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残明> 分节阅读 51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11(1 / 1)

重重,犹豫不决,关键在于高层之间有矛盾,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西军的大本营在云南,这几年一直积蓄实力,堪称兵精粮足,拥立永王朱慈焕之后更是声势大振,地盘迅速扩张,接连占领贵州全省、大半个四川和广西,而且接连打了几个大胜仗,军心士气正高,正是乘胜进军继续扩大战果的绝佳时机,但是下一步究竟是北上还是东进,孙可望、李定国和刘文秀之间却产生了分歧。李定国主张北上。而且有充分的理由。由天府之国的四川提供粮食,由民风彪悍的西北提供兵源,这是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路子,西军主力如果从四川北上,翻越秦岭,攻占汉中和陕西,就和秦始皇一样立于不败之地,进而还有争夺天下的本钱,虽然说,现在的四川因为长期战乱造成人口锐减,粮食产量大幅减少,但是西军可以稳扎稳打,用几年时间在四川垦荒屯田,同时在西北操练新军,等到时机成熟后再兵出潼关,横扫天下。和当年的秦始皇相比,西军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云南丰富的铜矿,经过这几年的开发和建设,云南各处铜矿的产量节节提高,为西军提供了大量的军费,假以时日的话,这些铜矿的产量还会翻着跟头往上走,到时候西军有钱,有粮,有精兵,打败满清和隆武朝廷都不在话下。孙可望却主张东进。他也有充分的理由。李定国想要效仿秦始皇,但是两千年过去了,早已物是人非,时过境迁,先秦时期长江以南大都是蛮荒之地,现在的江南却富甲天下,无论人口钱粮都远远超过北方,比如南直隶的苏州府,经济实力就超过了北方的一个省,又比如楚军的大本营湖广,才是号称“湖广熟天下足”的粮仓,汪克凡占据长江沿岸数千里地盘,把这些最富裕的省份都纳入囊中,所以才有实力接连发起北伐,把号称天下无敌的清军按在地上打,总而言之,江南远比西北更加重要,西军现在就应该东进。满清入关之前和刚入关的那两年,的确摧枯拉朽,无人可敌,可是这几年疲态尽显,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孙可望以前听一个高人说过,一方势力或者一个国家的崛起就像推着大铁球爬山,千辛万苦爬到山顶,一旦开始走下坡路就越来越快,势不可挡,所以满清也和其他的夷狄外族一样,虽然能在中原肆虐一时,但是过不了几年就会退到长城以外,不足为虑。隆武帝和其他的各方势力,比如鲁王,比如郑成功等等,更加不值一提。唯有汪克凡,才是西军的生死大敌满清也早就意识到汪克凡的巨大威胁,这两年不断对西军释放善意,最近多尔衮又派来密使,向孙可望求和。多尔衮表示,我大清从来都没有对大明取而代之的想法,甲申之变的时候之所以入关,是为了给崇祯皇帝报仇,吊民伐罪,讨伐李自成这个无君无父的反贼,只因崇祯皇帝和几位皇子都陨于乱军之中,神器无主这才留在北京,既然永王朱慈焕继承了大明正统,清军愿与其永结同好,并与西军结成同盟,共同讨伐唐王的伪明政权,将来平分天下,划江而治孙可望怦然心动。划江而治的鬼话孙可望并不相信,但他正想对汪克凡大打出手,多尔衮在这个节骨眼上主动跑来说要助拳,当然欢迎之至。但他很谨慎的没有声张,只派几个心腹手下暗中推动和谈的进展,毕竟八大王张献忠刚刚去世没有几年,他老人家可是死在清军手里的,西军上下都把满清视为死敌,恨不得把他们斩尽杀绝,突然间又要和他们结为盟友,三军将士肯定无法接受,一旦闹得太厉害,这件事肯定就黄了。孙可望和李定国意见相左,刘文秀夹在中间,免不了处处和稀泥,大哥说的对,二哥说的也有理,但他内心里,还是偏向李定国一些。