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范进的平凡生活> 分节阅读 44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45(1 / 1)

道:“你怎么知道这是上元县的珍珠米也许是江宁县的米拿到上元县卖,这米上又没有写字。”卖粮食的商人见两人衣着就知道是体面人物,明知道不是主顾,却还是要用心招呼。笑着说道:“公子,这确实就是上元县的珍珠米啊,不是江宁的。自从咱们村里修了水坝,我们也能种的出珍珠米了。这还多亏是范老爷的那套劝农书,告诉我们怎们赚钱。您看看,这市场上的羊、鸭都比过去多多了,就是靠着范老爷的点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修水坝。过去没有水坝,大家都怕发大水不是饿死就是穷死,哪敢种这种贵人吃的好米。还有这些脱壳精米,我们也知道好,可是所出太少,只有你们城里的体面人才吃得起,我们种田的人是不能吃的。过去为了不饿死,才不敢种好米,现在都敢做了。”少女笑道:“那老伯觉得范大老爷是不是好官呢”“这还用说,当然是了。就算是当年的海笔架也不如老父母啊。海笔架当巡抚的时候,没人敢欺负我,却也发不了财。范老爷当父母官,我就有了这个摊子,每天不用下田就能赚到钱,将来还能雇人给自己干活,自然是范老爷好些。我们现在就盼着范老爷在这里待下去,我们就有福了。最好是做完知县做知府将来再当巡抚,到时候说不定我也可以盖个大房子,再买十几个胖丫头,当个有钱人了。”少女道:“那范老爷要是调到别处呢”“那怎么行范老爷是我们上元的父母,哪里能去别处朝廷要是调老父母去别处,我们就请村里的顾老爷出面,给万岁爷爷上个说贴,一定要让老父母留在我们上元。这是老天派下来的福星,哪里能让他去别处。”少女展颜一笑,“你说得对,范老爷就是福星,哪也不许去。”说完话,随手丢了个东西在摊子上,随着书生离去。那老板拿起丢下的东西,却见居然是一枚金豆子,连忙放到嘴里去咬,见是十足真金,欢喜得一张脸成了绽开花朵,不住道:“财神我今天遇到财神了”“姐夫你听到了吧你的子民都不想你走,你平日一直说要考虑民意,你现在上京,就不管百姓怎么想了”徐六在衙门里当了这么久的内计室,已经很是干练。在范进面前做出可爱模样,是为了让姐夫欢喜,不代表她真的还是个呆萌。要留住姐夫,也知道该用什么办法。“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如今上元县刚有点起色姐夫就走,那不是跟什么都没做一样像是我们女塾,原本就是文社里的女孩子,现在有上百人,还有很多女孩子想要进来。宋氏愿意再捐两处房产出来做女塾的地方,姐夫现在一走,这女塾就全完了。姐夫教女子读书,让女子不必居于男子之下的想法,不就全落空了还有丝绸”她一样样数落着,不放范进一回手,将一块米糕丢进她嘴里,徐六猝不及防呜呜地半天,才把半块米糕嚼下去,气呼呼道:“姐夫之前说那些都是骗人的,你一想到张家姐姐就什么都不管了是不是”“是啊。我是个进士啊,就算什么都不干,都能过得逍遥自在。如果不是为了你张姐姐,我犯得上这么拼”范进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我是为了舜卿才做这些,现在有机会回去成亲,我留在这里等,那不是本末倒置”“那姐姐也可以来江宁和姐夫成亲啊自古来夫为妻天,姐姐与姐夫情深义重,就该考虑姐夫的苦衷。”“别胡闹了。我是流官不是土司,你姐姐又不能跟着我到处宦游。太岳相公不忍爱女远嫁,要留在眼前方便照看,这些都是情理中事。怎么也不可能来江宁啊。”徐六可怜巴巴地看着范进道:“那姐夫你就肯定不回来了”“不好说,这事我做不了主,从常理上说肯定不容易。不过我多半不可能任京官,我当初在刑部闹的那件事,搞得六部都拿我当老鼠,谁也不会愿意我这么个人进去,把部里闹个天翻地覆。最大的可能,还是外放,将来如果运气好,就做个部堂侍郎,如果运气差,就做个五马黄堂。如果有的选,我可能去扬州,但是这只是个想法,能不能实现要看朝廷里的博弈。回江宁很难了。