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扫明> 分节阅读 7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7(1 / 1)

这样的兵已经难能可贵,说是朝廷的兵,其实完全是王争自己的兵。王争对李岩掏心掏肺,字字句句皆是真情流露,李岩一介性情中人,这才是有相见恨晚之感。此刻,李岩负手站在船头,最后看了一眼这生他养他的杞县。“我李岩还会回来的。”王争伸出手,其余人都是吃惊,就连红娘子都变得脸上红扑扑的,心里碰碰直跳。众人看去,王争仍是一本正经,不过这看在红娘子眼里变成故意装的,方才的严肃全是装出来的。说起来王争也是冤枉,他本没想这么多,只是将这当成一个礼貌性的帮助,毕竟红娘子是历史上有名的巾帼女豪杰,自己对她不能老是那么板着脸。王争不明白这时候的人将拉手看的有多重要,要是他提前知道牛平亮那厮牵了一个姑娘的手,就信誓旦旦的要为人家负责,直到最终修成正果这件事。任他脸皮再厚,这手怕是也不敢往出伸。红娘子看了一眼王争,又看了一眼在船头负手而立的李岩,手还是慢慢伸了出去,搭在王争的手上,暖暖的。王争只是稍一用力,就把红娘子拉上船头,两人凝视半晌,一同将目光变到别处。这个时候盐丁和文登兵们也差不多都登上船,王争轻轻点头示意,刑一刀大喝道:“起缰归程”听到这四个字,船上的盐丁和文登兵都是干劲十足,出来快两个月,终于能回家与妻儿团聚了但是红娘子看着对岸山贼们,却是有些慌乱起来,虽然愠怒的看着王争,但是手她还是没松开。“王争他们怎么办,不能一同回去吗”王争还没有说话,李岩便是幽幽道:“红姑娘,不要犯傻了,将军是兵,他们是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已经要上下打点才能不落人口舌,若是再带他们回去。”说到这,李岩识趣的闭上嘴,因为红娘子已经明白了。“王争你掳走红娘,这笔账没完,没完”正这时岸上传来一道怒骂声,王争打眼瞧过去,却见是岸上那个大块头的奎爷挥着斧子蹦蹦哒哒。红娘子能真切的感受到王争的手紧了紧,范若海上前低声说道:“将军,这些山贼不杀,日后怕是要加入流寇作乱,这可是放虎归山啊。”“传本将军令”王争也明白,这些山贼平素没有管束,始终是个定时炸弹,这种人带去宁海始终是个隐患,点点头正要下令。红娘子好像明白接下来王争要说什么,摇头道:“不要,王争你不要,他们都是和我共同起事的好汉,放他们一条生路吧”红娘子的俏脸上梨花带雨,王争心头一软,也是第一次感觉到闻名后世的巾帼英雄,她也还是个女人。“将军”董有银已经是兴奋的握住刀柄,磨刀霍霍向猪羊。刑一刀的鹰脸上泛起一丝冷色,缓缓将手放在腰刀上,周围的军兵与盐丁们都是噤声等待。“王争,你不要,你不要啊他们可都是劫富济贫的好汉。”红娘子居然是哭着趴在地上,又将求救的目光望向李岩。李岩看了一眼,重重叹口气。这些山贼他听说过,确是侠义之士,跟着红娘子平素干的也都是劫富济贫的勾当,但王争与他的文登兵就是滥杀无辜的恶人吗明显不是。杀,对王争来说一劳永逸;不杀,如今这些山贼认为王争将红娘子掳走,放虎归山,早晚会酿成祸患。所以这种事他已经插不上话,就让王争来决定吧。看着红娘子如今的模样,莫说王争,任何一个男人都是心有不忍。王争也是一松,或许这些山贼对自己没什么威胁呢不过刚刚这样想,义井庄那个夜晚就出现在王争脑海中。刘五,若不是自己在州城放过了刘五,义井庄也不会遭受劫难报复,这种事他不想再发生第二次“王争你等着,老子早晚要亲手砍了你的脑袋当夜壶”王争看着那奎爷仍在发狠的大喊大叫,眼睛渐渐眯缝起来,刚刚松开的手猛然攥紧。