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残明> 分节阅读 1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24(1 / 1)

个时候,汪克凡和傅冠等人突然上疏,请求隆武帝移驾广西,把行在设在桂林。汪克凡派系第一次在重大政治问题上表态,立刻引爆了整个朝局,文官们不约而同发起抵制,坚决反对隆武帝移驾广西。汪克凡和傅冠随即出手,接连向隆武帝保举了三个人,分别担任户部侍郎。吏部郎中和广东新安县令。户部是东林党的地盘,吏部是南方派系的地盘,广东新安县令是苏观生的地盘,汪克凡派系突然四面出击,东林党、南方派系和苏观生都是措手不及。不管东林党还是南方派系,在福建事变中都损失惨重,为了抢占朝廷里面各种重要的官职,可用的人都安排完了,一个进士就能当郎中和员外郎,一个举人就能当给事中。三五个萝卜要占十几个坑,面对汪克凡和傅冠的进攻,左右支拙,抵抗不住。傅冠在组织赣州战役期间,拉起了自己的一套班子。其中很多人都是他的老下级,老部下。资历名望都不缺。这些人都在都察院,如果全撒出来的话,在朝廷里会抢到一大批实权官职。东林党和南方派系这才明白,汪克凡派系不是有分寸,知进退,而是蓄力待发既然抵挡不住。只好谈判解决,文官们摆正了自己的态度,重新讨论行在到底该设在哪里。这天的早朝刚刚开始,就是一场唇枪舌剑。“行在设于桂林。桂藩恐不利于陛下”郭维经是南方派系的干将,南方派系的根基大都在广东,最希望隆武帝留在广州,他们也能跟着留在广州。二百多年以来,大明的藩王都不能留在京城,就是为了防止他们突然搞政变。藩王过于接近权力中枢,如果在暗中联络朝廷官员,突然发难,搞不好哪天早上一觉醒来,皇宫里面的皇帝就换了人。桂王朱由榔永历帝就在桂林,在明朝宗室中,他是最有资格和隆武帝争夺皇位的藩王,隆武帝如果移驾桂林,桂王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陛下若移驾桂林,桂藩自当退避三舍,或柳州,或南宁,皆可就藩,桂藩离开桂林,宵小之辈也没了侥幸之心。”汪克凡早有考虑,隆武帝去了桂林,桂王就该挪地方,只要他离开桂林,翟式耜等拥戴桂王的势力就群龙无首。“上若幸桂,则虏当聚力攻楚,恐未易支也。”大学士杨廷麟是东林党干将,一开口满嘴的之乎者也,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隆武帝要是去了桂林,满清肯定会猛攻湖广,何腾蛟恐怕坚持不住,紧挨湖广的桂林就危险了。东林党曾经风光一时,现在却混得很惨,他们深刻认识到,没有军队支持的话,在朝廷里面说话就不管用南明手握兵权的封疆大吏中,何腾蛟是比较同情东林党的,东林党也一直和何腾蛟眉来眼去,满清三顺王一顺公即将进攻湖广,东林党感到压力很大。“湖广二十几万大军,必为朝廷干城”汪克凡立刻反驳,湖广有忠贞营的十来万人马,何腾蛟手下还有十几万部队,在南明各省中实力最强,理应勇挑重担,抵抗清军。“广东局面初创,若陛下去了桂林,恐怕前功尽弃,江西和福建也再无收复之日。”何吾驺是南方派系的老大,希望隆武帝留在广东。“率土之滨,莫非王土,陛下胸怀天下,岂能只看广东一省桂林北控湖广,西接云贵四川,东临广东江西,纵横调度,阖各省之力,才可与满清一战”在南明剩下的地盘中,桂林位于中间地带,即可保证隆武帝的安全,又能全面控制各省,隆武帝是大明的皇帝,要考虑全局,不能只经营广东一个省。“福建沦陷,广东危急,陛下当效仿烈皇帝驻于广州,以安天下之心。”吕大器最后一个出场,他的论调是,福建已经被清军占领,广东随时会遭到进攻,隆武帝应该像崇祯帝学习,天子守国门,坚守广州,不要向内地逃跑。“守住赣州,自然就守住了广东,湖广若是丢了,两广失陷是迟早的事情,孰轻孰重,先自吕大器号先生当然应该明白。”说起军事上的问题,这些文官加起来也不是汪克凡的对手。