上元这里我会举荐个妥帖人物,不会坏了我的规制,再说有你大哥他们看着,谁也不敢这么干。女塾可以开下去,虽然我不能当老师,但是你们也可以找到足够出色的人物,其实六妹你就可以当老师啊。”徐六摇头道:“我怎么行会被人笑死的。”“怎么不行你们又不是去考状元,无非读书写字,学习一技之长,拥有一个和丈夫分庭抗礼的本钱,不至于完全靠丈夫生活,被夫家拿捏。从这个标准看,你其实比我合适,你也知道女塾那边我现在头疼的很。”徐六当然知道,范进在女塾当教师的后遗症就是不少女孩子开始拒绝家里安排的婚姻,或者能拖就拖,有不少人偷偷给老师写诗甚至表示做妾做小都没关系,只要跟在老师身边做一辈子丫头都认了。范进当然不至于把这些小丫头的冲动当成爱情,可是每天招架这么多人,也是件头大的事情。徐六微笑道:“这不怪她们啊,谁让姐夫太出色了,大家就是愿意给姐夫做小啊。其实自己也知道,这是做不到的事。可是心里有个梦,总好过连梦都没有,为了追这个梦去拼一次,不让自己留遗憾,这都是姐夫教大家的啊。”“对,这就叫作法自毙。”范进无奈道:“你将来要教好她们,别让她们把你带偏了。她们是不可能做小的,现在无非是一时冲动,以后就会后悔。告诉她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如果是遇到一个坏人,她们会很惨的。”“姐夫怎么会是坏人”徐六的目光里带了些复杂的感情,紧盯着范进道:“肯扔下这么多公事,哄一个女孩子开心的男人,给他做小又有什么关系呢”“话不是这么说的。成亲关系到家族,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舜卿姐那样好运气,遇到个开明的父亲。她肯下嫁我这么个穷书生,已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这些读女塾的孩子要想给人做小,家里怕不是要闹翻天。让她们清醒一点,这是办不到的。我临走的时候,一人送她们一幅画,算是师生纪念。将来谁要是被夫家欺负了,我这个做老师的可以为她们出头想办法,但是其他的事就不要多想了。”徐六没说话,而是随着范进走出草市,她忽然拉住范进的胳膊,将他领到一条小巷里。这是条死巷子,没什么人走动,环境僻静的很。徐六仰头看着范进,脸涨得通红,过了好一阵才道:“姐夫我要跟你说件事。我不是我娘生的。”“六妹”“你听我说完。虽然大家都瞒着我,但我其实早就知道了。我亲娘是我娘的妹妹,庶出的姑娘,和我娘感情最好。本来是到江宁来玩的,结果爹爹酒后乱闯就有了我。娘的性子本来就很柔弱,出了这样的事心情郁结,生下我之后就过身了。娘就把我当亲生女儿来养。所以我虽然名义上事国公嫡女,其实就是个庶出丫头,要说起来从头到尾,娘都没有名分,我算庶出还是奸生子都说不好。”事涉阴私,而且关系到国公一层,范进从张舜卿那可以了解到这事的一些信息和从徐六自己嘴里说出来性质完全不同,他想要阻止徐六也来不及。只好安慰道:“六妹别想这么多了,我相信不管是夫人还是国公爷,都不会想这些,毕竟六妹这么可爱,疼爱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想那些。上一代的事,跟你没什么关系,你也不要多想。这件事既然事秘密,就让它永远称为秘密,记在心里不要说出来,如果将来有人因为这件事说三道四,姐夫打死他”徐六摇头道:“我跟姐夫说这个,不是要告诉姐夫秘密,而是要对姐夫说,我不是嫡出的。我做什么都没关系”一向在范进面前乖巧怯懦的小丫头,忽然爆发出强大的勇气,猛地拉住范进的衣袖道:“姐夫,我跟那些女孩子不一样,我可以做小。反正我这么丑,做正室也没人要,做小也没关系的。姐夫这次进京带上我好不好”这番告白于徐六的性格以及身份而言,不知要付出多少努力下定多大决心,才能说得出来。说完这番话之后,她的大眼睛锁定范进,一言不发。手紧紧握成拳头,不错眼睛地看着面前男子,等候着最终的判决。范进的手举起来,轻轻按在徐六肩头,长出一口气道:“胡说。谁说你不好看我的六妹是天下少有的美人,相貌性情无可挑剔,谁能娶到你做正室,是三生修来的福分。而这个福分我没有。对于天下人来说,你都是国公爷的爱女,不可能给人做小,丢国公府的脸面。