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范进的平凡生活> 分节阅读 29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92(1 / 1)

,自己完蛋了。这是养面首的大忌,对面首动了感情,接下来怕是要万劫不复。理智告诉她,应该切断与范进的联系,从此各走各路,毕竟两人没发生过什么,现在退出还来得及。可是每当她有这种想法时,就又被更炽热的思念所破坏。乃至范进长时间不来看她的时候,她心中升起的不是与其彻底了断的念头,而是妻子对外出不归的丈夫才有的幽怨。乃至其见到钱采茵时,心内还升起了浓烈的醋意,只是靠着涵养才没表现出来而已。不管是这种幽怨还是醋意,在当初面对她那个年纪老迈,偏又性喜渔色的丈夫时,都不曾有过。从那时她便明白,自己被这个男人迷住了。当范进终于抱住她的那一刹那,对于身败名裂的恐惧,养面首的规则与禁忌,都已经抛到九霄云外。她只知道,自己要这个男人,自己离不开他,其他的一切,都不在乎。高高在上的女神仙李夫人,在范进面前又变成了那个商贾人家的小寡妇李彩莲。只象征性地反抗了两下便缴械投降的她,再也摆不起太后堂姐诰命夫人的派头,很快便从被动变为主动,反抱住范进不放,轻声呢喃着:“好人儿,你总算开窍了,让我等得好苦。只要你同我好,银子,女人,官职,我什么都能给你。我可以进宫向太后为你要官职,太后欠我的当初家里抽签,我们两个里有一个嫁那老头子,其实是她抽中了那根签。可是她当时哭得很厉害,要死要活,我就一把夺过签说,是我抽中的。所以我成了寡妇,她成了太后。如果当时我不替她嫁人,她又哪有如今的荣华富贵。我说的话,她一定肯听的。你们读书就是为了做官,我就给你要个大官做好不好”“范某对夫人是发自真心,并不是要利用你换取什么,如果你以为范某想通过你做官,那我还是告辞吧。”“不不许走”李彩莲眉梢一挑,些许贵女霸气流露出来,但随即又软了下去,“好人儿,不要走我知道你满腹经纶,不屑于靠我为你谋官。我只想把我最好的东西给你,让你明白我的心意。”“最好的已经在我眼前了,比起你来说,官位也好,富贵也罢,都不重要。”听着范进的情话,李彩莲心神俱醉,看着范进那炽烈的目光,她当然明白对方想要的是什么。可是她仍然坚守着最后底线,不让男子轻易得手。“不不行至少不是现在。你知道的,那些女人身份尊贵,其实很难对付。很多都是世袭勋贵家的女人,并不十分惧怕我,面子会给,但是该闹也会闹。因为她们和你的事,我可以拿捏着她们,让她们对我言听计从。可如果我和你真的在这里做了,被她们抓住把柄,就会反过来拿捏我,在这里我便很难管人了。换个地方,我我在外面有很多房子,到其他地方,我什么都依你。”“可我只想要你,不想要她们啊。与你相比,那些女子都是庸脂俗粉,我不屑一顾。如果不是为了接近你,我才不会和她们有那些事。”李彩莲听得这番甜言蜜语,越发觉得欢喜,笑道:“你个小没良心的,让那些女子听到,不知道多伤心。她们把什么都给你了,你却还这么说。好了,她们也是些可怜的女人,落到这里的,谁没一肚子伤心事你好好敷衍她们,让她们高兴一下,也是在做功德么。我我可以去帮你做其他的事,不管多难的事,我都愿意为你做。我知道你图的不是这些,可是我真的想为你做点什么,也好让你知道,我李彩莲对你有多好。你尽管说吧,不管多难,我都答应。不过在那之前,你先让我把衣服穿好,免得被那些女人看出破绽,就不好办了。”正文卷 第三百二十八章 黔国公案寺庙虽然是清修之地,但是保明寺这种贵女修行之地,不能按普通的寺庙要求。为了那些豪门女子玩赏散心考虑,在寺内也修有一片小花园。花园占地不大,可是内中栽植花草无一不是名贵珍品,到此时百花盛开,或迎风怒放鲜红似火,或其粉若霞欲放还羞。各色花草颜色有异,构成一片美丽花海,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春风吹起,花枝乱颤,阵阵芬芳顺风飘来,令人心旷神怡。