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范进的平凡生活> 分节阅读 23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39(1 / 1)

看似常识的东西带给他的巨大帮助。比如那几个有关豆子的食谱,是他运动员朋友当初随口一说,在那时根本也算不了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可是在当下而言,这种用豆子搭配其他食物补充营养代替肉食的方子,可以称为江湖秘籍级别。凤鸣歧这种高手遇到可靠弟子才会教这么几句,这就是两下的差距所在了。张居正对于这种很具体的庶务也并不十分了解,也不需要他真去掌握豆子的作用,他只需要定方向掌舵,具体的落实自有下面人去做。他只是从这份奏疏以及之前的商路奏疏中可以看出,范进确实是有才干,而且愿意为自己所用的才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科举子里,真正能用的可能也就是一个范进而已。他通庶务,有脑筋,更重要的是其脚踏实地。朝廷里有商人子弟,为了给商人争利益,提出重商事的奏疏也是有的。但是基本都停留在大的层面讲道理,像范进这样从细微处入手,讲一斤米的价格和其成因,讲商人对物价的平抑作用,讲市场规律这些东西的人不多。其既能立足于细微,偶尔又能讲到一个通揽全局的层面,谋略和办事能力固然没的说,心态更平和。这样的人放到基层不会抱怨,放到上层不会误事,是自己最为满意的那种官僚。从这方面看,女儿的眼光是没错的,范进简直就是上天派来帮自己推行新政的最佳帮手,如果能将其罗织入幕,办事必然事半功倍。可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不能做女婿。张居正手下的幕僚很多,出色的也不少,其中也有几个是那种年轻而又英俊的书生。他从没想过把他们招婿,部下和女婿是不同的。部下要冲锋陷阵,必要的时候,要作为弃子而牺牲。入幕之人心中亦有类似觉悟,上了棋盘,生死就不由自己做主。可是对女婿,自己就没法这么随意的牺牲,为了保下一枚棋子,很可能就要输掉全盘。既是棋子又做棋手,这样的棋子是要不得的。再者范进的一些思想在张居正看来又太过危险,其大开商路的代价,是要破坏现有大明朝若干大商户的利益格局。那里面牵扯到的除了商人,还会有藩王、士绅、甚至还有军队。可以说,他这些主张的危险程度,不在自己推行一条鞭之下。这样一个有谋略又有坏心眼的人,用来当幕僚部下自然都很顺手,用来当女婿,就不能让自己满意。自己要给女儿找的是避风港,不是一个让她跟着担惊受怕的惹祸精。他是一把快刀,日后自己肯定要用他来杀人斩将,而快刀虽然杀人很顺手,但也容易受损崩刃,将军难免阵前亡,根据自己多年为官的经验,这样的快刀,下场不会太好,这样一个随时可能发生危险的人,是不能做女婿的。他的目光越过那些大豆,越过奏疏,最后停留在桌角的一封书信上。那封信来自江宁,写信人乃是江宁大儒东桥先生顾华玉之孙顾实。昔日顾华玉任湖广巡抚时,张居正十三岁入乡试,文章本来足够为举人,但被顾钧压住了未中,让其受些挫折砥砺心性,三年之后再考。考试结束后,却又以自己亲自佩带的犀角带相赠,并称张居正为小友,为其后来赶考铺平了道路。有这番恩遇,顾华玉足算的上张居正的恩人。其曾委托张居正照拂幼子顾峻,而顾实就是顾峻之子。人去其名,在江宁是出了名的老实忠厚。顾实才学一般,在东南那种地方不出色,但是为人忠厚之名名满东难,即使是对其不满的人也很难说出他人品上的问题。其妻在江宁的那场天花里也没能逃过去,他眼下正好是鳏夫。这人不好交往,加上顾家因为自家家务的事与张家闹的并不和睦,所以江宁之行时,两下没有什么往来。这次之所以进京,是因为家里为了争夺家产闹的很不成话,顾实为了平息争端,把自己名下所有的产业都交给了亲族,保证家宅安宁。这样一来,他自己的生活就成问题,这次进京便是父亲打发来投奔张居正,希望有个关照。其人的年纪比女儿略大几岁,相貌亦称俊朗,能散尽家财平息争端,足见其是个厚道君子。