几位重要的文官都被驳倒,大家一起看向苏观生,苏观生是两广总督,在这件事上当然有很大的发言权,他原来也和大家一样,反对隆武帝去桂林。出乎意料的是,苏观生鼻观口,口观心,低着头就是不说话。汪克凡和傅冠对他比较客气,只抢走了一个新安县令,损失不大,警告性却很强,苏观生这个两广总督当得不容易,早就下定决心不再搀和这件事隆武帝爱去哪里去哪里,随便了。未完待续。。正文 第六章商量余地很大文官们从各种角度反对移驾桂林,却被汪克凡一个个驳倒,仗着人多要群起而攻之,傅冠等人就立刻下场帮忙,双方针锋相对吵了半天,文官们始终无法在辩论中占到上风,渐渐的,大殿里只剩下汪克凡一个人的声音。何吾驺和吕大器等人非常郁闷,他们能坐上现在的位置,政治眼光都不差,对移驾桂林的优劣得失都心知肚明,只是出于党派的利益才想留在广东。“汪克凡这厮,难道是个傻瓜吗”吕大器很不理解,隆武帝移驾桂林,对朝中各个派系都没好处,汪克凡派系也同样会受到影响,他这么做完全是在自找麻烦,损人不利己。政治上的事情嘛,要考虑到方方面面,隆武帝移驾桂林,又要有一批广西官员得到重用,对大家都没好处,而广东又要脱离朝廷的直接控制,白白便宜了苏观生,但这些理由没法拿到桌面何吾驺和吕大器虽然都是政坛大佬,却无法驳倒占着大义名分的汪克凡。堂堂的首辅和次辅,就像两个一窍不通的官场新人,听汪克凡讲解着基本的政治常识,还无法出言驳斥,只能皱着眉头黑着脸,咬牙等他说完,偏偏汪克凡非常耐心,掰开揉碎了仔细剖析,语重心长地从头补课,越发显得何吾驺、吕大器目光短浅。随着汪克凡的分析,隆武帝不停点头,局势眼看就要倒向汪克凡一方。“行在设置事关重大,还是容后再议吧。”好容易找了个话缝,何吾驺挂出了免战牌。“是啊,是啊,下次再议吧。”吕大器最擅长党争中的弯弯绕绕。既然吵不过汪克凡,也祭出了拖字诀早朝结束之后,汪克凡回到恭义营,李四和篆姬正等着他,见面之后一起跪下行礼。“汪军门军门也是操江的敬称,小女子有礼了。”篆姬的声音硬邦邦地,一副气鼓鼓的模样,看向汪克凡的目光也非常冷淡。“快起来吧,咱们都是老朋友了,何必搞这些虚礼。”汪克凡伸手把李四扶了起来。又向篆姬虚扶了一下。“不敢当我兄妹只是军门手中的一枚棋子,哪敢高攀”篆姬却更生气了。“哎,你怎么说话的能为军门出力,别人求还求不到呢”李四被吓了一跳,他来的路上已经劝过篆姬。没想到篆姬还是爆发了,汪克凡如今是朝廷大员。巴结还来不及。篆姬这么发脾气,真要是把汪克凡惹恼了,抬手就能把他们的帮会灭了。“呵呵,本官怎么得罪篆姬姑娘了”汪克凡也很奇怪,他和篆姬之间一向处的不错,甚至还有些小暧昧。从没见过篆姬这副样子。“汪军门要对付丁魁楚,何必利用我一个女人我,我”篆姬越说越委屈,眼圈竟然都红了。在丁魁楚这件案子里面。李四兄妹都被牵扯进去了,而且被当做重要的证人。丁魁楚再怎么贪赃枉法,多多少少都有些掩饰,比如他买官卖官是公开的秘密,但也需要中间人牵线搭桥,行贿的过程不会公开隆武帝和汪克凡都是外来户,一时半会掌握不了太多的证据,仅凭捕风捉影很难对丁魁楚定罪,李四兄妹就成了重要的突破口。李四兄妹和丁魁楚接触很多,又专门替广东官员干脏活,知道很多秘密,在丁魁楚案发之前,他们兄妹就被傅冠请进了都察院,在强大的压力下被迫合作。傅冠一心办好丁魁楚的案子,把李四兄妹彻底给卖了,李四兄妹也因此受到牵连,不但各种买卖都停了,还被广东官场视为叛徒,要不是丁魁楚已经倒台,早有人会对他们兄妹下手。“汪军门,我们兄妹给您办事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生意都停了下来,好几千兄弟在广东混不下去,请汪军门指条明路。”李四虽然无奈,在汪克凡面前却不敢流露任何不满,他们无意中卷入了朝廷大佬间的斗争,被当做炮灰是很平常的事情,得罪了整个广东官场之后,现在只能投靠汪克凡,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篆姬在汪克凡面前发牢骚,李四在旁边被吓得不轻,汪克凡现在是皇上身边的红人,而且是正牌的提督操江,一方大员,和他们兄妹再不是平等的合作关系,被他当枪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小妹一向精明,怎么在这件事上犯拧呢“篆姬姑娘,我当初向你打听丁魁楚,确实有不得已的苦衷,并不是利用你,这段时间事情太多,让你们兄妹受委屈了,我在这里赔个不是。”