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名府停留数日,定继续拔营南下,至五月下旬,总算来到了东京汴梁城。往常,汴梁北门是从未打开过的,这次定得胜归来,北门大大的开着,百姓分列两旁,他们高声呐喊。对于这些百姓来说,有着太多的愤懑,这些愤懑积压了太久,知道此时才释放出来,久违的胜利,也是最伟大的胜利,永定河一战,自此天下谁还是大宋的对手。拥挤热闹的人群之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句“秦王万岁”,于是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赵有恭眯着眼,享受着这一刻,没有半点的不自然。这时,所有人心中都已经明白,赵某人早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大宋之主,他是不是那个皇帝已经不重要了。有时候不得不慨叹世事轮回,当年端王轻佻,抢走了属于简王赵似的皇位,自此哲宗一脉归于端王一脉,而今不过两代,赵佶还没有死,大宋又重新回到了哲宗后人手中。延福宫里,赵佶呆若木鸡的坐在软垫上,赵有恭低着头望着这位熟悉的皇叔,说的话却已经没了半点亲情,“赵佶,本王不想跟你多说废话,你可以好好活下去,但是必须帮本王做件事。立刻拟招,若太子赵桓过去,当由德王赵析继任太子。”什么赵佶俩眼一瞪,惊得心脏快跳出来了。如果赵有恭是逼着他传位秦王的,一点都不稀奇,可为什么要将太子传给德王赵析这是一道诏书,是存于赵桓登基为帝之前的诏书。诏书是假的,可只要赵佶亲口说诏书是赵桓继位皇帝之前已经留下的,就够了。此时,赵佶知道自己反驳不得,可是他心中的疑惑却久久未能解开,嘴唇动了动,有些不甘的问道,“为什么是赵析赵湘是你的亲儿子,你为什么不选赵湘”如果选赵湘,连诏书都不用伪造。赵有恭手指扫货剑眉,双眼眯成了一条缝,“哦敬爱的皇伯父,你确定赵析是你的儿子么”嗡的一声,赵佶只觉得脑袋都快炸开了屋子里满是赵有恭疯狂的笑声。“哈哈哈哈哈”痛快的笑声,多么美妙的报复,多少的怨恨在此刻消除,可为什么那么想哭呢新书锦衣当朝求支持,大家可否点一下,推荐一下第一卷 汴梁风月 第743章 这里太冷太冷第743章 这里太冷太冷也许快乐,也许痛苦,当真正的报复铺垫盖地倾泻,内心里又得到多少痛快不,一点都没有,赵有恭只觉得悲哀,为什么堂堂大宋,会让这个人主宰了那么久如果先帝未去,励精图治,大宋会变成什么样原来,自己想要的从来不是那个皇位,要的只是属于大宋的荣耀,要的是属于皇室的尊严,要的是继承先帝遗志,让大宋变得富饶强大,不再饱受欺凌。,可惜,赵佶感受不到赵有恭的雄心壮志,在他的内心里,只有哀伤,她觉得自己就像个小丑一样。怪不得之前总觉得那个女人怪怪的,以前总是希望自己留宿暖香阁,后来竟然变得无欲无求了,自从陈美人进宫后,她更是洗尽铅华,将自己锁进暖香阁中,一时间变得无欲无求。还以为是有了身孕后变了性子,呵呵,这性子哪里改了,竟然跟赵凌搞在了一起,还生了一个孩子,最可笑的是,他赵佶还将这个孽子视为己出,宠爱有加。天啊,为什么会这样,现在那个孽子要皇位了。从没有像今天这么绝望过,哪怕赵有恭再勇猛睿智,他终究改变不了自己的身份,他是哲宗后人,也是楚王世子,可偏偏不是他赵佶的儿子。这个天下是讲究正统的,他赵佶有那么多儿子,怎么轮也轮不到赵有恭这个外人头上的。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赵有恭和小刘妃有了孩子,而天下人都以为这个孩子是他赵佶的。好好好。这个黄侄儿真是厉害啊。多年前就开始谋划这一刻了。一阵脚步声响起,赵佶以为是赵有恭去而复返,抬头时看到却是杨莲以及一身戎装的杨再兴。看到此处,赵佶有些凄惨的笑了起来,“杨莲,你也是赵凌的人”“嗯,小人从关中回京的时候,就已经入了殿下府邸。