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扫明> 分节阅读 33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39(1 / 1)

看齐军那架势,李过自然立马很久明白事情泄露了。可李过面色阴沉,却还是想不通,对方有人日夜监视是肯定的,但这些天自己和几个属下根本没有出过房门一步,根本不会有第四个人知道,怎么会被对方得到消息忽然间,站在李过身后的小校抽出早就准备好的断刃,忽然捅在李过小腹间,怕李过反抗,甚至还用力在里面搅了搅。“你”看着李过不可置信的眼神,这个人曾是自己的护卫,是最信任的几个人之一,竟然是他背叛了自己这小校感觉脸上有些涨红,才是有些歉意的解释道:“对不住了权将军,弟兄们家人现在日子过的很好,都不想反,可实在是拗不过你,你且去吧,日后弟兄们一定在清明祭奠你”这话说完,李过才是带着震惊不已的眼神咽了气。至死他都想不到,原来背叛他的不仅仅是这个出刀的小校,其余那个也一样,只不过他没来得及下手而已。两个人对他只有一丝的歉意,但紧跟着就纷纷转身跪在地上,面对那名被人唤做光武将军的黑脸大将,满脸都是祈求升赏的模样。邓黑子看着李过的尸体,满脸都是可惜,转身说道:“干的不错,你们两个家都在榆林吧,本将做主了,调你们到榆林做卫营什长,若日后有功,另有升赏。”两个外出多年的榆林老乡纷纷惊喜地互相看一眼,对邓黑子连连跪拜,感谢不止。他们出来这么多年,一直都因为自己是反贼而不敢回乡,这次总算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家了,还是有大齐官身的人,等待多年的家人一定会非常开心。李过的事情告诉不少曾大顺的将领,他们那所谓的兄弟情义到底有多么不堪一击。这才三个月,就连昔日最亲近的人都已经背叛,那么其他普通的兵士和军官们呢,还会想着那三个月前的大顺吗事情很残酷,没有人会为了昙花一现的大顺,带着已经过上好日子的家人再次走上反贼的不归路。第六百一十四章:凤凰山 骁骑摧锋“如此规模的大战,打完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俺们这边只能老老实实待在西安城里,真是浪费时间。”邓黑子和全卓坐在原本大顺军众将议事的聚义堂内,周边是设置在本地的城防营军将门,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原本这聚义堂早就被拆的面目全非,改成防营将官们的商议地点,到了现在,西安城内原本大顺的东西也都被肃清,改成大齐的各个衙门堂口。现在是自家主事,自然要按照自己的规矩来,听到邓黑子的声音,全卓也是点头,没好气的说道:“是啊,城里城外早就清理的差不多,骁骑营的弟兄们这阵子都不知道你干什么好,我看皇上是不是太重视这西安了,至于让咱带着千余骁骑留下来,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吗”“这些话不要说,皇上旨意如何去做,俺们就去做就是,只是看着有银他们到处征战,自己在这闲着,简直浑身痒痒,有些难受。”“哈哈,黑子说的是,皇上雄才大略,不然大齐走到如今这个地步,有些事情咱们这些老粗自然想不到,我也就是就是唠叨几句罢了”邓黑子是光武将军,全卓是显武飞将军,两人都是禁军中的高级将领,在整个大齐内也是最上面那几个人之一,将来起码都会是个侯爵。听两个人这般说话,就连西安城防营的主将都不敢接话,只能陪着苦笑几声,下面那些更是面面相抵,唯恐触怒了两位大将。没有太长时间,很快就有一名标兵从南门飞奔入城,高喊着彰武皇帝王争亲自率领大军在凤凰山与张献忠主力作战的,而且其余各路兵马已经全部进入四川,一路高奏凯歌。