和文武双全,心怀大志的孙可望不同,刘文秀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只会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除非形势所迫,否则不愿打没有把握的仗,在他看来,楚军的综合实力非常强大,西军还是多有不如,在先前几次小规模的冲突中,西军都没有占到便宜,西军猛将高承恩和周国栋在灵川打的那一仗,四千多西军精锐据城坚守,以逸待劳,但是一个时辰不到就全军溃败,给刘文秀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推算,十几万西军将士只能对付三五万楚军主力,这个仗,还怎么打贸然与楚军开战,实在没有胜算。一旦全面开战,就是一场关乎国运的生死之战,胜了一切都好说,万一战败就会断送当前的大好形势,这几年的心血全都付之东流,以后也很难有翻盘的机会。避实就虚,才是上策。在满清、楚军和隆武军之间,隆武军无疑是最弱的那个,所以刘文秀一力主持对隆武军开战,亲自率领大军攻占桂林,柳州等地,占据了大半个广西,进而还想进攻广东,但是隆武帝被楚军抢走后,形势突然复杂化了。刘文秀率领数万大军追到道州,想要截住隆武帝,可是刘芳亮、党守素和贺珍太过无用,被楚军成功突围,西军一时进退维谷。隆武帝既然落入楚军手中,广东等地纵然万般不满,却肯定没有胆子自立门户,迫于形势多半会向汪克凡低头,这样一来,西军如果继续向广东进兵,楚军肯定不会坐视不理,因为湖南正好卡在广东广西之间的腰眼上,孤军深入的西军一旦被截断后路,后果不堪设想。不解决楚军的问题,不攻占湖南,就不能继续东进。到底是打是和,刘文秀一时拿不定主意,也不知道隆武帝最终落到谁的手里,是否被刘芳亮、贺珍抢了回来,所以他停在道州、宁远一线,一边等待局势进一步明朗化,一边快马传书,和孙可望、李定国两位义兄商议下一步的战略方向。李定国很快回信,建议刘文秀停在道州,从长计议,这一仗西军已经占了不少便宜,只要维持现在的战线就可满足,消化稳固广西等新占领的地盘后,西军主力就可北上。孙可望却主张乘胜攻入湖南,刘文秀先拿下永州府和郴州,他和李定国从湘西同时出兵,对楚军全面开战。刘文秀越发的左右为难,这两位义兄之间矛盾太深,处处意见相左,要不是事关重大,真的不愿和他们这样扯皮,现在既然还是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就只好继续观望,继续扯皮。于是乎,西军的表现就非常奇怪,数万大军虎视眈眈地盯着党守素,却又一直按兵不动,却把党守素搞得莫名其妙,神经高度紧张。其实在刘文秀和西军众将眼里,根本没把党守素这一万多人马当回事,如果真想灭了他,就跟碾死个蚂蚁一样简单,他无论反抗还是逃跑,都无法逃过灭顶之灾,当然了,党守素如果见机得快跑掉了,刘文秀也懒得去追他,左右不过是个蝼蚁般的存在,不值得费那个力气。党守素却把问题考虑得太复杂,什么驱虎吞狼了,什么坐山观虎斗了,什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了,就像一只围着老鼠夹子打转的小老鼠,明明感到危险重重,却又舍不得近在咫尺的香饵,“周国栋这厮,还真能挨饿啊”一转眼又过去了好几天,周国栋的马匹牲口估计已经杀光了,就算没杀也应该都饿死了,现在天气已经转暖,马肉很快就会腐烂,按理说楚军军中已经断粮,可是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楚军士兵叛逃下山,每天早晚吃饭的时候,山顶上也能按时升起炊烟。“周国栋这厮,到底在吃什么”党守素派出最精干的斥候,偷偷上山侦察。第二卷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二五四章 劝降下斥候都是军中娇子,党守素派出的这几个斥候更是高手中的高手,只是侦察楚军吃什么,这个任务不要太简单。两个时辰后,斥候们回来了,不停打着饱嗝。“我等失手被擒,周将军请我们喝马皮汤,好大一碗必须喝完,喝完又给一碗,我等不敢不喝嗝”几位斥候不辱使命,成功侦察到楚军现在吃的是马皮熬野菜,把马皮和驴皮上的血肉剔净后,包好埋在地下,十天半个月内不会腐烂变质,楚军现在就靠这个充饥。“周将军说了,熬驴皮乃是大补之物,他最近补得太厉害,每天撑得不想吃饭,请安国公上山一起喝驴皮汤,管饱。”