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残明> 分节阅读 39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92(1 / 1)

脚还有一段距离,很明显,他已经考虑到楚军臼炮的威力,特意把军营建在臼炮的射程之外。“这是块硬骨头,不好啃,我建议放弃。”张家玉也赞同王进才的意见。“那怎么办军门让咱们收口袋,不打掉这座军营,穆里玛和朱马喇就会逃回南京”张家珍一拳砸在掌心,非常着急的样子。“看来只能请工兵营帮忙了。咱们避开鞑子的两座军营,在中间修两道坚固的工事,把穆里玛和朱马喇堵住”王进才拍拍张家珍的肩膀,笑道:“硬骨头既然不好啃,就把它撂在一边,找好啃的地方下嘴,这一百里的山路,随便堵住哪里,都能封住口袋”楚军准备玩个大的不但不打朱马喇,穆里玛也不打,就让他们在延陵镇“胜利会师”,然后一起装进口袋,然后围点打援,消灭济尔哈朗和谭泰的主力这是参谋部提出的最新作战计划,在军事会议上一致通过,由汪克凡批准执行。未完待续正文 第九十四章 一环套一环,先打江宁镇围点打援,是后世里我党我军最擅长的战术之一,在解放战争中有很多经典战例,汪克凡极为熟悉。要想成功实现围点打援的战术,有两个关键条件。第一是诱饵必须足够分量,围敌之必援,否则敌军来个壮士断腕,不派援兵来,一番功夫就白费了。第二是围得住还要打得动,不能轻易让诱饵跑了,更不能让敌军援兵真的突破包围圈,防止被敌军内外夹攻,反而打个败仗。楚军弃守句容县,就是为了引穆里玛钻进口袋,以加大诱饵的分量。朱马喇手下有将近一万清军,再加上穆里玛的几千清军,其中还包括几千名八旗精兵,这么一大坨清军精锐部队被困在延陵镇,无论济尔哈朗还是谭泰都不能坐视不救,只能设法进入宁镇山区救援那么接下来,就是楚军的表演时间了。选择宁镇山区当战场,楚军就可以利用有利地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朱马喇和穆里玛围住,把济尔哈朗和谭泰打垮。当然,以楚军现有的三万兵力,要同时完成内外两线的作战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还要从后方增派援兵。战局至此,包括汪克凡事先都没有想到,宁镇山区的这场大战,已经发展成关系到整个东征成败的战略大决战,所以后方不用再留余力,而是尽可能向宁镇山区增派兵力。东征开始以来。金声桓和傅鼎铨一直比较闲,由他们两个出兵相助,加强安庆走廊一带的防务。就能解放汪晟、吕仁青和王鼎的一部分兵力,再从别的地方凑一凑,差不多能凑出来一万五千生力军,这个仗就有的一打。宁镇战役的规模突然扩大,除了增派援兵之外,还需要更多的,大量的军需物资。所以打通秣陵关补给线就成了当务之急楚军前些日子对秣陵关进行佯攻,本来就是为了引诱朱马喇和穆里玛。既然朱马喇和穆里玛已经掉进陷阱,消灭张天禄的时机也就到了。除了张天禄,刘弘遇和郝尚久也要一并解决,否则的话。对楚军漫长的补给线威胁太大。相比之下,郝尚久被困在宁镇山区里,楚军随时可以把他一口吃掉,没有太大难度。刘弘遇却有清军水师支援,把他打急了可能上船逃跑,如何将其干净彻底的消灭,就需要动点脑筋了。楚军的计划很简单,就是先搞一场小型的围点打援,把刘弘遇从长江岸边调开。放进宁镇山区里再加以消灭围点打援的这个“点”,就是秣陵关。想要围住秣陵关,先得切断张天禄的后路。楚军瞄准了江宁镇。江宁镇原本有一支楚军驻守,张天禄进攻秣陵关的时候,这支楚军主动撤退,让开了通往秣陵关的道路。前一段时间,他们一直潜伏在江宁镇以西的山区里,现在终于到了重新夺回江宁镇的时候。为了配合他们的行动。附近的楚军各部纷纷行动。秣陵关附近的楚军一部穿插到西北方向的牛首山,修筑阻击工事。随时准备拦截前往江宁镇的清军援兵,另一部对秣陵关再次发起猛烈佯攻,以造成张天禄所部的恐慌,干扰张天禄的判断。