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南国江山> 分节阅读 31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14(1 / 1)

李存勖若有所思。这时,李嗣源开口道:“大王,这个刘守光在幽州无恶不作,不诛灭他全家都不足以平息百姓的愤怒。”“所以臣以为,大王此时不仅不应该讨伐他,反而应该继续鼓动他做恶,当他的恶性到了极点,那时再去讨伐他就会轻而易举了”李存璋笑道:“臣赞同两位的看法,刘守光称帝的野心昭然若揭,所以大王此时不如假意尊奉他为尚父,让他更加骄纵自满。等到他称帝之后,大王再出兵讨伐,那时定然能轻松不少”李存勖这时也想明白了其中道理,当即大笑道:“不错,诸位说的的确是这个道理。既然如此,那孤就暂时让他得意一下,只要能将他彻底消灭,就是尊奉他为尚父又能如何”不久,李存勖以河东节度使的名义,联合义武节度使王处直,成德节度使王镕,昭义节度使李嗣昭,振武节度使周德威,以及天德节度使宋瑶,六大藩镇一起出面,尊奉刘守光为尚书令,尚父。这些节度使以及燕王刘守光,如今在名义上都是尊奉大唐为正统的,所以他们这么多藩镇联合出面,若是在唐朝还存在的时候,只怕真能让唐朝皇帝下令尊奉刘守光为尚父。所以消息传到幽州后,刘守光顿时大喜过望,只以为六大藩镇都畏惧自己,所以才乖乖的按照自己的要求尊奉自己为尚父。满心喜悦的刘守光不疑有他,当即下令燕王府的众多属官开始准备尚父、尚书令的册封礼仪。不久,阁门使王瞳,崇政院受旨使史彦群等人将唐朝时册封太尉的典仪进献给刘守光。尚父的称号虽然尊崇,但也就和太尉差不了多少,所以用册封太尉的典仪来册封尚父也算合适。刘守光见了之后却是问道:“这典仪孤看过了,其他地方倒没问题,不过怎么没有南郊祭天,以及更改年号的事宜”“大王,尚父虽然尊崇,但也是天子的臣属,怎么能做南郊祭天和更改年号的事情呢”“放肆”刘守光勃然大怒,将册仪掷在地上道:“孤的领地有两千里,带甲之士有三十万,就算孤直接做了天子,天下又有谁能管得了我”他见王瞳等人脸色苍白,没有当即答话,顿时更加恼怒,当即下令将这几人全都下狱。又下令其他人去准备天子登基的典仪。到了此时,刘守光的心思已经完全被称帝给占据了,又哪里还愿意再等更长的时间呢所以这一次,不管是像孙鹤这种直言进谏的,还是像冯道这种迂回进谏的,一概都遭到了刘守光的训斥。他称帝的决心已定,再无一人能够劝动。洛阳城中,河阳节度使、魏王张全义府中。“父亲,那老贼欺人太甚,孩儿准备将其杀死,事后若是有什么祸事,孩儿愿意自己承担,还请父亲恩准”说话之人,乃是张全义的长子张继祚。至于他口中的老贼,却不是别人,而是如今的梁国皇帝朱温。前段时间,朱温打算出兵讨伐王镕,不料半途中便病重,只能无功而返。回到洛阳好不容易养好了病后,时间却已经是七月了,天气炎热,朱温又身体肥硕,耐不得热,碰巧听说张全义家中树木茂盛,较为阴凉,是一个避暑的好去处,所以朱温便住进了张全义的家。天子临幸,这本来应该是张家的荣幸才是,张全义一家人一开始也非常兴奋。谁知道朱温越是年老,色心却越足。在张家住了一段时间后,他便将张家上下女眷都临幸了个遍,便是张全义的老婆、女儿、儿媳等都没有放过。张全义虽然曾经也是一方枭雄,但如今年老,反而没了冲劲,一心只想着自保,所以对这些事情都忍了下来。但他的长子张继祚毕竟年轻气盛,又如何能容忍这些更何况,被朱温临幸的那些女人,可是包括了他的母亲和妻子,这对他来说可是奇耻大辱。所以他当即找来自己的侍卫,让他们暗中准备刀剑弓弩等,准备发动兵变,将朱温杀死。可惜的是,张全义毕竟年老,虽然心中同样极为愤怒,却是打定了心思要容忍到底。