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扫明> 分节阅读 10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06(1 / 1)

看了看,这被压在最下面的是什么这是一杆斧枪,上头是长矛一样的钢尖,钢尖下面却是比方才那巨斧小了几倍的小斧,通体都是用精钢打制。这个东西王争前世只是听说过,来到这之后还是头一次见到,看样子是不错,既有长矛的破甲,也能用小斧上的钩子来对付骑兵和劈砍步卒。只是不知道与自家虎枪比起来这东西到底实用不实用,想到这里,王争招招手示意那个探险家杰姆过来。等杰姆走到跟前,开口道:“这些东西你都会用吗”杰姆听到这话后还是先看了一眼那个大腹便便的船长,才是低声的说道:“将军,这些东西小人会用,但都不是”不等杰姆说完,王争便是不耐烦的挥手打断道:“这就行了,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登州营的人,依本将看,最好还是在蓬莱寻个住处定居下来。”“好生劝劝这些人,要是他们在城里犯了王法,本将一样不会轻饶。”杰姆面上有些激动,连连点头,忽地又有些忐忑起来。“将军,他们说要到教堂去住。”王争听那头传过来的话,估计说的一定不止这点,怕什么脏话都骂出来了,看来这杰姆是捡好听的和自己说,倒有些机灵。这就好,机灵些自己才能用。心里想了这么多,但王争只是微微摆手示意不多管,让他们随意。杰姆更加高兴,连连磕头后才是兴奋的离开,等他离开后,王争一招手,哨官马升立刻上前,抱拳道:“将军”“马哨官,你去找邵勇,说是本将的命令,让他找些盐丁看住除这些洋人,尤其是那个胖子,他们做了什么都要立即汇报。”马升早就看那胖子不顺眼,被俘了还这么嚣张,嘴里骂骂咧咧的虽然听不懂在说些什么,不过谁都能看出来不是好话。当即是一抱拳,低声的道:“遵命,卑职这便去找邵游击”点了点头,王争又是看向那副西方骑士全身板甲,啧啧一声。这玩意看着威武,但无论如何他都不会穿的,当然了,还给这些洋人也是不可能,就挂在正堂,当个摆设也不错。战兵们纷纷上船,最先搬下去的是那五门舰炮,紧跟着把能找到的所有外国旗子扔的扔烧的烧,一面也没留。在王争的一声令下,船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不管看不看得懂,知不知道是什么,反正一样也没给他们留下。王争紧跟着便回了元帅府内,水城这一次暴露出的问题太多,需要尽快处理。担任了五年登州水军六营统领的成靖容,因为一件事就被新任的副总兵官王争下令卸任。这件事在蓬莱城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蠢蠢欲动的原朝廷军将纷纷大骂,觉得时机已到。这些人纷纷斥责王争擅权行事,嚣张跋扈云云,这还不算什么,有一个府城千总居然请了个落魄的文人专门给王争作了首诗。这首诗被有心人抄在蓬莱阁上,看样子是要让王争丑名远扬。蓬莱阁的大名即使在整个山东也是闻名,蓬莱阁建于宋朝,坐落于丹崖极顶,阁楼高十五米,坐北面南,系双层木结构建筑。阁上四周环以明廊,可供游人登临远眺,是观赏登州“海市蜃楼”奇异景观的最佳处所。那次柳如是、侯方域、陈子龙、宋征舆四人其实就是到蓬莱阁参观,但是争赴任这么久了,事事都需要处理,一直没抽出时间到蓬莱阁真正的看一看。明万历十七年,时任登莱巡抚的李戴于其旁增建了一批建筑,使其大具规模,到崇祯年间又得以多次修缮。