与此同时,方山的楚军从涥化镇附近直冲而过,进袭南京近郊,以吸引马国柱的注意,让他不敢向大胜关派出援兵,减轻江宁镇北面的压力。当涂的楚军却按兵不动,避免惊扰刘弘遇。江宁镇驻有一千五百名绿营兵,早年间镇子外面有一道围墙,但是因为处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里的人口一直增长得很快,镇子的范围早就超出围墙,围墙四周都有大片的民房。江宁镇位于大胜关和秣陵关之间,西边是长江,东边是宁镇山区,正好卡在交通要道上,周围则布满了纵横交错的小河小溪,还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池塘,是典型的江南水网地形。这种复杂的水网地形也算得上易守难攻,而且江宁镇前面是秣陵关,后面是大胜关,离长江岸边也不远,随时可以得到各路清军的支援,怎么看都是固若金汤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驻守江宁镇的清军戒备松懈,楚军可以奇袭取胜。奇袭江宁镇的楚军属于火器营,由火枪队总队官王奕率领,兵力一千二百人。王奕兵分两路,派出四百人的阻击部队,对大胜关方向保持警戒,另一路八百人负责进攻江宁镇。这八百人的进攻部队不会一起冲上去,而是只选用精干人员以“队”为单位组成突击队,配备燧发枪和“雷将军”,以及短斧扒索等工具,并挑选一些熟悉地形的百姓担任带路的向导。这样的战斗部署,充分发挥了楚军以燧发枪为主战武器的特点,把战斗单位尽量打散,各部单独行动,形成多点突破,彼此之间又能互相配合。“雷将军”就是兵工厂制造的土炸弹,用黑火药掺杂大量的铁砂铅弹,以导火索引燃爆炸。楚军修械所刚刚成立的时候,就能制造“雷将军”,过了这么几年,除了黑火药的威力有所提高之外,现在的“雷将军”和当初没有本质区别,楚军突击队带上雷将军,主要是为了利用它那霹雳如雷的声响和炫目的爆炸效果来制造混乱,或者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用来吓唬人的汪克凡也曾尝试制造现代意义上的手榴弹,却无法解决发火装置的问题,再加上黑火药的威力太小,更像一个大炮仗,所以还是像个西瓜一样的雷将军更为实用,要知道一个雷将军的装药量等于十几个手榴弹,真要是在敌人脚边爆炸,还是具有一定的杀伤力的当然了,一般人看到脚底下有个怪东西呲呲直冒火花,都会尽量躲得远远的,所以使用导火索的雷将军肯定比不了手榴弹,更多还是吓唬人的。能吓唬人就够了。楚军这次是奇袭,每个突击队只有三四十人,兵力有些单薄,冲进镇子后用雷将军一通乱炸,就能造成极大的混乱,在震慑敌人的同时,顺便也给自己壮壮声势。未完待续正文 第九十五章 夜战加巷战楚军奇袭江宁镇,拉开了宁镇战役第二阶段的序幕。和猛兽捕食猎物一样,奇袭最注重隐秘性和突然性,不能一上来就朝目标大呼小叫地扑过去,而是在不惊动对方的前提下尽量接近之,等到最佳的时机,再突然暴起发难。王奕率火器营火枪总队一部在天黑后出发,经过一个晚上的潜伏行军,第二天凌晨到达江宁镇附近,涉水渡过板桥浦,在板桥浦西岸隐蔽待机。板桥浦是一条30里长的小河,现名板桥河,在大胜关注入长江。漫长的白天过去后,黑夜再次将领,楚军其他各部也相继进入预定集结地域。亥时三刻,王奕率部从板桥浦西岸出发,趁着夜风向西南疾进,子夜时分,距离江宁镇还有十五里的行程,部队转为跑步前进,隐蔽到达江宁镇外围后,各个突击队分散进入预定战斗位置。江南地方富庶,江宁镇又紧挨着南京,离长江也不远,所以发展的很快,与其说是一座镇子,不如说是一座小城。明朝初年的江宁老镇有一道围墙,但是两百多年下来,围墙外盖起大片的民房,新城区和老镇已经融为一体,只以那道不算太高的围墙当做分界线这一仗,必然是一场巷战,再加上一场攻坚战。凌晨时分,王奕下令发起进攻。楚军从西、北两个方向同时对江宁镇发起进攻。西侧为主攻方向,北侧予以配合。换句话说,北侧的楚军在进攻的同时还要收着点劲。