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南国江山> 分节阅读 17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76(1 / 1)

型,试图借助地形优势来抵挡淮南军的进攻。秦裴的主力赶到后,发起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结果被梁军击退,损失了五百多人,只好暂时停下来,派人去河流的上游寻找地方渡河绕道敌军后方。不过梁军却没有给淮南军包围他们的机会,等到天黑后,他们便借着夜色的掩护顺利撤退了;因为敌情不明,秦裴担心遭到敌军伏击,所以并没有没有发起追击。深夜,梁军大营里面,朱全忠被刚刚得知的消息震得浑身发颤。“五万大军一天之内就这么完了仅仅一天时间就算是五万头猪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被消灭吧”朱全忠仿佛心头在滴血。康怀贞的五万大军都是他麾下的精锐兵力,虽然如今的他称得上是兵多将广、家底丰厚,五万人的损失他还是能承受得起的,甚至于,只要他下达募兵的命令,一支新的五万大军要不了多久就能组建起来。然而,家底再怎么厚实也不能这么轻易败坏,新招募的五万士兵也不可能比得上之前那支身经百战的精兵,所以这一次吃的亏实在太大了。“康怀贞呢他死了没有你来告诉孤,大军到底是怎么败的”朱全忠大声咆哮着向信使询问。信使似乎被他的怒火吓瘫了,面色惨白,却是结结巴巴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朱全忠大怒,当即便准备让侍卫将这信使拖下去打杀了,幸好被李振劝阻了。“大王,康将军并非无能之将,若是一般情况下断不可能被淮南军在一天之内就消灭,所以这其中定有隐情。若是大王将此人砍了,那么这其中的隐情大王就没法搞清楚了所以大王不妨等问清楚了再说”朱全忠这才稍微平静下来,挥挥手让侍卫先退下。或许知道自己若是继续结巴的话他的性命就铁定不保的缘故,这时候缓过来的信使说话流利了许多,他三言两语便将他知道的情况交代了一遍。“大王,小人知道的就只有这么多了,还请大王饶命”说完后,信使连连求饶。朱全忠却丝毫不理会,他挥挥手就让侍卫进来将信使拖了出去。不久,外面传来一阵阵惨嚎,接着声音越来越弱,最终再也没有声音传来。部将们噤若寒蝉,没有一个人敢为那信使求情,生怕被朱全忠迁怒了,甚至他们心中还有些庆幸有这个信使来给朱全忠发泄怒火。果然,打杀了信使后,朱全忠渐渐平静下来,开始思考下一步的行止。如今康怀贞部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连康怀贞和李思安以及他的侄儿袁象先等将领都不知死活。失去了这五万人后,如今他已经只有十二万人,即便在兵力上他都不占优势,更何况在士气和、后勤等方面,梁军更是落在下风,此时与淮南军交战显然对他不利。不过若是就此撤军回去的话,这次他亲自率领大军南下,结果被杨渥这个小辈打得大败,最终只能仓慌而逃,他想不出天下人会怎么看他。更重要的是,如今天下不服他的藩镇还有许多,之前都是被他的强大军力所震慑,这才不敢轻举妄动;但经过这一战后,天下人都会看出他的虚实,从而觉得他也不过如此,到时候各路藩镇肯定会再次兴兵。“悔不该当初没有听从敬先生的话啊”想起当初敬翔劝阻他出兵时说的话,朱全忠顿时后悔不跌,可惜天下却没有后悔药可吃。“大王,如今淮南军士气正盛,不可硬拼要不,咱们先撤军回去,等以后再找机会来报此仇”李振小心翼翼的提议道。虽然出兵南下是朱全忠自己的决断,以他的固执性格,一旦下定了决心的事情别人是很难劝动的,但李振当初毕竟出言支持过,如今遭到大败,他当然也要小心一点。好在,李振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加上他对朱全忠忠心耿耿,取代唐朝的事情也还需要他负责,所以朱全忠并没有迁怒到他身上。“撤军”朱全忠有些犹豫。