几位斥候表情古怪,马皮野菜汤不是烤马肉,味道古怪难以下咽,他们被逼着喝了好几碗,这会儿肚子里正咕噜噜的叫个不停。“管饱老子让你管饱老子让你管饱以后你们天天都给我喝野菜汤”党守素的大巴掌劈头盖脸打了过去,周国栋这厮也太过分了,大家又不是有什么深仇大恨,有什么事情不能坐下来谈吗为什么一定要死扛到底知不知道我的压力也很大呀除了虎视眈眈的西军之外,党守素这一万多人马每天人吃马嚼的,军粮也快见底了。早知道周国栋这么难缠,当初就不该招惹他,党守素骑虎难下,积攒多日的负面情绪终于爆发,把几个斥候迁怒打了一顿后,他考虑片刻,对左右说道:“周国栋这厮强作镇定,其实已经撑不住了,诸位,我们再咬牙坚持两天,然后然后再派人上山劝降。”周国栋已经走投无路,只要自己别泄气,坚持到底,他早晚都得投降。两天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党守素一大早起来,还没来得及派出劝降的使者,就发现卢明臣和高文贵退兵了,远远看去,西军的营寨里空空荡荡,军旗帐篷等等都被带走,露出大片土黄色的空地。党守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立刻派斥候查探,确认西军已经走得无影无踪后,不由得喜出望外,踢翻桌案一脚踏上去,意气风发地传令道:“来人,杀一匹马,老子也要吃烤马肉,嗯,不是有一匹伤马快不行了吗就杀那匹”西军为什么撤兵,党守素已经不关心,他只知道笼罩在头顶的乌云突然散去,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以后烤马肉可以随便造:“周国栋啊,周国栋,你喝你的马皮野菜汤,我吃我的烤马肉,再过两天,我看你投不投降”西军既然撤兵,就不急于劝降周国栋,现在周国栋还有马皮野菜汤喝,和他谈判肯定会提出种种条件,再过几天,等到周国栋连马皮野菜汤也喝不上了,就只能无条件投降这顿烤马肉吃得风卷残云,酣畅淋漓,心情好胃口就好,党守素把一根马骨头啃得白生生的精光,才意犹未尽地放下,正准备躺倒睡个午觉,手下军兵来报,楚军派了一名使者下山,求见安国公。“有请慢着,先请他吃顿烤马肉,给他挑一块大的,不吃不行,吃完再给一块”来而不往非礼也,堂堂大明安国公,岂能因为两块马肉丢了面子,党守素派人稳住周国栋的使者,然后对左右心腹笑道:“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周国栋在山顶上肯定也看到西贼撤兵了,你们说,他在这个当口派人来,是想做什么”“我等驽钝,猜不透周国栋的来意,请将军明示”左右心腹都是聪明人,一起摇头表示自己是个笨蛋。“若本将猜得不错的话,周国栋应该是要请降了,西贼既去,他再没有趁乱突围的机会,里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绝境,只好向本将请降。”历经艰难险阻获得成功,更显得弥足珍贵,党守素很想在部下面前表现的矜持一点,但是从内心深处升起的巨大喜悦,已然像鲜花绽放般溢满了整个胸膛,他的眼睛和嘴角,都露出浓浓的笑意,整个人在这一瞬间变得容光焕发,就连耳朵后面那道伤疤也变成了粉嫩嫩的粉红色,充分说明它的主人此刻是多么兴奋。“原来是这么回事哎呀,我怎么没想到”“决计错不了,周国栋这是要投降了。”“他不投降怎么办再这么硬扛着,肯定死路一条”“依我说呀,咱们不要轻易答应他的请降,把使者先赶回去,然后每天准备些好酒好肉到阵前劝降,三五天就能让楚军士卒叛逃大半,到时候周国栋别想再提什么条件,只能自缚请降。”“对,不能便宜他了,周国栋不是爱喝马皮野菜汤吗让他在山顶上再凉快几天吧”众人被党守素一语点醒,立刻七嘴八舌的抢着出主意,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比党守素有过之无不及。“你们说的不错,周国栋几次三番羞辱于我,本不该轻易放过他,但是我军在这里已经耽搁的太久,保国公和定国公刘芳亮和贺珍这几天又一直没有消息传来,本国公担心迟则生变啊。”党守素沉吟片刻,说道:“这样吧,先看看来人说些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