听得自家儿子杀气腾腾的话,张全义心中同样有怒气闪过,但他面色却是丝毫不显。“且不说如今咱们张府里到处都是陛下的侍卫,守卫极为森严,一般人根本进不了身,更不要说将他杀掉。”“就算你有机会将他杀死,但杀了之后呢”张全义冷声道。“孩儿刚才说了,有什么后果孩儿愿意独自承担,绝不会牵连到张家的”张继祚郑重说道。“独自承担不会牵连到我张家嘿嘿,有担当,有胆色果然是个汉子不过这牵连不牵连,是你说了算的吗”张全义冷笑道。正文 第四百九十四章忧虑“父亲,难道咱们就看着那老贼如此欺辱我张家吗”张继祚低声嘶吼道,他的脸上的青筋都露出来了,显然是怒急了。他当然也知道,张家如今虽然名义上被封为魏王,看上去是地位尊崇,但他们手中却没有一兵一卒,而且如今相当于被软禁在洛阳城中,面临的局势远远没有表面上的那么风光。再加上朱温来到府中,不说府中到处都是宫中侍卫,防备森严,张继祚就算发难也难以伤到朱温,即便是成功的行刺了朱温,只怕接下来张家也要被灭族了。毕竟他们张家还逆不了天,梁国还是要由朱家的人来执掌。到时候不管是谁登上了皇位,第一件事定然就是将张家抄家灭族,不然他的皇位都有可能坐不稳。“还能怎么办能忍就忍吧”张全义叹息道。“忍忍忍这老贼已经在咱们府中住了快一个月了,到底要忍到什么时候”张继祚焦急道。“如今天下平静无事,所以他能留住咱们府中享乐。不过若是真有什么大事发生,想必他就会回宫吧”张全义并没有像他儿子那样称朱温为“老贼”,不过也没有恭敬的称呼他为陛下。他见张继祚依旧脸色阴沉,当即闭上眼睛,小声劝道:“当年咱们张家在河阳被李罕之围困,城中粮食耗尽,士兵靠吃木屑来度日,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若不是他当年出兵来救,只怕我张家早就被灭族了。”“这个恩情不能忘记,所以今日之事就当做报了当年的恩德吧”张继祚闻言怒道:“这也能当做恩德来报答吗”张全义苦笑,却是闭口不再说什么。不过张继祚被他一番劝说后,倒也忍下了心中的那份杀心。好在,张全义所料不错,几天之后,天下果然有大事发生,而且朱温也玩够了张府的女人,这才决定回宫。崇政殿内,敬翔、李振等谋臣都在面带忧虑的焦急等待着。过了一会儿,朱温在侍卫的护佑下走了进来。“臣等拜见陛下”“诸卿免礼”一番简单的见礼之后,朱温道:“听说刘守光那厮准备登基做皇帝他的胆量倒是不小啊”与想象的不同,朱温在得到刘守光即将称帝的消息后,虽然一开始有些恼怒,不过随即便释然了,开始想着如何对待这件事情。他本来就是一个极为现实的人,看重的是实力而不是面子,对于脸面上的问题,向来是只要过得去就行。所以他当年争霸天下时向来阴险狡诈,背信弃义的事情可没少做。如今得了天下后依旧如此。朱温如此,他的心腹谋臣们同样如此。“陛下,臣觉得刘守光是否称帝还在其次,关键是这件事会让刘守光彻底失去民心,再加上他本来就愚不可及,又为人骄纵,在幽州可谓恶事做绝。若是接下来晋王李存勖趁机派兵讨伐,只怕燕国难以应付”“陛下,这刘守光自己死了也不足惜,但晋国的声势本来就这么强了,若是再被晋国攻占了整个河北,到时候李存勖就真的势大难制了”敬翔简单几句话,便点明了自己的担忧。如今的北方局势,随着李茂贞和王建再次交兵,剩下的晋国、燕国和梁国就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从整体上来讲,当然是梁国的国力最强,晋国次之,燕国最弱。不过从目前的战局来看,却是晋国的声势最为惊人,连梁国也需要避其锋芒。至于燕国,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最弱的。