“不错,如今的局势,若是继续留下来与淮南军交战,我军也很难取得胜利,而一旦”李振小声劝道:“所以还不如保存这十二万大军。只要这十二万大军还在,淮南军难道还敢渡过淮河来与我军争锋不成若是那样的话,到了淮河之北我军的骑兵就能好好教训教训他们了”“此外,我军撤退回去,也可以用这十多万大军作为震慑。可以预料的是,接下来肯定会有其他藩镇跳出来,大王可以集中兵力先好好教训一下最先跳出来的,以此来震慑其他藩镇”听了李振的说辞,朱全忠不由有些心动,此时与淮南军交战,他的确没有多少胜算,一旦战败的话,局势就真的不可挽回了。见了朱全忠的反应,李振当即明白了他的心思,当即打起精神劝说起来,而众将同样不愿在这种时候与淮南军交战,所以纷纷出言请求撤军,朱全忠这才不情不愿的应准了。“传令下去,后军变前军,立即撤退,命龙骧军负责断后”朱全忠沉声下令。龙骧军就是朱全忠麾下最精锐的部队,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支纯骑兵部队,人数有八千多,用来断后最适合不过。另外,因为康怀贞败得太快的缘故,此时他的大军离开寿州还不远,所以他沿着原路撤回去要不了多少时间。只是,这样一来康怀贞的溃兵就相当于被他放弃了,他们能否逃出来就要看他们的运气了。正文 第三百零四章 郭崇韬正当杨渥率领大军大败康怀贞部之时,一位从晋阳来的使者正坐在淮南水师的战船上,面色苍白。“郭先生,你们北方人不是都擅长骑马吗马背上的颠簸可不比船上的轻,为何你还会感到晕船呢这不过是半天时间的路程而已,竟然吐得这么厉害。”司马福向面前的中年人笑问道。这中年人面色苍白,浑身冒汗,显然是有些晕船。不过,身体的不适却丝毫掩盖不了他身上的那种昂扬和干练的气质,让人见了之后丝毫不敢小觑。这人正是当初李克用派来联络淮南的使者,在这个时代,他还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但在历史上,他却是李存勖麾下赫赫有名的将领,被称为灭梁第一功臣的郭崇韬。郭崇韬最早是李克用的堂弟李克修的部下,后来李克修死后被李克用任命为典谒,也就是掌管宾客请见的传达和接待事务的官员,虽然并不受重用,各种军机大事根本没资格参与,但却是李克用的亲信人员。这一次李克用需要派遣使者前往淮南,就选中了向来精明干练的郭崇韬。从晋王出发后,郭崇韬带着几名随从化妆成商人一路潜行,借道魏博节度使罗绍威的地盘南下,又过了十几天后才抵达宿州,却听说梁军与淮南军正在大规模交战,渡河的船只要么早就被梁军征调走了,要么就被淮南军的水军给毁掉了。这样一来郭崇韬等人无法渡河,只好留下来等待战事的结束。不想就在前几天,淮南军的水师突然登陆淮河之北,大肆劫掠,郭崇韬找到机会向淮南军的将领表明身份,这才得以乘坐淮南军的战船前去觐见杨渥。只是,身为地地道道的北方人,郭崇韬刚坐上船不久就开始晕船了,一路上吐得七晕八素,浑身难受。听了司马福的问题,郭崇韬不由苦笑道:“骑马的颠簸和坐船是不同的,只要熟悉马的性子就不会感到颠簸了,至于坐船”他摇摇头,没有多说,接着又转换话题道:“司马将军,在下在宿州时听说梁军大败淮南军,抓住了大批俘虏,不知此事是否为真”司马福瞪大了眼睛道:“梁军大败我军如今北方都是这么传说的吗“他有些难以置信,不过随即又反应过来,由于战争的缘故,淮河再次隔绝,南北的消息传递也被阻断,所以梁军大败的消息应该还没有传到北方去。而宿州等地的官府可能为了稳定民心的需要,故意宣传梁军大胜的消息。这么一想,司马福便明白过来,他连忙向郭崇韬解说了淮南军刚刚取得的大胜。“梁军虽然兵多将广,不过我淮南也丝毫不比他们差,这一次全歼康怀贞,算是给朱全忠一个教训。若是他下次还敢来,定要让他全军葬送不可”司马福得意洋洋的说着。胜利总是凝聚人心的最好办法,一年多以前还在钱镠麾下与淮南军死战的司马福,如今已经彻底对淮南归心,对于淮南军取得的巨大胜利也是与有荣焉。郭崇韬听说淮南军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就全歼了康怀贞五万大军,当即惊得合不拢嘴。