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吧。孟老爹,其实这事在路上我就问明白了,之前我也怀疑孟贵说谎,觉得事情不会这般巧,可是魏家叔侄的话我还是相信的,魏矮子不仅手艺好,也会做人,所以人家都爱找他干活,他何必为不相干的人毁自家后路呢。何况那个魏大山我也有所耳闻,他是最不会遮遮掩掩说假话的人了。”孟老爹笑着点头,“是啊,我们本就该相信老大才是。老二老三,你们别杵在这儿了,赶紧干活去,过冬的柴都还没备好呢。”这时乌氏板着脸孔看着陈氏和齐氏,“你们别盯着老大的钱不放,赶紧把孩子那些小的没法穿的旧棉衣棉裤拆掉洗洗,好做几身大些的,否则冬天又冷得哭爹喊娘”陈氏和齐氏面面相觑,好不气恼,老大家肯定有好几两银子,她们哪怕能分到一两也是好的呀。陈氏越想越难过,难道要看着老大家过好日子,她家过得苦哈哈,她怎么能比不上何氏呢。她只好朝孟庆撒气,“明儿个我们就去李窑干活,每日也能挣个几文。”孟庆正要说话,乌氏拉长了脸,“老二媳妇,你闹够了没,李窑现在都往外赶人,怎么可能还会收人。何况一进窑黑漆漆的,那些臭汉若是故意装作瞧不见在你身上乱摸,你还有脸回村么”陈氏被乌氏这么折辱一顿,气得哭着往屋里跑,齐氏假意跟过去安慰。其他人都散了,丁香赶紧关上门,一家人终于可以躲在屋里开心开心了。不过很快他们四人就出门上山干活去,不要表现得太得意才好。在上山的路上,紫葵欢喜地说:“二姐,你还真猜准了,魏家叔侄还真为了挣份工钱为咱家说话呢。”孟贵和何氏也是这么想的,只有丁香知道,魏大山绝对不是那种为了钱轻易说谎之人。他肯定是看到她家实在太寒酸,又被一堆人逼得惨兮兮,就全当施舍她家了。作者有话要说:作者:男主粗来了,丁香你还满意么丁香:什么你就给我安排这么个男人啊,还是别的女人不要的作者:咳咳,你将就着先处处嘛,说不定有意外惊喜哦。、第十七章 魏家境况尽管二房和三房的人心里皆不平,但有孟老爹和乌氏镇着,他们也不敢有什么举动,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紫葵从灵芝家买来两只鸡,看着海棠吃好的补身子,看着老大家门前拉来的砖越来越多,挑回来的石头也越来越多。孟贵和何氏带着两个女儿十分卖命地开荒,费了五日功夫终于开完了,丁香感觉这五日差点要了她的命,现在她总算有空来琢磨如何挣钱了。第六日早上,魏家叔侄如约而来。孟贵为了感谢他们俩上回为他家瞒谎,特意买了茶叶招待,他们干活累了可以喝喝茶水去去乏。别看茶叶是很常见的东西,但对于孟贵家来说,也只有过年时能喝个几回。魏家叔侄也不想再提那件事,见孟贵客气,他们好好享受便是。因为盖房必须要有人帮工,否则这活干得慢。泥匠按天数算工钱,要是泥匠把时间花在搬砖和搅泥上,那两个月都盖不完,孟家还得多花工钱,这样对孟家来说不划算。所以孟贵不打算砍柴,由紫葵去干,何氏也把做棉衣棉鞋的活交给了丁香和海棠,这样他们俩就可以在家帮工,不耽误泥匠干技术活。紫葵不觉得砍柴有多累,倒是丁香实在不想做什么棉衣棉鞋,她可不是偷懒,而是自己没这个手艺,别人会嘲笑她偷懒故意装作不会。海棠正在拆紫葵的破旧棉衣,紫葵个子长高了,这些都没法穿。丁香在旁搓着手,“姐姐,你上回不是说咱们不能坐吃山空得想办法挣钱么”海棠娴熟地拆着线,说:“瞧你急什么,这就要入冬了,哪里还能干活挣钱,怎么也得等来年开了春再说。其实我想过了,来年咱们多养些鸡,多养几头猪,肯定能多攒些钱。”“啊你就指望这个呀,既然多养鸡养猪能挣钱,为何咱家以前不多养些”海棠叹了叹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买鸡崽猪崽要花本钱的,咱家穷,哪里舍得多花本钱。要是养死了,不仅挣不到钱还要赔钱呢。养得好的话,因鸡和猪家家户户都有,卖不上好价,每只鸡能挣上十文钱就到顶了,每头猪估摸着能挣上一百文钱。不过经常有猪被偷,不但挣不上钱还赔钱,另外还白搭许多野菜和功夫。”