贼寇,就是贼寇,骨子里永远都是不变的。红娘子感受到自己的手被抓的生疼,震惊的看过去,这时候一道冷冷的声音传到所有人耳中。“传本将军令,一个也不许放走”“接令”随着王争话音落地,众人耳边响起铁甲叶子的铮然声响。大批文登兵与盐丁纷纷登岸,在各个哨官、队官与大小头目的带领下,以四面合围之势朝那些山贼压了过去。喊杀之声跃然而起,惨嚎,呼喊,刀枪相交第一百四十二章:红娘子大闹船头自离开杞县已经过去了三天,红娘子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既不和李岩说话,也不再搭理王争。脾气也变得异常暴躁,稍微有点事就是大喊大骂,整的原本那船上是鸡犬不宁,马升根本看不住,三番两次来找王争要求调离。最后逼不得已,王争只好把她安置在自己船上亲自看着,这几天也搞的一个头两个大。王争和李岩坐在船舱内,谈及此事又是叹息几声。那场战斗让李岩认识到王争麾下的兵丁与朝廷军兵的不同,真真正正就是碾压。盐丁和文登兵加在一起足要有近一千五百人,山贼却只有几百个,尽管红娘子带领的鸡公山山贼与其余的山贼有所不同,但这场战斗依旧毫无悬念。作为一个书生,李岩心里其实是反对这样去做,但作为王争的谋士,他心里不得不支持这样做。那个奎爷的声音所有人听的清清楚楚,到了那样的地步,对整个文登营都是个威胁。况且王争知道这股山贼会投流寇,放了他们就是壮大将来的敌人,所以这样做对王争来说是正确的选择,此行也将会一劳永逸。不过这对李岩而言却是两难抉择,所以他才会一声不吭,完全让王争自己来决定。李岩和红娘子一个为此事烦恼,一个还在憋闷生气,但看一看王争的神色如常,禁不住心中赞叹,好像发生了什么事他都能从容自若。王争起身慢悠悠的朝船头走去,看起来确实是没有被几天前的那件事影响到什么,李岩则是沉默的坐在原地。谁也不知道,王争站在船头时望向杞县,眉间细微的动了动。红娘子柳眉竖起,老是觉得这口气咽不下去,气势汹汹的朝王争大步走去,护卫在王争身侧的一个队官毫不犹豫的上前阻拦。不料,红娘子根本不吃这套,猛地一个燕子翻身便轻轻松松的从那哨官手臂上翻过去,又来了一个仙鹤独立,已经是距王争不远。那队官一脸懵,硬生生看着红娘子轻盈的从自己手上跃过去,这女人身子是面条不成,怎么能如此的柔软这可是自己失职,想到这里,队官便准备动真格的。队官不再顾忌男女忌讳,猛追几步伸手按住红娘子的后肩,发力就要将她抓回来。红娘子突然向上一纵,翻了个漂亮的空中筋斗。队官只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上了润滑剂,怎么都抓不住,只能眼睁睁看着红娘子耍了个乳燕展翅,到距离王争只有半步之遥的地方。红娘子见到王争仍是负手站在船头,气儿就不打一处来,这个人难道是难道是块木头不成,杀了那么多人心里就没有丝毫的愧疚感红娘子气急,纤手紧握成拳,带着风声朝王争挥过去,这次就连董有银和刑一刀都是大眼一睁,握住刀柄正要上前。只见王争猛的一个回身,左手稳稳的握住红娘子的小拳头,右手仍是负在背后,一动不动的站在船头。“你闹够了没有”王争的话中泛着愠怒,范若海虽然离得远,但还是吓得后退几步。其余人也哦都市噤声,不少人都是第一次见王争露出这种神情,怕是真的生气了。“你知道你杀的那四百人都是劫富济贫的好汉吗,你就这么杀了,难道不问心有愧吗”红娘子虽然也被王争的眼神吓了一跳,但还是硬气的喊出这句。