听到这个消息,这凤凰山之战和剿灭大西该是毫无悬念,但邓黑子和全卓还是紧张异常,毕竟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战。从彰武元年三月十二日发布“讨贼檄文”举兵西征开始,直到六月底,大齐灭大顺,风卷残云一般的收复了西北全境。前明十余年未完成的事情,王争亲自率领的齐军一路望风披靡,前前后后居然只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这不得不让人感慨世事无常。在此之后,齐军没有急着对张献忠动手,王争也没什么新的旨意下来,只是命令协剿的各部兵马在陕西里外布置封锁,为日后进军打下基础。紧跟着,大齐开始在陕西、青海一带有条不紊的重新分配将领,组织整改,将投降的大顺和前明文武官员择优叙用,直到十月中旬才全部完成。十一月,王争自命文武倡议奉天讨贼大元帅,举兵征讨大西,立志一统中原。不过这次进攻大西,齐军并不像灭大顺那样握成一个拳头,反而是兵分两路,配合各地协同进剿的齐军,从四个方向夹击,而且出动的兵力也不算太多。西征大顺的时候,王争从山东、江南腹地一共调集了近五十万的人马,但是随着宣大的不战而降、青海和陕西的收复,地盘越来越大,需要用到兵将镇守的地方也是越来越多。有些不太稳定的地方,比如曾是大顺都城的西安,甚至要邓黑子和全卓这种禁军大将镇守才能保证不出乱子。初步稳定了已经占领的大顺地盘之后,算一算,在不影响到后方稳定的情况下,王争最多只能调集不到三十万的兵马南征张献忠。况且川蜀之地易守难攻,这还远远不够,所以在南征的前几日,龙骑将王争的旨意传递给各部,责令协剿。已经打到开县附近的高杰部,在保宁南部的陈永福部,还有被李定国压制到云南武定的邢一刀等部都接到了口诏。没过多久,各地驻防已久的齐军兵马开始从各个方向朝四川压迫,目的在集中兵力一次性剿灭大西。成都北郊十余里的地界,人喊马嘶,大西和大齐,当今天下最大规模的两支兵马都聚齐在这里,吵吵闹闹的声音几里外都清晰可闻。前不久,率部东征历城的艾能奇被高杰和陈永福夹击而大败,一路丢盔弃甲被达到陕西内部,已经推到顺庆一带整顿。还有孙可望,本来就在大顺将军的手中落败,本来打算接着齐军的手将敌人消灭,自己坐收渔翁之利,但没成想,前来对战的还是老对手。这次与孙可望对战的刘芳亮可换了一身大齐的制式盔甲,端的威武不凡,麾下是整改过后的三万余齐军。在文县驻军观望的孙可望根本打不赢刘芳亮这个老对手,整改之后的齐军战力比原本大顺军战力还要更强,仅凭三万人就击败大西军五万余人。对于张献忠来说,近些日子收到的都是齐军一路势如破竹,大西军各部接连溃散的消息,唯有南边的李定国,压着邢一刀稳步推进。邢一刀和李定国进行三次大规模作战,无一例外全部败北,最惨重的那次齐军损失接近三万,不得不撤出武定府去和其余兵马会合。大西南路军继续高奏凯歌,向云南深处挺近,不过北面王争亲自率领的大军已经逼近成都,张献忠逼不得已,只能召集人马到凤凰山进行决战。到现在双方已经大大小小进行几次冲突,但还没发生较大的接战。双方都是在试探对方兵力和强弱,几次骑兵的接触之中,大西都是毫无悬念的落败,尽管这不影响其后布局,但却让许多大西将领面色沉重起来。“四大王,对方的骑兵都是禁军,不好招惹,据说就连关外的鞑子都能正面不落下风,但要是普通的马队,不会是这个结果。”说话的是大西抚国将军刘文秀,看样子还有些不服不忿。孙可望、李定国还有艾能奇都率部四出抵御其余齐军,跟在张献忠身边的高级将领只有他自己。别看刘文秀年纪不大,但却是跟着张献忠最老的几个人之一,在中原和官军打了多年的仗,什么大大小小的战争场面都见过。可方才他看见齐军那行列整齐、号令严明的军队后,还是觉得心头压了一块巨石,总是感觉对方无可抵挡。方才骑兵的交锋之中,便是刘文秀带着十八寨老营前往,既是试探又是战前必要的挫锐之举,所以两方都是直接拿出主力部队,意图提振军心。