一只蜜蜂徜徉于花海间,时而停留于一朵花上采蜜,时而又随风飞起,落到另一朵花上停留。恰好走到此处的清风朗月两人看着这等情景,又看向李彩莲,笑道:“夫人你看,这蜂儿像不像范公子他现在干的,可不就是这蜂子的事”李彩莲脸微微一红,笑骂道:“你们两个小蹄子自己熬不住了吧这等话也说得出口在这里说说没关系,出了宫说,看我不撕了你们的嘴”“没事,我们就是在这里说说,出了宫,自然晓得轻重,不会乱说话。只是觉得为夫人不值,像您这么朵牡丹花都为他开了,那蜜蜂还去别的花上采蜜,是不是该死”清风道:“是啊夫人,你让范公子在这里快活,自己却跑去宫里为他办事,这怎么看都像您当初说过那种被小白脸骗了的傻女人,当心您一心一意对着他,到头来反被耍了。”“不会他不会骗我的。你们不懂,我我看人看得很准的。”李彩莲表情严肃,一字一句道,为了给自己的话加强说服力,她又解释道:“他根本不让我进宫,是我自己主动要求的。你们懂什么能为他做些事,我从心里欢喜,等你们真爱上一个男人,也就明白这种心思,为了自己心上的人儿,做什么都心甘情愿。再说我也不能在这给他什么,男人么,火头上来,不给他找些女人消火可怎么得了再说那些女人也不容易,难得遇到一个满意的,就当是我赏给她们的好了。你们没发现,自从有了范公子,她们脾气比过去好多了,很少给我惹事了就当我行好赈济灾民了,只是辛苦了范郎。”“他辛苦我看他不知道多高兴呢。”清风嘟着嘴巴说道。李彩莲一笑,“你若是眼热,便也去凑一手,反正早晚也是他嘴里的肉,我不怪你。”“才不要呢,想想就怪臊的。”清风脸红的像块,摇头道“夫人,你不是说咱们不过问朝政么这回算不算坏规矩”“你我都是大明子民,又是皇亲,这大明的事,就是我们的家事。自己关心自己家的事,又有什么错了再说,就算不是为了范郎,我也得进宫,听他说了那事,我估摸着太后那边也正想找人说说话,除了我之外,她又能去找谁”作为大明太后,李氏在宫中的权柄无人可及,尤其是天子亲政之前,整个大内基本都是她说了算。可是如皇帝被称为寡人一样,李氏身边的人虽然不少,但能倾诉心曲者其实并没有几个。皇宫大内,勾心斗角互相倾轧,远比普通商贾人家的内宅更为复杂,在这种环境下想要生存下来,对心机和手段的要求也就更高。能在隆庆年间就身佩凤绶统带六宫的女人,自然不会是简单角色。但是只要是人,就有着情感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在丈夫死后,李氏必须撑起一个女强人的外表,以此来稳定自己的地位,不让政敌找到自己的破绽,以免自身利益受损。一个坚强睿智的太后,才能稳定人心,近而保证朝政平稳,自身也不至于失去权柄。人前人后,都必须做出一副刚强模样,也因为这一点,即便是身边人,也往往忽略其只是个三十岁的妇人这个事实。她与其他的女人一样,也有着倾诉的需求,尤其是当面临困境时,就更想找个人来说一说,可是放眼四顾,这样的人是很难找的。陈太后忠厚无用,找她说什么等于白说,更何况李氏也不想在她面前示弱。冯保只是奴婢,用他做事是可以的,引为知己就是自取其祸。原本有张居正可以为她遮风挡雨,即使君臣有别,不能有什么接触。可只要看到这个高大英俊的男子在朝堂上出现,李氏的心里就有了主心骨,不管是天大的事,都有这个男人替自己扛下,不需要自己劳神。可是眼下,这面挡风的墙壁骤然失去,原本呢可以分担下去的压力就必须自己扛起来,尤其是当发生超出其处理能力之外的变故时,她就更需要找个人来说话,倾诉一下自己的软弱与无助。是以,当李彩莲求见时,李太后心内着实是欢喜的。见面之后,姐妹两人一如在家中时的情景,紧拉着手坐在一起,说着贴己话。至少在这一刻,李太后可以忘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做回一个普通女人。“太后万寿将到,今年臣妾和冯司礼联手,准备送您一份大礼,到时候包您欢喜。”“皇姐,你我之间就不要说什么君臣的话了。你不是我爹那等混人,不会打着我的旗号胡作非为,我也就认你这个姐姐,千万别提什么君臣的话。