。汪同知在安置灾民的时候被埋在了茅屋下,好容易扒拉出来,伤得不轻。简单处理后魏大人让赶紧给送回来救治。这样一来,魏楹便不能按原计划尽快回来了。沈寄蹙眉,如今局势越来越严峻,刘同知撑不撑得起来187 地动3虽然知道这种情势下,魏楹不能尽早回来是情理中的事,但沈寄情绪还是有些低落。回到家里,小芝麻问她爹爹几时回来的时候,这种低落的情绪就到了顶点。她是个女人,也希望家里有事的时候有人能在前头挡着,而不是自己忙上忙下忙前忙后的张罗,还要担惊受怕的。理智上知道魏楹管着几十万人呢,当然得先公后私。可是感情上还是希望能有个依靠。她把小芝麻抱到腿上坐着,“爹爹要晚几天才能回了。”小芝麻也很沮丧,不能回屋子,因为时不时还有余震。不能去街上,因为比平时乱,娘每日出门也不带她。在花园里再是一群人玩儿,也会厌的。不过看到沈寄情绪不好,小芝麻也就没有吵闹,只是把脑袋搁在沈寄的肩头,恹恹的。采蓝悄声告诉沈寄,这样子一大群人在帐篷里住着,小包子这几日白天完全不能睡好,时不时的就要哭几声,眼瞧着人都瘦了。沈寄除了心疼也没有别的办法,难道还能把来家里避难的客人赶出去。“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再过几日他就会习惯了。说不得以后太安静了他还睡不好呢。”出去之后,季白小声和采蓝说,今日她无意间听到阮家下人的话,说是阮家准备坐船暂时离开扬州府。全家除了掌事的大老爷和二老爷,只留下一部分下人。“那想必除了阮家,其他富户也是做如此打算。其实奶奶也是可以带着大姑娘和大少爷离开的。”季白摇头,“不可能的,今天还和灾民一起喝粥吃窝头呢。奶奶不像阮少夫人她们,太平年景的时候撒些银子博名声,到了这种时候就准备顾自溜开。就是那位刘同知夫人虽然打理慈心会有一套,可是那心也不如奶奶的诚。”采蓝叹口气,“要不济慈方丈怎么只说咱们奶奶是知音呢。算了,我也只是心疼大少爷而已。我自个儿可不敢叫苦,奶奶还不说苦呢。”季白说的是实情,自从出事,有能力的人家就陆陆续续开始想法子离开扬州府去外头避难。慈心会有好些原本的骨干,家里都在打主意要离开了。沈寄没几日就发现,自己差不多成了光杆司令了。就只剩下不好避开的刘同知夫人汪同知夫人几个,其实她们也不是不想离开扬州府。可毕竟是官眷,而且沈寄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都在。这传了出去对自家夫婿的官声很不好。但是,没几天,她们就陆续病倒了。沈寄体谅她们年岁大了,没法子像自己这么奔波也只有安慰她们好生养病就是。于是,沈寄的事情就愈发的多了。回到家,发现小芝麻又有些咳嗽,为了不让她传给小包子,又只能让采蓝带着她另搭了个小帐篷住着。“没事儿吧”沈寄担忧的问被请来的徐方。“小问题,魏夫人不要过于忧虑了。这里有糖浆,还是根据夫人当年送给岚王的方子做的呢。师傅看了说好,便抄了一份下来。”徐方递过来一瓶糖浆。“不用吃药”“不用,好好的休息,止了咳可以了。药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小孩子也不爱吃。”小芝麻一听说不用吃药,立时两眼发亮,对徐方露出个甜甜的笑来。沈寄的心放下来,这个时候小芝麻要是病了可真是百上加斤,她会被压垮的。“徐大夫,你再看看我儿子,他这几天有些不好睡觉,人也见瘦了。”小包子也没什么大事,环境改变了不习惯而已。“看来都是耐打耐摔的,这我就放心了。挽翠,让人送徐大夫出去。”这已经是魏楹离开的第五天,沈寄只觉得有些心力交瘁。她坐下拧开瓶塞,递到小芝麻嘴边,“来,喝一口这个,这可是娘从老家带来的东西。”小芝麻尝了尝,发现甜滋滋的并不排斥。“想咳嗽的时候就喝一小口。不然,就只能吃苦苦的药了。”“不吃药。”小芝麻两手抱着糖浆说道。采蓝自责道:“奶奶,都怪奴婢没把大姑娘照看好。”“头疼脑热什么是难免的,你不用太过自责。好好照顾她就是了。”“是。”“娘,我不要一个人在这里。”小芝麻拉住沈寄的袖子。所有人都住在搭帐篷里,就她和采蓝被撵到这里来。沈寄为难的道:“可是,弟弟那里”低头看小芝麻泫然欲泣的样子,不由点头道:“好,娘陪着你。”小芝麻伸手抱住沈寄的脖子,小孩子生病了总是格外的脆弱,尤其如今的情势又是如此。沈寄让人到慈心会传话,让人有事到这里来找自己就是了。小芝麻更加的欢喜,一时一刻都不愿意离了沈寄。沈寄等她过了两天止住了咳嗽,索性把小包子一起搬了过来。这样一家人一个小帐篷,也安静了许多。魏楹还没有回来,倒是刘同知找上门来了。他是拉找沈寄出面帮着稳定局面的。如今情况越来越不好,不少人逃灾到这里,扬州府能接纳的人早就饱和了。而城里也人心惶惶,时不时有些不好的留言传来传去。尤其近来不少富户离开,慈心会里的夫人越来越少,前几日还只剩下了知府夫人一个。有她在,大家心头也稍安。可这两天,连知府夫人也不见人影了。有人便说,知府夫人也离开了。显见得扬州府的情势是不好了。“都是什么人在传瞎话啊”沈寄蹙眉问道,手里还抱着小包子。“这个,流言是最不好清查的,如今城里的人又多又杂。”“赈灾的钱粮到了么”“倒是到了,卑职正安排分发呢。”“既然朝廷的赈灾钱粮拨下来了,那就是安定灾民为最重了。”沈寄很想说,你要是搞不定就去震源把我家魏楹换回来吧。可刘同知年过五旬,另一个青壮汪同知又被活埋了一回,腿都断了。魏楹这个不到而立的知府,也只有在第一线奔走安排了。“好吧,我去。你尽快把赈灾钱粮分发到位。”刘同知作了个揖,“有劳夫人。”他也让自家夫人去,可是刘夫人说那些灾民太可怕了,生怕他们蛮不讲理到时候冲撞起来。推说自己年纪大了,又有病。这位魏夫人倒是很干脆,直截了当的同意去。其实,这本该是男人的事的。可是,他去了,没能弹压住情绪不稳的灾民。沈寄坐着马车出去,没到半路,便有人来抢马车。老赵头的鞭子厉害,舞得虎虎生风的,大吼一声:“这是知府夫人的马车,谁敢来抢”马车里苜蓿也拿了柄剑护在沈寄旁边,马车周遭的护卫、小厮更是立时将马车护了个密不透风。沈寄撩开帘子往外头看,外头一群衣衫褴褛的灾民,就在护卫和小厮的外围。这么多人,朝廷的确收容不了。可是想想办法,在城里城外开阔的地方搭上帐篷也不是就不行了。难道是因为城里富户陆续出逃,搞得人心惶惶,灾民不听招呼外头有人问道:“真是知府夫人不是说知府夫人坐船跑了么”沈寄朗声一笑,“我自然是知府夫人,你们该知道知府大人就只有我这一个夫人而已,如假包换。”“是知府夫人,我见过,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