张献忠麾下十八寨马队曾以“来如如风”著称,耍的前明军队团团转,在各省官军联合进剿之中,就连李自成都被逼进商洛山中,可他却凭借十八寨骑兵立于不败之地。从未和清军交过手的他们,在这天下间的各支骑兵早就自诩为第一位。可没成想,大齐的骑兵装备精良,马术丝毫不弱于张献忠的十八寨马队,还没有接触的时候就在马上拿出火器发射。十八寨骑兵的甲胄是大西军中最好的,但也挡不住对方的铅弹,直接便是人仰马翻,接战后更是以飞速在伤亡。刘文秀为了不损失过多精锐,无奈之下,只能下令后撤。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显威,不败之地八大王张献忠满脸土黄色,看不出是生气还是平静,听到刘文秀说完,站起来肃声说道:“这王争是从哪个石头缝子里蹦出来的,怎么突然之间就成了入主北京的皇帝呢,那些前明皇室呢,难道连个反抗都没有”看见八大王在问齐军后方的事情,刘文秀就明白张献忠心中其实也不算太看好这次的战斗,虽说大西集结了大部分主力,号称三十万,实际人数也在近二十万。但对方的兵马同样不算少,据说王争灭大顺那个时候号称百万王师,现在更是各方压迫,看来实际人数比起自己这边,只多不少。最主要的还不是人数,对方兵精粮足,一看就是久经操训,那些禁军更是个个杀气十足,明显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精锐。自己这边虽然对阵前明官军的时候连战连捷,但毕竟没和齐军交过手,不少战士看着对方那个架势,就已经心中震撼,有些动摇。要是这种时候,身为主帅的张献忠再不表现的硬气一点,大西军很容易像大顺军在西安城那样,被齐军声威逼迫的全面崩溃。“哼,李自成真是没出息,居然没打就投降了,拿了个闯王的名号就心甘情愿回乡养老,本王可不能学他”张献忠站在山顶上,面上全是嘲弄的神色。看见八大王这个自信的样子,刘文秀虽然知道他是在作态给其余兵将看,但心底终究是跟着有些底气,重重的点了点头,但还没等怎么动作,就听脚底下忽然一阵地动山摇,身子都有些站不稳。“轰隆隆,砰”巨响之中,无数颗铅弹如下雨一般朝大西的军阵中倾泻过来,只是顷刻间,还算齐整的大西军中变得哀鸿遍野。对方发射的是实心弹,虽然没砸死多少人,但却让许多被伤到的人缺胳膊少腿,只能倒在地上惨嚎,直接失去战斗力。“炮营呢,快传本王的命令,还击,还击啊”对方毫无征兆的开火,算是打响了这凤凰山决战的第一枪,张献忠一方面气王争趁人之危,不等自己准备好就开打。另一方面却也是咽不下这口气,立刻拿出自己应对的办法。实际上,张献忠在去年趁着王争和多尔衮、李自成在北直隶一带互相争斗火热的时候,在四川发展的那叫一个风生水起。那个时候,齐军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顾及到四川一带,最多只能稳定一下云南的局势,这就使得张献忠和历史上一样,迅速趁机做大。由于李定国个人原因,使得齐军遭受到一次猝不及防的埋伏,一员骁将战死,首战阵亡六万余人,损失惨重。负责平定云南的齐军主力近乎全军覆没,本来趋于稳定的云贵局势相当于被李定国一战直接打崩。邢一刀集中了剩下的兵马,但人数上已经远远不如李定国部,最多只能步步为营的后退,却难以再有所寸进。那个阶段,张献忠趁着南边的节节高升,趁机从前明官军那边缴获了许多火炮,象征性的组建了炮营,在王争直接拿出杀手锏的时候,他自然不会束手待毙。一声令下之后,很多人立即推着大大小小的炮车依次停到位置上,开始娴熟的搭设炮营阵地。这些大西军炮营的兵士,其实很多都是前明兵卒,张献忠在这方面和李自成差不多,根本不会经过什么整改,投降过来之后一般就直接叙用原职,这样也方便。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