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这封血书沈寄也想亲手交给皇帝。托人转交,她不放心。因为魏楹只是一个人,皇帝可以恢复他的名誉,却不一定要费大力气救他回来。到了这一步,能利用的,沈寄都不会放过。小包子头一回目睹汪先生离开,咋舌道:“好厉害”“能进皇宫盗宝最后还全身而退,把先皇气了个够呛,发动人力搜查,却在京城一隐就是十年的高人,能不厉害么”沈寄决定把魏楹的血书送到皇帝手上,就着手准备银两,然后再设法找能往外海去的人。朝廷没有开海运,但是利润太高,未尝没有人偷偷走这一路。甚至,海盗的路子沈寄也不忌讳去走走。汪先生是魏家的大恩人,又是她把他的行踪透露出去的。这件事她责无旁贷。其实当时也想过不说的,可是有这么一个能人,皇帝要办的事就容易得多。于公心来说,这是利国利民的事;于私心来说,有皇帝的人帮衬,营救魏楹回来的希望也大得多。府里看管的人在沈寄上次去见过皇帝后就变成了五城兵马司的人,第二天沈寄找到人给林子钦带话,她明日想面见皇帝。下午就得到了回话,让她在家等着,会有人来接她。晚上沈寄便告诉了汪先生,索性留他在家住一晚。既然外头都是林子钦派来的人,也知道她要带人去见皇帝,便不怕人知晓。值夜的薄荷把汪先生安置在附近的院落。第二日巳正早上十点,林子钦来接了沈寄和汪先生。两人坐进马车里,沈寄介绍道:“林侯爷,这位便是去了东昌又还京的汪先生。”汪先生拱拱手,“草民见过侯爷”林子钦客气的还礼,“久仰汪先生大名”沈寄低头笑笑,这名声都拜先皇当年的雷霆之怒所赐。一路林子钦问了些路上的情形,汪先生只笑道:“汪某是经年跑惯了逃惯了的人,不过行事比旁人小心些而已。”去了之后,皇帝来得倒挺快,沈寄和汪先生一同上前见礼,皇帝倒没问一路的情形,只是问了汪先生在东昌和边关的见闻,东昌那边自然是陈兵边关,但汪先生此去的目的不是打探那些,反而是远远儿的避开了。皇帝便又问了是如何进的王宫,怎样打听到的魏楹的下落,魏楹的现状,去的使节里哪些真的叛了说到魏楹牧羊的情形的时候,沈寄适时递上魏楹的血书,她已经看过了,非常简短,不过寥寥数语却是言简意赅。皇帝接了过去,听说天冷得墨都冻上了,魏楹等一群大老爷们和羊窝在一起取暖,也不由得动容。“倒亏了他还能写得出字来。”汪先生知道都说了,皇帝让他和林子钦下去,林子钦会给他安排下一趟的差使。汪先生心头有些奇怪,这样的事情魏夫人怎么会搀和进来这会儿留下又有什么话要单独和皇帝说出去后,林子钦笑着点了一句,“魏夫人当年救过皇上的命。”汪先生恍悟,怪不得魏夫人会坚持一起来,现在又要单独和皇帝面谈,看来是要用救命之恩请求皇帝一定要救魏大人回来了。他倒也懂一些,只要把事情公开,给魏大人应有的名分,皇帝也就不欠他什么了。而且人死了,反而更能激励人心。可是,对魏夫人和她三个没成年的儿女来说,魏大人却是不可或缺的。沈寄的确是打的这个主意,而且她脸女人的招数都使出来了,她什么也不说,就站在皇帝跟前默默流泪。今天她穿得一身素净,却显得格外俏丽。皇帝看到她这副美人垂泪的样子,着实有些无奈。沈寄抽了手绢出来擦眼泪,却是越擦越多越擦越多。最后实在忍不住还是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这哭也是一门学问,要哭得别致,哭得动人,不能满脸涕泪让人看了生厌。沈寄从没想过自己还有需要用到这种天赋本事的时候。眼见皇帝是真为难,毕竟如今是要开战,又不是朝廷打赢了,说一声拿出魏楹活着的证据来对方就要放人。反正魏楹能不能活着回来,这已经是一个可以用来宣传的很好的典范了。这边大肆宣扬,魏楹要是不能活着回来,就只剩下一个自己了断的结果了。他总不能让沈寄母子,让整个魏氏因为他永远无法抬起头做人。相反,他死了,留下的名声却可以一直庇护他们。也许皇帝要的,便是魏楹以死全节。可是沈寄还算想做最后的努力。皇帝看着沈寄一双被泪水侵润过的眼,心头微微软了,“魏楹这样的大忠臣,能救朕自然是要救的。”