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残明> 分节阅读 36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69(1 / 1)

可替代的战略意义。打开一份中国地形图就能看到,在长江下游地区和中游地区之间有一道非常明显的天然屏障,长江以北的大别山,长江以南的黄山、天目山等皖南山区,像一左一右的两扇大门,隔开了华中和华东,隔开了江西盆地和长江三角洲两扇大门之间,也就是大别山和皖南山区之间有一个走廊地带,长江从中奔流而过,把楚吴越三地连接在一起,安庆府又位于这个走廊地带的中心,像挂在大门上的一把锁。大别山是河南、湖北和安徽的分界线,著名的革命老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后,威慑整个华中、华东地区,夺取了全国战略上的主动权。皖南山区同样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新四军的大本营。著名的皖南事变就发生在这里凡是革命老区,大都是层峦叠嶂的山区,以古代的交通条件难以保证大部队的后勤运输。所以想从湖广、江西向长江下游进攻,一般都要利用长江水路。走大别山和皖南山区之间的走廊地带,安庆就恰恰卡在走廊地带的咽喉位置,所以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换句话说,安庆就是南京的门户,从这里顺着长江往东北方向走,就是广阔的东部平原地区,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在两百年后的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和湘军就在安庆府进行了一场总决战,并以湘军攻克安庆告终,太平天国的形势因此急剧恶化,天京南京很快陷落,有“一战亡国”之说。徽州府也很重要,但和安庆府的情况有所不同。徽州府位于长江以南,安庆府的东南方向,紧挨着景德镇,在安徽的最南端。徽州在后世改名叫做黄山市,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旅游城市。事实上也的确不富裕但在明清时期,徽州却是鼎鼎大名的徽商起源地,堪称富甲天下。整个徽州府都属于皖南山区。“六山三水一分田”,那一分田还是贫瘠的山区红壤地,当地人迫于生计纷纷经商。徽商一开始主要经营山货、木材、茶叶、丝绸和典当等行业,在明朝中后期介入利润高昂的盐业经营后,徽商迅速崛起,成为可以和晋商相提并论的大商帮,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清军南下,徽商聚集的扬州等地被血洗劫掠,徽商也因此大伤元气。但是满清统治者很快发现。想要长期统治中国乃至实现他们梦想中的“万年不拔之业”,只凭烧杀抢掠当强盗肯定不行。还得建立基本的经济秩序,并且对明代的弊政进行改良但是他们本来就是强盗出身。玩不转这么复杂的经济管理工作,所以就开始在汉人中寻找代理人,大名鼎鼎的徽商就成了首选的拉拢对象。满清占领南京后不久,对盐业专营制度进行改良,把这块大肥肉交给了徽商,徽商因此又迎来了第二春,发展势头之猛,连老资格的汉奸商人集团晋商都比不了。徽商在康雍乾时期达到高峰,据说总资产是满清国库的好几倍,后来满清对盐业制度进行改革,徽商迅速衰落,到了民国时期就已经烟消云散,只留下红顶商人胡雪岩,张小泉剪刀等等一些残留的记忆。顺治时期的徽商,是汉奸商人集团中的后起之秀,为满清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明朝全盛时期,从两淮征收的盐课银子一年大约在七十万两左右,顺治时期却上升到一百八十多万两,这些白银源源不断地变成了刀枪铠甲和军饷军粮,支持着清军一步步消灭南明,统一了中国。不仅如此,徽商在政治上也积极要求“进步”。满清在江南开科取士之后,其他地方的士子书生都以参加满清的科举考试为耻,徽商却急于让下一代摆脱商贾身份,“由贾入儒”,“业儒入仕”,对满清的科举充满了热情在清朝初年,徽州府的书院就多达54家,其他徽商较多的大城市里也多有分布,比如扬州、苏州、上海、南京、杭州、安庆等等,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里,光是徽州府府城歙县一个地方就出了296个进士,将近一千个举人。