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范进的平凡生活> 分节阅读 29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99(1 / 1)

到阵斩张翰的借口,绝非普通闺阁女子可比。只是受限于时代,她的思路终究摆脱不了自身才学和社会环境限制,在舆论控制操纵这方面,比起范进实际是有很大差距的。按范进的想法,眼下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张居正身上,这显然是对张居正不利的。即使把张翰的官职打飞,把其他人吓住也是威服,大家私下里还是难免有非议。如果这种非议形成潮流,对张居正就不是好事。所以现在该做的,是转移人们视线,让人把注意力从张居正身上转移到其他地方,至于手段,无外于制造话题,找人炒作,顺带在民间搞一波节奏。明朝的社会舆论力量在此时已经较为发达,但是属于粗放型自主生长,全都是看大家的兴趣爱好,自发形成热点,没有谁去试图控制管理。而范进多了几百年的经验见识,尤其是后世信息大爆发时代,各种炒作搏眼球制造话题的事看得多了,这方面的能力比明代任何一个土著都强。在他看来,明朝对舆论的操纵就是辣鸡,只要给自己足够资源,就能轻松打爆他们,让人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虽然不能影响上层,但是社会基层以及普通的小吏,保证能被范进牵着鼻子前进。这些人自身的社会地位未必有多高,但是人口基数大,只要把这些人掌握在手里,就等于掌握了大多数人的喉咙,哪怕是劣币驱逐良币,也能把少数的声音压下去。范进倒不是能把夺情这事洗白,因为怎么洗也没用,可是完全可以把大家的注意力从夺情丁忧这事上转移开去,让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别处。只要让下面的关注度,转移开,朝堂上的闹腾,也就引不起太大风浪,张居正这一关就好过的多。而且有现成的话题在,都不用费力去制造:黔国公府案件。这么个大好的靶子在那,不打简直对不起它。勋贵,鸩兄间嫂囚母杀侄,完全符合了豪门恩怨,暴力凶杀涩青等若干吸引眼球的因素,想不红都难。只是这个时代的人比较菜鸡,没人想到把这事搞大而已。以张居正手上有的资源,又是东厂,又是锦衣卫,再加上一干幕僚以及范进手上这支笔,还怕不能把这事炒上热度不要说普通百姓,连一些低品官员的注意力都能被拽开。毕竟对升斗小民来说,首辅戴不戴孝帽子和黔国公与嫂子不可不说的故事相比,显然还是后者更有吸引力。按范进的想法,街头巷尾,市井杂谈,再加上酒楼茶肆,只要把这个消息放开宣传,刻意引导,用不了多久,满京师都会被这个消息所吸引。至于说吏部天官是否被罢官这跟老百姓有什么关系从女儿嘴里听到转述的张居正也有些发呆,过了好一阵,才对爱女道:“这范退思果然有些门道,怪不得能将我的掌上明珠迷得死心塌地。但是洋山的信你应该看了,他在家乡”“我不在乎”张舜卿斩钉截铁道:“女儿愿意嫁他,他也愿意娶女儿。至于在女儿之前他有几个女人都没关系,反正女儿是正室,那些有的是妾室,有的连妾室都不能算,他日女儿自可管教得住。等女儿到了夫家,自会整顿家风,让这些女子知道我的厉害”“我怕的就是你这点。若是你这样做惹怒范进,他对你用出手段来”“不会的。”张舜卿坚定地说道:“退思与女儿情定三生,不管女儿刁蛮也好,任性也好,他都会包容女儿。女儿有这个信心,与范郎做一对神仙眷属。”张居正这次没直接表示反对,只是说道:“眼下也不是说这种事的时候,你就不必多说了。除了清议还有让老夫以退为进的事之外,于黔国公府之事,他有什么看法”“范郎说,黔国公府之事于庸人而言自是天大之事,于老爷而言,只不过弹指一挥,便可轻松化解。重点不在于手段,而在于谁在枢位上。如今主少国疑,像黔国公这种掌兵勋臣于朝廷的畏惧取决于枢臣。若是如老爷这等有力臣子在位,留子去父,云南只能束手听命,因为他们知道,以老爷之能,必能发兵征讨。