“谢皇上”“可汪先生这世上只有一个啊。”这样的人多了,皇宫都自由出入那还得了。“皇上,总要试试吧。”“需得从长计议。”沈寄知道这就是答应的意思了,两眼顿时又冒出了泪花,皇帝叹道:“朕的后宫就没有一个比你还能哭的。”言下对魏楹不无艳羡。而且想起沈寄说的我既爱他,便会信他;他既爱我,就须信我便更加的羡慕这两个人了。能够遇上这么一个人,今儿相爱至深,这是多大的福气啊“那是因为皇上好好儿的嘛。”“你回去吧,朕不日便会恢复魏楹的名誉。”内贼是谁查得如何之类的话,沈寄没有多问,她的目的达到了,于是认真的向皇帝行礼然后回去。汪先生就没有再和她一道了。回去以后,沈寄高兴的抱住三个儿女,“皇上说,不日就会恢复你们父亲的名誉。我们不会被关着了。”几个孩子高兴了一阵,还是小馒头问道:“那爹几时回来”小芝麻和小包子也想问的,可是知道不会这么容易。汪先生本领高强,一个人偷偷的去见父亲还好说。可是要把人弄回来,不容易。“爹爹干活去了,要干完活才会回来。”小馒头嘟囔,“都去了好久了”“是啊,去了四个月了呢。”五日后,皇帝在大朝时说了魏楹在东昌极寒之地牧羊的事,又出示了他的血书给几个近臣看。当场让太子前往魏府抚慰忠臣家眷,并授予了魏楹从一品柱国的勋位。文官越级得勋位是很难得的荣耀。仅从这个方面来讲,魏楹这羊放得也算值了。太子到了魏府,下令撤走看守的人马,然后入内慰问师母与师弟师妹,连同阿玲凝碧两家也得了他温言慰问。他还携了小亲王同来,小亲王顿时和小馒头抱在了一起。魏府门前响起鞭炮声,是芙叶带来给她们一家驱霉气的。“总算是过去了,这一个月连探望都不许,也不知你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小馒头乐呵呵道:“大姨,我们种菜呢。”一边又对小亲王说:“王爷,我带你去看。回头你也和我们一起种菜吧。”众人看着小馒头的笑颜不由失笑,再想想还在极寒之地牧羊的魏楹等人,又不由一阵叹息。沈寄知道这件事暗中太子、芙叶、小亲王甚至迦叶大师都有帮衬,便一一道谢。得到消息的挽翠等人也涌了请来,给沈寄母子请安。太子笑着离去,说不日皇后便会召见,让沈寄做好准备。欧阳先生与小权儿却是晚了一步才回来,他们告诉沈寄一个消息。简大家,也就是红袖招的老板派人给小权儿送了个消息,说红袖招要到临近边关的一个藩王府上献舞。简大家也是小权儿口中的简姨十五叔的红颜知己。二十年前一舞动京华,在舞之一道上有大家的称号。沈寄看欧阳先生的模样,立时便是眼睛一亮,可以把人掺进红袖招的人里送到边关,然后借由边军的帮助越境往东昌去。一时对简大家好生感激。皇帝自然不会是只听了汪先生一面之词就做出了种种决断,后续也有朝廷在东昌的谍报机构送回的消息加以佐证。魏楹的消息是云山雾罩,被东昌封锁得很严。看来东昌王还没有放弃要策反的事。至于东昌公主,沈寄压根就不信这事是她因为年少时的爱慕搞出来的。要继承王位的公主,断不会如此儿女情长。他们这么做一则是要魏楹给兵部侍郎背黑锅,二则也是看上了他的才华,真的想留为己用。既然在东昌有谍报机构,那么过去的人一旦进去东昌,在有人协助的情况下,要把魏楹从牧羊的酷寒之地弄回来便有了希望。要不然,就算他像苏武一样坚强,也只有等到大战结束,而且得是东昌败了之后。“好,这个消息,小权儿你立即设法通知林侯爷,看他意下如何。”既然魏楹没事了,魏柏魏权等人自然也就官复原职。小权儿又回五城兵马司了。276 准备除了最早来到的芙叶和小亲王,魏柏也很快上门来。王氏刚出月子,不好出来走动就让魏柏带了儿女过来。还有平时经常走动的人家,诸如魏楹的朋友下属同僚徐茂等人极其女眷,沈寄的干娘林夫人,还有阮少夫人母女,容七少夫妻陆续登门。阮少夫人还带来了怀孕的阮三少奶奶的问候女眷由沈寄带着小芝麻请进内宅招待,外院由魏柏带着小包子在魏楹的大书房招待。小权儿是武职,而且太过稚嫩,魏柏是最好的人选。期间之前被抄去的文书收稿等被大理寺发还。大理寺卿携少卿亲自上门致歉。这样门庭热闹了好些天,总算稍微冷清了下来。