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那么多有的没的做什么就连他们自己都知道自己的儿子不出息,在他们老实本分的农民看来,不种地,不着家那就是不踏实,没出息。可是没想到竟然还有闺女儿相中这还真的是奇了怪了因此老俩口就想亲自去看看那姑娘,别是什么聋的哑的或是不健全的。乡下人迷信思想,觉得那些有缺陷的都是缺德事儿做多了,所以才会那么凄惨。因此谁家的孩子要是缺胳膊断腿儿的,或是看不见听不见的,若是家里条件好的话那还好。若是一旦家里条件不好,那是被人看不起的。可是老俩口去看了之后却发现大周氏是一个勤劳善良爽利的姑娘,人也长得不错。并且周家的情况虽然不是太好。但是人家闺女儿是嫁过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这可把老俩口给乐坏了。他们忙把自己的儿子给找回来,把这件事情告诉他,一开始赵万成怎么都不肯同意。后来他亲自到椿树村去看了一眼,竟然就同意了。赵家老俩口就这么欢欢喜喜的把大周氏给娶了进来。大周氏的肚子也争气,第二年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而赵万成也终于肯说出自己这些年都在外面做什么了。毕竟家里人都只是看到他没有什么银子带回来,根本就没人知道他究竟是做什么的。原来赵万成这些年在外面是跑商,收山货倒卖,确实是挣了不少银子,但是因为各种勘察,所以又把银子给花出去了。赵万成的头脑十分的灵活,哪里肯一直留在一个小村子里面种地而家里人又不理解,这成了赵万成最大的遗憾。而之所以一开始不愿意娶大周氏,那是因为怕这姑娘也不是什么开明的人。可是见了大周氏之后却发现两个人在镇上见过面,这姑娘是家里的长女,帮着家里做事情都很有一套,并且两人偷偷见了一面,都给彼此留下了一个好印象。所以就决定了一起过。成亲之后,夫唱妇随,但是因为有了孩子,赵万成也逐渐定下性子来,在镇上开了一个铺子,家底也越来越厚,第三年就在村子里盖起了白墙黑瓦的大房子。那些曾经拒绝过赵万成的人家,悔得肠子都青了。这要是他们家的姑娘跟了赵万成,说不定现在跟着赵万成过好日子的人就是他们家的闺女儿了。说不定他们也能跟着沾光。而赵家老俩口则直接笑得连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从此以后再也不管赵万成夫妇两个人的事情了,专心在家里含饴弄孙。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之后,老俩口也逐渐意识到儿孙自有儿孙福,那是他们都不能干预的事情。管多了还会招人烦。他们有时候想若是他们当初坚决不让赵万成出去闯荡,而是把他拘在家里的话,说不定现在的赵万成还只是一个农村小子。在土里刨食,能有多大的出息谁都想挣大钱,只要不干违法的事情,不蹲大牢,索性也就随他去了。况且现在还有媳妇儿管着呢。说起大周氏,赵家两口子那是十分服气的,她很能干活,嘴巴甜,做事情也有章程,从来都不让他们难堪。并且在亲戚面前给他们挣足了面子。因此大周氏跟自己的公婆相处的都非常的好。白桃也是曾经一次听周氏无意中听说了这位大姨的事情的。心里对这位大姨倒是佩服。不仅仅是她的性格,还是跟公婆的相处,还是持家等各方面。白桃前世没有家,孤家寡人一个,而这一世,这个男人还是到他们家里来的,白桃虽然有些佩服大周氏,但是也庆幸自己没有公婆。她曾经听说过,这与公婆的相处问题那可是千万年来的大难题啊。所以光是听说,白桃就十分的佩服。