按理说,燕国不管是选择联合晋国进攻梁国,还是反过来与梁一起攻打晋国,那都是不错的策略;可惜刘守光却是一心想着称帝,这不是自寻死路吗偏偏他自己作死也就罢了,但他的地盘若是落入了晋国手中,就会极大提升晋国的实力。晋国的地盘本来就较为贫瘠,再加上连连征战,而且当初李克用不擅治理,使得晋国的发展极为畸形。一方面晋国的军力极为强大,士兵十分骁勇善战,再加上强大的骑兵,在战场上连连取得胜利。另一方面,晋国的财力、物力、人口等却远远比不上梁国,使得晋国虽然能在战场上接连取得胜利,但要彻底击败梁国却极为困难。但燕国的地盘却是不同,燕国虽然也经历了不少战乱,但河北之地本来就是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其财力、物力等都不比中原弱多少。若是让李存勖得到了燕国的地盘,那就相当于弥补了晋国的最后短板,再加上去除了侧翼的威胁,到时候晋国就真正能威胁到梁国了。朱温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冲敬翔点了点头,道:“刘守光虽然自寻死路,不过燕国的地盘却不能落入晋国手中。”“如今的局势,朕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抢先讨伐刘守光,在晋国之前将其拿下;第二个办法是出兵帮助刘守光抵挡晋军的进攻,同时默许刘守光称帝。这两种选择诸位以为该选哪一个”敬翔皱眉沉思,李振却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应当选第二个。刘守光虽然愚昧,但其实力却是不弱,我军想要迅速夺取他的地盘显然不可能。到时候定然会让晋国得了便宜。所以还不如出兵帮刘守光抵挡晋军,至少能维持现在的局面。”李振也是一个重视实际利益的人,并没有将刘守光称帝之事看得太重。这时候,敬翔也捋清楚了思路,道:“陛下,臣也觉得应该选第二个。我们的主要敌人乃是晋国,而不是燕国。与晋国一同讨伐燕国,这只会让李存勖的实力更加强大。”朱温点了点头,显然他的意见也是如此。相比于刘守光这个愚蠢而又自大的家伙,李存勖的威胁自然要大得多;为了遏制李存勖这个威胁,即便是默认刘守光称帝有又何妨这就好比一个傻子干了一件傻事,但若是你去与这个傻子一般见识,那就只能让你显得更傻了。针对刘守光的策略没有多少疑问就通过了,接着敬翔又道:“刚刚收到消息,说是南方的楚王马殷已经正式向吴国纳土归降了”“马殷真的归降了”朱温皱眉问道。“不错,这是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发来的消息,另外,咱们在金陵的探子也有同样的消息传来。”朱温听了神情极为恼怒,甚至比刚才听到刘守光称帝的消息时更加恼怒。在半个多月前,就有消息宣称马殷正在与吴国接触,希望纳土归降,以换取一条生路。本来朱温还以为以马殷一方枭雄的野心,应该不会彻底投降吴国,最多也就是在设法议和,双方相安无事,或者是设法拖延时间。谁知道他竟然真的向吴国投降了。“具体是什么情况投降后马殷能得到什么待遇”朱温询问道。“具体的现在还不怎么清楚,不过听说马殷最后被封为百胜军节度使,统领辰州、敛州两地,马殷麾下其他地盘将全部割让给吴国”“什么那么多地盘全部割让给吴国,这种条件马殷也答应了”朱温有些震惊。那可是十几个州的地盘,说割让就割让,这马殷的气魄可是不小啊。更让他感到惊讶的是,马殷剩下的敛州和辰州两地,乃是真正的蛮荒之地,便是唐朝最强盛的时期,也只是对当地有一个名义上的统领,实际上还是处于当地土著势力的管辖中,也就是所谓的羁縻州。这样的两个州,马殷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