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扫明> 分节阅读 7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4(1 / 1)

一个多月紧锣密鼓的筹备,王争成功带动一股青盐风潮,大赚一笔不说,宁海盐也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流通山东,现在正逐渐被山东本地大户人家所认可。停泊在济宁城码头外一个多月的十几艘大船再次拉起缆绳,不过却并没有回宁海,而是继续沿河而下。此刻,王争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负手站在船头,很是春风得意。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东大乘闻香教一个破落的小县城内,土黄色的城墙,旗帜迎风飘扬。不少县城里的大户人家都是紧紧的关上大门,甚至有的人已经让家仆搬运东西堵门,平日里那些狗仗人势的县衙差役也没几个还停留大街上,一早就跑回衙门里。就连知县与主薄都是瑟瑟发抖,说不出一句话来,外头好像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奇了怪了,这个小县平日里大街上根本没见几个人,但今日却出奇的多,三三两两,男男女女的聚在一起。尽管他们都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不过精神却是异常的好,围在一起议论喧哗,也不知道在干些什么。“朝廷戾气冲天,杀孽深重,以致中原涂炭,三佛于心不忍,三期末劫降于皇帝老儿,是极返本归源”一个长驴脸的文士,手中晃着黑白羽毛扇,头戴一顶四方帽,摇摇晃晃,说话间赫然将目光看向人群中的几个衙门差役,大眼蹬的溜圆,喝道:“尔等还不趁早放下屠刀,幡然悔悟归于大乘三佛,顺我闻香大教,早诛暴明,返本归源”那两个衙役顿时成了众矢之的,其中一个没什么感觉,大笑几声,噌的抽出腰刀,指着那文士模样的人喊道:“狗屁的东大乘教,邪教而已大家不要相信了这狗头的蛊惑,回家太太平平的过日子不好吗”那文士却是一声冷笑:“信口雌黄,看来你已是罪孽深重无可救药,三佛传话于我,非杀之不能入教”文士说完,人群看向那差役的眼神顿时就变了,不少人已经悄悄握起木棍锄头,朝那差役逼近。“你,你们要做什么”“不要犯了王法,本捕可不想杀人以儆效尤”文士继续冷笑一声,手中羽扇一挥,只见他肃然抬起左手,两指相抵,扣了个四不像的掌印出来,只听咔嚓一声大响。“王法太平度日,简直是个笑话各地涂炭如此,生灵皆灭,此是皇帝之罪,朝廷之罪”几条横幅彩幡豁然立起,上头晶晶莹莹,绿光闪闪,周围早就隐藏在人群中的二十几个闻香教徒也是随之盘膝坐下,像模像样的跟着那文士吟诵咒语。“东大乘三佛闻香大教,法力无边,祛神诛魔,还天下朗朗乾坤”那文士越念,周围横幅上的绿色就越是亮闪闪的刺眼。“东大乘三佛,法力无边,三劫降世,返本归源”“东大乘三佛,法力无边,三劫降世,返本归源”周围的百姓顿时就有人双手合十不断扣拜,就连两个差役中也有一个把手里的腰刀放在地上跟着念起来,不少百姓都是伏跪一圈,见这文士做法,都是胆战心惊,以为此人马上就要飞升成仙。最后只剩下最开始那一个衙门差役拿着刀不断后退,转头正想跑的时候,忽然有一个中年男子拿着锄头挥了过来,不偏不倚的砸在这差役后脑勺上。等差役醒过来的时候,发现已经被牢牢绑在台子上,周围竖着一圈柴火,眼看着就要把他活活烧死。那差役惊恐的四下去看,见几个衙门里的差役也盘腿坐在周围,遂是大喊道:“你们快救救我,快救救我啊,我不想死,还不想死啊”见那拿着火把的文士越走越近,差役哭喊道:“大仙,大仙我错了三佛法力无边,大乘东教千秋万世,我入教,我入教”那文士却是缓缓摇头,毫不犹豫的将火把扔到柴火堆上,听着那差役的惨叫,嘴角噙起一丝弧度,冷笑道。