这样一个老实人不会给女儿带来灾祸,又是出了名的棉花脾气,女儿再怎么发脾气,他也会忍下来。初时女儿肯定不会满意这样的丈夫,可只要过个十年八年,夫妻之间有了几个子女关系自然会融洽,到了晚年便足以称的上佳偶。张居正的脑海里盘算了一阵,已经决定好女婿的人选,将这份名贴放到手边,准备找一个合适的时间让他和女儿见一面再说。至于范进做女婿是不可能,但是从大明宰辅角度,这人绝对是个栋梁,自己还是要大用一下。脑海里不由又浮现出了那块羊脂玉,范进这种聪明人,见到玉玦就该知难而退,女儿那里依靠阿古丽开导早晚也能开窍。卿儿,别怪为父,等你到了为父这般年纪就能知道,有一个忠厚老成事事任你摆布的相公,是多么难得。春风拂面,寒意渐消,京师的柳树吐出嫩芽,眨眼之间,时间便已到了三月十四。殿试考策论一道,没有什么定制,也跟经义无关。由于殿试之后就是国家官员预备役,这个时候再考文章其实就没了意义,考题都是对于国家大政方针一类的看法,或是举子自己的主张,算是某些穿越小说主人公最喜欢做的事。但实际上决定名次的因素未必看你脑洞有多大,话说的有多豪迈,而是读卷官衡量整体,权衡各方面的最终结果。简而言之,就是没什么标准,不用复习,复习了也没什么用。是以大多数举子,照样在文会、酒席中度过,只有范进提前进入了工作状态。自从范进上了两道奏疏之后,张居正似乎发觉其拥有大力神海格力斯的潜质,不停地把各种艰难的工作丢下来,交给范进完成。从户部的帐目核算到工部的工款报销兵部的军事情报,武器设计,再到一些旧的情报归档分拣。这种工作排程让范进仿佛回到了广东凌云翼身边做幕僚的时代。每天拿着算盘、铅笔、干馒头,守着一大堆文案忙碌。饿的时候,便有一大碗炒肝或是一大碗卤煮加火烧吃进去。而在房间另一边,于当下标准已经算是大龄且称不上美人的钱采茵时而研墨,时而削铅笔,时而将茶水点心送到范进手边。虽然两人一天未必能说几句话,可她的内心却分外满足,虽然不能同入罗帷,能这样看着他守着他,自己也心满意足。正文卷 第二百七十二章 弥补钱采茵是在两天前来到郑家的。她这种过了气受过伤的行院女子,心思是格外敏感的,哪怕一些正常的反应,在她看来都会想想是不是男方在嫌弃自己,是想要分手的表现。放榜前,丫鬟请了几次没请来人,她便觉得范进对自己厌烦了,放榜之后,得知范进中了会元,钱采茵更是自惭形秽,认为自己配不上他。本来两人的关系差不多到这一步就断了,直到不久之前,有一位大贵人出钱给她赎了身,又让她到郑家铺伺候范老爷,算是让两人的关系起死回生。于这位大贵人的身份她不清楚,只知道即便是一向自恃有礼部背景而目中无人的石大娘,对那边都得客客气气,不敢有丝毫放肆,就知道是个很了不起的遮奢人物。范进大抵猜的出,那所谓的大贵人,多半就是张府的某位管事。送一个女人到自己身边,就跟送玉玦一样,都是拆婚的手段之一。望着自己挂在腰里的玉玦,范进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心里暗道:相爷,感谢您赏玉,老丈人给女婿点东西,也是情理之中,改日我再孝敬您一个外孙就好。他必须承认,张居正是个极有智谋之人,这手拆婚手法玩的很是高明,若是普通的情侣,多半要被这手法所算计搞的劳燕分飞,从此两不相见。可是自己和张舜卿之间有约定的密码,这却是张居正所不知道的。这种密码手段,还是当初在上京途中,情侣之间出于好玩搞出来的,现在则用来和张居正周旋。范进两世为人,前世对密码知识虽然没学过,好歹有谍战剧的熏陶,比情报战还处于原始形态的古人终究是多了些见识。他研究的密码说穿了很简单,就是填词,借诗词传递消息。每首诗词第一句第一个字,第二句第二个字以此类推,传递想要表达的消息。以张舜卿女相之才,做这样的文字并不为难,张居正饶是学问渊博,也看不出其中藏了这样的哑谜。张舜卿在书信里提醒范进,书信必为父所阅,所以两人写的,都是尽量讨老人欢喜的话,内心的相思全都掩藏在文字之后。是以这环只是张舜卿对父亲的试探,而非真的要送什么东西。再者她如果真要分手,送来的绝对不是这块玉,而该是两人联结在一起的头发,还有那些画。其中有几幅画的内容,是能导致张居正血压飙升的压箱底级别,想必相爷是不知道的。