若是一守成之臣在枢,不管用什么手段云南都不会恭服,反正那等无用之人,绝不敢轻言用武,他们又怕者何来是以此事在人而不在法,只要老爷回阁办公,事情就迎刃而解。”张居正那张仪表堂堂但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些许笑容,“这猢狲倒是有些见识,这番话说得很对我心思。可惜啊”“老爷为何叹息”“可惜守拙为什么就没有他的见识才情,而他又没有守拙的纯良天性事件之事虽难两全,但总该折中一下才好。”张舜卿原本洋溢着笑容的脸,渐渐没了表情,呆板地朝父亲施了个礼,“老爷忙着公事,女儿先回房了。”张居正点点头,等到女儿转身向外走,才又说了一句,“回去收拾一下东西,准备离京。若是让老夫出京避祸,老夫绝不会走,这拖刀计么为父倒是很喜欢。等我们再回京师的时候,我会让退思长来府里走走,但是你也要自知检点,不能再像今天这样胡闹。”张舜卿应了一声,并没回头,阳光照在她的脸上,少女只觉得自己进京以来,今日的阳光最为温暖。一老一小此时都忽略了,本该在府中参与治丧的顾实,已经失踪很久了。天渐渐黑了下来,京师一处小酒馆内,书生已经喝得很有几分醉意,在他面前的空酒壶,已经放了好几个,眼前的菜却是一点未动。在书生对面,坐着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文士,相貌亦颇为英俊,从其举止言谈间就能看出非是普通百姓,因此饶是醉酒书生大吵大闹,也没人敢来阻拦。那英俊的文士好声宽慰着,“守拙你想开一点,平日见你是个豁达之人,今日的你怎么如此想不开。那妇人自甘下贱,你不曾与她完聘是你的福分,否则岂不是每天都要防着她红杏出墙大丈夫何患无妻。依我看,就算眼下张江陵想要招你为婿,你也不要答应,以你顾兄的才情,何愁没有佳偶”已经醉眼惺忪的顾实,一仰头,将手中酒壶里的酒全都灌进了喉咙,随即将酒壶一丢,“尔瞻兄你不明白的。你不会懂的。我已经把心都给了她,现在一闭上眼睛,满脑子就都是她的影子,哪怕她不肯见我,一辈子对我冷冷冰冰,只要想着能与她相伴终生,让她为我生儿育女,我就心满意足。我只是不明白我已经接受她的失节,为什么她还是不肯接受我我究竟哪里,不如范退思呃”说着话,顾实打了个酒嗝,一口浑浊酒气朝着对面邹元标面上扑来。邹元标倒也不恼,安抚道:“情之一字误人最深,顾兄你也是不能免俗啊。范退思与张千金的事我以为是谣言,没想到居然是真的,两人真的已经私通”“不是私通”顾实猛地抓住邹元标的手,那血红的醉眼紧盯着邹元标,“是范进污了张小姐的身子,迫她屈从。张小姐神仙中人,怎么会和那等人有私不是,绝不是。一定是他强迫的”“好好,不是私通,是范进强迫的,姓范的该杀。”邹元标哄着顾实松开手,又道:“其实你也不用怕,张江陵等回了湖广丁忧,范进还能追到湖广去到时候你随着张江陵回转原籍,与张小姐朝夕相对,近水楼台先得月,张小姐自然就知道你的好了。再说关山阻隔,她与范进见不到面,也就无事。”“回乡不会的绝对不会的。”顾实摇着头,“张世伯的意思我看得出来,他根本不想丁忧。他在等啊,你知不知道他在等啊等万岁的夺情圣旨,等到一个机会风光的重回掌枢。范进就是他的谋主,所以才是张家座上宾。虽然我不知道他们在商量什么,但是我感觉得到,京师的一切都和范进有关,一切都是他搞的。”邹元标目光一亮,果然如此么效之前辈也觉得,从吕调阳辞官到黔国公府之乱,都像是背后有人推手。只是大家都是从张家那些幕僚身上猜,难道谋主居然是范进看来自己是小看这个同年了,一个年纪比自己还小的二甲传胪,也有如此手段他轻声问道:“顾兄,你乃是张府东床,这种事为何你不知道这未免太看不起人。”“看不起人你不明白的。张世伯眼里,我就是个无用书生。上次因为我劝他赶快离京回乡,免得遭人误会,还被好生骂了一顿。我是什么身无分文上门托庇,被视为赘婿而已,哪里有得什么地位不过为了张大小姐,就算是入赘,我也心甘情愿”见他的话题又要扯到张家千金身上,邹元标连忙把话题拉回来,“顾兄,你不必如此难过。张千金对你态度欠佳,说到底就是宰相之女,娇贵惯了,不把夫君放在眼里。等到将来成了亲,你是她的丈夫,夫为妻天,她自然会对你温驯有加。