只是你从未发现罢了”杨莲带着些趾高气昂的笑,曾几何时,赵佶让万人敬仰,但现在,他杨莲都可以踩着赵佶狂笑三声。手中握着一卷黄色金帛,往案子上一放,冷声道,“赵官家,之前多蒙你看顾,现在还要麻烦你把诏书写了吧。小人蒙你恩惠。也不想伤害你,所以。请动笔吧。”赵佶轻轻颤抖,一对眸子紧紧锁着杨莲,他难道真的老了,身边这么多人背叛了他,却一点没发觉。杨莲盯得很紧,赵佶却没有动笔的意思,杨再兴冷哼一声,右手握紧剑柄,杀气腾腾道,“怎么,赵官家还要劳烦杨某动手不成”对于赵佶,杨再兴曾经尊敬过,当年初来东京,他怀着报效国家,效忠帝王的心思,哪怕跟随殿下之后,以后不改初衷,想着早日离开楚王府,踏上战场,抵御外侮。可是,京中那段日子,他看到了什么他看到的是浑浊不堪的朝廷,看到的是歌舞升平,欢声笑语,看到的是那条买卖街,以及无数染着黎民鲜血的嶙峋怪石。所以死,彻底醒悟了,只要赵佶还掌控大宋,大宋朝就没有希望,那么,还是请赵佶挪个位置吧。杨再兴不是杨莲,在他眼里,什么赵佶,什么官家,只要敢拦着秦王殿下的路,就要毫不犹豫的抹去。他的剑下一刻就会拔出来,到时候,赵佶的血定然会洒在这清冷的宫殿内。杨莲眉头一皱,伸手按了下杨再兴的胳膊,“杨将军,还请莫急,容小人再劝劝。”杨莲脸上表情倒不似作假,这让杨再兴小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个太监还有几分良心,他要真的对以前的主人不管不顾,还真要小心点了,因为那种对往日情分一点不在乎的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杨再兴点点头,低声道,“杨总管抓紧点时间吧,误了秦王殿下的大事,你我都担待不起。”杨莲自然是懂得的,等着杨再兴往后退了几步后,他半跪在书案前,轻声劝解道,“我的官家,都这个时候了,还撑着做什么,你应该知道,有没有你的诏书,德王殿下都会登基的,秦王殿下要的只是你这个人而已,只要你活着,秦王殿下说什么就是什么。而你,可以”说着话,杨莲点了点头,赵佶可以选择自杀,可你有那份勇气么你要是敢自杀,端王一脉也不会落到如此境地了,正是因为知道赵佶自杀都不敢,所以秦王殿下才放心让这种废物活着。秦王殿下发现了,让一个废物活着,远比杀了这个废物有用。“你到底怎样才肯写诏书”杨莲到底是了解赵佶的,这位官家强撑着,肯定打着什么主意,而不是真的就不写诏书了,他要是真打死都不写,还真要佩服他呢。果然听了杨莲的话,赵佶叹口气,有些颓然道,“我要见见四姐儿,只要见了四姐儿,我自然会写诏书,你们让怎么写就怎么写。”听赵佶提出要求,杨莲回头望了望杨再兴,待杨再兴点头同意后,方才起了身离开莫寒宫。杨莲找到了赵有恭,此时赵有恭正与萧芷韵对弈于御花园,旁边小刘妃抱着牙牙学语德王赵析,躬身行了一礼,恭敬道,“殿下,赵佶想要见见帝姬。”诚然,不见帝姬,依旧有办法让赵佶写诏书,可杨莲还是愿意走这一趟,他想还了赵佶对他的恩情。赵有恭努努嘴,一字落下,并不是太在意道,“无妨,帝姬一会儿就会去莫寒宫,你们也不必太过为难,时至今日,赵佶还能企盼着奇迹么”赵有恭很鄙夷赵佶,他猜得出赵佶打什么主意,无非是学汉献帝,让四姐儿带一件密诏而已,也好让天下人明白德王身份非正统,给定掌控大宋制造麻烦罢了。可惜,赵佶当了一辈子皇帝,最终还是不了解自己的儿女。他将最不想当皇帝的儿子推上了皇位。让最关心赵氏族人的四姐儿变得心如死灰。女真人南下前。赵佶说些话,四姐儿会听,可现在,四姐儿还会放在心上么,在她的内心里,争斗越久,也只是让赵氏死伤更多人而已。凉亭里,琴瑟和鸣。曲音绕梁,几只蝴蝶在花丛中追逐嬉戏,花儿开的烂漫多彩,就像春日的阳光,朝气蓬勃。帝姬一身洁白纱裙,若白雪融化出的仙子,与世无争,不食人间烟火。感受到身后有人,听了手,回过头看到一个淡然的笑容。“凌哥儿,你怎么来了”“没什么大事。他想见见你”口中那个他,自然是赵佶了,赵福金微微有些错愕,随后摇了摇头,“兄长请回吧,小妹不见,永远都不见。”