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可能性并不小历史上每个稳定的王朝之后,都会有一个几十年到一百多年的乱世,最后统一天下的,往往并不是群雄之一,而是他们的某个手下。比如汉末三国,最后却是三国归晋,被曹操的手下司马氏得了天下,又比如唐末天下大乱,黄巢兵败身死,被他的部将朱温得了天下,现在来到了明末乱世,满清如果退出关外,却被大清的平西王吴三桂得了天下,简直是异曲同工,太符合历史规律了“广积粮,缓称王”夏国相在心中暗暗称赞吴三桂的老辣,他在徐州隐忍不动,竟然暗合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的做法,将来也许真的能够成就大业。就在这个时候,门外有八百里快马送来的急报,吴三桂暂停议事,呈上来一看,突然间脸上的肌肉剧烈扭曲,神情古怪,就像被人当众打了一个耳光似的,又惊又怒。夏国相等人想问又不敢问,过了良久,吴三桂才把那份急报轻轻掷在地上,喟然长叹:“老夫千算万算,却还是算漏一件事,汪克凡任人唯亲,虽然可逞一时之勇,终究难成大事唉,没想到楚军这大好基业,竟然断送在汪晟这竖子手中”他的语气充满痛惜,不知内情的人看到了,还以为这位顶戴花翎的大清王爷是一位反清复明的义士。夏国相弯腰捡起那份急报看去,上面写的明白,楚军坚守衡阳两个月,在孙可望的连续猛攻下渐渐不支,西军前几天突然停止攻势,同时在衡阳包围圈的东边放开一个口子,典型的围三阙一,城中的楚军趁机突围,被西军从后追杀,大败逃入湘赣边界的山区,孙可望兵不血刃夺取衡阳。“汪晟竖子,临阵脱逃,可斩”“汪晟未必在城中,也许早就逃得远远的了,唉,楚军用此人为帅,焉能不败”“衡阳陷落,楚贼在湖南再无立足之处,只能退守江西和广东,黄州府孤军悬于江北,覆灭只在旦夕之间,王爷,西贼若是占领湖广全境,局面又是大为不同,孙可望的大军若是顺江而下,南京只能开城请降”夏国相等人三言两语,就把衡阳失守的严重性分析的一清二楚,楚军以湘楚之地为根基,如今都落入西军手里,三军将士必然军心大乱,就好像参天大树被挖断树根,马上就会轰然倒下,从而打破局面的平衡。西军占领湖广全境后,下一步,进攻广东怎么办进攻江西又怎么办楚军在自己的老巢都打不过西军,分兵防守广东和江西,肯定败退的更快,一个搞不好,会被西军打得落花流水,就此一蹶不振。水师的确,楚军有水师的优势,但是西军占领湖南后,可以绕过长江,从江西、广东包抄南直隶,让楚军的水师变成摆设。“孙可望,一代名将也,老夫自愧不如。”吴三桂情绪稍稍平复,重新梳理湖广会战的经过,越是从头推想,对孙可望越是佩服,他从旁人决计想不到的雪峰山区发起进攻,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打败了曾经不可一世的楚军,占领湖广全境,吴三桂设身处地的推想,如果换成自己,肯定无法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第二卷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二六八章 何去何从上真金不怕火炼。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楚军以前和清军交战,几乎所向无敌,人人都以为他们是天下第一等的强军,但是和西军碰上后,却一败再败,几无还手之力。经过湖广之战,吴三桂觉得,有必要重新评价一下楚军的战斗力了。楚军其实没有那么强。以前遇到清军百战百胜,是因为八旗兵已经烂掉了。西军,才是真正的强军。当然了,西军之强,主要还是强在孙可望,李定国和刘文秀和他齐名,在湖广之战中都表现平平,更难得的是,孙可望文韬武略,样样过人,据说西军各种的内政事务都由他总揽处置,把一切都打理的井井有条,西军能有现在这样的战力和规模,孙可望功不可没。在湖广之战的前期,吴三桂还有一丝怀疑,楚军节节退却是在诱敌深入,哪怕丢了省会长沙,也有可能是示弱骄敌的苦肉计,可是衡阳的失守,撕下了他们最后的一块遮羞布,楚军分明已被西军按在地上狠狠蹂躏了一番,诱敌之计也没有这样诱的。