你心里惦记着我,我很感激,只是这寿做不做得成,也难说的很,我反正是没这个心思。”“太后何出此言眼下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正是难得的太平岁月。这个时候搞些庆贺不为奢靡,何况太后向来不事铺张,也不从国库里提银子。最多就是奴婢以及大臣们尽点孝心,不为过错。大家准备了这么久,太后若是不做寿,他们不就白忙了这份孝心难得,不该让他们有心报效,无处着手。”“话是这么说,可是遇到烦心的事,我实在是提不起心思。”李太后叹了口气,“这话我也就是对皇姐能说,在外面还不好提,你记到心里,先不要说出去。丢人现眼的事,提起来我都脸红。”“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云南那边,出了乱子。黔国公沐朝辅前几年不是死了,由他兄弟沐朝弼暂且袭职,等着侄儿长大再归还爵位结果冯保那刚得到了一份血状,是沐朝辅的嫡母李氏所书,控诉沐朝弼鸩兄、间嫂、杀侄、囚母、夺位等事。你想想看,这与国同休的勋贵,做出这样悖逆人伦的事来,我这心里能痛快得了么”李彩莲虽然早从范进那得了消息,但还是装做惊讶地问道:“有这等事沐朝弼弑杀兄长,霸占嫂子,又杀还了自己的亲侄儿,这可是不赦之罪。”“不光是霸占嫂子,连孩子都有了。”李氏摇摇头,“一提起这事就让人臊的慌,那沐朝辅的夫人曾在世庙时捐银三千两助大工,得过天子颁旨褒奖。如今她受了辱,有冤不能申,李老夫人那般年纪,还要写血书告状,情形何等凄惨自是不问可知。按说这样的狼子就该拿进京来问罪,偏生他还是个实权藩勋,云南地处偏僻,沐朝弼手握数万大军兵权,就像个大刺猬似的。抓不得碰不得,要是这么不闻不问,又损了朝廷威仪,这事都不管,将来他沐家还不造反了现在朝廷是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哀家这心里只剩了愁,哪还有心思过生日。”李彩莲道:“太后,其实这事虽然听起来可恶,也不值当的这么烦躁。家有长子国有大臣,这是文武百官的事,不该咱们妇道人家操心,不是有首辅么让他去拿主意,太后走这个心思干什么。”“若是首辅有用,我也就不用那么发愁了。”李太后唉声叹气道:“我也只有在皇姐面前,才敢说这个话。没有高山不显平地,以往觉得吕调阳老成持重,是个很不错的大臣。可是现在一看,这人老了就是不行,别的不说,就说这精神上就差了一大截。昨个给皇上讲书的时候,自己差点睡着了,总算他记着君前不能失仪,勉强算是应付下来,可是那模样啧啧,连我看了都替他困的慌。”李彩莲道:“那许是累的吧臣妾在民间听那些闲话时,也有人说起过,吕老爷子很是勤勉,每天都在内阁忙到半夜才算完。”“他那哪是勤快他那是手太慢了,根本忙不过来。尤其越是要紧的奏章,他批的越慢,为了等他,司礼监现在都分成了两拨,一拨专门盯白天,一拨人专门熬夜。而且你说这一到了晚上,灯烛不明,他又是个老花眼,万一看错了什么地方,那可是要出大乱子的。”李彩莲正色道:“要是那样可不好。咱别说批错了奏章,就手这岁数的人一不留神,把灯啊烛啊的碰倒了可怎么办内阁里除了纸就是木头,这要是”李太后连连摇着头,“快别说了,你这说的我心里害怕得很,仿佛真要出这样的事一样。回头得让几个人去内阁里盯着,免得真出了什么差错。这且不提,就说这办差事的快慢,他也和张居正不能比。张先生做首辅的时候,讲学批奏章两不耽误,大事处理得井井有条。现在吕调阳讲学无精打采,办个差事又拖拖拉拉的。原本是打算让他掌枢,现在我就要犹豫犹豫,万岁年纪还小,把个天下交给这么个人好几年,我可是怪不放心的。”“是啊,臣妾听太后一说,也觉得不放心了。过去光知道吕阁老人忠厚清廉,可是其他的名声也就那么回事。这当首辅,就好比是一家的大管家,光是不克扣主家银子远远不够,最主要的是他得能干活。尤其是万岁还没大婚,要是首辅又不得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