在去往北方的路上,她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她忘不了陈美人临死时的眼神,也忘不了父亲无情的冷漠。那些年,她不知道自己在争什么,拦着这个,拦着那个,保护这个,保护那个,可到头来,一切都是那么的可笑。见到陈美人尸体的那一刻,她才知道往日大宋无可救药,陈美人到死都没有闭上眼睛,而自己的父兄什么都没做。也许该庆幸,如果凌哥儿没有带走自己,那代替陈美人死去的也许就是自己了。“去见见他吧,他终究是你的父皇,而且,你也想见见他,何必忍着呢四姐儿,你何必想那么多,为兄既然答应你不杀赵佶,就不会食言”赵有恭笑了笑,转身慢悠悠的去别处浏览风景了,他相信四姐儿一定会去的,因为四姐儿一直都没有变,她一直都是那么的善良纯真,可以拒绝所有人,又怎么能拒绝自己的父亲当然,说过的话也未必全是真,不杀赵佶因为它毫无威胁,反而大有用处,若是有半点威胁,那对不起了,请去见阎王吧。至于往日保证,呵呵。莫寒宫里,清冷无光,烛火摇曳,尽显苍凉,赵福金看着眼前的父皇,不知为何,她觉得很悲哀。大宋历经国难,定浴血奋战,方才挽狂澜于不倒。人人都带着侥幸,带着憔悴,哪怕那战无不胜的兄长,也仿佛在这一战中苍老了许多,可是父皇呢,什么都没变,他还是原来那个他。“父皇,你要见孩儿,有事么”赵福金语气有些淡淡的,赵佶并不觉得意外,他双手撑着书案,觉得殿内没有旁人后,方才低声道,“德王是赵凌和那个见女人的儿子,现在赵凌要扶德王上位,你知道么”“知道,他早对孩儿说过了”赵福军确实早已知晓,只是听到这些心里终究有些不舒服的,刘欣缘那个女人心机太深了,也怪父皇没能耐吧,没有降住这个女人。若是刘欣缘肯为父皇生一个孩子,也许现在格局就是另一回事了。不过,父皇说着些做什么,指望她这个做女儿的扭转局势么“你知道怎么会知道”赵佶甚是错愕地看着赵福金,这一刻,他感觉到了陌生,真的好陌生,仿佛不认识这个女儿了。叹息一声,赵佶哆嗦着手,从怀中取出一条锦帕,随后跪在了软垫上,“好女儿,算是父皇求你了,把这条锦帕带给三哥儿。”得父亲一跪,哪个女儿能承受得起,赵福金慌了,她起了身往后退了两步,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看着那件锦帕,心里空落落的,“父皇,大哥已经死了,哎老九在临安呢,你为什么一定要把锦帕交给三哥儿呢”“你三哥儿大小聪慧,皇位本就该是他的,锦帕交给他,定能复我江山”赵佶看上去有些激动,可他没有发现,赵福金的眼中满是失望,甚至是绝望。狠心的父皇啊,是谁害死了大哥,是你啊,哪怕你流露出意思后悔,一丝愧疚,心也不会彻底冰冷的。又是三哥儿,你看中三哥儿,为什么让大哥当皇帝,是让他当替死鬼么你看中三哥儿,让他光复江山,老九呢赵湘呢赵氏族人能活下几个来罢了罢了,还关心这些做什么,赵福金伸手接过密诏,转身留下了一句话,“你好自为之吧,以后,这莫寒宫,孩儿是再也不来了,这里太冷太冷”在这温暖的春天里,赵福金说这里太冷,不是莫寒宫冷,而是心冷,可惜赵佶没听出赵福金话里的含义,还满怀欣慰的爬上的笑容。只要密诏送出去,天下都会大骂秦王,呵斥那个贱女人,狗男女,还有那个孽种,都去死吧。莫寒宫外,赵福金刚刚离开就将那份锦帕丢到了赵有恭手中,赵有恭愕然,挑眉打趣道,“四姐儿,你不送给三哥儿了”“送给他又有何用,这份密诏除了徒增伤亡,什么也做不了,而且,你真的怕这份密诏么”可不,秦王殿下连赵佶都不怕,会怕一张纸赵福金躬身行了一礼,赵有恭煞是惊讶,赶紧伸手扶住,“四姐儿,你这是做什么,若有什么事但说无妨,为兄还能打你骂你不成”那一份兄妹情谊,不仅仅赵福金珍惜,就连赵有恭也是格外珍惜。一步步走来,身份越来越尊贵,但真正的感情越来越少了,往日旧人,该珍惜就得珍惜。赵福金摇着头,目光里有泪光闪动,“兄长,小妹知道现在已经没人能阻拦你成就大业,可请你念在小妹的份上,留三哥儿、老九一条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