汪克凡躬身行礼,李四连忙躲开,口称不敢跪下还礼,篆姬却委屈地撇撇嘴,生生受了汪克凡一礼。这是什么情况李四看看篆姬,又看看汪克凡,这两个人之间好像有些不对呀“李四兄,你这是干什么咱们都是老朋友,再向我磕头,我可不认你这个兄弟了”汪克凡身为穿越者,人人平等的观念对他影响很深,随着地位的升高,在他面前的磕头虫越来越多,刚开始还有些新鲜,但时间长了就觉得烦,像篆姬这样保持自己的真性情的,反而让他觉得亲切。“篆姬姑娘,别生气了,我今天找你们来,有一件大事要商量。”对于篆姬的小儿女心态,汪克凡也有所察觉,这件事不能再提了,否则越描越黑,就好像他是个阴险的家伙,利用了篆姬纯真的感情,去搞肮脏的政治斗争汪克凡觉得问心无愧。他和篆姬只是在瑞金街头散散步,两个人随便聊聊天,也许稍微有些亲近,气氛有些暧昧,但发乎情,止于礼,什么都没做,也什么都没说。“这丫头好像有点喜欢我。”汪克凡的心里有些毛茸茸的感觉,如果放在后世,婚外恋无疑是不道德的,但在三妻四妾的大明朝,这里面商量的余地就很大了未完待续。。正文 第七章查盐政和建新港“汪军门是做大事的,小女子当然不敢生气,但汪军门当初红口白牙答应下来的事情,也不能不算”篆姬早就不生气了。汪克凡现在是什么身份能对她再三行礼赔罪,已经非常有诚意了。篆姬并不是刁蛮任性的小丫头,因为喜欢一个人才会患得患失,生气和失态,被汪克凡两句好话一哄,那点小小不快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什么事”汪克凡笑着问道。“我们要做官商”篆姬和李四属于江湖势力,得罪了整个广东官场之后,所有的生意都做不下去了,急于和汪克凡合作。“好啊,我也正有此意,不过要做就做个大的,小打小闹没有意思。”汪克凡插手广东,一是为了大明的国事,二是为了给恭义营打造一个安全的后方基地,在这个过程中,正需要李四兄妹帮忙。“做大的汪军门的意思是”李四的眼睛里闪着光,仿佛看到了一座金山就在眼前。“朝廷很快就要对盐政进行整顿,两位有没有兴趣合作”大明朝的盐政基本上已经崩溃,因为中间层层盘剥,食盐的零售价远远超过合理的范围,私盐占据了整个市场,朝廷因此损失了大量的税收,百姓苦不堪言,只是喂饱了中间的权贵官吏。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盐政的朝野皆知,无论文武官员还是士绅百姓,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相比之下,从中收益的权贵官吏只是一小撮,整顿盐政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从整顿盐政入手。进而清理吏治,打击的范围是固定的,引起的反弹有限隆武朝廷的力量有限,还没有能力对整个官场进行清理,先收拾那些贩卖私盐的官员,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了。通过整顿盐政,朝廷可以迅速得到税收,百姓也可以降低负担,汪克凡派系也可以获得实打实的利益,和那些侍郎、郎中的官位比起来。汪克凡更看重真金白银的收入。“要选我们做盐商和鞑子的徽商一样吗”李四和篆姬又惊又喜。他们帮会以前就是贩私盐的,这一行虽然利润丰厚,但其中的大头都被权贵拿走。从广东沿海把私盐运到湖广,一路上到处烧香拜佛,每斤盐的成本会翻上好几倍。当地官员收购之后,转手再以三四倍的价格卖给百姓。李四兄妹赚的钱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