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南国江山> 分节阅读 35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56(1 / 1)

是将杨渥惊得整个人都是一晃。“什么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面对回来报信的信使,杨渥大声问道。“大王,王将军率部追击敌军,因为追得太急了,结果被敌军转身一箭射中面门,倒地昏迷了”信使慌忙答道。杨渥神色一愣,半晌说不出话。郭崇韬却是焦急问道:“那么王将军现在的情况如何了看过医者没有”“这个,王将军昏迷过去后,小的们连忙将他救回了附近的一家农户,随军的医者给他包扎伤口,不过王将军失血过多,到底能不能活过来也不知道。”“那他人呢现在在哪里”“现在还在那农户家中,医者说他不能随意移动,否则可能触动伤口。”信使答道。原来,昨日击溃联军之后,各部将领纷纷领兵追击敌军。王茂章自然也不甘落后,他亲自统领三千多人,追着一支蜀军的身后。那支蜀军听说乃是蜀国大将魏群所统领的,所以王茂章才会亲自追击。然而没想到的是,在追击的过程中,王茂章却是无意中与敌军靠得太近了。敌军之中也有神箭手,或许是意识到了王茂章的身份,结果暗中出手。一箭射中了王茂章的面门。“大王,小的在王将军中箭之后就奉命前来报信,如今王将军的情况如此,小的也是不怎么清楚”那信使补充说道。这时候,杨渥也镇定了下来。王茂章作为此战左翼的统帅,若是在指挥大战的时候出现这种事情,那才是了不得的大事。如今他受重伤,至少于大局无碍了。只是不知道他能不能挺过这次的劫数。回想起王茂章原本就是旧伤发作,经常受到疾病的折磨,这一次又受了重伤,杨渥心中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王将军是在哪里受伤的距离这里有多远”杨渥终于开口问道。“是在江陵以西,距离此地八十里”“传令下去,命吕师周领兵一万向峡州进发,五天之内孤要听到攻占峡州的消息”杨渥当即下令。“是,臣这就去准备军令”朱瑾连忙答道。“周宗,命你暂时代理江陵府知府,负责江陵民政至于维持秩序,清剿乱兵的事情,就交给司马福来吧”杨渥接着道。“臣遵命”周宗心中一喜,没想到居然有这种好事落到自己头上。通事舍人虽然是杨渥身边的亲近之人,不过按照吴国的规矩,以后的官员若是想要进入中枢,那么就必须要有在地方上为官的经验才行。而他竟然能一上手就执掌江陵这种大城,这显然是意外之喜。杨渥没有理会周宗的喜色,转身又下达命令道:“其余大军,立即出发,北进襄州这一次,孤一定要将襄州拿下来”郭崇韬惊讶道:“大王,难道不休整一下吗而且那些俘虏怎么处理”“不必休整了这一次要的就是一个快字趁着敌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一举将襄州拿下”杨渥沉声道。先是以最快的速度打垮了联军,然后趁机向北进攻襄州,这样才能赶在敌军反应过来之前就把襄州打下来。正文 第五百五十二章进军襄州“大王,那么那些俘虏怎么安排”郭崇韬接着问道。“那些俘虏,暂时就交给水军看管吧想必看管一些已经完全被吓破了胆的俘虏,应该没什么问题。等过些时日,将刘信调过来镇守江陵,那些俘虏就更不用担心了”杨渥沉声道。郭崇韬听了之后皱了皱眉,道:“大王如此安排倒也可行,不过臣以为有一件事情有些欠妥”“嗯到底什么事情,你说来听听”“大王,臣以为镇守江陵的事情不应该交给司马福,大王应该换个人”“这却是为何难道你觉得司马福做不好这点事吗”杨渥皱眉问道。