大周氏没有出嫁的时候就是家里的长女,那个时候家里刚刚分家,小妹的身体又不好。因此对小妹周氏十分的照顾。这会儿爱屋及乌,自然也对白桃这个苦尽甘来的外甥女儿格外的亲近。“哎哟,大姨该打,连我们家桃儿的婚事都没有来得及参加。这都是大姨跟你姨父的一片心意,桃儿可千万不要嫌弃啊。”大周氏是一个实在的人,说再多的好听话还不如做一件实在的事情。一起来的还有一大家子,周氏生了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除了小闺女儿之外,两个儿子都成了亲,并且都有了孩子。如今的大周氏也已经是奶奶级别的人了。第246章叶氏的报复白桃瞧着,大周氏瞧着比周氏还要年轻几分。果然顺心如意的生活可以延缓衰老。周氏这些年在冯家实在是过得辛苦。虽然白桃用空间里面的泉水给她养着,短时间之内也去不掉她脸上的皱纹。不过姐妹两人还是一样的亲热。“谢谢大姨。”“这孩子还跟我客气。你要是跟你大姨客套,那你这丫头就是昏了头了。”大周氏不愧是常年在外面做生意的人,这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我巧兰妹子呢”“那丫头刚到这儿就跟杏儿那丫头疯去了。”说着大周氏的眼底也闪过一丝无奈。赵巧兰其实性子并不跳脱,相反的还十分的文静,按照老话说那就是跟赵万成和大周氏夫妇两人一点都不像。只是她跟白杏同年,白杏那丫头十分的跳脱,基本差不多年纪的,都被她拉出去一起玩儿了。周氏一听,当即就说道:“你呀就别替我家那疯丫头遮掩了。巧儿那么乖巧的孩子,她能跟杏儿出去疯,要不说杏儿拽着她出去的我都不信。”“都好都好,两个孩子的性子正好互补,巧儿内向,杏儿外向,再加上我瞧见好几个丫头呢回去我跟我家那丫头说,她非得羡慕不可。”邱氏闻言,笑着说道,也算是给两个姑子面子。大周氏跟周氏顿时相视一笑。在周家白桃这一辈儿也就只有周蓉一个闺女儿,据说周蓉在家里十分受宠。但是白桃知道那丫头是替她娘邱氏尽孝道去了。再说白家的亲戚若是不说不知道,这说起来才知道是十分的庞大的。三个姑姑都是做奶奶姥姥的人,出嫁的那些姑娘们就不说了,单单是这些本家的亲戚过来,就能把这一屋子给塞满了。也幸好白家的新屋子修的大。隔壁的院子也快修好了,就差一点扫尾的工作,收拾收拾也勉强能主人。并且也绝对不差。这一点,白桃十分庆幸是在古代,这要是在现代,刚造好的房子都是甲醛,哪里能住人这在古代就没有那么多事情。房子修好了就可以住人了。因此那么多的亲戚竟然还能够住的下。几天之后,白家也陆续的把家里的亲戚给送走了。不过白家在村子里一时之间可就出名了。当初大家都笑话白桃,觉得她一个好好的姑娘家白白的就被人给糟蹋了,还不知道是什么人,最糟糕的还是被搞大了肚子。特别是这个死心眼的丫头偏偏还要坚持把这个孩子给生下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也傻了。但是现在村子里的人却都开始羡慕她了。觉得她这人运气好,当初忍辱负重,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好的生活,这酒席摆的那叫一个阔气啊,几乎把整个村子都摆遍了。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反正偏偏就遗漏了冯家那边。连带着跟冯家住在一起的亲戚门口都没有流水席。不过他们都接到了邀请,是有资格去参加的。村子里面大家大多都不富裕,一旦有什么酒席或是喜事儿,都是相互借着碗筷桌椅之类的东西。