“你不死,其他人怎么会信。”这去河南的一路是真的无聊,船舱里地方不大,又不能操训,没法子,大伙只能躺在那睡觉。不过王争一个晚上都在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一来老是感觉船舱里憋的慌,越睡越是燥热,汗哗哗的淌,二来也是心里在想,此行的目的到底能否达到。本来宁海盐已经打通盐路,青盐也是价格飞涨大赚不止,马到功成已经可以回宁海,不过王争却没有这么做,反而是顺江而行,来到河南的地界。最后王争干脆不睡,站到船头吹着微风,凉凉爽爽的,心情舒畅不少。杞县到底有没有李岩这个人,红娘子是不是真实存在,这些王争心里都没有底,就算都真实存在,那现在他们有没有投靠李自成,要是已经投了,那可就太可惜了。忽然,王争自嘲的一笑,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婆婆妈妈了,去就是了,无论有还是没有,其实都没什么。这一路上王争鲜少见到什么人影,许多小县村庄都是空空荡荡,万籁俱寂的如同处处死地。有些地方甚至还见到了鬼火,宛如人间地狱。这天下午,王争的船队慢慢行驶,而他仍然负手站在船头吹着风。其他人也是站在船板上四处观望,此刻的江面显得格外宁静,微风轻拂脸颊,这也给大家带来难得的享受。“那是什么”“火光”“什么东西烧着了”忽然间,船板上有人指着远处叫起来,王争扭头一看,杞县的方向果然有熊熊的火光,天空上都有滚滚黑烟升起。这时候随行的战兵与盐丁也都是发现,纷纷涌出来观望,董有银与刑一刀一同看过去,也感觉有些好奇。范若海仔细的看了一眼,皱着眉头忽然说道:“说不准是闻香教,将军,依小的看我们还是回去吧,盐货都卖完了,来这鸟不拉屎的河南作甚么,招惹了闻香教可是得不偿失啊”王争自然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们去说,只是面色一正,淡淡说道:“闻香教那是什么。”提起闻香教,范若海就是倒吸一口冷气,它在山东河南等地的名气可是太大了,很多地方文武官员都不愿意招惹。闻香教又称自己为东大乘教,发迹于万历年间。传闻,河北滦州石佛口的王森自称救一狐,狐有灵,自断其尾赠之,异香扑鼻。王森以此为名号召徒众,时人多归附,王森自号闻香教主,这也是名称的由来。时值崇祯年间,闻香教众遍及冀、鲁、赣、晋、豫、秦、川各地,信奉燃灯佛、释迦佛、未来佛,是为三佛。闻香教宣扬三期末劫已至,声称返本归源乃是三佛之意。闻香教规模最大的一次变乱在天启二年,时闻香教主徐鸿儒自称中兴福烈帝,建元大乘兴胜,妄图开国立朝,天启帝下诏发重兵剿之,旋即败亡。听着范若海充满忌惮的话,王争脸上却依旧没什么变化,镇静如常。因为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个邪教组织,甚至以不同于这时候人的眼光来看,闻香教乃至白莲教都是一支可以利用的民间力量,可以借助,可以驱使,但是绝对不能让它的力量发展到自己无法掌控的地步。若是想达到利用的目的,就必须对其处处加以遏制。第一百三十七章:红娘子全能修炼至尊谈及闻香教,范若海仍是神色忌惮。崇祯六年时,闻香教主林易纶在山东翁州府安陵镇发动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起义,受他派遣,闻香教众在四处同时发动起义。江义在曹州双河口,周八在曹县骑龙庵,邱渭在安兴集,唐祥麟在单县,积极筹划,以教众为基础,攻占县衙,最后大规模聚集在曹州城下。不得不说,闻香教主林易纶的算盘打的很好。安陵镇地处山东河南交界,是卫所军力薄弱点,单县到安陵镇附近几乎没有任何朝廷大城大堡,都是以县城与村寨居多,一旦发生大规模变乱,朝廷很难在段时间内出兵镇压。