“那自己留母鸡孵小鸡,留母种猪养着,不就不用本钱了”海棠笑道:“丁香,你这脑子怎么糊涂了,咱们穷人家过冬根本留不住这些,不是自己饿得馋不过宰了吃就是被人偷了去,还不如早早卖钱划算。咱家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难道病一场连这些也忘了”丁香呵呵笑了笑,“还真忘了。既然如此,你还说养鸡养猪干嘛,你不怕养死了赔钱,或是被人偷了去呀。”海棠苦笑,“这都靠运气,试一试总比在家呆着受穷强。”丁香扯了扯海棠的衣袖,“姐姐,要不你在家做棉衣棉鞋,我做点小买卖如何”海棠惊得手中的棉衣掉落下来,“小买卖你连账都不会算,怎么做小买卖,何况你一个姑娘家哪能抛头露面听说镇上那些有能耐开铺子的人家都有许多家不挣钱呢,大家都穷得慌,哪有钱去买这个买那个。”丁香不服,“李岭村的李霄和李雷那对兄弟不是经常走村串巷卖花布么,虽说挣不了大钱,但小钱应该是挣上了吧。”“咱家能和他家比么,他家有亲戚在县里开布行,拿货便宜,还是等卖完布才付本钱,更重要的是,李雷读过两年书,会算账还会记账,大多数人家都爱赊账,有的还赊好几年,不记下人家不认账岂不是要赔光。”既然人家卖布能挣钱,那她丁香自然也行啊,算账记账这又算得上什么本事呀。她兴奋地说:“我不走村串巷,就弄点东西在咱们村和附近两个村卖点过年的东西。大家再穷,过年还是要花点钱的吧。”海棠怕丁香卖不出东西赔了钱不说,还遭大家笑话,正要劝阻,丁香急道:“我去镇上瞧瞧,看什么东西卖什么价钱,哪些东西好卖,先了解一下村民们的需要,之后我再去县里进货。对了,这事你可先别跟爹娘说。”丁香说着就跑出去了,因魏家叔侄就在旁边干活,海棠也不好挺着大肚子追出去。何氏见丁香拿上大沿帽就跑了,大声问道:“二丫头,你这是要去哪儿”“我我给姐姐买些红枣。”丁香一溜烟不见了。魏大山瞅着丁香远去的背影,他不禁摇头直笑,这个姑娘,一听那语气就知道是在撒谎,她爹娘怎么就听不出来果然是他比较敏感聪慧,最易洞察人心。他不禁自己乐笑了,他叔叔魏矮子在挖着地基,见侄子没来由地发笑,也懒得问,只是摇了摇头。这个侄子经常脑壳出窍,说话没个谱,做事也找不准他的套路,魏矮子都习以为常了。何氏虽话不多,但见魏家叔侄干活很是勤快,又想到他们帮了她家一个大忙,便自来熟拉拉家常。“小伙子,你叫大山是吧,你跟你叔叔学这手艺真不错,能挣钱养家,多少人想学就是没人愿意带呢。”魏大山笑道:“婶子还真是说对了,我家这手艺向来传男不传女,传幼不传长。我叔叔是父辈最小的,所以阿公将这手艺传给了他,而我这辈我又是最小的。”他说着转而看向他叔,“叔叔,你不觉得亏么,要是你再娶个婆娘生个儿子,这手艺就不必传给我了。”魏矮子瞪了魏大山一眼,“臭小子别没大没小,开玩笑开到你叔的头上来了。”魏大山仍然嘻皮笑脸的,“你别害羞嘛,要不我打听打听哪个村有寡妇,看人家愿不愿意嫁给你。”魏矮子红了脸,铲着土往魏大山身上一浇,“去去去,你能不能正经点。”魏大山歪了歪嘴,小声嘟囔道:“我说的本来就是正经话嘛。”魏家虽然有这门手艺,但家境仍然不大好。魏矮子之前有个婆娘,因多年无儿无女,魏矮子认为是他婆娘的身子有问题,时常怨她打她。没想到他婆娘性子刚烈,最后不忍他了,直接跑到了邻省嫁个鳏夫。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婆娘跑去了哪里,只有他自己知道,因为那些年他没少花钱去寻他婆娘,直到三年前他终于打听到,他的婆娘嫁给了一位鳏夫,接连生三儿四女,人家身子根本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他自己他怕丢脸,不敢跟任何人提起这事,所以那时他就把手艺传给魏大山,自己痛苦时就花钱买酒喝解忧愁,有时为了解决身体需要还偷偷跑去县里进那种不干净的地方。他不打算再娶女人了,他怕再生不出儿女,会被人发现其实他才是那个生不出儿女的人,他可丢不起那脸。