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扫明> 分节阅读 33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36(1 / 1)

没有反心,斩杀他都是整顿大同的必要之举。然而整顿大同,实则却是为进一步整顿山西打基础,用这个说一不二的总兵大将来杀鸡儆猴,谁要是还打什么歪心思,这就是榜样所谓阳谋阴谋,关键在时势,眼下这个大势所趋的局面,就算李自成和张献忠知道和大齐作战等同于送死,也得硬着头皮跳进来。这次西征,王争是打着必胜的心思。在剿灭李自成后,西北一带的局势必定发生重大变化,来之前,这些事情王争全都考虑到位,若是等到李自成、张献忠全部被剿灭,天下归一的时候,有几件事便是不得不提上日程了。像是彰武立国之后的大封功臣,还有西北、川蜀、云贵一带的整顿,以及全国各地政治区域的重新划分,甚至是兵制和宪法的全面改革等等。作为一个崭新的王朝,有的东西可以延用前朝,但有的却要进行必须的进步,时代在发展,王争不想让大齐从一开始就落后于世界。除此之外,还有前明皇室的处置方法,也最让王争头疼。要知道,前明皇室只要还在这个世上存在,那就多多少少还有些号召力,上到朱以海,下到各地已经被齐军软禁的藩王,都需要个妥善的处置方法。对于这些人,王争从政治角度考虑,为了稳住前朝官员的心,自然不能和李自成去学,将他们全都杀光,这样只会造成混乱。至于说什么善待,其实王争心里是不太愿意的,但还要看这些前明皇室自己的表现,现如今这天下,真正应天而起的皇族,只有他王家只要认清这一点,能活下去还是大有希望。王争不是那种大公无私的圣人,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被其他人轻而易举夺去,为了保住自己和王家的大齐,他可以做任何事。若真的没有那个反齐复明的心,让前朝皇室隐居起来安安稳稳度过下半生,也不是不能考虑。当然了,这些全都要在这场战争结束后一起处理。被称为四大古都的西安城下,眼前却是一望无际的齐军,飘扬的黄龙大旗遮空蔽日,战鼓震天,几整排黑洞洞的炮口都对准了西安城的方向。看着这一幕,李自成的嘴角都在抽搐,良久,他才对身侧的牛金星说道:“军师,你亲自去一趟齐军大营,还是求和吧,这仗怎么打”作为大顺永昌皇帝的李自成,看见齐军之后的第一个念想居然不是怎么抵抗,保住西安,却是毫不犹豫的求和投降。这些,其实不是因为李自成胆小,只是因为大齐武力的绝对碾压之势,李自成还算是个明白人,知道负隅顽抗只有把所有人都推到死路上。况且,大齐又不是关外的蛮夷,没有民族大义的鞭策,李自成很可能做出和历史上不一样的决定。早在山海关外的时候,李自成就曾亲眼目睹过齐军的战斗力,那时候还仅仅只有两万步军,现在来的却是号称百万的精锐。这才半年过去,无论装备还是气势上,这些齐军都比原来山海关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而失去了几乎所有老营的大顺,却是愈发的退步了。不得不提,在李自成眼里,面前这支号称百万的齐军,看上去比去年自己手中的百万之师,更像是一支真正的军队。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李自成和王争好歹都算得上在北京正儿八经的称过帝,只有先后之别,但却没有真假之分,两个人实际上都算得上是天子。这王争一怒,大顺和大西可真的要伏尸百万,说杀谁就杀谁,谁敢提个不字但李自成他无论怎么怒,都是拿对方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原本大顺的疆土割麦子一般被齐军收下,军心也是每况愈下。讨贼檄文李自成亲自读过,虽然十分气愤,但这檄文就连他自己读了都有些热血沸腾的感觉,更别说这些身受大齐恩泽的兵将们。