以此而论,张居正回乡守孝,才对你最有利。至少也有三年时间,让那对男女不能相见,否则还不知道要做出什么事来。你听我说,以后你有苦闷就来找我,我帮你开解。张家的事你知道多少,都向我说明,我自会为你设谋,到时候包让你与张小姐开枝散叶,儿孙满堂。”顾实点着头,“尔瞻兄,只有你是我的好朋友京师里只有你是好人”酒意上涌,人趴在桌上,不多时就打起鼾。邹元标付了酒帐,又让伙计扶着顾实起来向外走,刚到门口,只见角落里,一个人影忽然扑出来,那伙计眼明手快,抬脚便踢“滚开,这里没人买你的儿子,再不滚我叫巡街了。”“怎么回事”“没什么。一个外乡来的土佬,说是娘子被人绑了,四处报官也没什么用。到处找娘子找不到,好象盘缠也被人偷了没办法,只好卖孩子。一个孩子卖掉了,还有一个病恹恹的不好卖,整天到处找人问买不买他孩子,跟乞丐差不多。您是大贵人别理他,他再罗嗦我就报官捉他。臭乞丐”京师里这等事多了,邹元标倒也不往心里去,与伙计搀扶着顾实向远处走。那被伙计呵斥的男子只好又蜷缩在角落里,小声嘀咕着:“我不是要卖孩子我孩子已经死掉了。我是要告状。他不是刑部的人么,我要告状京师里还有没有地方讲王法,哪里能申冤”正文卷 第三百三十六章 操控清议下五日之后。京师里的天气一天热似一天,气候变得干燥,人心也受气候影响,变得躁动不安。天子脚下,向来不缺乏耸人听闻的消息,像是前者庆云侯一案,牵扯到致仕首辅高拱,最后以高新郑瘫痪,两位大九卿罢官,又有许多平素与百姓打交道的胥吏衙役甚至衙门官员入狱为结局,让京师百姓茶余饭后就多了不少谈资。这事还没结束,新的事情又来,身为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张翰,因为当年督抚陕西不利的旧事被翻出,遭言路攻击,被迫上本请辞,天子一本而准,准起回乡养老。实际上,这就是贬谪罢官。接替张翰掌吏部的,则是之前已经辞官回乡的王国光,眼下传旨的人已经赶往河南王国光老家,想必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回来。同样是河南人,一个因为旧事中风瘫痪,另一个也因为旧事却是荣升天官。一荣一辱,前途迥异,足以让人叹息人生之无常。另外一个消息,就是张居正拒绝了第二道夺情圣旨后,全家老少离开京师,前往通州张家湾,准备乘船回籍,为父母守丧。朝堂上丁忧夺情两派的争论还没分出高下,从表现上看,似乎张居正已经下决心丁忧,夺情派白做了小人。不过这两个消息加起来的影响,也不如第三条消息来得吸引人。当代黔国公沐朝弼鸩杀前代黔国公沐朝辅,又谋杀两个侄儿沐巩,沐融。囚母间嫂,还和嫂子生了个儿子。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在民间,顿时就成了舆论关注的重点。京师里号称随意一个车夫,都在阁老府有亲戚,在宫里有姐妹,消息最是灵通。但是这种事涉勋贵的消息,按说怎么也会有一个滞后,多半都是朝廷处置之后,才在民间有议论。这回朝廷还没做出反应,民间就已经宣扬开来,委实透着有些不寻常。宣讲此事的人,都说得绘声绘色,仿佛云南送到京里的不是血状,而是一个画本。包括沐朝弼怎么觊觎嫂子以久,碍于兄长在不敢下手。再到他是如何在兄长死后软硬兼施,乃至霸王上弓得遂心愿。又怎么从此夜不空枕,李氏如何恨其入骨却又不得不屈从等细节,都讲得如同亲见。茶馆酒肆之内,那些贩夫走卒,衣冠中人,全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偶尔还有人猫着腰出去,转了好久又忍不住骂着街回来。“天杀的官府,转子房关了这么久,还不见开张,这让人怎么受得了,难道要憋死老子不成”张翰去职回乡,张居正出京,这两条足以惊动朝廷的大消息,在黔国公府隐秘面前变得黯淡无光,老百姓乃至一些低品官吏,注意力全都被吸引到了这件事上,大多数人关心的都是:“这李夫人脚大不大,身子又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