当初冯家以为就算是过继出去了,好歹是亲生父母,不到白家去吃酒席就好像是能赢回一点自尊似的。但是钱氏还是早早的就把自己家的椅子桌子给摆了出去,参照着别人家的样子。到时候白家如果把吃的东西给摆上来了,他们也能吃点便宜。她都想好了,有便宜不占白不占。自从被骗走十两银子之后,李氏就病了,钱氏好歹还年轻。但是心里也不平衡。这不就想找一点东西回来弥补。可是钱氏都要被气死了。眼看着不远处的桌椅都已经给撤了,还没有任何人端着吃的东西到她的桌子上面。流水席摆了好几天,钱氏也觉得丢人,所以就摆了一天。最可气的是,第二天在他们家的桌子被撤了之后,或许是有人不知道,竟然跑来问他们为啥没有摆桌椅。钱氏一时有些别扭,可是望着那人手上的红烧猪蹄儿,还是忍不住把桌椅给摆出来了。可是等她刚摆出来,人手上已经没东西了,还带着几分歉意的说道:“不好意思,弄错了,不过白家当真是阔气,或许这边位置有些偏了,如果嫂子要吃的话,也可以过来这边,大家一起热闹热闹。”把钱氏给气得当年连一口饭都没吃,直接给气饱了。按理说以周氏的周全,即便是冯家那边有龃龉,可是也不会当着全村人的面故意这样。却说这件事情还是叶氏故意的。周氏作为母亲,忙得焦头烂额的,就把这酒席的事情交给了自己的亲娘叶氏。邱氏跟秦氏帮着一起料理。而叶氏心里恨着冯家刁难欺负自己的女儿和女儿一家那么多年。所以故意给他们排头吃。而这件事情叶氏连提都没跟周氏提,还是秦氏在临走前觉得小姑子似乎对自己比不上对邱氏。所以故意讨好的对周氏说的。“你说啥冯家那边没有摆桌椅,也没给送菜”周氏其实也不是一个小气的人,反正要请全村人吃饭,也不差这点东西,倒是从来都没有想过故意不给冯家,要落了冯家的面子。“咋了你不知道”秦氏有些诧异的说道。按理说这做娘的给做闺女儿的出气,如果不告诉她的话还怎么出气秦氏觉得或许是叶氏忘记了,因此脸上顿时又恢复了笑容。“或许是娘忘记跟你说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都痛快。你也别放在心里,冯家那是该的。”“可怜了我外甥跟外甥女儿吃了那么多年的苦,如今可算好了,苦尽甘来了,往后要长来往,我看孩子们玩的挺好的。杏儿那丫头我也喜欢。”秦氏暗示说道,邱氏看不上白杏,秦氏可是看上了,那丫头别说模样是出挑的,就是这样的家世,看看这房子,自己的儿子娶了也是绝对不会吃亏的。况且她的幼子周济生跟白杏同岁,两个人或许更加合得来。秦氏越想就越觉得这是一门好亲事。第247章铺子问题只可惜周氏还沉浸在自家亲娘竟然为了自己故意膈应冯家的这件事情上面,愣是没有把秦氏的言外之意给听出来,就糊里糊涂的跟秦氏告别了。而秦氏还自以为自己的小心思小姑子看在眼里。想着反正两个孩子年纪也不大。在大夏,青年男女,十五岁到二十岁成亲的都有,况且原本就是亲戚,也不着急。这么一想,秦氏就更加不着急了。两天之内,白家把所有的亲戚都给送走了,一家子拾掇拾掇就到镇上去准备交接了。当初可是说好的今天这边那边把铺子给整理好。他们可以交接。可是没有想到他们去的时候,那铺子的老板已经换了一个人,一开始白家人还以为是那江老板的亲戚,临时看一下店铺的。可是一走进才发现,就连主营的项目都已经变了,也就是说,那个江老板是临时变卦了。现在变成了一家做点心的铺子。“怎么能这样已经把房契卖给我们了,还可以把铺子转手给别人吗这个江老板实在是太过分了,我们到官府去告他们”白杏是一个心气儿大的丫头,一听这样的事情,顿时不干了。那洪老板的婆娘一听也开始骂街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