不能否认,以胡雪岩为代表的晚清徽商中有很多爱国者,在对抗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做出了贡献,但在清朝前期,整个徽商集团都投入了满清的怀抱,是不折不扣的汉奸集团他们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过了一支军队安庆府和徽州府都位于安徽南部,但是两府并不接壤,中间还插着一个池州府。简单来说,安庆府就在长江以北的走廊地带,池州府就在长江以南的走廊地带,徽州府却在走廊东边的山区这三座州府都和江西接壤,随着明军步步进逼已经变成了前线,清军驻有重兵防守。谭泰虽然去了浙江,却留下他最信任的大将屯布儿驻守安庆走廊,手下一万余清军分布在安庆府和池州府南部。徽州府的防务由满清江南省负责,江南总督马国柱派李成栋驻守徽州府,手下有五千精锐绿营。另外在安庆走廊的后面,池州府的府城贵池由熊立春把守。隆武五年四月,谭泰率清军主力到达浙江南部的衢州府,和楚军通城营、镇筸营以及赵印选、胡一清所部发生激战。汪克凡随即对南直隶发起进攻。楚军兵分三路,同时进军。西路的吉安营攻打彭泽、湖口两县,由王鼎和顾宗福率领,彭泽县和湖口县都在长江以南,实际上属于江西,但是因为就在长江岸边,现在属于清军的地盘。清军在彭泽和湖口两县设有重兵,在彭泽小孤山还有一座大型的水师营寨,随时可能从鄱阳湖口进入江西腹地,威胁楚军的后方。吉安营攻打彭泽和湖口两县,就是为了拔掉这颗讨厌的钉子,并且在长江南岸占领一个大型的码头,随时可以渡江进入安徽,威胁位于长江北岸的安庆。东路的蒲圻营攻打徽州府西部,由吕仁青率领,第一目标是位于黄山西麓的祁门县,并不急于攻打位于徽州府东部的府城歙县如果把安庆走廊比作进入南直隶的大门,皖南山区就是东边的门扇,只要蒲圻营占领祁门县,就一脚踢开了这道门扇,明军可以顺着安庆走廊长驱直入,歙县的李成栋却无法切断明军的补给线,或者支援安庆府和池州府。简单一句话,徽州府易守难攻,李成栋又是一员悍将,吕仁青的蒲圻营很难一口吃掉他,只要拿下祁门县,确保楚军主力的侧翼安全就算完成任务。中路的恭义营由汪克凡亲自率领,顺着长江南岸的走廊地带进入池州府。“诸位,这里是永丰镇,往北六十里就是长江,我们已经进入南直隶了。”随着汪克凡马鞭所指,三军将士爆发一阵欢呼,顾炎武和黄宗羲等人更为激动,神情复杂地望着前方的田野道路,久久无语。能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而且光明正大地身穿汉家衣冠,与数千楚军将士一起打回来收复故土,这种场景曾经无数次出现在他们的梦中,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江南不仅是他们的家乡,南直隶也是大明最重要的省份之一,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能够对南直隶发起反攻,就意味着战略形势明显好转,大明,真的复国有望前些日子,黄宗羲在桂林呆了两个月,隆武朝廷几次招揽,东林党的故老亲朋也一再劝说鼓动,想让他在隆武朝廷谋个官身,和鲁王朱以海一刀两断隆武朝廷现在这么兴旺,这本来是理所当然的选择,黄宗羲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回到家乡隐居之后,黄宗羲已经不是鲁王政权的官员,只是藕断丝连的,私下里还有些联系。明明孑然一身,无牵无挂,他却不愿加入隆武政权,东林党的知交老友都很不理解。黄宗羲没有向任何人解释其中的原因,告辞众人后飘然而去,在一个月前,来到汪克凡军中。未完待续正文 第五十七章 贵池黄宗羲这么做,事先经过深思熟虑。和桂林的那些文官不同,他亲身到过湖广,对楚军和楚勋更加了解,相比之下,汪克凡治下的湖广更有活力,更有前途黄宗羲现在还不是一代宗师,在东林党里最多算个后起之秀,以前还是鲁王朱以海的人,在桂林谋个官职虽然不难,却很难受到重用,将来什么时候能够出头,也存在很大的变数。既然入仕为官,当然想要有所作为,去湖广加入楚勋也许现在得到的官职不大,却能发挥他的才干,做出一番事业更让黄宗羲动心的是,楚军即将发起东征,有可能一直打到他的老家浙江绍兴,“大之酬国家三百年之恩泽,小之庇宗族十亩之桑梓”,他听说这个消息后,就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参加东征。