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长长出了口气。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汪克斌一心像兄长那样建功立业,根本不想成亲,况且就算娶亲,他也从来没有考虑过细囡。这倒不是看不起细囡的家世,汪克斌一腔抱负,挥斥方遒,自信将来必能出人头地,对于和大户人家联姻反而有些排斥,因为有汪克凡的庇护,他的心里并没有沾染太多的尘埃,对纯洁的爱情有着一丝朦胧的憧憬。何必非要大家闺秀,只须是喜欢的女子,就娶她过门好了,然后一生一世护着她。这个女子是什么样,汪克斌也说不清楚,只知道她非常完美,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绝不是细囡。正文 第三章 对衡阳兵工厂的要求楚军的摊子越来越大,汪克凡身边可用的人手总嫌不够,汪克斌作为他唯一的亲弟弟,又是正牌的武进士,当然不可能总放在火枪队里当小兵,湖广会战结束后,他很快被调到后勤部,随即被派到衡阳公干。抵达衡阳后的当天晚上,汪克斌参加了衡阳兵工厂的第一次工作会议。由于是第一次会议,所以规格很高,除了原来修械所的人,还有督粮道佥事方正铮这样的上级领导参加,汪克斌作为他的助手,被大家当成一个普通的年轻军官,几乎没人注意。让众人又惊有喜的是,会议开始后不久,汪克凡突然来到。军事上的胜利,必然会带来政治上的稳定,外交上的主动,随着明军在湖广会战中大获全胜,南明朝野上下空前团结,开发两广的条件已经成熟,与此同时,和大西军的谈判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大西军的最高领导人孙可望放弃了请封“秦王”的要求,归顺南明的最大障碍已经扫除,朝廷里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汪克凡和隆武帝、傅冠等人也有太多的事情要商量,所以在百忙中抽时间回桂林一趟,今天正好路过衡阳,赶上了这次会议。既然汪克凡来了,当然要向他汇报。主持会议的是原修械所的主事古进同,他对今后的工作早有考虑,提出了一个细致的工作计划,修械所的其他几个负责人也纷纷表示支持,看来早就在一起研究过,事先统一了意见。但是,汪克凡却把他们的计划否了。“你们这个策画太保守,修械所既然已经迁到衡阳,还改成了衡阳兵工厂,可不能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总得拿出些魄力来”在这里插一句,策画是古汉语的说法,和策划、计划基本上是一个意思,本来不想用这种已经死掉的偏词。但让古人嘴里说出策划两个字实在太违和了,很纠结的考虑了五分钟,最后还是打下了“策画”两个字,下面还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为了便于理解都用了现代词汇,拜托各位考据帝不要较真。魄力魄力我们从来不缺,但要有生产能力做保证古进同等人的表情有些不自然,修械所从井冈山迁到衡阳,并且改名为衡阳兵工厂,摆明了是要大干一场。兵工厂上上下下都憋足了劲,提出的这份工作计划非常饱满,基本上再没有可挖的潜力,没想到在汪克凡面前却落了个保守的评价。“你们不服气吧不错,换做是我也会不服气。衡阳兵工厂就这么大的摊子,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还要有什么魄力”汪克凡谈笑风生,三言两语就让众人放松下来,他却突然提高声调说道:“但我还是要说,你们的魄力不够,眉毛胡子一把抓。当然抓不住重点。我在这里郑重提出一个要求,衡阳兵工厂以后的主要方向就是火器,尤其以燧发枪和火炮为主,其他的东西都要给它们让路”火器火器现在生产的还少吗修械所一半以上的生产能力都集中在火枪火炮上,难道还嫌不够“请问军门,铠甲不用做了吗还有鞍具、刀枪、弓箭、抬枪、鸟铳。这都是军中急用的东西啊”古进同代表众人发问。