蓬莱阁位于蓬莱水城中,面临大海,建筑凌空,海雾四季飘绕,素有“仙境”之称,秦皇汉武都曾为寻求仙药来此,传说秦方士徐福受始皇之遣由此乘船入东海去求仙丹,著名的“八仙过海”神话故事传亦在此。蓬莱阁自古为文人墨客雅集之地,名人匾额楹联众多,登临阁廊,举目远望,长山列岛时隐时显,东北海疆碧波连天,春夏之际,海市蜃楼时时光临登州海上,使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蓬莱阁就连朝廷都十分重视,这些人到蓬莱阁做赋刻诗想必认定了王争会因此投鼠忌器。说来也是,就算是从前的登莱总兵吴惟忠遇到这档子,怕也只能由他们去,毕竟这些文人笔杆子可是厉害得很,三人成虎,能把白传成黑,黑说成白。不过就七月下旬的一天,登州元帅府内传出一声冷喝。“宵小作乱,众将,调重兵封了蓬莱阁”“凡是刻诗的,抓”“遵令”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好直上云霄,飞流直下,妙哉啊”一群穿着各色长衫的文人围在一起,有的人拿着折扇,有的戴着四方巾,大多数还是围着方巾,都在屏风前簇拥着一个身穿淡青色紫花绸袍的富家公子。此人,是时任登州知府孙化龙的大公子孙元。这孙元身无功名,看上去一副花花公子的模样,却学那些文士手持折扇,此种附庸风雅之举,却被周围那些落魄秀才不断的阿谀奉承。孙元满意的点头,显然很是受用,只听他念念叨叨道:“水城杀伐斩忠勇,帅府屈膝迎红夷”“好孙公子所做真乃绝世”一个秀才在空气中嗅了嗅,十分陶醉的笑道:“韵味深远,当是佳传吶”孙元哈哈一笑,摆摆手中折扇,说道:“哪里哪里,还不是那王争无缘无故杀了数名忠勇之士,又撤了成千总的职,触犯了众怒。本公子这也只是顺应民意,略尽薄力罢了。”孙元说完,众多文士子弟中一人喊道:“众位袍泽,我等在这人间仙境的蓬莱阁中,为这等粗鄙武夫吟上一首,以为佳话,如何”“好我先来”“我也来”从门外走进来一个大汉,进门后径直走到第一层的一副桌椅旁坐下,见到二层的文人后就是冷哼一声,但也知道自己招惹不起,张口喊道“来给俺上两盘猪头肉,再来两壶烧酒,头一次来这蓬莱阁,倒要好好看看景色”“好嘞”吃了半晌,见这些文人还在作诗,汉子不由得有些好奇,招手叫人过来,问道:“他们在干什么,烂诗一首接着一首。”听见这话,那人却是哟了一声,赶紧捂住大汉的嘴,小心的说道:“可不敢这么说,看见那人了吗,这可是知府孙大人的公子,就是王将军都招惹不起的”“哦,那倒不稀奇,知府公子。”大汉点点头,也就是见怪不怪了。那人一边擦着桌子,一边说道:“这几日孙公子经常带着他们来蓬莱阁赏景做赋,说的可都是对登州营不利的话,可现在元帅府也没见有什么动静传出来,应是王将军怕了,也不想管。”那汉子倒毫不怀疑的点点头,说得也是。一般的将军遇见知府就像遇见亲爹,知府公子自然也不敢招惹,有些将军为了拍知府的马匹什么都干得出来,这根本不奇怪。文人们簇拥着孙元,一边观赏海景一边吟诗作赋,整整持续了半日,愈发红光满面起来,几乎整个屏风上都被刻满了他们的诗词歌赋。蓬莱阁共有三层,孙元他们在的第二层多是一些文人附庸风雅的所在,寻常人一般都是在一层吃吃酒肉看看景也就够了。至于那三层,一般都是权贵和富户们设宴的地方,就是知府和原来的总兵设宴也都在蓬莱阁三层。这汉子吃完,起身拍拍屁股就要走人,刚刚出门却听见一阵“哐当”的声响传过来,看过去顿时睁大了眼睛。