当日王争在紫禁城头亲自念出讨贼檄文,效果异常显著,这才刚刚过去了半个月,竟然已经打到了西安城下,并且里三层外三层的将这里团团包围,现在的李自成算是由衷体会到了去年崇祯的心情。内无强兵,外无援军,除了困守这座孤城,李自成已是无路可走。城内只有十几万老弱病残,这种时候在外也不会有任何人来支援自己,基本上,这才建立一年多的大顺是败局已定了。西安城内人心惶惶,李自成甚至能听见不少大顺的兵将在公然议论如何投靠齐军的事,而李自成对此毫无办法。郝摇旗和李过还是那个性子,口口声声在请战,但即便是在他们眼中,仍然对城外有着深深的忌惮。李自成看得出来,他们两个请战的时候,其实是打着必死的念头。但对方布置在正面的步兵方阵就有好几十个,更别提远处不断奔腾,只能看清灰尘的无数骁骑,出去那不是送死吗,何苦呢李自成拒绝了其余将领请战的要求,一心只想求和。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这一路过来,牛金星是对李自成的感觉,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原来那种尽心竭力辅佐他成就霸业的心思,也变成了如何找到下家保全自己。自打山海关之战后退回西安以来,以往战无不胜的闯王好运气似乎已经用尽,原本蜂拥归降的各地文武一个转向,就都归顺了王争。逐渐的,李自成脾气也是越来越坏,这个时候本来应该是李岩被杀,但由于李岩现在已经是大齐帝的幕僚府幕僚长,背锅的自然就是另有其人。这个人比历史上李岩在大顺军的地位更加重要,便是被李自成封为临朐男爵的高一功,以前曾是大顺军权将军,威望甚高。要说高一功此人,即便大齐军中也将他当做一号少有的敌手,王争甚至到现在都留有招揽之意。可就是这样一位功臣,却被牛金星谗言害死,但王争蝴蝶翅膀扑腾的有点厉害,本应因为此事气急出走的刘宗敏老早就死在大齐显武飞将军全卓手中。可即便如此,牛金星的谗言却也使得原本就处在颓势的大顺瓦解更快,谣言四起,再加上李自成性情大变,众将逐渐的开始离心离德。彰武皇帝王争于前不久昭告天下的奉天讨贼檄文,更是诱发了大顺全面破裂的导火索,从最开始宣大两镇的不战而降,再到如今本土陕西的不断归附,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的望风而降。其实话说回来,这处齐军西征或许是近些年来多次征战最为轻松的一次,到现在唯一称得上是阻力的,也就是眼前这座西安城。牛金星还在京师的时候,就已经对李自成开始逐渐失望,认为此人不会是天下雄主,最终逐鹿中原的人只可能在王争和多尔衮二人之中。再到如今,大齐举兵西征,一统中原之势已然无法阻挡,牛金星对李自成彻底绝望,之所以今日痛痛快快的接下这深入敌营的差事,那自然是心中有自己的打算。可怜李自成,接踵而至的打击之下,就连最基本的判断能力都已经丧失,直到现在还被牛金星迷惑的团团转,觉得他是眼下最为忠心耿耿的部下。牛金星答应之后并没有立即出城,反而是先回府中吩咐妻小乔装打扮,在城内藏好,并且将家中财务封存仔细,这才是鬼鬼祟祟的出城。但还没多久,立马就被人叫住,起初牛金星浑身一颤,心想难道是那背信弃义的李闯忽然想明白,后悔放自己出城“汝一步而三望,足见其心不良,可是出城顺齐”“原来是宋兄,你可吓死在下了”听到这个话,牛金星呼了口气,浑身跟着放松下来,回头一看,却见宋献策居然连包袱都收拾好了,当下满脸的惊愕。“你这是”宋献策右手轻抚一把山羊胡须,呵呵一笑,道:“真是明知故问,牛兄何去,我便何去。”“此地不宜谈话,当心隔墙有耳,咱们边走边说”牛金星和宋献策老早便是故交,起初宋献策得以进入李闯军中,便是牛金星大力举荐,使李自成对宋献策的占卜之术深信不疑,每逢大事小情,总是要问上那么一遍。