再说姐夫这种书生也没什么好的,你以后肯定能遇到一个值得你嫁的男人,过好日子。别犯傻,过几年你回过头来想想,就知道现在的自己有多糊涂。姐夫的衙门里还有事,我先送你回家去,然后我回衙门。”说话间他轻轻抬起了手,看着徐六的反应。“谢谢姐夫。”徐六并没有过多纠缠,也没有哭闹,而是很有礼貌地行个礼,低下头在范进身后走出陋巷。范进心内对于这个乖巧的女子未必无心,但是眼下成亲在即,他绝不可能招惹徐六这么个麻烦。至于她怎么想,目前也顾不上。她的情绪低落范进可以猜到,但是并不想去安慰,这种时候拖泥带水,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范进不能出县境,自然就不能送徐六回大功坊,只能送她上轿子,安排人送她回去。一路低着头不说话直到上轿之后,猛然抬其头,从小窗看着范进离去的身影,低声道:“姐夫是大笨蛋明知道我是傻丫头,认准的事就不会变,跟我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任你说破嘴皮子,我也不会改变主意,这次我绝对不要听你的话”正文卷 第四百九十二章 践行对于徐六的问题,范进现在却是没什么心思理会,倒不是说他对徐六不关心,只是顾不过来。大明朝官场上确实有一些呆萌的人物,比如那位糊涂到一定境界的陈音陈师召。但是到了张居正时代,这种妙人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能在官场上混事的,大多脑子不差。虽然圣旨的内容只是让范进进京述职不涉其余,但是东南官场都看得出来,范进这一去差不多就是有去无回,不大可能回来继续做上元县令。与普通百姓不同,东南官场上一多半人对于这个结局乐见其成,其中最为兴奋者莫过于江宁知县,原因自然都清楚的很。一个地区如果出现一个过分冒头的县,对于其他县而言,就是无言压力。尤其这个县令还不守府里压制,可怕与可恨程度更是与日俱增。王世贞提醒过范进两次,固然要勤于王事,也要考虑同僚的立场和处境,见没什么效果,也就不再言语。反正说了也是白说,范进又不归自己管,就懒得搭理。再说王世贞眼下最关注的事不是功名禄位而是成仙得道,眼在在江南文坛,一干文人才俊的关注点都放在道经中记载的许逊斩蛟事件上。根据道经记载,一千二百年后,蛟子复出,会有八百地仙斩杀蛟子,借这个机会成仙得道飞升上界。包括王世贞、徐渭等人在内,东南不少大名士都是这个说法的忠实拥趸,而王锡爵那位道号昙阳子的爱女更是在四处传法讲道,让无数文人折腰。比起人间富贵,显然仙家生活更吸引人,既然范进不听劝,也不会参加地仙斩蛟大军与别人争夺八百名额,这些上司也就懒得理他由得他冒尖。现在他一走,一干同僚自是欢喜,有人已经决定,等范进出发那天要放上一天鞭炮送瘟神。这些人高兴,士绅商贾自然就要担心。大明政策最大的坑爹之处就在于一时一变,换个人就可能彻底调换个方向。自己已经把产业挪过来,又在地方上投资,如果这时候换个薅羊毛的上来,大家怕是都要遭殃。一些士绅的说贴已经送到应天巡抚那,期望让范进多留一时。范进倒是有把握,接印的不管是谁,都不敢动他的政策。可问题是能不能在他打下的基础上,把上元模式发扬光大,就是个重要问题。这两年时间,范进的强势导致县衙里没有佐二官,上级派的佐二只是能领钱粮,插手不到公事里。现在他一走麻烦的事就在眼前,接印的人难找,光是安排善后,保证自己走后不出乱子就已经是大事。何况还有个重要问题,就是自己这一走,谁走谁留下,也是个需要考量之处。张铁臂在上元已经做了班头,还娶了个老婆,关清的牢头做得也很滋润。虽然自己一走她们肯定待不住,但是如果想留在江宁,范进倒是有把握也有义务,给他们安排个好差事,不用吃苦也能发财。若非如此,那些部下凭什么跟着他出生入死还有那些从广东来投奔自己的乡亲,跟自己走其实就是累赘,可是留下来他们也不可能有位置。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既然在这个局里,谁也做不到超然物外。想要彻底不认规则,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