街的那头,正有不知多少官兵全副武装的官兵朝这边赶来,打头的那个人谁不认识,正是王争王副总兵麾下的黄参将。这些官兵虽说是朝这边赶来,但是步子却一点也不急,只是踩着官靴小跑,整齐的步子声越来越近。黄阳穿着一身铁甲,还没到蓬莱阁前就是拔出钢刀,冷声喝道:“蓬莱阁内的百姓都出来,莫要伤到你们,今日起,这蓬莱阁归元帅府管”这话一说完,周围的百姓都是惊呆住,怪不得来了这么多的官兵,原来是王将军终于要出手了。那汉子听完也是站住不知所措,见到几名登州兵上前,这才是赶紧让开路。眼前的官兵太不同寻常了,衣甲整齐鲜明,几百人站在那就像是几百个木桩,没有命令是动都不动。孙元正带着文人们在二楼闹得欢,低头一瞥,却见一楼的人慢慢都跑光了,当下是有些好奇,随口问道:“人都去哪了”回答他的是登州兵“蹬蹬”的步子声,黄阳大马金刀的走进蓬莱阁,看向二楼的众多文人们,冷笑一声。“都抓了,押进大牢”“等等黄阳你算个什么东西,居然敢抓本公子”孙元化虽说是有些吃惊,但却并没像其他文人那样慌乱,厉声喊出这句话后,又是大声朝正在上楼的文登兵喊道:“你,你们可知道本公子是谁的儿子,是”不等他说完,下面的黄阳便是淡淡的说道:“是知府孙大人。”孙元冷哼一声,用折扇指着黄阳,嚣张的道:“我爹可是登州知府,就连那王争都要听我爹的话,就凭你一个小小的地方参将,动我不要命了不成”“想要保住你这位子,还要看我爹的意思”黄阳看了孙元一眼,好像是在看个傻子。事实上,听了孙元的话,登州营兵士没有一个迟疑的,管你什么知府的儿子,他们登州营的人只认王争。军令已下,铁律在上,这些人是必须得抓全副武装的登州营兵士鱼贯上楼,见到这些扯着嗓子喊的文人,并没有给他们留情面,直接就是一个反手按住,像拎小鸡一样拎下楼。“公子,公子你还是从后面先走,到老爷告那王争一状”这个势头,看来这登州营的人是动真格的,他们居然要封了蓬莱阁,谁都没想到,那王争居然真的会干出这种事情来。管家模样的人说完,便是慌慌张张的带着孙元从后面下楼,回身吩咐随行的七八个家仆,让他们冲到前面抵挡。只是这几个家仆平日仗势欺人还行,遇到登州兵就完全软了下来,这三脚猫的功夫,登州兵基本都是几下就是解决。“将军有令,手持兵器拒捕者,杀”黄阳喝出一句,当先上楼,手中钢刀对准一个家仆面门便是一道力劈。一声惨叫,那家仆被当场劈死,鲜血第一次飞溅在蓬莱阁的屏风上。登州兵们也没有手下留情,纷纷拿着刀枪冲上去,短暂的战斗后,七八具还在流血的温热尸体躺在蓬莱阁二楼。一名登州营哨官见到孙元等人惶然逃去,正要带着人去追。黄阳却制止了他,沉声说道:“让他去。”这哨官虽然不懂,但还是立即抱拳道:“遵令”其实王争也没必要和孙化龙死磕,毕竟他还是知府,朝廷上有些话语权,将他儿子放回去的举动也是卖孙化龙个人情。不过要是孙化龙不识时务,王争便不会再手下留情。话说回来,孙化龙在登州知府的位子上一坐就是七年,没点圆滑是办不到的,在这种自保的时候,他自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孙元在管家的保护下刚刚来到二楼最东侧,见到面前小小的洞口,他却迟疑了,回身道:“你居然要本公子钻狗洞,钻狗洞成何体统,这成何体统”那管家回头看了一眼,见到没有人追上来,松了口气,焦急的道:“哎呦我的大公子,这都什么要命的时候了,再不下去被那登州营的人抓住,可就是生不如死啊”孙元浑身一激灵,头也不回的钻了出去。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