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采用的是现代化的审讯方式,那些问性别名字的,看似没必要,实际上,这确实一个小套路,先用一些简单的问题,容易回答的问题,然后突然抛出一个很致命的问题,人的大脑之前就在应答准备阶段,一个不小心,说不定就暴露什么了,而如果心里有鬼,也会忽然变得犹豫,所以很多时候,审讯就能看出许多东西了。这个是心理学应用实践的一点小套路,楚云也算是小有研究,在问了几个问题王朗都快速回答出来之后,他忽然道:“你知不知道你爹是他国的奸细。”“知”王朗只说了一个字便打住了,但此时醒悟已经太迟,楚云就已经满意地点头微笑了,在王朗骇然而又悲愤的目光中,继续问道:“是西川,还是北燕”王朗:“”“都说了这么多了,你觉得抵抗还有意义吗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还是老实交代吧,如果罪行不严重,或许还可以从轻发落。”楚云继续威逼利诱,而一旁的宋连则是彻底无法淡定了。让一个间谍世家在大夏存活了这么多年,甚至王肃都走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这简直是不敢相信“你是怎么知道他们是奸细的”宋连顾不得这是在审讯王朗,问出了这个问题。楚云不以为然地道:“当然是猜的咯若不是王大人说,我也不敢肯定啊但现在已经确认了。”这话楚云也没有避着王朗说,王朗听了只觉的胸口一阵阵痛,一想到自己又给王肃证实了一条罪名,不禁悲从中来,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嚎啕大哭起来宋连:“”楚云:“”这个,把人气哭了,算谁的锅正文 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结案看到王朗痛哭流涕,楚云也是一脸懵逼,摸摸良心,确实有点痛。这个倒不是楚云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这只是人之常情而已。看到一个人在自己面前哭,自然就觉得对方是弱势群体了,从而心生不忍。再加上楚云所调查到的资料,王朗并没有什么十恶不赦的罪行,如果这是个仗势欺人横行霸道的坏人,楚云还可以安慰自己这也是惩恶扬善了。问题是,王朗目前的所有的罪行还都是楚云编的,罪证也是楚云自导自演的,这要还是良心不痛,那楚云未免太铁石心肠了。不过,这一刻楚云也并没有因为这一点点的恻隐之心放过王朗。既然注定是要走上从政这条路,如果对敌国的人都下不了手,那以后政治斗争还是算了吧强行按下心头的不适,楚云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安慰王朗道:“其实你也不用太伤心,现在你们家的罪行是谋杀太子,这个和谋反没多少区别,所以,反正是诛九族的大罪,多一个通敌的罪名其实无所谓的。”王朗闻言一愣,又哭得更凶了。宋连一头的黑线,你特么这真的是安慰人而不是打击人么宋连都开始有些怕了楚云了,他代入王朗的角色,才能感受到王朗的绝望。也是心疼王朗,当官多年的人,年近不惑,却被一个十六七岁的毛孩子给弄哭了,多没面子啊“他怎么说也是你舅舅,差不多就得了吧”宋连之所以替王朗说话,也是因为他看到了楚云将王朗的情绪玩弄于股掌之间,顿时觉得他那些在人身上动用酷刑来逼供的手段,在楚云面前真的太ow了,此时,他反倒有些同情起王朗了。他年轻的时候冷酷无情,这年纪越大,反倒越来越心软。楚云听他这么一说也很是蛋疼,大佬,你可是以冷酷无情著称的特务头子啊,这人设要崩的我跟你说至于宋连说的看在舅舅的份上,楚云也是不好说破。王朗和楚云这对甥舅可没有该有的甥舅之情,从第一次见面两人就是针锋相对,楚云是知道王氏的真实身份是草原那边的人,而王家的人肯定也是知道的,所以两人都没有把对方当一回事。