就像老话说的那样,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问题是楚军现在不但舍了孩子,自己也被西军狠狠咬得遍体鳞伤,据说好几支部队都打残了,几乎是光着屁股逃到山沟里去,哪还有力气回头打狼。况且西军占领了这么多重要的城市,已经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楚军哪怕还有机动兵力,现在发起反击也讨不了好去,衡阳、长沙、岳州、常德控制了这几座大城市就控制了整个湖南,楚军接连放弃长沙和衡阳这两座大城市,转回头又来攻打这两座坚城,把宝贵的兵力浪费在残酷的攻坚战上,天底下绝对没有这个道理。楚军真的不行了。也许是因为连番征战,楚军已然师老兵疲。也许是因为西军太强,楚军无法力敌。总而言之,楚军都被西军打败了。接下来,湖广之战的失利会引起连锁反应,楚军整条防线都会松动,如果这是一场瓜分楚军地盘的盛宴,那么,接下来就是这场盛宴的高潮,西军的动作最快,已经抢到了湖广这块大肥肉,但是吴三桂还有机会。江淮的重要性,不比湖广差多少。更何况,南直隶才是这场盛宴最后的主菜。吴三桂一直按兵不动,等待时机,现在,最佳的时机真的到了,虽然现在的形势和他最初的预想有很大的偏差,但是凡事有弊必有利,西军攻占湖广后,汪克凡为了阻挡西军继续东进,必然会向江西和广东继续增兵,江淮和南直隶越发空虚,此时南下,正是绝佳的战机“诸位,西军击败楚军,已然成了气候,我军再不能坐视不理。”吴三桂的声音异常洪亮,铿锵的语气显示出必胜的信心,隐隐竟然有金石之声:“传本王军令,全军将士自即日出兵,南下攻打淮安”自从隆武帝被劫到南京,广东就一直处在暗流涌动的浮躁状态。和其他封疆大吏相比,苏观生的资历最浅,威望本来就不高,广东的形势又很复杂,南党在这里根深蒂固,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因为汪克凡这个穿越者带来的蝴蝶效应,清军几次南下一直没能攻到广东,所以原有的社会秩序保存的比较完整,像何吾驺、陈子壮这样的南党大佬,虽然人不在广东,但是在地方上还有巨大的影响力,苏观生下车伊始,无论想做什么,如果没有南党和地方乡绅的支持,政令几乎出不了广州。除了南党,楚军在广东的势力也很大,香港一带的沿海地区,俨然成了楚军的自留地,不但各级官吏都用楚选官,人财物大权都是自己管着,而且还拥有自己的军队,平常和苏观生的总督衙门打交道,也是一副不卑不亢的平等姿态,完全不鸟他这个两广总督。因为张家玉和东莞营的关系,东莞和南海县的本地人已经接受了楚军,把这些北佬当成自己人,楚军最初只拥有香港一小块地方,这几年却不断向外蚕食,扩大势力范围,现在的地盘已经和一座中等的州府差不多大小。苏观生上任两广总督以来,一直觉得自己像是困在蜘蛛网的甲虫一样,每一拳每一脚打出去,虽然不会遇到正面的阻碍,可是四面八方却有无数的蛛丝拉扯着自己的手脚,各种的使不上力气,苏观生有时候和心腹幕僚自嘲,他名义上是两广总督,实际上却只是一个大一点的知府,处处都要看南党和楚军的脸色行事。地方官的难处,身处中枢的朝廷大员是体会不到的。像苏观生这样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地方官,处境尤其艰难。好在苏观生是个意志坚定的人,为了回报隆武帝知遇之恩,为了实现他的个人抱负,这几年一直默默在努力,不气馁,不放弃,渐渐的拉起自己的一套班底,又沉下心来做了几件实事,终于在官场上有了威望,在百姓中的名声也不错,在广东站稳了脚跟。广东一直处于大后方,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地方上的经济繁荣,又有大量北方的难民涌入充当劳动力,开荒种田,工场做工,任劳任怨,什么脏活累活都肯干。