“鞍具、刀枪和弓箭都交给井冈山分厂来做,抬枪和鸟铳也要减少生产规模,尤其鸟铳不能再做,把精力都集中在燧发枪上面,再造些新式的佛郎机大炮就行了。”汪克凡郑重说道:“燧发枪的标准化生产还要进一步加强。缺人就招人,缺家什就花钱去买,一定要在半年内把产量提高到每个月五百支以上,这是必须完成的死命令”燧发枪对火绳枪的优势,就像航空母舰对战列舰,新式武器的出现会直接导致旧武器的淘汰,鸟铳现在可以直接停产,用燧发枪逐步更换。“五百支这也太多了,怕做不出来呀”王景是燧发枪生产的负责人,被汪克凡的话吓了一跳,修械所现在拼死拼活的,一个月也造不出一百支燧发枪,猛的提到五百支,这怎么可能完成:“就算把所有的工匠都调去做燧发枪,人手还是不够,更麻烦的是原料不足,火药和精铁尤其缺少,五百支枪做不出,做出来也打不响。”“人手不足好办,只要坚持标准化生产,把枪械分成一个个零件,招些新人来一样能做。”汪克凡说道:“至于造枪的原材料嘛,这件事我会处理,保证什么都不缺。”方正铮皱皱眉头,提醒道:“新人不好管理,招来太多,怕也不济事。”这个年代的大多数人都是文盲,学手艺都靠师傅言传身教,适应兵工厂的工作更需要一个过程,想实现每个月五百支的产量,半年时间实在太短了。“这就是我要和大家说的第二个问题,修械所初建的时候都是因陋就简,上上下下 的关系有点乱,我打算把衡阳兵工厂彻底划入楚军,工匠长夫都一律领军饷,表现好的可以直接授与官身。”匠户变官身这个弯拐的太急,又关系到兵工厂近千人的切身利益,古进同和王景等人都愣住了。过了片刻,古进同才问道:“像下官这样的,也要转成武职吗”古进同是修械所的负责人,六品主事的文官职务,如果转成同级的武官,似乎吃了个大亏,而站在他身旁的王景更加紧张,他现在是八品知事,绿豆大小的一个小官,如果再转成八品武官的话,就变成了更小的芝麻了。“当然要转,但原来的文职不撤,和外人打交道也方便些。”汪克凡笑道:“可别瞧不起武职,咱们楚军不停打仗,没有以文治武的说法。”这感情好,古进同和王景等人疑虑尽去,文武两头都占着,还能领更高的军饷,当然是对兵工厂的一种特殊照顾,而那些工匠都能当官,更是前所未有的恩典,干起活来肯定不遗余力。会议结束后,汪克凡在衡阳住了一晚,召见文武官员之后,把汪克斌叫去进行了一场谈话。后勤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汪克斌已经有基层部队的实战经验,再放到后勤部、参谋部、骑兵营、步兵营、水师营等各营都转一圈,就可以逐步提拔重用。金光大道直接铺到他的脚下,到底能走多远,只能靠他自己努力。第二天一早,汪克凡匆匆离去。汪克斌也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中午时分,史铁匠却又找了过来,吞吞吐吐地提出一个要求,请汪克斌为他家细囡物色一个好女婿。“昨天是我一时糊涂,真是得罪了六少爷,细囡她娘死得早,我这也是瞎着急,不过细囡的确不小了,六少爷见到合适的后生,帮着给说合说合”老爷子打铁是一把好手,为人处世方面却是想到一出是一出,无意中又把汪克斌挤兑得颇为尴尬,他自己还是个刚刚及冠的年轻后生,哪想过给别人当红娘但是,乱点鸳鸯谱,让两个陌生人结为夫妻,其实是蛮有趣的一件事汪克斌把自己摘出去后,脑子一热就应了下来。既然应下来,就得上心,史铁匠走后,汪克斌不停地在脑子着搜索着合适的对象。吴老兵好像有婆娘,不用考虑。朱华珪身份贵重,肯定不合适。甘剩的身上总带着一股子阴沉气,汪克斌不喜欢他。大牯牛似乎最合适,可惜就是太胖,细囡未必看得上他想来想去,都想不出一个合适的对象,汪克斌反而被撩拨得想起了章家二小姐。很少人知道,汪克斌喜欢的,竟然是章旷的女儿,章家二小姐。年初的时候经过汪克凡的许可,找了媒人到章旷府上提亲,连过了纳彩、问名两道关口,下一步就要文定,已经有了几分眉目,可是孔有德突然侵入湖南,汪克斌又在广州参加第二次恩科,这门亲事就被耽搁下来。回到湖广这几个月,汪克斌一直在军中效命,激烈的战斗之余,儿女私情的心思也就淡了,直到今天被不知情的史铁匠撩动,记忆深处那个绿裙少女的倩影又浮现在眼前。