在战时城防往往都是极严,但两人相伴而行,把门的大顺兵士居然不闻不问,看着他们出城,可走出去没几步,便被外头的齐军给拦住。这些齐军兵士浑身上下透着杀气,两人看见城外森森列阵的无数甲兵,当即就是浑身一颤。他们两个的反应引起齐军什长怀疑,亲自给从上到下搜了个仔细,听到他们自称是大顺军天佑阁大学士与开过大军师,再从上到下打量一番,这才将信将疑的带他们穿过前阵,来到位于土坡顶部观战的王争处。大齐文武臣工里能叫上名的基本都在这里,还有不少前明的文官武将,人数虽多,但却是秩序井然,没有谁敢在这位彰武皇帝面前放肆。两个人又是为大齐的人才济济而感叹一把,见到一员身披精细锁子甲,腰间配有腿裙的将官骑着马在最上头指挥作战,想都不想纳头便拜。“草民牛金星宋献策,见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黄阳全身心都放在观察战况上,忽然听到这么一声,当即吓了一跳,回头斥道:“皇上在那边儿,瞎喊个什么劲”顺嘴斥责一句之后,黄阳当下就觉得不太对劲,这股子音调没听过,应该不是军中之人。“来人,他们是怎么上来的,谁带过来的”昭威将军大怒质问,带他们来的什长赶紧小跑着过来,端端正正的行了道军礼,这才是满头大汗的道:“回将军,这两个说自己是什么大学士又军师的,卑职看他们像个文人,所以”“所以你就把他们带到这里来了”黄阳面色更怒,“你且记住,战时不明来历之人,若是不将真实身份探听仔细了,任他说的天花乱坠,也不要带到皇上哪里去,明白吗”什长面色肃然:“卑职明白了”“好了,回去吧”见到那什长掉头离开,牛金星和宋献策都是满脸尴尬,虽然知道自己方才喊错了人,马匹拍的不对称,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在下牛金星,这位是宋献策,有要事来找大齐皇上。”“哦”黄阳眼神一冷,将手缓缓按在刀柄上,“可有凭证”感受到周围逐渐阴寒起来的气氛,牛金星和宋献策便再也顾不得那么许多,赶紧从怀里掏出盖着大顺永昌皇帝印绶的书信,一下子全说了。黄阳看了一眼,这才淡淡的点头,挥手示意一名禁军兵士将他们带过去,自己则是继续转头观察战场,有条不紊的下达各种命令。他在发布命令的时候,牛金星刻意观察几眼,发现齐军虽然人多,但行动起来整齐划一,根本没给人任何哄乱的感觉。走了一段距离,两人一抬眼,见到了正坐在椅子上拿着千里镜观察的一个人,立马跪下去山呼万岁。王争身上穿着只有皇帝才能受用的金黄色龙纹甲胄,周围布满了同样穿戴着镀金盔甲的战士,两侧都是身披盔甲和官服的文武臣工,很容易辨认。看见这位彰武皇帝,牛金星和宋献策对视一眼,怎么都不敢相信,大战在即,怎么这御驾亲征的皇帝却如此悠闲王争知道原本历史上张献忠在凤凰山太张扬被清虏一箭射死的事情,还有那奴酋努尔哈赤,也是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太过高调而被红衣大炮击中。自己这一身金灿灿的盔甲,再加上周围那些龙骑,但想不引起注意都难,当然还是低调点好,这么多年的生死与共都过来了,要是在这西安城下马失前蹄可就太惨了。在这种必胜的战斗中,王争自然没必要再做什么亲自动员,再说了,檄文也不是白念那么长时间,该动员的都完事了,只要人在这里,效果比什么都强。所以王争这次没有亲自登车指挥,而是让黄阳位于高位督军指挥,自己缩在后面的龙帐之中,懒洋洋的用千里镜看着这一切。当然了,要是战事有什么意外的发展,有众多龙骑和禁卫军标兵在场,王争的旨意还是能迅速传达到战场上每一个角落。这可能是王争这一辈子到现在打仗最轻松的一回,大势已定,自己来基本也就是走个御驾亲征的形式,下面的人自然都不是吃干饭的,都给你办得明明白白,根本不用多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