防止清军向北面的大胜关逃窜,威胁楚军大胜关阻击部队的后方,如果清军逃往东南方向的秣陵关,或者逃往西南方向的“江边三山”,则不予理睬。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一支又一支突击队离开隐蔽位置,摸向江宁镇。当他们摸到镇子边缘的时候。被清军哨兵发现,战斗随即打响。黎明前的宁静。被一记清脆的枪声打破,紧接着,仓惶刺耳的锣声骤然响起,清军哨兵紧急告警。随后就是响如爆豆的枪声,震天的喊杀声,如同晴天霹雳的爆炸声楚军全线出击,火力全开,对江宁镇发起猛烈进攻,迅速冲破镇子边缘的清军哨卡,杀进城区,和清军展开激烈的巷战。天亮前的这段时间,是一般人睡得最香的时候。楚军已经杀进镇子,清军守将犹自沉浸在酣甜的美梦中,屋外传来的枪声和爆炸声接连不断。他却仍在呼呼大睡。几个亲兵冲进来把他推醒,他睁开眼睛后,仍在嘟嘟囔囔地说道:“这挂鞭真长哎还有这些二踢脚,真他娘的响”“快醒醒,协台大人,快醒醒这不是放鞭炮。是火铳是南贼杀进镇子来了”“”什么意思清军主将楞了片刻,突然腾的一下蹦起来。一边手忙脚乱地穿衣披甲,一边还犹自不敢相信地问道:“是不是军情有误啊难道说,秣陵关已经失守或者石头山已经失守”石头山,是江边三山之一,是刘弘遇的主阵地,挡在江宁镇和当涂楚军之间。如果石头山和秣陵关没有失守,按理说江宁镇不会遭到进攻。“属下不知,秣陵关和石头山方向并无异状,只看到无数南贼从东面杀进来,我军抵挡不住”亲兵慌乱的报告声中,清军主将大踏步走出屋外,来到围墙上查看敌情,心中还在暗自疑惑。没道理呀没道理会遭到偷袭既然秣陵关和石头山都没有异状,说明那两个地方都没有失守,那么偷袭江宁镇的只能是一支迂回穿插的小部队,兵力不会太多,最起码不会超过江宁镇的清军守军清军主将觉得,楚军的主将肯定发疯了,才会用一支小部队偷袭江宁镇,而且选择在天亮前发起进攻。虽然说趁夜偷营劫寨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大晚上来偷袭一座这么大的镇子,却明显不合常理江宁镇就像一座小型的城市,虽然没有城墙,城区的房子却大都是坚固的砖瓦房,不像军营那么容易造成混乱,在这种夜战加巷战的混战中,楚军没有任何优势他们不熟悉镇子里的街道地形,晚上突然冲进镇子很可能迷路,像没头苍蝇一样乱冲乱撞,虽然会造成一定的混乱,却没有实质性的威胁,一场混战打下来,他们很可能陷在镇子里,搞不好会无法脱身,最后全军覆没。清军主将匆匆登上围墙,向四周一看,却不由得张大了嘴巴,无法相信眼中看到的景象整个东城区都陷入了混乱,北城区稍微好一点,但也差不多少,半个镇子都像点燃的树林一样,到处都是火光,到处都是枪声,仿佛镇子里面杀进了千军万马,而不是遭到一支小部队的偷袭。“到底来了多少南贼”清军主将有点懵了,又向亲兵再三询问,楚军在何时发起进攻,得知战斗刚刚打响一刻钟多一些,清军主将沮丧而绝望地得出一个结论,能够在一刻多钟就造成这种程度的混乱,楚军的兵力最少有五千人,甚至还可能更多他打破脑袋也想不到,楚军竟然以“队”为战斗单位,组成二十几个突击队,多点同时突击,只用一千二百人的兵力,就打出了五千人的效果战斗单位的精细化和独立化,是近代军队的一个重要特征。到了纯粹的热武器战争时期,一个班就能担负独立的战斗任务,如果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三五个人的战斗小组都能拉出来单独战斗,楚军受制于武器条件和士兵素质,还远远达不到这种程度,而是必须以三四十人的一个队为单独的战斗单位,但就算这样,也超过了清军主将的认知范围。其实这已经是楚军的极限了。如果在白天作战,并且换成普通的战场,楚军的一个“队”只配备三四十支燧发枪,再加上一些中看不中用的“震天雷”,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