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局势已经无法挽回。这时候,西北面突然刮起大风,地上因为大军厮杀扬起的的尘土被大风一吹,顿时迷糊许多士兵的眼睛。这阵突然刮起的大风的风向竟然是正对魏博军的满天的尘土顿时将本来就已经开始混乱的魏博军搅得更加混乱起来,梁军趁机发动猛攻,终于一举攻破了魏博军的营地。“难道连上天也在厌弃我军吗”史仁遇征征的想到,在绝望之中,他反而平静下来,望着不远处已经杀红了眼的梁军士兵,他知道自己是难以幸免的。朱全忠对于背叛过他的人从来没有赦免过,更何况他还给梁军造成了如此大的伤亡,只怕他落入梁军手中的话,连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五里外,听说梁军终于攻破了魏博军的营地,张训当即站起身来,沉声道:“各部立即出发,准备突袭梁军”这时,李承鼎突然提议道:“将军,末将注意到刚刚突然起风了,漫天的尘土肯定会迷糊住处于下风区的敌军的眼睛,而我军如果从这里直接对梁军发起进攻的话,就无法利用这场大风。所以末将觉得,我军可以绕行到梁军的上风处然后发起进攻”张训笑道:“很好你能想到利用大风,这一点很不错,果然没有堕了你父亲的威名”战争中风向对战争双方都十分重要,不但弓箭等远射武器很容易受影响,而且处在下风区的军队往往会被尘土迷住视线,从而在作战中处于不利地位。当年西汉名将卫青指挥漠北决战时,就是趁着突然刮起的大风派遣大军从左右两翼进行包抄,最终击败了匈奴主力。前一段时间梁军与淮南军交战时,梁军同样是趁着大风时对淮南军发起突袭,从而一举大败淮南军。而此时正是张训选择的出击之时,却没想到在这种关键时刻竟然会突然刮起大风,而且风向对他们十分有利,这可以说是天时地利都被他们占据了。有了这场大风的帮助,不仅之后与梁军交战时将有利于处于上风区的淮南军,而且淮南军在接近梁军的过程中也能尽量减少被对方发现的可能性。想到这,众将纷纷士气大振,各自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没有任何口号,也没有任何战鼓声,在一片沉寂中,五千最精锐的淮南军正悄悄的向梁军主力靠近着。此时,漫天都是飞沙走砾,一百步外就难以看清人影,梁军一举攻破魏博军的营地后,杀红了眼的士兵们顿时四处屠杀起来,而崩溃了的魏博军士兵则四散而逃,期望着自己运气好能够逃出一条生路。在这一片混乱中,即便是朱全忠也没想到有一支军队已经向他们靠近了。“大王,风势太大,在这种情况下想必淮南军也无法迅速赶路,看来这一战咱们是拿下了”李振一脸轻松的说道。如果说此时的魏博军是处于下风区的话,那么按照方向来看,淮南军的援兵同样应该是处于下风区,这对梁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虽然淮南军是远道而来,一路行军必定很疲惫,但梁军此时经过一天的激战后同样十分疲惫,再加上梁军的兵力还少于对方,北方如今又是多事之秋,所以朱全忠不想与淮南军在此时来一场决战。若是能够让淮南军知难而返无疑是最好的结果。“还不能大意啊,必须尽快消灭掉魏博军的残部才行,毕竟淮南军的主力只怕要不了多久也要到了,我军必须在他们到之前做好迎战准备”朱全忠沉声道。“大王,既然大局面已定,而且淮南军主力距离这里还有一段路程,何不将全部大军都压上去,先迅速消灭魏博军呢”李振提议道。朱全忠有些犹豫,敬翔连忙劝阻道:“大王,虽说大局已定,不过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谨慎小心才是。此时将全部兵力都用出去,若是有敌军在这个时候突袭怎么办”“这个时候突袭敬先生想多了吧这附近也就是淮南军,但他们还在十几里之外,难道他们能飞过来不成”李振不以为然的道朱全忠想了片刻,当即决定投入更多的军队去围攻魏博军的残部,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留下了一万大军作为预备队。