事实上楚云猜测王家是别国间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的猜测也并非毫无来由的,只是这理由不好言说,楚云便随口忽悠说自己是猜的,却不曾想,这会对王朗造成这么大的心灵伤害,也真是醉了。本来楚云还想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安慰王朗,但宋连都开口了,那就给他个面子吧,换个温柔一点的法子好了。“王大人莫要再哭了,你说要是我以后把你儿子给抓起来了,跟他说起你的表现,他会怎样看你这个爹呢,丢不丢人啊”宋连:“”你确定这是温柔的方式楚云:“怪我咯”除了哄武蕴儿,楚云并没有什么哄人的经验,而武蕴儿只需要抱一抱就好了,对王朗,总不能用同样的办法吧,那就很哲学了。楚云忽悠人的经验倒是很足的,吓唬人的能力也够强,大概是他能直击人心的弱点王朗的弱点就是自己的亲人了。以别人的亲人作为威胁,这并非是君子所为,但这是最有效的办法,王朗一听楚云的威胁,立马就止住了哭声,再看楚云,那眼神复杂得,楚云都不知道自己能读出多少情绪,这比当年的高考阅读理解还难。“你问吧,我什么都说,只要你放过瑞儿。”王朗说出这句话已经是面无死灰,生无可恋了,楚云也郑重承诺道:“你只要好好回答,我不会再拿他们来威胁你了。”双方达成共识,问话快速开始。“七年前,兰若寺的太子遇刺案,你知道多少内情”“和我们王家无关。”王朗的声音低沉,正如他的心情,已经是麻木的,没有任何情绪包含在里面了,楚云反倒不好判断这话的真假,又问道:“墨玉斋是不是你们王家的产业”“是的。”“兵部有多少人给你们王家输送物资”“兵部侍中李引,军器司副司丞”对王朗的后续审问十分顺利,问什么答什么,包括且不限于这些年和王家有利益输送的人,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楚云问了王朗整整一天,除了期间必要的吃饭和休息,楚云一直在问,而暗影卫的头子宋连反倒成了书记官了。、宋连觉得自己真的是太掉分了,特别是楚云总是把一些问题反复询问,明明王朗回答得都一样。不过,看在收获颇丰的份上,宋连也就不计较自己的手差点写到抽筋的事了。有了王朗的口供,原本兵部那些被暗影卫扣押但是没有证据的人,现在就真的是要跪了,当然,宋连还是会好好调查,避免王朗还跟他耍滑头,故意陷害忠良,不过,从王朗这个样子来看,陷害的可能性是很低的。“你小子是真的有本事,天生就是干这行的料啊”宋连对楚云是真的服气了,好不吝啬给他点了个赞,楚云是在乎这样虚名的人么不存在的“宋叔你说的太对了。”宋连:“”最服气的不是你的套路,而是你的脸皮啊“宋叔,此案是时候了结了,年关将至,城门也不必再如此封闭了,那王肃,想来已经逃走了吧,但我们手里抓着整个王家的人,就算他逃走了,也掀不起什么风浪的。”楚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宋连却还有些不信,前天晚上他还受到了袭击,这么快对方就溜了么但楚云的建议也是有道理的,要过年了,大夏的人也是非常看重这个节日的,一般人都会认为,在一年的开始,就一定不要做晦气的事情,不然一整年运气都不会好。当然了,更重要的是越早结案,就越早论功行赏啊楚云这波功不可没,比在北方发展间谍组织更加重要,又是接近年关,皇帝应该会给个大红包吧宋连听从了楚云的建议,墨玉斋案和王家的案子还有之前的太子遇刺案并到一起,尽管太子遇刺案王朗并不承认,但暗影卫动手就是以这个名目的,所以,不管是不是有疑点,这个罪名坐实了。三日之后,朝廷正式颁发圣旨,内容概括如下:王家是个大反派,本来是要诛九族的但皇帝仁厚,不忍制造过多的杀戮,现在王家主脉支脉都已被抓,血缘在五服之外的,皆贬做贱籍,男的为奴,女的为娼,世代不易。