章家二小姐,会不会再回长沙呢“哎,天涯何处无芳草,真不行就算了。”汪克斌甩了甩头,想忘掉那个影子。谁都没想到章旷在短短半年内连升几级,从一个闲职的监军道突然攫升为湖广总督,给这门亲事增加了很多变数,毕竟国家处于非常时期,如果湖广总督和提督操江联姻,怕是连隆武帝都会惊动,也会给章旷和汪克凡带来种种顾忌。女生外向,十几岁的女孩子情窦初开,遇到感情方面的问题往往不管不顾,甚至不惜和家庭决裂,男人却理性的多,二十来岁考虑问题就比较全面,在婚姻大事上会更多尊重长辈的意见,更多为家庭考虑。正文 第四章 见驾衡阳到桂林并不算远,总共六七百里的样子,其中一大半还是便捷的水路,汪克凡轻装简行,没几天就进入了广西地界,桂林遥遥在望。但是,在距离桂林六十里的灵川县,汪克凡突然停了下来。不能再往前走了,朝廷里派来礼部官员,为他安排了一场极其隆重的欢迎仪式,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再以王公之礼见驾哪怕汪克凡是湖广会战的头号功臣,哪怕明军多年没有打过像样的胜仗,这样严重的逾礼逾制,还是过了。别有用心捧杀除了一时的风光外,再没有半点好处,却要站在文武百官的对立面,凭空拉一身仇恨,汪克凡踏入政坛以来,从来没有考虑过低调高调的问题,不出手的时候就闷声发大财,该出手的时候则毫不犹豫,已经算很强势了,但并不想刚进副本就来回跑个遍,让所有的小怪精英怪和boss一齐对自己集火。傅冠很快派人赶到了灵川县,汪克凡终于得知,这件事由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杨廷麟一手操办,并且得到了隆武帝和当朝首辅何吾驺的同意,换句话说,东林党充当急先锋,和隆武帝、南党携起手来,一起把他架在火上烤。不管隆武帝等人出于何种目的,汪克凡绝不会充这个冤大头,干脆就在灵川县停了下来,连上三道奏章,表示自己只是来开会的,没有带兵马随行,绝不敢接受逾制的待遇,欢迎仪式和阅兵典礼都免了吧。这套降龙十八掌耍的不错,想来上一招亢龙有悔,但只要自己不“亢”,将来就用不着“悔”。这同样是一场斗争,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年纪轻轻的汪克凡竟然如此沉稳,对王公之礼的待遇丝毫不动心,再三向朝廷请辞,一来二去就耽搁了好几天。礼部因此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随着支持汪克凡的声音越来越大,礼部遭到了无数质疑,最后竟然跳出来一个礼部给事中,上本弹劾杨廷麟。大明朝只有“吏兵刑礼户工”六个部,所以每个部的职能都相当于现在的几个部委,礼部差不多就等于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宣传部的总和。管宣传口的都很牛,礼部地位超然,直接对皇帝和三殿三阁负责,杨廷麟又身兼东阁大学士,连傅冠的都察院也一向不鸟。唯一有些忌惮的就是礼科给事中。给事中是七品官,同样分为六科,分别对应“吏兵刑礼户工”六个部,但他们属于言官范围,可以直接对皇帝负责。官职虽低,权力却大,在六部里的地位也非常特殊,混的好的可以对尚书指手画脚当然,也有个别像张家玉那样混不开的,因为早年投降李自成的大顺军,所以一生都带着难以洗清的污点。更无法去监督别人。弹劾杨廷麟的给事中也是个混不开的,名叫潘家桂,但他身上没有什么污点,只是一直在朝廷里找不到靠山,所以存在感不强,碰上汪克凡这档子事。他敏锐地发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就跳出来向杨廷麟开炮。一炮而红他的奏本递上去后,楚勋集团发现有个外人当个出头鸟,立刻趁机群起相应,无数的奏本直指杨廷麟和礼部。指责他们居心叵测,竟然要以王公之礼对待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