然而大军刚刚调动不久,突然有斥候满脸惊慌的奔驰而来道:“大王不好了,淮南军杀过来了”“什么淮南军在哪里”李振大惊失色,连忙问道。“就、就、就在我军身后,距离这里已经不到三百步了”斥候结结巴巴的说道。“不可能这不可能淮南军怎么可能从那里出现”李振脸色一白,大喊大叫起来。朱全忠和敬翔等人同样脸色惨白,在这个时候遭到突袭,数万大军都有可能直接崩溃掉。“挡住他们速速挡住他们”朱全忠大声下达命令。或许是已经非常靠近梁军了的缘故,此时已经不需要再隐藏行踪了,所以淮南军突然爆发出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冲啊”这支从身后突然杀出来的淮南军,顿时吓坏了毫无准备的梁军。混乱之中,梁军根本不知道到底来了多少淮南军,许多士兵还以为是淮南军的主力杀过来了,所以想都没想便转身逃跑起来。好在,这毕竟是朱全忠麾下最精锐的军队,刚才在恐惧的支配下士兵们想都没想就逃跑了,然而很快他们就被各自的军官们赶了回去。“大家不要慌,大家不要慌,都守住了此时逃跑者,杀无赦”军官们竭力呼喊着,试图将士兵们组织起来抵抗淮南军。然而他们的努力全然都是做的无用功,之前他们向魏博军发起进攻时,处于上风区的他们借助风向之便一举粉碎了魏博军的最后抵抗;然而等到现在他们准备转过身去抵挡来自身后的淮南军时,刚才给他们提供了巨大便利的大风此时却成了他们的噩梦。漫天的尘土不仅吹得士兵们睁不开眼睛,而且还使得他们手中的弓弩发射出去的箭矢没飞多远就无力的掉在了地面上。而他们对面的淮南军恰好也在此时向他们发起了弓弩打击,借着风势的箭雨不仅射程大大增加,而且力道也增大了许多,刚刚落入梁军军阵之中就引起一片惨嚎。而被军官们鼓舞起来的一点勇气同样随着这轮箭雨而大大受挫,虽然没有就此崩溃,但显然无法抵挡淮南军多久。“大王,这里不能待了,赶紧转移吧咱们召集各部撤兵,先回下邑去,到了那里再进一步抵挡淮南军吧”李振面如土色,连忙劝说道。“撤吧此时风向太大,而且将士们太过疲惫,根本难以组织起有效抵抗,不如先撤兵回去吧”敬翔虽然足智多谋,但在这种时候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此时各部一片混乱,而且风势太大,飞沙走砾严重影响了朱全忠的指挥,先前没有遭到淮南军突袭时还好,但此时大军遭到突袭后本来就很混乱,再加上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梁军想要有效指挥就难了。更重要的是,之前朱全忠指挥大军进攻魏博军营地时,为了安全所处的位置比较靠后,然而此时身后遭到淮南军的突袭,就相当于朱全忠所处的位置已经变成了双方交战的前沿了。而且之前为了尽快消灭魏博军残部,朱全忠还听从李振的建议,将守卫在身边的一万多大军都派了出去,此时在短时间内想要将他们召回来却是难以做到。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一个搞不好,便是朱全忠他自己都有可能被淮南军抓去。同样面色有些苍白的朱全忠连连点头道:“撤立即撤退多派人手去传令各军,务必要把命令传到,让他们立即撤兵”虽然决定了要撤兵,但朱全忠知道,若是自己真的扔下军队独自逃跑,那这数万大军就真的玩蛋了。失去了这几万大军后,接下来整个中原都可能产生剧烈动荡,他过去二十年的努力才建立起来的基业就可能毁于一旦。所以即便此时心中充满恐惧,但朱全忠还是坚持等到各部都接到命令开始撤退后他才撤退。好在,虽然将龙骧军派到颍州去了,不过朱全忠的身边还是有一支一千多人的骑兵护卫在身边。在这支骑兵队的护卫下,朱全忠的个人安全暂时却是不用担心的。