“大王多虑了,臣不是担心他做不好此事,而是大王这次既然决议攻打襄州,那么襄州城还好说,但攻打樊城的时候可能就需要动用水军了”杨渥这才恍然,确实是自己考虑得不周到。襄阳与樊城,这两座城池隔着汉江互为掎角,汉江之上又有桥梁联通,城池极为坚固。可以说,要想攻破襄州,首先就要想办法隔断汉江,阻拦两城之间的相互支援。要知道襄阳可是历史上有名的战略要地,城池修得极为坚固,历史上为了争夺襄阳不知道爆发了多少次大战。如今吴国若想夺取襄州,即便是趁着此次大胜的机会动手,但若是连水军都不带上的话,只怕未必能够将襄州拿下。“到底还是因为王茂章的缘故而有些焦急了”杨渥心中想着。“既然如此,那就让李章留下来暂时负责镇守江陵吧,传令给司马福,让他将事情和李章交接后便登船北上襄州这一次,孤定要将襄州打下来”杨渥肃然道。“末将遵命”众将纷纷应道。这次击败联军十多万,除了被俘的和战死的,以及成功逃离的之外,肯定还有不少溃兵流落在附近,这些溃兵就需要留守的李章等人负责剿灭了。一个时辰之后,大军主力做好准备开始拔营北上,而吕师周则率领一万大军向西进攻峡州。这一次北上襄州,杨渥选择的路线并不是之前寇彦卿南下时选择的路线,而是走西线当阳。之所以选择这条路,是因为寇彦卿就是从这条路逃回襄州的。吴军必须紧紧跟在寇彦卿的后方,对其保持强大的压力,不能给他任何休整的机会。只有这样,当吴军抵达襄州之时,才能保证寇彦卿的大军依旧是士气低迷的状态。否则若是给了他休整的时间,只怕要不了多久梁军就恢复了士气,到时候攻占襄州的打算就未必能成功了。这天下午,杨渥率领大军赶到了王茂章受伤之处。因为并不是完全顺路,所以杨渥命秦裴为统帅统领大军继续前进,而他自己则带着侍卫离开大军,在一处农户家里见到了身受重伤的王茂章。王茂章的情况很不好,至今都还在昏迷之中。不过好在,那一箭射来的时候王茂章将头偏转了一下,结果箭矢射穿面部,虽然流了很多血,但到底是没有伤到后脑。否则的话,王茂章只怕早就死了,也不至于昏迷到现在。当然,此时的王茂章虽然还没死,但情况也不会好。在此之前,杨渥就已经派了御医前来给他治疗,可惜御医虽然手段不错,但也难说王茂章能否醒来。这让杨渥的心情极为糟糕,之前因为大胜而带来的喜悦也荡然无存了。王茂章的年纪并不算大,今年才四十岁。这个时代的人虽然平均寿命都不高,但一般来说也能够活到五十多岁,甚至那些长寿的还能活到七八十岁。比如吴国的大将台濛、李神福、张训等,还有杨行密这个创下吴国基业的核心人物,都是在五十多岁的时候病逝的。按照这个标准来说的话,在吴国正式北伐的时候王茂章应该还能领兵征战才对。可惜遭逢今日之难,王茂章也不知道能否挺过去。摇了摇头后,杨渥不再去想这些事情。王茂章此时伤势严重,不能移动,所以只能继续留在这里休养一段时间。杨渥却是没有太多时间在此等候,毕竟军情紧急,有攻占襄州这种大事在身,杨渥自然不好在这里停留太久。对御医吩咐了让他们尽全力救治王茂章之后,杨渥也只好继续向北进发。荆襄之地,重点就在荆州江陵和襄州这两两州,其他的各州虽然也重要,但若是与荆襄两地相比的话那就差得太远。所以在攻取了荆州之后,除了分兵攻打峡州外,杨渥并没有分兵去夺取其他城池,而是集中兵力来攻取襄州。而之所以分兵攻打峡州,却是为了彻底堵住蜀军东出的道路,免得将来蜀军再次跳出来找麻烦。此外,将来若是西征蜀中的话,有峡州在手上也能作为一个前进的基地。当杨渥率领大军过了当阳之后的第二天,前去攻打峡州的吕师周就有好消息穿来:峡州城不战而降了这是一个好消息,说明在击败了联军主力之后,如今荆襄各地守军都已经人心惶惶,军无战心。