平时这个地方就属于三不管,山东翁州府的人过来缉拿,犯人就往河南跑,河南的差役来了,就又跑回翁州府去。遇到这样的情况,翁州府与河南的官差都只能干瞪眼,毫无办法。就算是报上去来个省府协同,还要有地方卫所的配合才行,除非是朝廷下来的钦差,否则其余的地方官员还真是不愿意来回折腾,吃力不讨好。那次起义历时半年才被解决,不过抓到的几乎都是些小鱼小虾,能有几个香主就很不错了。眼下闻香教虽然是暂时蛰伏,除了四处宣扬教义招揽教众以外没什么大动作,但是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从其他地方突然冒出来,再次发动起义。闻香教其实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根系隐藏的非常深,白莲教根系发达,终明一朝都没有将其彻底根除。杞县只有一个不大的码头,相比济宁城外的码头简直是穷酸破落,王争船队停靠在岸边后,整个码头几乎就看不见其他的船只。紧跟着刑一刀带着盐丁队先率先上岸,仔细的四处观察,没有发现什么埋伏后,这才是有船员跳上岸把缆绳系在木桩上。王争带着四哨文登兵依次登岸,董有银与四个哨官就紧紧簇拥在王争身边,四下张望,眼神相当的警惕,甚至董有银和刑一刀已经将手握在腰间的刀柄上。说实在的,这次上岸谁也没想通到底是为了什么,这鸟不拉屎的一个小县城就算全烧没了与他们也没有一文钱关系。不过疑惑归疑惑,也没人不开眼的去问,将军做事向来有分寸,军中之事说一不二,反正这次不可能是没事上岸凑热闹就对了。长久以来,大家也都是习惯性的跟着命令走,上岸后都是警惕的关注四周,这边看上去就不像是很太平。刑一刀带着盐丁看守码头,王争与董有银领着四哨战兵往县城处步行,慢慢的看见县城上的旗帜。走近一看,城门大开,连个把门的官差衙役都没有。进县城没有任何阻拦,不过王争发现,这杞县的人还是蛮多的,与一路经过的那些死气沉沉的县城完全不同,路上都是三三两两,行色匆匆的百姓。不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乞丐模样的人蹲在路边,用既惊异又纳闷的眼神看着王争一行人。范若海十分一副害怕周围百姓的样子,紧紧跟在文登兵的中间,低声说道:“将军,我们还是回去吧,这些人说不得就是闻香邪教的暴民。”王争没有一点要往回的心思,不过听了范若海的话后也感觉气氛有些不对劲,把手握在家传的钢刀上,问道:“怎么,加入这闻香教很简单吗”“开始的时候几乎是说进就进去了,而且他们还会给你大量的好处引诱,不过现在活不下去的人多了,教众也就多了,这些邪教里也就分了三六九等,最低的暴民与原来一样,受了蛊惑就进心甘情愿的去当了炮灰。”董有银也提起兴趣,大嗓门的问道:“现在呢”“若是想完全的让他们相信你,还需要古法子,歃血为盟,还有人说是要立纳名状纸,举行个什么入教仪式才行。”说到这里,范若海摇摇头:“到了那时,可就是翻身不得,让这些邪教给你绑在了他的船上有些他们给你指派的事情若是做成了,在教内的地位也就是越来越高,但你要是不去做,他们还会向官府告发,官府自知惹不起闻香教,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收下这替死鬼。”在街道上走着,忽然闻见一股烧焦的味道,一个队官近前一看,差点没当场吐出来,干呕个不停。“是,是呕”在众人眼前的是一个被烧焦的人,已经是面目全非,皮上覆盖着黑色的焦炭,居然还传出阵阵肉香。好像是被绑在木柴上活活烧死的,王争蹲下身子拿起地上的一柄腰刀。没错,这正是衙门差役惯用的横柄刀,看来这里是有些问题,还是先到衙门问问本地的知县与差役。想到这里,王争眉头紧紧锁在一起,忽的抽出刀。这就好像是一道命令,董有银也是立刻抽出钢刀,各哨各队的队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