和他不同,顾炎武在三天前才刚刚回到江西。作为一个地下工作者,顾炎武这两个月在清军占领区里来回奔波,到处联络至交好友和抗清义士,而且收获颇丰。他的足迹踏遍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为楚军布置接应,搜集情报,暗中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汪克凡给他的任务里,最重要的就是筹集军粮,楚军远征千里,要一直打到杭州去,不可能维持这么长的补给线,只能在江南就地筹粮。除了顾炎武之外,汪克凡还下达命令,发动了一大批从江南逃亡而来的士子乡绅,让他们返回家乡暗中准备,并且由楚军情报局负责联络。在这批士子乡绅里,汪克凡意外地发现了姚启圣的名字。姚启圣是清廷收复台湾的关键人物,汪克凡对他的生平当然很熟悉。按理说他现在应该在蛰伏读书,再过几年参加满清的科考,为什么会跑来投靠楚军犹豫一番。汪克凡最后没有惊动他,和其他士子乡绅一样派回江南。只是让情报局加强监控,不能让他知道太多的机密。如果他是满清的间谍虽然不太可能,他现在还是满清的通缉犯,也是一个很低级的间谍,只要事先加以提防,就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与之相反,如果他能通过这次考验,就会得到一个意外的人才。“姚启圣这个家伙。还是有点本事的。”汪克凡并不在乎历史上的姚启圣当过汉奸,他就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只要能出人头地,根本不在乎满汉之分。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发挥他的能力就行了,只要这个时空里的明军能够打败满清,姚启圣未必会当汉奸虽然提前做好了各种布置,但在远离江西之前,明军还要尽量从后方运送补给,所以必须要从安庆走廊进兵。至于徽州府的徽商。汪克凡一时还顾不上他们,徽商虽然出身于徽州府,但是在全国各地做生意。他们的买卖商铺主要分布在两淮地区的繁华城市里,就算明军占领徽州府,也伤不了他们的根基。这天晚上,楚军在永丰镇扎营,汪克凡召集幕僚军将,开了一个简单的军事会议。“往北六十里是长江,现在离我们最近的是东至县,但我们要绕开东至县,从东北方向朝池州府府城贵池进军。这是我们进入南直隶后第一仗。务求必胜,我要求全军上下必须拿出拼命的劲头。在五天之内攻克贵池”具体的作战计划是最高级别的机密,汪克凡直到战前。才向众人宣布。“不打东至县吗”顾炎武一愣,忍不住问道。他算是半个军事内行,基本的道理都懂,明军顺着安庆走廊向南直隶进军,东至县是碰到的第一个重要据点,如果不拔掉这颗钉子,就无法保证补给线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扫清长江南岸的清军据点,比如东至县,有水师助战的屯布儿就随时可能渡过长江安庆在长江北岸,包抄恭义营的后路,到时候腹背受敌,又被困在狭窄的安庆走廊里,很可能吃大亏的。“东至县是肯定要打的,但是恭义营不打。”汪克凡笑道:“恭义营是楚军的主力精锐,好钢要使在刀刃上,东至县只是一个软柿子,府城贵池才算一块值得下嘴的硬骨头。”李云聪作为汪克凡的大秘,对整个作战计划非常熟悉,接过话头解释道:“东莞营、长沙营和平江营已经跟了上来,把东至县交给他们就行了,除了东至县以外,长江南岸的几个清军营寨和黄石矶都由他们扫清,恭义营只管在前面开路。”“不错,这是咱们进入南直隶后第一仗,不能按部就班地慢慢展开,一点一点向前推进。”汪克凡说道:“我要一下子把清军的防线砸开,把清军打疼打怕,打得他们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池州府的府城贵池,距离南京只有二百里,如果攻占这座府城,整个南直隶都会被震动,清军也会担心南京的安全,无法判断明军下一步的攻击意图。向北虚晃一枪,然后再掉头东进,这就是汪克凡的计划。至于在长江北岸的安庆,汪克凡暂时还没有能力发起进攻。小孤山是长江江心中的一座孤岛,清军水师营寨就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