楚云点评:你确定这是仁义么这绝对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吧不得不说,狠毒的还是皇家正文 第二百七十二章 嘴上笑嘻嘻惩处王家,这是圣旨上说的第一条,另外一条,就是特赦了。圣旨大意:因楚云在此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原本应该斩首的王氏、楚慎,以及楚云楚钰,皆可得到特赦。没了。楚云:“我有句不知当讲不当讲。”宣德你给我站出来,看我反手不给你递一杯茶这个大佬不给奖赏,楚云也拿他没办法啊,真要反手一巴掌,自己也就得进去了。这是圣旨上说的,此圣旨,是降罪的,处罚王家那一块,也把兵部那些涉案官员包括进去了,可以说,死一片,而且,动作很快,在暗影卫确定是有罪的之后,抄家砍头一条龙服务。菜市场的地都被鲜血染红了。楚云真是搞不懂这古代人,杀人都要去菜市场杀,这是好顺便卖肉么一次性砍了那么多官员,可以说是朝野震荡了,而政治局势的变幻,不仅仅是这样。朝廷有九个阁老,在墨玉斋案件中,被皇帝一杀一流放,再加上王肃又被怼死了,九个阁老只剩六个,自然是要马上补充的。这九个阁老,一般是六个六部尚书,加一个中书令,一个御史大夫,还有一个就是首席了。首席不涉及具体的政务,但在内阁中有最高的话语权,中书令名义上是统率六部,但官级和六部尚书相当。架空,勿考究现在空缺的是御史大夫,吏部尚书,兵部尚书,还有若干小官,于是,一大批的人得到了升迁,赶在过年之前,也算是皇帝发的红包了。在确定这些空位之前,很多人都是有心思的,但是,敢活动的却没有几个。因为这官位都是染血的,就怕就命拿乌纱帽,没命做官。所以,新一轮的官员任命,便是皇帝和剩下的六个阁老商量的。原吏部侍郎董永上位成吏部尚书,原吏部侍中童千调任御史大夫,两个大佬的名额已经定下,这其实是可以预料之中的,吏部死了人,这个官位当然是优先选择本部的,而御史们都把宣德给得罪了,自然不会有人升迁,便又便宜了吏部的。吏部的人本来就涉及官员考核,当御史正好。只有这兵部尚书的位置,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官位,居然给了楚慎。宣德特意传旨,起复楚慎,并且给与重任,这简直是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睛,但是,识趣的都知道,这是宣德在论功行赏,所以,也没有人会质疑这个决定。只是,许多人都会感叹一句:“生子当如楚子让。”子让是楚慎给楚云取的字,楚云一点都不喜欢,但是没法抗拒,正如这皇帝的赏赐,楚云就有一万句先要吐槽。我特么出生入死立的功,你把他给我爹是什么鬼但在这个世界的价值观,这么处置一点毛病都没有,楚云还没处说理去,所以,也只能嘴上笑嘻嘻,心里了。不过,楚慎从一个闲散侯爷,一步登天进入大夏的权利中心,对楚云来说也并非完全没有好处,而且,楚云其实也知道,这种赏赐比直接给楚云好处要更好一点。楚云刚刚封了男爵,不好再升,若是赐予一些官位的奖励,又怕楚云爬得太快,以后赵构就不好控制他了。这其中的门道,楚云也算是有所察觉的,所以默默接受了这个事情。而在年前,和他有关的,除了这论功行赏,就是武蕴儿的及箅礼了。武蕴儿的及箅礼是皇后操办的,整个大夏,有次殊荣的女子,一只手都数的过来,可以说皇后对武蕴儿已经是万般宠爱了。即便是武蕴儿平日极少何人走动,但皇后这个牌面在这里,武蕴儿的及箅礼还是非常盛大。楚家和武家的联姻,已经算是半公开了,在楚云出了一次风头之后,也开始有人谈及他和武蕴儿的事情,并非是觉得郎才女貌,而是觉得这一对,简直是伤风败俗以前是没有人关注到楚云和武蕴儿,先在楚慎成了阁老之一,风言风语就传出来了。所以在及箅礼上,王氏携楚云出场的时候,在场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