虽然张居正立志拆婚,却不排斥自己做一些幕僚工作,这在范进看来终归是个好现象,证明对方还是认可了自己的工作能力,这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总归是大有好处。而且从对方送一个女人来的安排上看,张居正没想和自己彻底翻脸,送这个钱采茵就算是对自己工作的酬劳。毕竟眼下扔过来的这堆活,自己如果放手说不干,谁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他不认为自己有多厉害,比这个时代所有人都高明。但是他毕竟有着两世为人的经验,见识方面的优势总是有的。比如户部的帐目,受限于记帐手法,往往成为迷魂阵。帐房先生的记帐算帐本事在当下算是秘技,必须拜师学艺,得到师父认可后才能学到,知识垄断的厉害。一般的知识分子也未必真会算帐,会算也未必能看懂。可是不管这个时代再怎么对知识垄断,使其神秘化,原始就是原始。龙门帐在当下才是雏形阶段,很多方面还不完善,跟拥有后世财务经验又自己在剧团管过帐的范进比,实在差的太远。不但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帐目理出头绪来,连记帐方法都写在上面,日后便于推广。除此之外,对草原情报分析归纳,工部的工款核算这些工作范进自问,或许比不上这时代那些老谋深算的家伙看的远,看的透彻。可是自己的思路和见识,还是能碾压大多数古代人,只要把思路提出来,对他们能起到一个规劝或提醒作用就满足了。他不是那些穿越小说的主人公性子,没想把一切都抓在手里,更没想过要让古人都服从自己的指挥。一个社会能够正常运转,是若干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不是一个妖孽能独力完成的。而一个社会的制度,也必然是建立在这个社会客观的科技及生产力基础之上。超前这个时代太多的制度,拿出来不会让人觉得厉害,只会让人觉得可笑且不可实施。是以范进在一些具体事务性工作上会搞些现代方法来提醒,但是在大方向上,只负责提意见,不去尝试说服谁。就像是兵部的武器,他不会就发展方向说什么,只会从经济投入产出比例上提出意见,简而言之就是:这种武器开销太大,不建议支持之类。这一刻的范进,总觉得自己像是花旗国超级英雄片里的短命反派,过段时间就会被黑化的博士干掉。张居正对自己的工作看来很满意,证据就是扔给自己的工作越来越多,连三月十四都没有停止的意思,不知道明天自己殿试时得到是一张卷子还是一大堆待算帐目。一个女子轻柔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老爷,您也累了吧,让奴家为老爷按按肩膀,放松一下可好”范进回头朝钱采茵一笑,“钱大家对不住,我这实在是有点忙,你若是觉得闷,就出去走走,或是买买东西什么的都行。再不陪臭丫头说会话。”钱采茵摇头道:“老爷忙公事,奴家怎么会离开,又怎么会觉得闷在清楼的时候,大多数男人来都是找乐子,但也有一些人是要来清楼谈事情的。那个时候我们就要在旁边伺候茶汤酒席,哪敢多口。若是从良嫁人的,十几天见不到相公也是常有的事,要是这都受不了,那就是自己的功夫没修炼到家,注定要吃亏。”她微微一笑,“奴家自知老丑,若是再敢学那些年轻姑娘一样撒娇,就是自己找着挨打了。就是想要做点事,为范老爷出点力,不要显得自己是个吃闲饭的。”“钱大家客气了。其实你来之后,已经帮了我很多忙,哪里是什么吃闲饭的,过来。”范进伸出手,钱采茵脸色微微一红,看了看门口,小心地坐到范进身边,将手握住他的手。多一个女人在家里,其实是很有好处的。比如范进主仆三个,其实是一对半懒虫,即便是关清也是练武时勤快,做家务时偷懒。又当惯了单身汉,衣服三五天不洗寻常事,十几天不洗也正常。至于房间更是从不打扫,什偶尔打扫几下,也是敷衍了事,生活环境很差劲。钱采茵虽然是诗伎出身,但却是如个合格的主妇,来到小院之后,就把房间收拾的干净,几个人的衣服饭食也由她一手操办。除去范进自己贪图简单,又比较喜欢前世本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