他虽然预料到梁军这次南下不可能取得什么便宜,但他同样不认为淮南军能够取得大胜,最多就是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以平局罢手。然而他没想到最后的结局却是淮南军的大获全胜。更让他感到震惊的是,五万有准备的梁军精锐,又是在康怀贞这种名将的统领下,居然只坚守了一天时间就被攻破了营地,淮南军的这种攻坚实力也未免太强了吧他并没有怀疑司马福的话,一来司马福并没有欺骗他的必要,而且这种谎言要揭穿也很容易;二来他可是亲眼见到淮南军的水师登陆北岸大肆劫掠的,若不是在战场上已经取得了优势,淮南军肯定不会让这么重要的水师去承担相对并不紧要的任务。“敢问司马将军,不知世子殿下是用什么办法这么快就攻破梁军营地的”震惊之后,郭崇韬便满怀好奇的询问起来。如何攻坚这是这个时代每一支军队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淮南军这几年里却屡克坚城,让世人震动;而这一次,他们的表现就更加让人不敢相信。郭崇韬觉得,若是晋军也能学到这种攻坚手段,今后在与梁军争锋时就能大占便宜。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他的问题刚问出来,司马福就变了脸色,严肃的道:“这涉及到我军的一些机密,还请郭先生不要让本将为难”关于火药的事情,这是淮南军的最高机密,杨渥早就下了封口令禁止对外人提起的。攻打康怀贞所用的手段即便不可能完全阻止消息的传播,但能少传播一点也是好的。听了司马福的话,郭崇韬更加感兴趣了,不过司马福都这么说了,他也只好转换话题道:“那么不知世子殿下如今到了哪里接下来是准备继续前往寿州与朱全忠交战,还是留下来休整一番”当郭崇韬满怀兴致的向司马福打听情况时,杨渥却高坐营帐内,看着下方被捆绑起来的两位将领。“康将军,孤可是久闻你的大名啊三年前我父亲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宿州时,听闻就是将军将宿州把守得毫无漏洞,最终使得我父亲无功而返如今可想过会有一天成为我军的阶下之囚”杨渥满脸笑容的道。下方这两个被捆绑起来的将领正是康怀贞和朱全忠的外甥袁象先。两天前,随着大军溃败,康怀贞等梁军只能抛下大军独自逃离。与那些步兵们不同,康怀贞等将领以及他们的侍卫都是有马的,所以逃跑起来十分便捷,淮南军根本追不上。不过就在康怀贞等人即将逃脱升天,与朱全忠留下来断后的龙骧军汇合时,他们却突然遭遇了一股淮南骑兵。这支骑兵正是之前被杨渥派去寿州方向打探消息的史俨率领的一千多骑兵,不想在这个时候却把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康怀贞等人仓促迎战,最终除了李思安带着部分将领和侍卫逃出去了外,康怀贞和袁象先等人却被抓了起来。立下这等大功的史俨连忙派人将康怀贞等将领遣送到了杨渥的大营,同时带来了梁军的最新消息:朱全忠已经开始撤军了朱全忠撤军的消息并没有让杨渥感到惊讶,在如今的局势下,如果他是朱全忠,他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不过因为朱全忠作出决定的时间太早,几乎是得知消息后便立即做出了决定,这样一来淮南军想要追上他们也很难了。当然,杨渥并不打算轻易放弃,十几万梁军想要渡过淮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渡过去,若是淮南军赶到的时间把握得好的话,或许还有趁着梁军半渡时发起攻击的机会。更何况,梁军在寿州附近大肆抢掠,虽然淮南早就开始实行坚壁清野的策略了,不过还是有几千百姓被梁军发现虏获;即便是为了这几千百姓,杨渥也要进兵寿州,尝试将他们解救出来。所以在和秦裴等人汇合后,杨渥命史俨、侯瓒统领骑兵保护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