要是襄州也是这样的情形那就再好不过了。又过了一天,又有好消息传来:梁军将领刘鄩在前方一百多里出将溃兵集结起来,试图重新休整一番,恢复士气,然后依托荆山附近的崎岖地形阻挡一下吴军,给襄州那边争取守城的准备时间。结果,侯瓒统领骑兵来了个马踏联营,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就把刘鄩临时集中的兵力给击败了。五月初五,吴军前锋抵达襄州城下。一天后,杨渥率领主力大军抵达,一时间襄州城下旌旗蔽空,遍地都是吴军营地。城中气氛十分紧张,街道上充斥着一股肃杀的氛围。尤其是当杨渥的王旗升起之后,城中将士更是一片哗然,显然想不到杨渥竟然亲自领兵到了这里。如果说当年杨渥的威名因为这几年一直呆在金陵城中而有所减弱的话,那么经过前些天的那一场大战之后,他的威名又重新高涨起来,甚至还要超过当年。毕竟当年杨渥第一次北伐时,梁军虽然兵败,但那时候梁国家大业大,将士们的心气也足,即便有一次大败,但也没有动摇梁国根本。甚至之后不久朱温称帝,更是让梁国士气高涨,将士们纷纷以中原正统自居。但如今,北面接连兵败于晋军之后,梁国早就没有了当年那种正统国的自豪,有的仅仅是对未来的迷茫和惶恐。而经过这一次的兵败之后,那些梁军将士惶恐的对象除了晋军以外,又多了一个吴军。结果,原本就已经被巨石堵塞起来的城门,在得到杨渥亲至的消息后,立即就加固了几倍。甚至有一支三千人的援军本来准备从樊城渡江增援襄州城,结果在听闻杨渥亲自赶到襄州的消息后,那支援军当即就撤了回去。作为山南东道节度使的寇彦卿在得知消息之后气得大骂,但也是无可奈何。人心惶惶,这就是城中的现实。说实话,若寇彦卿不是山南东道节度使的话,连他自己都会想到逃跑。至于另一个随他一同逃难至此的荆南节度使高季昌,他此时的心情就更加沮丧了。“原本以为逃到襄州来后能够有时间休整一下,靠着手中的军队将来在梁国也不会混得太差,没想到吴王竟然这么快就到了”这次成功逃回襄州的梁军不过是一万多人,此外还有两千多荆南军队,即便是加上当初留守襄州的五千人,总兵力也不到两万。光靠这点兵力,而且还是刚刚经历的大败之后,人心惶惶,士气低迷的军队,自然是不可能抵挡住吴军的进攻,除非是从别的地方临时抽调大军前来增援。不过现在这个时候,还有可能派出援军吗高季昌觉得很难。他虽然因为前段时间与蜀国勾连在一起,导致了他现在在梁国的身份非常尴尬,不过他毕竟也在梁国做过一段时间的官,自然也有自己的一些消息来路。如今朱温病得很重,除了敬翔等少数人之外,朝中上下的心思都放在皇位继承人身上,根本没有谁还会记挂着襄州这边。此外,即便是朝中众臣有心增援襄州,只怕也是有心无力。因为梁军的主力原本就放在北方对付晋国、赵国等,而留守中原腹地的军队,却在之前就被抽调得差不多了。在江陵一战这些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之后,各地的守军已经不多,根本不能再抽调军队。可以说,中原空虚,根本就无力救援襄州。在这种情况下,襄州几乎就是一座孤城一般,内部将士人心惶惶,外部又没有援兵敢来。此时,刺史府中,气氛十分凝重。犹豫了许久之后,高季昌还是开口说道:“寇将军,刘将军,襄州根本就守不住,以在下之见,何不干脆放弃襄州只要军队还在,这些地盘咱们将来还能再夺回来”“放弃襄州,高将军说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