王争仍是紧紧的攥住她的手,听了这话后冷哼一声:“劫富济贫的好汉那是从前这次要是不杀,转头他们就会投靠李闯,李闯的部队你们别以为是什么义军,那就是祸害中原的蝗虫。”“闯王率领的是仁义之师,你们”红娘子话还没说完,王争却是猛的将她的手撂下,淡淡说道:“仁义之师”“仁义之师可曾传出什么仁义之举吗,我只知道,但凡是闯军所过,境县、村庄无不一空。哼,杀富济贫,说的倒是好听,在本将看来,与那闻香邪教是一样的。”说到这,王争回头看向李岩,说道:“你们仔细想一想,普通的百姓若是进了闯军,又会是什么下场有没有真正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落在流寇手里,他们只会成为闯贼为祸中原的工具,所谓的炮灰。”李岩听了王争的话,忽然问道:“那将军知道百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吗”王争背过身去,轻声说道:“百姓真正想要的,是一支秋毫无犯、军纪严明,真正能保卫他们的军队;是几亩田地,几头耕牛,安安稳稳的男耕女织;是再也不受战乱,真正过上太平日子。而不是跟着他李自成,去过那种杀富济贫,朝不保夕的生活。”李岩看着王争的背影,惊得说不出话来。红娘子也是哑口无言,俏脸上两行清泪徐徐滑落,颓然靠在一侧。这时候王争心头一软,转身走上前,粗糙的大手为她轻轻擦拭泪水,眼眸中出现一抹隐藏极深的柔情。“不要哭坏了身子,若你还在因为那件事记恨与我,要打要骂,王争打不还手,骂不还手。”红娘子抬起头怔怔看着王争。“将军”刑一刀情急之下喊出声,其余的军将也都是围拢过来,王争可不能有闪失,现在宁海几地全都靠着他一个人。这时候王争竖起手示意不要再多说,又拿出自己的钢刀放在红娘子眼前,又转头看向李岩,镇静的道:“若是你与李公子还想跟着本将干一番大事,就按住这口刀。若是不想,我王争也不胁迫,派人立刻将你们送回杞县,现在还不晚。”说着,王争眯缝起眼睛,看向坐在原地的李岩。“将军深明大义,原效前驱,共创大业”李岩微微一笑,迈步上前,牢牢的握住刀柄,这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红娘子身上。红娘子却抽出背后长剑,这引得周边所有的盐丁与军将皆是齐刷刷的抽出兵器,大有一言不合就上前的架势。只见红娘子手中的长剑转了个花,把剑架在钢刀上,紧绷着俏脸说道:“我会随你去宁海,看看你治下百姓到底是否如你说的那样过上太平安乐的日子。若不是,再杀你不迟。”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谈崇祯十年十一月末的胶东,早已是银装素裹,这骨子里的寒意让人不想动弹,天空中时不时就要飘下雪花。宁海州也不例外,在州城内的行人都已经换上了各色各样的衣袄,现在这年头,即使是靖平的文登营辖地,到了夜晚城外也不会有多少人。宁海州的城墙早已经过翻修,三面的城门都加厚过,西门处增建了两处望楼,一处角楼。夜深人寂,由于太过寒冷,州城内的夜市早早就关了市,此刻城内只有来往巡逻的兵丁与盐丁。西门的城墙上,一队十二个文登营的战兵正提着灯笼值守,不断在自己负责的城墙段上来回走动着,警惕的来回察看。乌云蔽日,往城内望去,几烛灯火随着兵丁走动的脚步声悠悠曳曳,长街一眼望不到头。“什长,这天真冷的邪乎啊你说这会儿要能吃碗热面,那该多好”小兵说完,叹了口气,不管是望梅止渴,还是画饼充饥,能解了眼前这漫漫长夜的凄清寒冷才好。“你小子,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