香港虽然不听广州的命令,但是楚军挣钱的本事的确厉害,几乎什么生意都做,连吕宋的土猴子都被抓来卖苦力,货船日夜穿梭在珠江上,连带着广州也分润不少,又碰上苏观生这样一个还算克己奉公的好官,广东这两年来可以说是红红火火,蒸蒸日上。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直到西军拥立永王朱慈焕,开始进攻广西。为了支援隆武帝的广西会战,苏观生把这两年积攒的家底几乎都赔光了,不但送去大量的钱粮,还先后派去了两万多勤王军,隆武帝被楚军劫往南京的时候,这两万多勤王军只撤回来了三千多人,武器装备还丢了个精光,几乎是光着屁股跑回来的谭泰用一千五百名骑兵,打败了郭维经的三万勤王军,其中就有很多苏观生派去的广东兵。楚军太厉害了隆武帝在南京昭告天下,宣布还都南京,苏观生观望了几天,看到其他各路诸侯纷纷低头,只要也向南京表示臣服,虽然在背地里无数次痛骂汪克凡这个乱臣贼子,但他没有实力对抗楚军,只能接受现实。经此大变,广东的南党势力也遭到重创。南党的崛起,在于清军入关后屡次南下,南明的统治中心随之不断南撤,必然要重用南方籍贯的文人士大夫,其中又以广东籍的官员居多,他们人数众多,手握实权,从中枢到地方担任着各种各样的官职,集结起来,就是一股异常强大的政治势力,可以轻易击败当年的庞然大物东林党,可以左右隆武帝的意志,可以和手握兵权的楚勋对抗,但是隆武帝还都南京之后,南党事实上已被赶出权力中枢,逐渐走向衰败是必然的结局。何吾驺、陈子壮等南党大佬被刘芳亮派人“护送”到南京,很快就沦为提线木偶的摆设,没有这些朝廷大佬撑腰,地方上南党势力也没了当初的嚣张气焰,但是广东到底是南党的大本营,很多仁人志士都梦想着铲除国贼汪克凡,重振大明朝纲,他们对楚军比苏观生这个忠心耿耿的帝党更加痛恨,有些不切实际的书生腐儒甚至已经付诸行动,暗中串联结社,每日密谋不断。有些人提出,可以用重金请武林高手,效仿先秦时的博浪一击刺杀汪克凡。还有人提出,可以挑选舌辩之士,游说苏观生、万元吉这样的封疆大吏、或者郑成功、金声桓这样的地方军阀,劝说他们竖起“清君侧,讨国贼”的大旗,讨伐汪克凡,再写一篇掷地有声的檄文,天下必然群起响应。又有人提出,可以效仿唐末借兵吐蕃平定安史之乱的例子,向满清或者西军借兵等等。对于这些异想天开的不稳定因素,苏观生很坚决的高压处理,该抓的抓,该罚的罚,抓到大狱里让他们吃几年牢饭,再抄家罚款罚他个倾家荡产,看他们老实不老实,苏观生现在的麻烦已经够多了,这些不开眼的家伙还来添乱,当然不能对他们客气。经过一番雷厉风行的处置,苏观生暂时稳住广东局势,紧接着,就是西军和清军联手,对楚军发起进攻。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事后回头看去,却好像一眨眼就过来了,苏观生惊讶地发现,西军竟然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打败楚军,占领了湖广全境。长沙和衡阳相继失守,消息传来,广东的官府民间都是一片哗然。楚军怎么变得如此疲弱西军已经杀到家门口了,怎么办第二卷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二六九章 何去何从下除了先前被派去迎驾,后来驻守南岭的一万多人马,苏观生手下再没有军队了。西军如果对广东发起进攻,只要突破南岭防线,然后就会如入无人之境,苏观生根本无力抵抗好吧,就算苏观生能凭空变出来几万大军,也不可能挡住西军,西军可是连楚军都打败了,楚军对上广东兵却是以一当十,按照这个比例推算,想要挡住孙可望的十几万大军,苏观生最少需要一百五十万这个帐没法算了,以隆武朝廷倾国之力,也养不起这么多军队。打,肯定是打不过的。何去何从,人人各有打算。孙可望等人拥立永王朱慈焕之后,士林和民间就有一些人对西军政权抱以同情的态度,毕竟崇祯皇帝是毫无争议的大明正统,由他的皇子继承帝位也是名正言顺但是总的来说,同情和支持西军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