正文 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扬威此时从南面已经隐隐能够听到厮杀的声音了,那是淮南军的主力与韩勍部交战的声音。从那厮杀声不断向这边移动的情况来看,韩勍显然已经处在溃败之中。不过此时朱全忠已经顾不上韩勍了,他连自己这边都没法全部顾上,至于韩勍那两万人最终能够逃出多少人那就只能听天由命。朱全忠勉强等到各部接到命令撤离后,才开始在骑兵的护卫下后撤。此时,之前被朱全忠留在身边的那一万梁军,在张训的猛烈进攻下已经土崩瓦解,淮南军得势不饶人,根本不顾那些溃散的梁军士兵,直接向正在撤离战场的梁军追杀过去,想要阻止他们的逃离。朱全忠咬咬牙,又将留在最后的五千人留下来断后,其余各部这才得以脱身而去。战场上,那些本来以为大势已去的魏博军残部,见到战局竟然在如此短时间之内就完全反转过来,不由目瞪口呆。可惜的是,劫后重生的魏博军士兵们早就被杀破了胆,对于梁军的逃离根本无法阻止,而张训的兵力毕竟有限,其余淮南军距离此地战场更是还有一段路程,所以在朱全忠的壮士断腕之下,最终还是让梁军的主力逃脱出去。等到杨渥统领的主力与张训汇合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将士们正在四处搜寻抓捕溃逃的梁军士兵,不时有战斗的声音传来。因为骑兵较少的缘故,虽然将侯瓒统领的一千骑兵派遣出去了,但对梁军主力的追击却没有取得多大效果。时间慢慢流逝,战场上渐渐变得沉寂。“殿下,此战我军大获全胜,粗略估计,被杀死的梁军至少有一万人以上,另外还俘虏了两万三千多梁军,估计这次梁军的总损失在四万人左右经此一战,宋州附近的梁军已经完全不是我军的对手了”张训满脸喜色的汇报着这一战取得的战果。一旁,王茂章听着分外眼红,可惜谁让他之前抽签时没有抽到,如今也只能羡慕一番张训的功劳了。杨渥同样满脸喜色,这一战的胜利,不仅会将他个人的声望推向极致,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一战后,淮南军将彻底建立对梁军的心理优势。从此以后,梁军在面对淮南军的时候必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敢于随意南下,而淮南也将真正赢得先行统一南方的时机。此外,同样因为这一战的胜利,必将打破梁军难以战胜的神话。之前在淮河之南的两场大败仗,朱全忠还能推脱说梁军是因为不擅长在南方作战这才失败的,但这一次他就无法继续辩解了。而其他藩镇也将真正看清梁军的虚弱,之前因为刘知俊的一场全胜而被暂时震慑住的各方藩镇,这一次肯定不会再坐视了。“史仁遇呢他现在在哪带他来见孤”重新坐下来后,杨渥沉声问道。虽说对魏博军不怎么在意,不过这一次他们也算立下功劳了,杨渥自然不好不闻不问。“殿下,史仁遇在营地被攻破后,带着一些侍卫装扮成普通士兵想要逃离,结果在混乱中被梁军杀死了”张训道。“史仁遇已经被梁军杀了”杨渥脸上的喜色一闪而逝。像史仁遇这种能力一般,忠心更是完全没有的将领,杨渥可不怎么欢迎。之前他让史仁遇留下来抵挡梁军,除了让他们吸引梁军的注意力,为张训的突袭创造机会外,同样是为了用梁军来削弱魏博军的力量。不想张训干脆就坐等梁军攻破魏博军的营地才发动突袭,这样一来魏博军在梁军的屠杀下损失惨重,最终活下来的也就不到三千多人而已,倒是给杨渥省下了一个大麻烦。至于史仁遇之死,这就更是让杨渥省了不少心,既不用费心给他安排什么职务,又不用担心他将来再出乱子。所以在确认史仁遇已经死了,其他魏博军将领也大多被杀后,杨渥亲自进入魏博军的营地,对幸存下来的魏博军士兵善加安抚,又任命幸存的魏博军中的官职最大的一个指挥使负责统领这支军队,让他们驻守宿州。如今的魏博军已经只有不到三千人了,这种规模即便作乱也不会有太大的危害,所以杨渥暂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