魏大山家的境况比他叔叔更不如,他叔叔至少一人不饿就全家不饿,而他家有卧病在床的老爹,有体弱干不了什么重活的老娘,还有未成亲的哥哥。平时他和哥哥下地干活种粮食和菜,饭是能吃得饱的,家里的零花钱就靠魏大山每日挣十文的工钱,可是这活也不是一年到头都有,一年能接到三家的活就算不错的了。但总的说来,他家虽穷,比起青山镇这十几个山沟沟里的村子,竟然还算好些的。何氏又问道:“大山,你今年多大了,订亲了没”魏大山嗤笑一声,被人家姑娘悔婚的事他可不想说,便道:“我十九,我哥还没成亲呢,我不着急。”“哟,你都十九了呀,那你哥岂不是已经二十出头了人家十七八就该娶亲了,你哥怎么还没娶亲,是不是太挑了看不上一般人家的姑娘”何氏是真的好奇,怎么会有二十多岁的男人还不娶亲呢。魏大山真不知道该怎么说,要说他和他哥这对兄弟在婚事上还真是多事春秋。他哥叫魏大海,其实三年前就订了亲,那位姑娘还是魏大海去镇上买东西一见钟情的,他一回到家就等不及请媒人去提亲,姑娘家也满心答应了。只是订亲才两个月,那位姑娘突然染疾死了。魏大山的情况比他哥要好些,虽然被悔了婚,但他与人家姑娘没有感情牵扯,顶多就是心里生气罢了。他哥却足足伤心了三年,至今无法释怀。魏大山不好将这些说给何氏听,只是简单地应道:“我哥确实太挑剔,他必须得喜欢上哪位姑娘,才肯托人去说亲。他一直没遇到喜欢上的,自然就不肯成亲喽。”“哦。”何氏默默点头,心想他哥也真够矫情的,别人成亲都是听父母之命或媒妁之言,他哥竟然要先喜欢上人家姑娘,这叫什么事啊。再看看魏大山,虽然人高马大,干活利索,长得也不赖,就是不够憨厚,说话有些吊儿郎当的,脾气也有些古怪。何氏也听说过魏矮子的一些事,心想魏家的男人怎么在亲事上都不顺,脾性也个个古怪,不会是他家的风水不好吧,看来以后少和他们说话,只要招待好了就行。、第十八章 半路遭拦丁香到了镇上,发现仍然是冷冷清清的。镇上总共才二十几家铺子,若是村民们手里但凡有些钱,青山镇有几千村民再加镇上的这些住户,生意本该兴隆才是。看来真是没人舍得花钱了,丁香转悠了一圈,便恹恹地坐在一块石头上发呆,寻思着村民们过年有哪些东西是必须要买的呢。寻思来寻思去也就是春联和肉、酒这三样是必不可少的,可是春联一般由村里读过书的人写,还是不收钱的,村民们只要买红纸请人写就行。至于肉这东西,丁香可卖不了,一个姑娘家卖肉确实不雅,何况也轮不到她卖。酒则是有些农户自家酿,没酿的人家就去邻居家买,价格便宜到哭,丁香知道卖酒也是不靠谱的。她这才意识到自己最开始的想法太简单,要真是做小买卖那么容易,别人早就做了。村民们读书的虽少,但脑子机灵的大有人在。山沟沟里的人几乎自给自足,平时花销真的是极少。丁香买了包红枣垂头丧气地往回走,迎面来了两个人她也没懒得抬头看。倒是对方一眼就认出她来,“丁香,你来镇上买东西么”一位圆脸笑嘻嘻的小伙子走了过来,红着脸小声叫道:“丁香。”丁香抬了头,心想你是谁呀,我不认识你。小伙子有些尴尬,“丁香,你怎么不理我了”丁香瞧瞧他,又瞧瞧他身后那位似笑非笑的男人,那男人还挑着担子,箩里是布匹。哦,她明白了,想必这就是李家兄弟吧,和她说话的应该是李雷,挑担的就是他哥哥李霄了。上回听紫葵说,李雷似乎喜欢她,谁知道这是真是假呀,丁香唯恐避之不及,连忙绕开他。李雷怔了怔,心想丁香这是怎么了,以前见到他虽然话不多,但也不至于不吭一声就走啊,难道她这是在避嫌李雷转身追了上去,拦在丁香面前,“丁丁香,你是不是因为你姐的事就不敢和我说话了”丁香只好点了点头,又绕开他赶紧走。没想到李雷又追了上来,“你别怕,这路上又没人,说几句话能怎样”丁香只觉好笑,心想你身后的哥哥难道不是人,何况她可没话跟他说。“丁香,其实我想说我我打算”李雷抓耳挠腮的,说不出口。这时他哥哥李霄挑着担走了过来,笑道:“丁香姑娘,我弟弟已经和我爹娘商量过了,想托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