沈寄便拿出府里的仆从名册,论功行赏。这一次卖身魏府的仆婢也算同甘共苦了一把,封府的一个月里虽有人懈怠,但大多还是勤勉的。便依照表现多发了一个月到半年不同的月例。发放的等级由洪总管和小芝麻一同拟定,洪总管是沈寄定的半年月例的奖金。这一个月多亏了他。到洪总管这个位置,银子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他平时的油水足得很,难得的是这份荣耀。挽翠等一早得以出府避祸的人自然没有,不过这一回魏楹头上的污水被抹去,还成了大大的忠臣,受朝野敬重。府里上下自然都是喜气洋洋的。今日,之前上书要求将魏府抄家家眷下狱的一众学子上门来请罪,领头的人还拿出了荆条。沈寄让魏柏带着小包子出去把人好好的打发了。连着几天都在招待这样那样的上门表达关怀和问候的客人,沈寄有些厌倦。锦上添花从来不缺人,可雪中送炭的能有几个可是不能不招待啊,不然人家就要说魏家未免太傲气了。晚上,小权儿下衙回来告诉沈寄,林子钦安排了人三日后同红袖招的舞女一同启程。至于汪先生,一早就先行一步往东昌去了,临行来告诉过沈寄。可惜怕被人发现,只能给魏楹偷着带了一件棉花压得非常紧实的坎肩,这样穿在里头不容易被发现却也能保几分暖,还有两双也是压得非常紧实的棉袜。沈寄看他一眼,“你不闹着要去打仗了”战事将起,似乎是小权儿一心等候的建功立业的机会了。小权儿道:“大哥走的时候,我拍着胸脯答应给要照顾好大嫂和侄儿侄女的。大哥没回来,我就不算交差。”沈寄笑笑,这一次出事,魏柏家里王氏难产,一时顾不到其他也是有的。但其后一个月也不曾见过他有什么帮着奔走的动静。要不是皇帝说此事尚有疑窦,家里又没到抄家下狱的地步,在魏楹被那些读书人臭骂的时候,沈寄都不知道他会不会站出来划清界限,和一直在外努力奔走的小权儿一比,高下立见。虽然现在,魏柏在领着小包子和士子们周旋,但他露面已是皇帝安抚的旨意之后,沈寄想着还是微微有些心寒。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魏柏从备考到入仕途,甚至后来因为不通俗务和同僚不睦,魏楹提点拉扯了他多少。简大家可不是圣旨下了之后才去的欧阳先生府,在魏府还封着的时候她就找到了欧阳先生那里问有没有什么能帮衬的。还说她们楼里有几位位高权重的常客,需不需要求他们帮衬一二。是欧阳先生觉得走这条路不妥婉拒了的。小权儿又小声道:“边关要打仗了,但朝廷其实还没有做好周全的准备。林大人让我告诉大嫂,出了外患必有内忧,有些事情让大嫂早作准备。”沈寄点点头,“我知道了。”内忧外患,魏楹还在东昌放养,但这些都不是眼前的她能解决的事儿。她得做一些实事。沈寄把洪总管找来,京郊的温泉庄子方圆的千亩良田如今都属于是魏家的了。沈寄准备要屯粮应付即将到来的局面,那里自然是最好的选择。“还有一个月就秋收,今年的秋粮都不要买,而且尽量多买进一些,都存放到地窖里。我担心大战一起,再有内忧,粮食不好办。”洪总管点头应下,“奶奶放心,我这就去办这件事。”“庄子的围墙再修葺加高,我打断过段时日带几个孩子住到庄子上去。还有庄丁也要招募训练。”大门一关,温泉庄子完全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庄园。“是。”“府里有些东西,也带过去收藏。不过不要太显眼,你三不五时就回来一次,然后捎带过去些东西。”洪总管带着银子办事去了,府里渐渐又平静下来。这时,宫里来了旨意,皇后召见沈寄和小芝麻。自从太子来慰问过之后,沈寄便把儿女都赶回各自的小院去了。可是魏楹不在家,小馒头便对他的床位虎视眈眈,“娘,我陪你睡。”他还没有恢复进宫陪读,在这一个月里,太后给小亲王安排了董家的小公子陪读。是玉太嫔去求的太后,太后怜她孤苦便答应了。还让小亲王读书的时候就住到玉太嫔宫中,旬假的时候再回半山寺去。小亲王反抗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